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一奎

《赤水玄珠》~ 第六卷 (7)

回本書目錄

第六卷 (7)

1. 痰飲門

病勢之來,則胸腹間如有二氣交紐,噎塞煩郁,有如煙火上衝,頭面烘熱,眼花耳鳴,痰涎涕淚,並從肺胃間湧起,凜然毛豎,噴嚏千百,然後遍身煩躁,則去衣凍體,稍只片時;或春秋乍涼之時,多加衣衾,亦得暫緩;或頓飲冰水而定;或痛飲一醉,而終不能逐去病根。乃得神秘沉香丸方,屢獲大效,愈人數萬。

但不欲輕傳匪人,故以隱語括之。詩曰:甑裹翻身甲帶金,於今頭戴草堂深,相逢二八求斤正,硝煅青礞倍若沉,十七兩中零半兩,水丸梧子意須斟,驅除怪病安心志,水瀉雙身卻不任。

大黃(蒸,八兩),黃芩(八兩),青礞石(一兩,硝煅如金色),沉香(半兩)

上為末,水丸,如梧子大,白湯,食後空心服。

【治飲之劑】

心下有痰飲,胸脅支滿,目眩,,苓桂術甘草湯,主之。

茯苓(四錢),桂枝,白朮(各三錢),甘草(二錢)

水煎服。小便自利,短氣有微飲,當從小便去之,亦前湯主之。

病者脈伏,其人慾自利,利反快。雖利,心下續堅滿,此為留飲欲去故也。甘草半夏湯,主之。

甘遂(去心,麵裹煮令透,曬乾,大者三枚),半夏(十二枚,制),芍藥(五枚),甘草(如指大一枚,炙)

以水二升,煮取半升,去渣,以蜜半升和藥汁,煎取八合,頓服之。

懸飲,,十棗湯,主之。

芫花(洗淨,醋拌,經宿,炒令黑勿焦),甘遂(同前制,去心),大戟(去皮,長流水煮一時,洗淨,日乾),各等分為末。

以水一升五合,先煮肥大棗十枚,取八合,去渣納藥末。強盛人五分,平旦服之,不下,更加五分,下後以糜粥調之。

溢飲者,當發其汗,,大小青龍湯,主之。

大青龍湯

麻黃(去節,六錢),桂枝(去皮,二錢),甘草(炙,二錢),杏仁(四枚,去皮尖),石膏(二錢,研碎),生薑(三錢),大棗(二枚)

水三碗半,煎,去渣,溫服,取微汗,汗多者,溫粉撲之。

小青龍湯

麻黃(去節,三錢),五味子,半夏(各二錢),乾薑,甘草(炙),細辛,桂枝(去皮。各三錢)

水七碗,煮麻黃至六碗,去沫,內諸藥,煮取二碗。

隔間支飲,其人喘滿,心下痞堅,面色黧黑,其脈沉緊,得之數十日,醫吐下之不愈。木防己湯,主之。虛者即愈,實者三日復發,復與不愈者,宜防己湯去石膏,加茯苓芒硝湯主之,微利則愈。

木防己,石膏(各三錢),桂枝(二錢),人參(四錢)

水三碗,煎一碗,溫服。

加茯苓(四錢),芒硝(三錢),去石膏,名防己苓硝湯。

心下有支飲,其人苦冒眩,,澤瀉湯,主之。

澤瀉(五錢),白朮(二錢)

水碗半,煎一碗,溫再服。

支飲胸滿者,,厚朴大黃湯,主之。

厚朴(三錢),大黃(六錢),枳實(五分),水煎溫服。

白話文:

疾病發作時,胸部和腹部之間好像有兩股氣互相糾結,讓人感到胸悶、煩躁,好像有煙火往上衝,導致頭部和臉部發熱,眼睛昏花,耳朵嗡嗡作響。同時,痰、口水、鼻涕、眼淚都從肺和胃湧出來,讓人感到毛骨悚然,打噴嚏不停,然後全身煩躁不安,必須脫掉衣服讓身體受凍才能稍微緩解;或者在春秋天氣剛轉涼時,多穿衣服蓋被子也能暫時緩解;有時喝冰水就能止住;或者痛快地喝醉一場,卻始終無法根治。後來得到了神秘的沉香丸配方,多次使用效果顯著,治好了數萬人。

但不想隨便傳給不該傳的人,所以用隱晦的話來描述這個配方。詩中說:「蒸籠裡翻身像盔甲,如今頭戴草帽住在深山,當遇到二八之人時,要用秤來精確測量,硝石煅燒過的青礞石的用量要加倍,像沉香一樣,十七兩中還要加上半兩,用水做成藥丸,大小像梧桐子,服藥時用水送服,份量要仔細斟酌。服用此藥可驅除怪病,使心志安定,但會腹瀉,身體虛弱的人不宜使用。」

配方是:大黃(蒸過,八兩)、黃芩(八兩)、青礞石(一兩,用硝石煅燒過,使其顏色像金子)、沉香(半兩)。

將以上藥材磨成粉,用水做成藥丸,大小如梧桐子,用白開水在飯後空腹服用。

【治療痰飲的藥方】

如果心下有痰飲,胸脅脹滿,頭暈目眩,可以用苓桂術甘草湯來治療。

配方是:茯苓(四錢)、桂枝、白朮(各三錢)、甘草(二錢)。

用水煎服。如果小便順暢,但有氣短和輕微的痰飲,也應該從小便來排出,仍然可以用前面的藥方。

如果病人的脈搏微弱,病人想大便,但排便後反而更不舒服,雖然排便了,但心下仍然感到堅硬脹滿,這是因為痰飲想要排出卻沒排乾淨。可以用甘草半夏湯來治療。

配方是:甘遂(去除心,用麵粉包裹煮透,曬乾,大的用三枚)、半夏(十二枚,炮製過)、芍藥(五枚)、甘草(像手指粗的一節,烤過)。

用水二升,煮到剩半升,去除藥渣,加入蜂蜜半升攪勻,再煎到剩下八合,一次全部服用。

如果患有懸飲,可以用十棗湯來治療。

配方是:芫花(洗淨,用醋拌勻,放一晚,炒黑但不要焦)、甘遂(同前製法,去除心)、大戟(去皮,用流動的水煮一個時辰,洗淨,曬乾),將以上藥材等份磨成粉。

用水一升五合,先煮肥大的紅棗十枚,煮到剩八合,去除棗渣,加入藥末。身體強壯的人先服用五分,如果沒效果,再加五分。服藥後可以用稀粥來調養。

如果患有溢飲,應該發汗治療,可以用大青龍湯或小青龍湯來治療。

大青龍湯

配方是:麻黃(去除節,六錢)、桂枝(去皮,二錢)、甘草(烤過,二錢)、杏仁(四枚,去皮尖)、石膏(二錢,磨碎)、生薑(三錢)、大棗(二枚)。

用水三碗半,煎煮後,去除藥渣,溫服,使身體微微出汗。如果出汗過多,可以用溫粉撲在身上。

小青龍湯

配方是:麻黃(去除節,三錢)、五味子、半夏(各二錢)、乾薑、甘草(烤過)、細辛、桂枝(去皮,各三錢)。

用水七碗,先煮麻黃到剩六碗,去除浮沫,再加入其他藥材,煮到剩下兩碗。

如果患有間隔支飲,病人會喘氣、胸悶、心下痞硬、臉色發黑,脈搏沉緊,患病數十日,醫生用催吐和瀉下的方法都無法治好。可以用木防己湯來治療。身體虛弱的人服用後就會好轉,身體強壯的人三天後會復發,如果再次用藥還沒有好轉,就應該用木防己湯去除石膏,加入茯苓芒硝湯來治療,使其微微腹瀉,病情就能好轉。

木防己湯配方是:木防己、石膏(各三錢)、桂枝(二錢)、人參(四錢)。

用水三碗,煎煮剩下一碗,溫服。

防己苓硝湯配方是:加入茯苓(四錢)、芒硝(三錢),去除石膏,就稱為防己苓硝湯。

如果心下有支飲,病人會感到頭暈目眩,可以用澤瀉湯來治療。

配方是:澤瀉(五錢)、白朮(二錢)。

用水一碗半,煎煮剩下一碗,溫服。

如果支飲導致胸部脹滿,可以用厚朴大黃湯來治療。

配方是:厚朴(三錢)、大黃(六錢)、枳實(五分),用水煎煮後溫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