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赤水玄珠》~ 第二十六卷 (11)
第二十六卷 (11)
1. 外腎光腫門
小兒陰腫,多由甘肥不節,濕熱下流,或啼哭怒氣不順,或失坐冷地,皆能致之。
丹溪謂:脫囊腫大墜下不收,以紫蘇莖葉為末,水調,荷葉包之。又謂:一人傳此方,用野白紫蘇為末,濕則乾摻,干則香油調敷,雖皮潰而核欲墜,悉有神功。
桃仁丸,治怒氣不順,啼哭鬱氣結於肝經,發為陰腫。或為偏墜。或水竇不通,亦能發腫,此方主之。
桃仁(去皮,微炒),桂心,黑豆(微炒),白蒺藜(炒,研,去刺),牡丹皮,大黃(各等分)
上為末,煉蜜丸,麻子大,每服五丸或七九丸,青皮、木香、蔥白煎湯入鹽少許送下。或煎大流氣飲,研青木香送下亦可。
丹溪用木通、甘草、黃連、當歸、黃芩煎服。
牡蠣散,小兒外腎腫大,莖物光明。
牡蠣,煅,為細末,以津唾調塗腫處即消。
又方,加地龍末一分。如外腎熱者,以雞子清調敷。
又方,治小兒卵腫。桃仁研如泥,津唾調敷。
青木香丸,寬中快膈,腹脅疼痛,心下堅痞,腸中水聲,陰腫偏墜。
黑豆(炒,一兩五錢),青木香,補骨脂(炒),蓽澄茄,檳榔(各四兩)
先將檳榔用粟米包,外再以濕紙裹煨令焦,去飯取檳榔同前藥為末,滴水丸,綠豆大,每服二十丸,白湯下。
又方,治偏墜。防風、牡丹皮,為末,酒調服一二錢立效。或白湯入鹽下。
又方,治偏墜。五苓散內加防風、牡丹皮極效。有熱者,服三黃丸。
三白散,膀胱蘊熱,風濕相承,發為陰腫,小便不利。
白豆(炒,一兩),桑白皮,白朮,木通,陳皮(各五錢)
上為末,每二錢,薑湯調服。
蟬蛻散,陰囊忽腫,或坐地多時,感受風濕,或為蟲蟻所吹。
用蟬蛻五錢,水一碗,煎湯熏洗腫處,腫消痛止。須洗二三次,後服五苓散,以燈芯湯調服。
又方,蔥地上蚯蚓糞為末,煎甘草汁,調敷腫上。或薄荷汁調亦妙。
白話文:
[外腎光腫門]
小孩的生殖器腫脹,大多因為過度食用甜食和肥膩的食物,導致濕熱向下蔓延,或是因啼哭生氣情緒不暢,或是不慎坐在冰冷的地面上,這些都能引發腫脹。
丹溪先生認為,如果睪丸腫大垂下無法縮回,可以用紫蘇的莖葉磨成粉末,用水調合,用荷葉包裹。又說,一個人傳來這個處方,用野生的白紫蘇磨成粉末,如果濕潤就直接撒在患處,如果乾燥就用香油調合塗抹,即使皮膚已經破潰,甚至核都快要脫落,這個處方都有神奇的效果。
「桃仁丸」,主治因情緒不順、啼哭導致的肝經鬱氣,進而引起的生殖器腫脹。或者為了一側的下垂。或者因水路不暢,也能導致腫脹,這處方適用於這些情況。
主要成分包括:去皮並稍微炒制的桃仁、桂心、稍微炒制的黑豆、炒制研磨去掉刺的白蒺藜、牡丹皮、大黃(各等量)
以上成分磨成粉末,用煉製的蜂蜜做成芝麻大小的藥丸,每次服用五粒或七到九粒,用青皮、木香、蔥白煎煮的湯水加入少量鹽一起送服。或者煎煮大流氣飲,研磨青木香送服也可以。
丹溪先生使用木通、甘草、黃連、當歸、黃芩煎煮服用。
「牡蠣散」,針對小孩的外生殖器腫大,莖部光亮。
煅燒牡蠣,磨成細粉,用唾液調和塗抹在腫脹的地方即可消腫。
另一個處方,加入一分地龍粉末。如果是因外生殖器熱造成的,可用雞蛋清調和塗抹。
另一個處方,針對小孩的睪丸腫脹。把桃仁研磨成泥,用唾液調和塗抹。
「青木香丸」,可以舒緩中焦,快速消除脅痛,對腹部堅硬、腸鳴音、生殖器腫脹、一側下垂有效。
主要成分包括:炒制的黑豆(150克)、青木香、炒制的補骨脂、蓽澄茄、檳榔(各160克)
首先將檳榔用小米包好,外面再用濕紙包好,燒至焦黑,去掉小米取出檳榔,和其他藥材一起磨成粉末,滴水做成綠豆大小的藥丸,每次服用20粒,用白開水送服。
另一個處方,針對一側下垂。防風、牡丹皮磨成粉末,用酒調和服用一到兩錢立刻見效。或者用白開水加鹽送服。
另一個處方,針對一側下垂。在五苓散裡加入防風、牡丹皮效果極佳。如果有熱症,可以服用三黃丸。
「三白散」,膀胱積聚熱毒,風濕相結合,導致生殖器腫脹,小便不順。
主要成分包括:炒制的白扁豆(30克)、桑白皮、白朮、木通、陳皮(各15克)
以上成分磨成粉末,每次服用6克,用薑湯調和服用。
「蟬蛻散」,突然睪丸腫脹,或久坐地面,感受風濕,或被昆蟲咬傷。
用五錢蟬蛻,一碗水,煎煮成湯燻洗腫脹的地方,腫脹消失,疼痛停止。需要洗二到三次,然後服用五苓散,用燈芯湯調和服用。
另一個處方,用蔥地上的蚯蚓糞磨成粉末,煎煮甘草汁,調和塗抹在腫脹的地方。或者用薄荷汁調和也很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