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赤水玄珠》~ 第九卷 (5)
第九卷 (5)
1. 下血
水二盅,煎一盅,食前服。
槐角丸,治五種腸風下血,痔漏脫肛。
槐角(三兩),地榆,黃芩,當歸,防風,枳殼(麩炒。各二兩)
上為末,酒糊丸,桐子大。每服七十丸,空心米飲下。
大臟丸,治腸風下血,及痔疾,神效。
黃連(半斤,去蘆為末,入肥大腸臟頭一段內,前後用線縛定,蒸爛為度。)
搗為丸,桐子大。每服百丸,空心米飲下。
秘方,柏葉散,治便血甚效。
扁柏葉(曬乾為末),糯米(炒黃為末,等分)
每服五錢,空心白湯調下。如未止,再加炒黑木耳末一錢。
又方,治臟毒不止。
當歸,枳殼,側柏葉,槐角,百草霜,芍藥(各一兩)
上共一處,炒令煙微起為度,研末,每服二錢,空心溫酒調下,日午米湯下甚妙。
又方,治積血便血。
蒼朮,陳皮(各二錢五分),黃柏,黃芩(各七錢五分),連翹(五分)
上為末,以生地黃膏六兩為丸,桐子大。空心及食前白湯下七八十丸。
丹溪方,治脈緩大,口渴便血,及婦人月水紫色,勞挾濕熱。
白朮(五錢),地黃,黃柏(炒),白芍藥(各三錢),地榆,香附(各二錢),黃芩(一錢)
為末,蒸餅為丸。
又方,治便血久久傷血,並麻風症,癬瘡見面者。
龜板(二兩),升麻,香附(各五錢),白芍(兩半),側柏葉(一兩),椿根皮(七錢五分)
為末,粥丸桐子大。以四物湯加白朮、黃連、甘草、陳皮,煎湯下。
槐花散,治腸風臟毒。
槐花(炒),側柏葉(焙),荊芥,枳殼(炒,等分,俱為末)
每服二錢,米飲下,空心食前服。
又方,治下血。
槐花(炒),枳殼(炒),地榆(蜜炒。各三錢)
水煎,露一宿,燉溫服之立愈。
柏黃丸,治腸風臟毒,下血鮮紅。
生地黃,黃柏(炒。各一斤)
為末,煉蜜丸,桐子大。每空心食前米飲下八九十丸。
枳殼散,治諸便血。
枳殼(麩炒黃色,十兩),甘草(炙,三錢)
為末,每服一錢,空心米飲調下酒煮黃連丸。
酒煮黃連丸
黃連(去蘆,十二兩),好酒(五升,煮黃連,以酒干為度,焙乾)
為末,麵糊丸,桐子大。每服三十丸,空心服。
加減四物湯,治腸風下血。
側柏葉,生地,川歸,川芎(各八兩),枳殼,槐花(炒),甘草(炙。各四分),地榆,條芩(各六分),防風(六分)
加烏梅一個,姜三片,水煎服。
參柏丸,治腸風下血。
苦參,黃柏(等分)
為末,酒打糊丸,空心酒吞百丸。
【補虛之劑】
竹茹湯,治婦人汗血、吐血、尿血、下血。
竹茹,熟地(各二兩),人參,白芍,桔梗,川芎,當歸,甘草(炙),桂心(各一兩)
每服一兩,水煎,食遠服。
參苓白朮散,治脾氣虛,不能約束其血,或為寒涼藥傷,以致飲食少進,面色萎黃。
白話文:
下血
將兩碗水煎成一碗,飯前服用。
槐角丸,治療各種腸道出血、痔瘡、脫肛。
使用槐角三兩、地榆、黃芩、當歸、防風、麩炒枳殼各二兩,磨成粉末,用酒糊做成丸子,像桐子大小。每次服用七十丸,空腹時用米湯送服。
大臟丸,治療腸道出血及痔瘡,效果顯著。
將半斤黃連去除蘆頭磨成粉,塞入肥大腸臟頭的一段內,前後用線綁緊,蒸熟。搗成丸子,像桐子大小。每次服用一百丸,空腹時用米湯送服。
秘方,柏葉散,治療便血效果非常好。
將曬乾的扁柏葉磨成粉,與炒黃的糯米粉等量混合。每次服用五錢,空腹時用白開水調服。如果沒有止住,再加入炒黑的木耳粉一錢。
另一個方子,治療臟毒不止。
使用當歸、枳殼、側柏葉、槐角、百草霜、芍藥各一兩,混合在一起炒到微微冒煙,研磨成粉末。每次服用二錢,空腹時用溫酒調服,中午用米湯送服效果更佳。
另一個方子,治療積血引起的便血。
使用蒼朮、陳皮各二錢五分,黃柏、黃芩各七錢五分,連翹五分,磨成粉末。用六兩生地黃膏做成丸子,像桐子大小。空腹和飯前用白開水送服七八十丸。
丹溪方,治療脈象緩大、口渴、便血,以及婦女月經顏色紫黑,因勞累挾帶濕熱引起的疾病。
使用白朮五錢,生地黃、炒黃柏、白芍藥各三錢,地榆、香附各二錢,黃芩一錢,磨成粉末,用蒸餅做成丸子。
另一個方子,治療長期便血導致氣血損傷,以及麻風病和臉上長癬瘡的患者。
使用龜板二兩,升麻、香附各五錢,白芍藥二兩半,側柏葉一兩,椿樹根皮七錢五分,磨成粉末,用粥做成丸子,像桐子大小。用四物湯加上白朮、黃連、甘草、陳皮煎湯送服。
槐花散,治療腸風臟毒。
將炒槐花、焙側柏葉、荊芥、炒枳殼等份混合,磨成粉末。每次服用二錢,用米湯送服,空腹飯前服用。
另一個方子,治療下血。
使用炒槐花、炒枳殼、蜜炒地榆各三錢,用水煎煮,露置一夜,溫熱後服用,效果很快。
柏黃丸,治療腸風臟毒,下鮮紅色血。
使用生地黃、炒黃柏各一斤,磨成粉末,用煉蜜做成丸子,像桐子大小。每次空腹飯前用米湯送服八九十丸。
枳殼散,治療各種便血。
使用麩炒黃的枳殼十兩、炙甘草三錢,磨成粉末。每次服用一錢,空腹時用米湯調服,再服用酒煮黃連丸。
酒煮黃連丸
將黃連去除蘆頭,用好酒煮,直到酒快乾時取出烘乾,磨成粉末,用麵糊做成丸子,像桐子大小。每次服用三十丸,空腹時服用。
加減四物湯,治療腸風下血。
使用側柏葉、生地、川歸、川芎各八兩,枳殼、炒槐花、炙甘草各四分,地榆、條芩各六分,防風六分。加入一個烏梅,三片生薑,用水煎煮後服用。
參柏丸,治療腸風下血。
使用苦參、黃柏等份,磨成粉末,用酒打成糊做成丸子,空腹時用酒送服一百丸。
補虛之劑
竹茹湯,治療婦女汗血、吐血、尿血、下血。
使用竹茹、熟地各二兩,人參、白芍、桔梗、川芎、當歸、炙甘草、桂心各一兩,每次服用一兩,用水煎煮,飯後服用。
參苓白朮散,治療脾氣虛弱,不能控制血液,或是因寒涼藥物損傷,導致食慾不佳、面色萎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