《赤水玄珠》~ 第三卷 (3)
第三卷 (3)
1. 雷頭風(俗名,非古也。)
張子和曰:雷頭風者,結核塊於頭上,而作痛者是也。可用茶調散吐之,次用神芎丸下之,然後服烏荊丸及愈風餅子之類。消風散熱,是其治也,如涼膈散之類。
又云:雷頭風,是頭上有赤腫結核,或如酸棗狀,可用排針出血則愈矣。
生生子曰:所謂雷頭風者,必是痰結核塊。或先暗有於頭上,然後隨遇而發。或勞役,或酒色,或食煿炙、動風發毒之物,感而發之。或紅,或腫,而痛作矣。急則治其標,針而出血,風散火滅,痛因減去,或有之也。若先無結塊痰核,卒然發寒熱而腫痛者,乃風毒也,不可不察。
白話文:
張子和曰:
雷頭風,指的是頭上長出結核塊並伴隨疼痛的病症。可以用茶調散來吐出毒素,接著服用神芎丸來瀉下,之後再服用烏荊丸以及類似愈風餅子的藥物。消風散具有清熱功效,可用來治療此病,類似於涼膈散等藥物。
又云:
雷頭風,是指頭上出現紅腫的結核塊,形狀可能像酸棗。可以用排針放血來治療,一般都能痊癒。
生生子曰:
所謂的雷頭風,必然是痰濕凝聚形成的結核塊。可能一開始在頭上隱藏,等到一定條件下才會發作。可能是勞累過度、縱慾飲酒、食用辛辣炙烤的食物,或是接觸風寒毒物,導致發病。發病時,可能出現紅腫、疼痛等症狀。
如果病情緊急,可以針對症狀進行治療,用針刺出血,可以散風消炎,減輕疼痛,可能會有效果。但如果原本頭上沒有結核塊,突然出現寒熱、腫痛,則可能是風毒入侵,不可不察。
茶調散(又名二仙散)
瓜蒂,茶葉
為末,每服二錢,齏汁調服,乃取吐藥也。
神芎散,實者下之是也,能去膈上滯痰。
大黃,黃芩(各二兩),牽牛,滑石(各四兩)
為細末,滴水為丸,如小豆大,溫水下十五丸,每服加十丸,以利為度,日三服。
愈風餅子
川烏,川芎,甘菊,白芷,薄荷,防風,細辛,天麻,羌活,荊芥,甘草(各等分)
白話文:
【茶調散】(又名二仙散)
材料:瓜蒂、茶葉
做法:研磨成粉末,每次服用二錢,用米漿調和後服用,此為引發吐瀉的藥物。
【神芎散】,適用於實熱症狀,能去除胸膈間積聚的痰液。
材料:大黃、黃芩(各二兩)、牽牛、滑石(各四兩)
做法:研磨成細末,加入少量水製成丸狀,大小如小豆,用溫水吞服十五粒,每次服用量可根據排便情況增加至十粒,每日三次服用。
【愈風餅子】
材料:川烏、川芎、甘菊、白芷、薄荷、防風、細辛、天麻、羌活、荊芥、甘草(各等分)
做法:將所有材料研磨成細粉,製成小餅狀,每次食用一片,每日三次。
為細末,水浸,蒸餅為劑,捏作餅子,每服三五餅,細嚼,茶酒送下,不拘時候。
《保命集》云:夫治雷頭風諸藥不效者,為與症不相對也。蓋雷頭風者,震卦主之,震仰盂,故予製藥內加荷葉者,象震之形,其色又青,乃述類象形。當煎局方中升麻湯主之。治頭面疙瘩,憎寒拘急,發熱,狀如傷寒。
升麻,蒼朮,薄荷
為細末,每服五錢,水一盅,煎七分,溫服,食後。或燒全荷葉一個,研細,調藥服之。
白話文:
「取細末,用水浸泡,蒸餅做成藥丸,然後捏成餅狀,每次服用三到五顆,細細咀嚼,可以用茶或酒送服,無需特定時間。
《保命集》提到:對於治療雷頭風類疾病而藥物效果不佳的情況,是因為藥物與病徵不符合。雷頭風是一種由震卦主導的疾病,震卦象徵著仰起的盂,因此我們在藥方中加入荷葉,象徵震卦的形狀,荷葉的顏色為青綠,這代表了模仿和象徵的原理。在煎煮藥方中的升麻湯可以治療頭面部的疙瘩、畏寒、肌肉緊繃以及發熱等症狀,類似於傷寒。
使用升麻、蒼朮、薄荷做成細末,每次服用五錢,用一杯水煎至七分,溫熱服用,最好在飯後。
或者,可以燒全荷葉一個,研磨成細粉,調和藥物服用。」
生生子曰:按二公方論,俱以結核疙瘩,而用風藥論治。且指震為雷,為譬固美矣。恐猶未盡善也。夫此病未有不因於痰火者,蓋痰生熱,熱生風故也。核塊疙瘩,皆有形可徵,痰火上升,壅於氣道,兼於風化,則自然有聲,輕則或如蟬之鳴,重則或如雷之響,故以聲如雷而為名也。或以其發如雷之迅速也。
設如前論盡作風熱治之,恐認標而忘其本也。予故附痰火一方於後,以俟明哲評之。
白殭蠶(五錢),粉草(二錢),半夏(牙皂、薑汁煮,一兩),連翹(五錢),片芩(七錢,酒炒),陳皮(去白,鹽煮),桔梗(各五錢),大黃(酒蒸九次,二兩),薄荷葉(三錢),白芷(二錢),天麻(五錢,酒蒸),青礞石(二錢)
白話文:
生生子說:按照兩位前輩的方論,都認為結核疙瘩是由於風邪引起的,並以震為雷來比喻,固然很美妙,但恐怕還不夠完善。
其實這種病症,大多數都源於痰火,因為痰生熱,熱生風。結核、疙瘩都可見形狀,痰火上涌,阻塞氣道,又夾雜著風邪,自然就會發出聲音,輕則像蟬鳴,重則像雷響,所以才以「聲如雷」來命名。也有可能是因為病情發作如雷電般迅速。
如果按照之前的論點,全用風熱藥來治療,恐怕會只治標而未治本。所以我特地附上一個針對痰火治療的方子,希望明智之士評估。
白僵蠶(五錢),粉草(二錢),半夏(用牙皂、薑汁煮,一兩),連翹(五錢),片芩(七錢,酒炒),陳皮(去白,鹽煮),桔梗(各五錢),大黃(酒蒸九次,二兩),薄荷葉(三錢),白芷(二錢),天麻(五錢,酒蒸),青礞石(二錢)。
俱為細末,水浸蒸餅為丸,如綠豆大,食後,臨臥茶吞二錢,以痰利為度,然後用清痰降火煎藥調理。
紅豆散,頭重如山,此濕氣在頭也。
麻黃根(炒),苦丁香(各五分),紅豆(十粒),羌活(燒),連翹(各二錢)
上五味,為細末,鼻內搐之。
頭風屑,肝經風盛也,大便實,瀉青丸主之。虛則消風散主之。
消風散,諸風上攻,頭目昏痛,項背拘急,肢體煩痛,肌肉蠕動,目眩旋運,耳簫蟬鳴,眼澀好睡,鼻塞多嚏,皮膚頑麻,燥癢癮疹。又治婦人血風,頭皮腫癢,眉骨疼,旋欲倒,痰逆噁心。
白話文:
將藥材研磨成細末,用清水浸泡蒸餅做成丸子,大小像綠豆一樣,吃完後,臨睡前用茶水吞服二錢,以痰液順暢為度,然後再用清痰降火的中藥方劑調理。
紅豆散適用於頭部沉重如山的情況,這是因為濕氣停滯在頭部。
將麻黃根(炒)、苦丁香(各五分)、紅豆(十粒)、羌活(燒)、連翹(各二錢)五味藥材研磨成細末,用鼻子吸入。
頭風屑是由於肝經風盛引起的,如果大便乾燥,可以用瀉青丸治療;如果虛弱,則用消風散治療。
消風散適用於各種風邪上攻,導致頭昏眼花、頸肩僵硬、四肢酸痛、肌肉抽搐、眼花眩暈、耳鳴、眼澀嗜睡、鼻塞打噴嚏、皮膚麻木瘙癢、濕疹等症狀。還可以治療婦女血風引起的頭皮腫脹瘙癢、眉骨疼痛、眩暈欲倒、痰逆噁心等症狀。
川芎,羌活,人參,茯苓,白殭蠶,藿香,荊芥,甘草,蟬殼(去爪各二兩),厚朴(薑製),陳皮(去白。各五錢),防風
上為細末,每服二錢,茶清調下。如久病偏頭風,每日三服,便覺輕減。如脫著沐浴,暴感風寒,頭痛,身重,寒熱,倦疼,用荊芥茶清調下半盞,不拘服之。小兒虛風,目澀,昏倦,及急慢驚風,用乳香荊芥湯。治風屑,極燥癢無時,此乃氣虛風邪侵於皮表。用藜蘆,不拘多少,為末,先於無風處洗頭,候將干時,用末摻之。
白話文:
川芎、羌活、人參、茯苓、白殭蠶、藿香、荊芥、甘草、蟬殼(去掉爪,各取兩兩)、厚朴(用薑製)、陳皮(去掉白皮,各取五錢)、防風,將這些藥材研磨成細末,每次服用兩錢,用茶水送服。如果長期患有偏頭痛,每天服用三次,就會感覺症狀減輕。如果因為洗澡受涼或突然感冒而導致頭痛、身體沉重、寒熱交替、倦怠疼痛,可以用荊芥茶送服藥末,不限次數服用。小兒虛風,眼睛乾澀、昏睡倦怠,以及急慢驚風,可以用乳香荊芥湯治療。治療頭皮屑,極度乾燥瘙癢,這是因為氣虛導致風邪侵犯皮膚表面。可以用藜蘆研磨成粉末,在無風處洗頭,等頭髮快干時,將粉末塗抹在頭皮上。
須用入發至皮,乃緊縛之一日夜,次日即不燥癢。如尚有些少,可再用一次立效。
頭上白屑極多,山豆根油浸塗,或以乳汁調。
又方
白芷,零陵香(各等分)
為末,如前法用之,候三五日篦去,敷二三次,終始不生。
白話文:
如果頭皮癢,可以用藥膏塗抹,緊緊包住一整天一夜,隔天就不會癢了。如果還有輕微的癢,可以再塗抹一次,效果很好。
如果頭皮屑很多,可以用山豆根油浸泡後塗抹,或者用乳汁調和塗抹。
另外一個方法是將白芷和零陵香等量研磨成粉,用上述方法塗抹,等三五天後用篦子梳掉,再敷兩三次,就可以徹底去除頭皮屑,不再復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