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赤水玄珠》~ 第十二卷 (10)
第十二卷 (10)
1. 痛痹
上用四大錢,水煎服,食後臨臥各一服,一日共服四次。夫足陽明胃也。經云:腸胃為市。又云:陽明多血多氣,胃之中,腥膻五味無所不納,如市廛無所不有也。以其腐熟飲食之毒聚於胃。此方以犀角為主,解飲食之毒也。陽明經絡環唇挾舌起於鼻,合頞中,循頰車上耳前,過客主人,循髮際至額顱,今所患皆一經絡也。故以升麻佐之,余藥皆滌降風熱。
升麻、黃芩專入胃經,稍通者自能曉。
海藏,四物蒼朮各半湯,治肢腫不能舉動。
四物湯、蒼朮各半兩,各煎服,效。與活血丹相表裡。
活血丹,治遍身節疼痛如神。(與蒼朮四物各半湯相表裡。)
熟地黃(三兩),當歸,白朮,白芍,續斷,人參(各一兩)
上末,酒糊丸,如桐子大。
東垣,蒼朮復煎散,治寒濕相合,腦戶痛,惡寒,項脊強,肩背胛卯痛,膝臏痛,無力行步,能食,身沉重,其脈沉緩洪上急。
蒼朮四兩,水二碗,煎至二大盞,去渣入下藥:羌活一錢,升麻、柴胡、藁本、澤瀉、白朮各五分,黃柏三分,紅花一分。
上用蒼朮二盞,煎至一大盞。空心溫服,微汗為效。忌酒面。
緩筋湯,治目如火,腫痛,兩足及伏菟骨筋痛,膝少力,身重,腰痛,夜惡寒,痰嗽,項頸筋骨背急痛,目多眵淚,食不下。
羌活,獨活(各二錢),藁本,麻黃,草蔻,黃柏,黃芩,歸身,生地,柴胡(各三分),生甘草(二分),升麻(三分),炙甘草,熟地黃(各二分),蘇木(一分),蒼朮(五分)
水二盅,煎一盅,熱服。
羅太無,活血應痛丸,治風濕客於腎經,血脈凝滯,腰背腫痛,不能轉側,皮膚不佳,遍身麻木,上攻頭目虛腫,耳目常鳴,下注膝重痛少力,行履艱難,項背拘急,不得舒暢,常服和血脈,壯筋骨,使氣脈宣通。
金毛狗脊(去毛,六兩),蒼朮(米泔浸,十兩),香附(炒,十二兩),陳皮(九兩),沒藥(一兩二錢),草烏(炮,二兩五錢),威靈仙(三兩)
上末,酒糊為丸,桐子大。每服十五丸,不拘時,溫酒或熱湯送下。忌食桃李、雀鴿諸血物。
烏靈丸,久患風寒痛風,及麻木行步艱難。
五靈脂(二兩),川烏(一兩,炮,去皮臍)
上末,酒糊為丸,桐子大。每服十丸,加至五十丸,空心溫酒下。忌冷物。
史丞相,遇仙方,諸般痛風,手足艱難,筋骨疼痛,口眼喎斜,言語謇澀。
附子(炮,去皮臍),川烏(制同),當歸,川芎,肉蓯蓉(酒浸,焙),社仲(薑汁炒),羌活,黃耆,人參,白朮,白蒺藜,牛膝(酒浸),防風,天麻,白茯苓,狗脊(炒,去毛),萆薢,續斷,獨活,肉桂,赤芍藥(各一兩),虎脛骨(酥炙,二兩五錢)
上以生絹代盛之,用無灰酒浸,蜜封瓶口,春三日,夏二日,秋七日,冬十日,取出曬,焙乾,為末,酒糊丸,桐子大。用浸藥酒一盞,空心送下五十丸。忌生冷油膩,豆腐、麵食、發風物。
白話文:
痛痹
用四大錢的藥材,加水煎煮後服用,飯後和睡前各服一次,一天共服用四次。足陽明經屬於胃。醫書說:「腸胃就像市場。」又說:「陽明經氣血旺盛,胃能容納各種腥味、膻味和五味,就像市場一樣什麼都有。」因為腐熟食物產生的毒素聚集在胃裡,這個處方以犀角為主藥,是用來解除食物毒素的。陽明經的經絡環繞嘴唇、夾著舌頭,從鼻子開始,到額頭中間,沿著臉頰到耳前,經過客主人穴,沿著髮際到額頭,現在所患的病都在這條經絡上。所以用升麻來輔助,其他的藥都是用來清除風熱的。
升麻和黃芩專門進入胃經,稍有醫理知識的人就能理解。
海藏的「四物蒼朮各半湯」,用來治療肢體腫脹、不能活動的情況。
用四物湯和蒼朮各半兩,分別煎煮後服用,效果很好。這個方子與活血丹的功效相近,可以相互配合使用。
活血丹,治療全身關節疼痛,效果非常好。(與蒼朮四物各半湯的功效相近。)
熟地黃(三兩),當歸、白朮、白芍、續斷、人參(各一兩)。
將以上藥材磨成粉末,用酒和米糊做成丸子,大小如梧桐子。
東垣的「蒼朮復煎散」,用來治療寒濕結合引起的腦戶穴疼痛、怕冷、頸背僵硬、肩背和肩胛骨疼痛、膝蓋疼痛、無力行走、能吃東西、身體沉重,脈象沉緩而又洪大急促。
用蒼朮四兩,加兩碗水煎煮至兩大盞,去除藥渣後加入以下藥材:羌活一錢,升麻、柴胡、藁本、澤瀉、白朮各五分,黃柏三分,紅花一分。
用蒼朮兩盞煎煮至一大盞,空腹溫服,微微出汗就有效。忌酒和麵食。
緩筋湯,治療眼睛像火燒一樣腫痛,兩腳和伏兔骨筋骨疼痛,膝蓋無力,身體沉重,腰痛,晚上怕冷,咳嗽有痰,脖子和後背的筋骨緊繃疼痛,眼睛分泌物多,食慾不佳。
羌活、獨活(各二錢),藁本、麻黃、草蔻、黃柏、黃芩、當歸身、生地、柴胡(各三分),生甘草(二分),升麻(三分),炙甘草、熟地黃(各二分),蘇木(一分),蒼朮(五分)。
加兩盅水煎煮至一盅,熱服。
羅太無的「活血應痛丸」,用來治療風濕侵入腎經,導致血脈凝滯、腰背腫痛、不能轉動身體、皮膚不好、全身麻木,向上影響頭部和眼睛,導致虛腫、耳鳴、眼睛常有聲音,向下影響膝蓋,導致沉重疼痛、無力、行走困難,脖子和背部拘束,不能伸展,常服可以調和血脈、強壯筋骨、使氣脈暢通。
金毛狗脊(去除毛,六兩),蒼朮(用米泔水浸泡,十兩),香附(炒過,十二兩),陳皮(九兩),沒藥(一兩二錢),草烏(炮製過,二兩五錢),威靈仙(三兩)。
將以上藥材磨成粉末,用酒和米糊做成丸子,大小如梧桐子。每次服用十五丸,不拘時間,用溫酒或熱湯送服。忌吃桃子、李子、麻雀、鴿子等帶血的食物。
烏靈丸,用來治療長期患有風寒痛風以及麻木、行走困難的情況。
五靈脂(二兩),川烏(一兩,炮製過,去除皮和臍)。
將以上藥材磨成粉末,用酒和米糊做成丸子,大小如梧桐子。每次服用十丸,可以增加至五十丸,空腹用溫酒送服。忌食冷食。
史丞相的「遇仙方」,用來治療各種痛風、手腳活動困難、筋骨疼痛、口眼歪斜、說話不清楚的情況。
附子(炮製過,去除皮和臍),川烏(炮製方法同上),當歸,川芎,肉蓯蓉(用酒浸泡後烘乾),杜仲(用薑汁炒過),羌活,黃耆,人參,白朮,白蒺藜,牛膝(用酒浸泡),防風,天麻,白茯苓,狗脊(炒過,去除毛),萆薢,續斷,獨活,肉桂,赤芍藥(各一兩),虎脛骨(用酥油炙烤過,二兩五錢)。
將以上藥材用生絹袋裝起來,用無灰酒浸泡,用蜂蜜封住瓶口,春天浸泡三天,夏天浸泡兩天,秋天浸泡七天,冬天浸泡十天,取出曬乾、烘乾後磨成粉末,用酒和米糊做成丸子,大小如梧桐子。用浸泡藥材的酒送服五十丸,空腹服用。忌食生冷油膩的食物,豆腐、麵食、以及容易引起風症的食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