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一奎

《赤水玄珠》~ 第十七卷 (6)

回本書目錄

第十七卷 (6)

1. 傷寒里證治法宜次第

傷寒里證心腹疼,(邪傳入里,脈重取數洪。)不惡寒而惡熱蒸,其脈數沉兼自汗,二便秘少下之生。(輕則大柴胡湯,重則三承氣湯選用。)

陽證,陽證身熱及頭疼,體重、咽乾、難臥動,或有譫語及循衣,脈息弦洪宜審用。

脈洪大有力。十神湯九味羌活湯解肌湯葛根湯、大柴胡湯、三承氣湯,次第選用。

陰證,陰證身涼二便清,病初自汗也頭痛,也無煩躁也無渴,脈息沉微自可明。

脈沉微無力。五積散理中湯四逆湯三建湯

陰毒,手足甲青至節,三建湯。此證極危,灸關元、氣海、丹田、臍中。

陽證似陰,陽證身涼四肢,小便赤少大便稀,心煩口燥脈沉數,白虎湯竹葉奇。

脈沉數有力。竹葉石膏湯柴胡五苓、三黃解毒湯

陰證似陽,陰證如陽面赤經,小便清利大便通,渾身微熱沉遲脈,真武湯佳兼理中。

脈沉遲弱。五積散、羌附湯附子理中湯。灸,服藥而脈不回,宜灸氣海、神闕、丹田。

陽厥,陽厥時時指爪溫,必煩便秘口乾論,脈來沉細中還疾,承氣柴胡最可吞。

陰厥,陰厥身涼熱不回,二便通滑不煩時,脈來沉伏知端的,三建湯兼四逆宜。

脈沉微,昏憒,先以星烏乾薑湯,隨用三建湯。灸,此證倉卒無藥,只灸關元、氣海、丹田妙。

血發黃,發黃恰如煙燻色,小便自利大便黑,唇焦漱水血家黃,桃仁承氣湯堪擇。

蓄血黃,此由脾胃熱甚,失於汗下以致之,宜抵當湯桃仁承氣選用。

濕症黃疸,發黃渾似橘皮明,小便不利大便行,濕熱相蒸名曰疸,茵陳湯共五苓平。

蓄熱陰黃,頭汗出,四肢沉重,如瘧,俱用茵陳湯加五苓,兼小柴胡加梔子湯

發斑、發狂,陽毒發斑是如何,梔子大黃黑奴科。此證甚危,紅赤白易治,如黑斑則胃爛難治。如陽毒,五日內可治,六日、七日難治。人參石膏化斑湯玄參升麻石膏湯大青四物湯

溫毒,葛根橘皮湯調胃承氣湯黃連橘皮湯豬膽雞子湯

黑奴丸,方,治陽毒發斑,煩躁大渴倍常,時行熱病六七日未得汗,脈洪大或數,面赤目脹身痛,大熱煩躁,狂言欲走,渴甚。又五六日以上不解,熱在胸中,口噤不能言,為壞傷寒,醫所不治,棄為死人,精魂已竭,心下才暖,撥開其口,灌下即活人。凡灌藥下咽,便能即時甦醒。

黃芩芒硝麻黃,釜底煤,小麥奴,灶突墨,梁上塵(各一兩),大黃(一兩一錢)

上為末,煉蜜為丸,彈子大,井水化下,即當發汗,寒已汗出乃瘥。若時頃不汗,再服一丸,須見微利。若不大渴,不可與此藥。

2. 問兩感邪從何道而入(王好古)

答曰:經云:兩感者,死不治。一日太陽與少陰俱病,頭痛發熱惡寒,口乾,煩滿而渴。太陽者腑也,自背俞而入之,人之所共知之。少陰者臟也,自鼻息而入,人所不知也。鼻氣通於天,故寒邪無形之氣,從鼻而入。腎為水也,水流濕,故腎受之。經曰:傷於濕者,下先受之,同氣相求耳。

又云:天之邪氣感則害人五臟,以是知內外兩感臟腑俱病。欲表之則有里,欲下之則有表,表裡既不能一治,故死矣。故云兩感者不治。然所稟有虛實,所感有淺深,虛而感之深者,必死。實而感之淺者,猶或可治。治之而不救者有矣,夫未有不治而獲生者也。予嘗用此,間有生者十得二三。

故立此方,以待好生君子用之。

大羌活湯

防風羌活獨活防己黃芩黃連白朮蒼朮,炙甘草細辛(各三錢),知母川芎,地黃(各一兩)

上每服五錢,水煎熱服。不解再服,三四次必解,病愈則止。若有餘證,並依仲景隨經法治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