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一奎
《赤水玄珠》~ 第二十三卷 (7)
第二十三卷 (7)
1. 產後血瘕
《良方》曰:產後瘀血與氣相搏,名曰瘕。謂其痛而無定處。此因夙有風冷,而輕則否澀,重則不通。
薛氏曰:前症乃寒邪乘客,氣血壅滯,此因氣病而血病也。當補養胃氣,調和月經,寬緩靜養為善。《難經》云:任脈為病,男子內結七疝,女子為瘕聚。然當與瘕聚門參治。
治血瘕作痛,臍下脹滿,或月經不行,發熱體倦。
當歸(八分),桂心,芍藥(炒),血竭,蒲黃(炒。各六分),延胡索(炒,四分)
為末,空心,酒調,分二次服。
葛氏方,治前症。桂心為末,每服一錢,空心酒調下。
白話文:
【產後血瘕】
根據《良方》所述:產後因為瘀血與體內之氣相互纏鬥,這種情況被稱為「瘕」。它會引起疼痛且痛感的位置不固定。這可能是由於平時就有寒風入侵,導致輕微時血液運行不暢,嚴重時甚至完全阻塞。
薛氏指出:上述症狀是由於寒邪侵入,造成氣血凝滯,這是先由氣病進而影響到血病。應補充胃氣,調整月經週期,保持心情平靜,安靜養生為最佳療法。《難經》記載:任脈生病,男性可能產生七種疝氣,女性則可能形成瘕聚。然而,對於瘕聚的治療,應該結合多種方法來綜合治療。
用於治療血瘕引起的疼痛,如肚臍下方腫脹、月經不順,或是伴隨發熱、身體疲倦。
所需藥材:當歸(八分)、桂心、炒芍藥、血竭、炒蒲黃(各六分)、炒延胡索(四分)。
將以上藥材研磨成粉,空腹時,用酒調合,分兩次服用。
葛氏的配方,同樣適用於前述症狀。將桂心磨成粉,每次服用一錢,空腹時用酒吞服。
注意:以上所有資訊僅供學術研究使用,任何醫療行為必須在專業醫師指導下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