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赤水玄珠》~ 第一卷 (2)
第一卷 (2)
1. 中風
《內經》云:風之傷人也,或為寒中,或為熱中;有中血脈,有中腑,有中臟。
東垣云:中血脈者,口眼喎斜。中腑者,肢節廢,面加五色。有表證,拘急不仁。中臟者,唇緩失音,鼻塞耳聾,眼瞀便閉,性命危急。此三者,治各不同。如中血脈,外有六經之形症,則從小續命湯加減及疏風湯治之。如中腑,內有便溺之阻隔,宜三化湯,《局方》中麻仁丸通利之。
外無六經之症,內無便溺之阻,宜大羌活愈風湯、秦艽湯。中臟痰涎昏冒,宜至寶丹之類鎮墜之。
《綱目》云:中風,世俗之稱也。其症卒然仆倒,口眼喎斜,半身不遂,或舌強不言,唇吻不收是也。然名各有不同,卒然仆倒者,經稱為擊僕,世又稱為卒中。乃初中風時,其狀又如此也。其口眼喎斜,半身不遂者,經稱為偏枯,世又稱為左癱右瘓,及腲腿風,乃中倒後之症,邪之淺者,狀如此也。其舌強不言,唇吻不收者,經稱為痱病。
世又稱為風懿、風氣。亦中倒後症,邪之深者,狀如此也。東垣以中脈、中腑、邪淺而易治。中臟為邪深而難治者得之矣。凡病偏枯,必先仆倒。故《內經》連名稱為擊僕偏枯也。後世迷失經意,以偏枯為痱病之旨,一以中風名之。遂指偏枯為枯細之枯,而非左癱右瘓之症。
習俗之弊,至於如此也。殊不知仲景云:骨傷則痿,名曰枯。蓋痿緩不收,則筋骨氣肉無氣以生,脈道不利,手足不稟水穀之氣,故曰枯,非細之謂也。積日累月,漸成細者間有之,非可便指枯為細也。(此枯字即枯槁之枯。)初中倒時,隨即醒者,宜治。若不醒者,宜掐人中,俾醒。
看痰涎壅盛宜吐之,口噤亦吐之。若口開、手撒、遺尿者,為陽暴絕,速宜大料參耆補接之。若眼戴上者,宜灸之。
《玄珠經》云:風病,口開、手撒、眼合、遺尿、鼻聲如鼾者,五臟氣絕也。(蓋口開者心絕,手撒者脾絕,眼合者肝絕,遺尿者腎絕,聲如鼾者肺絕也。若見一,猶可用工,若面赤時黑,主陽上散,腎水反克心火,兼遺尿、口開、氣喘,斷不救也。)按以上皆真中風症也。
由人元氣素虛,腠理疏豁,衛弱失護,一遇風邪,莫之能御。經曰:邪之所湊,其氣必虛。救醒後多用驟補法,丹溪獨參膏加竹瀝、薑汁之類,與類中風症不同法也。
白話文:
【中風】
《內經》提到,風邪侵襲人體,可能導致寒症或熱症;有的會影響血液脈絡,有的會影響腑臟。
李東垣指出,如果風邪影響到血脈,可能會出現口眼歪斜的症狀。如果影響到腑臟,可能會造成肢體功能障礙,臉部皮膚顏色改變,身體緊繃或失去知覺。如果影響到臟器,可能會導致嘴脣無力,聲音嘶啞,鼻子堵塞,耳朵聽不清,視力模糊,排便困難,甚至生命危急。這三種情況的治療方法各不相同。
對於血脈受影響的情況,如果外在有六經的症狀,可以使用小續命湯或疏風湯來治療。對於腑臟受影響,如果有排泄障礙,可以使用三化湯或麻仁丸來通暢。
如果外表沒有六經的症狀,內部也沒有排泄障礙,可以使用大羌活愈風湯或秦艽湯。如果因為臟器受影響導致痰液增多,可以使用至寶丹等藥物來鎮定。
《綱目》指出,中風是民間的說法。這種病症突然發作,口眼歪斜,半身不能動彈,或者語言不清,嘴脣無法控制。然而,這些病症有不同的命名,突然倒地的被稱為擊僕,也被稱為卒中。口眼歪斜和半身不能動彈的被稱為偏枯,也被稱為左癱右瘓,或者腲腿風。這是中風後的症狀,病情較輕的患者表現為這樣。如果語言不清,嘴脣無法控制,被稱為痱病,也被稱為風懿或風氣。這是中風後的症狀,病情較重的患者表現為這樣。
東垣認為,如果影響到血脈和腑臟,病情較輕,容易治療。如果影響到臟器,病情較重,治療困難。所有偏枯的患者,最初都可能是突然倒地。因此,《內經》將其稱為擊僕偏枯。但後世誤解了《內經》的本意,將偏枯和痱病混淆,統一稱為中風。
習慣上,人們將偏枯理解為枯萎,而實際上並不是指左癱右瘓的症狀。仲景曾經提到,骨骼受損會導致萎縮,稱為枯。萎縮和放鬆,會導致肌肉、骨骼、氣血無法得到營養,脈絡不暢,手腳無法獲得食物和水分的營養,所以稱為枯,並非是指細小的意思。雖然有些患者會逐漸變得細小,但不能將枯理解為細小。
在中風初期,如果患者很快清醒,應該立即進行治療。如果患者沒有清醒,應該刺激人中穴,讓其清醒。如果痰液過多,應該嘔吐,即使嘴巴緊閉也要嘔吐。如果嘴巴張開,手撒開,小便失禁,表示陽氣突然喪失,應該立即大量服用人參和黃芪來補充。如果眼睛向上翻,應該進行灸療。
《玄珠經》指出,如果中風患者嘴巴張開,手撒開,眼睛閉合,小便失禁,呼吸像打鼾,表示五臟氣絕。如果出現其中一種症狀,還可以進行治療。如果面色紅黑,表示陽氣上散,腎水反剋心火,加上小便失禁,嘴巴張開,呼吸急促,基本上無法救治。以上都是真正的中風症狀。
中風是由於人體元氣虛弱,腠理疏鬆,防禦力下降,一旦遇到風邪,就無法抵擋。經典中說:邪氣聚集的地方,氣血必定虛弱。在救醒後,多數情況下需要立即補充元氣,使用丹溪獨參膏加竹瀝、薑汁等藥物,與其他類型的中風症狀不同。
2. 附方
小續命湯
麻黃(去節),人參,黃芩,芍藥,防己,川芎,杏仁,甘草,桂(各一兩),附子(五錢),防風(一兩五錢)
每服五七錢,加生薑五片,水煎,食前熱服。《金匱要略》有石膏、當歸、無附子。
大凡中風,不審六經之加減,雖治之,不能去其邪也。《內經》云:開則淅然寒,閉則熱而悶,知暴中風邪。宜先以加減續命湯隨證治之。
中風無汗惡寒,麻黃、續命主之。依本方,麻黃、防風、杏仁,各加一倍。宜針至陰、(足小指外側爪甲角,針入二分,出血。)崑崙,(足外踝後跟骨。),舉蹻取之。
中風有汗惡風,桂枝、續命主之。依本方,芍藥、桂枝、杏仁各加一倍。宜針風府。(頂後入髮際一寸,針六分,禁灸。)上二證,皆太陽經中風也。
中風有汗,身熱不惡寒,白虎、續命主之。依本方,甘草加一倍,外加石膏、知母各二兩。
中風有汗,身熱不惡風,葛根、續命主之。依本方,桂枝、黃芩各加一倍,外加乾葛二兩。宜針陷谷,(足大指次指間本節後陷中,針五分。)去陽明之賊。刺厲兌,(在足大指次指去爪甲如韭葉。),瀉陽明之實。上二證,皆陽明經中風。
中風無汗身涼,附子、續命主之。依本方,附子加一倍,甘草加三兩,外加乾薑二兩。宜刺隱白,(足大指內側衣甲角。)去太陰經之賊。此太陰經中風也。
中風有汗無熱,桂枝、續命主之。依本方,桂枝、附子、甘草各加一倍,宜針太谿。(足內踝後跟骨上陷中動脈應手,針過崑崙。)此少陰經中風也。
中風六證混淆,系之於少陽、厥陰,或肢節攣痛,或麻木不仁,宜羌活、連翹、續命主之。小續命八兩,外加羌活四兩,連翹用六兩。
古之續命,混淆無症之別。今各分經治療,又分經針刺法。厥陰之井大敦,(足大指甲後一韭葉,聚毛間。)刺以通其經。少陽之經絕骨,(外踝上三寸,灸五壯。)灸以引其熱。是針灸同象法治之大體。
防風通聖散
防風,川芎,當歸,芍藥,大黃,芒硝,連翹,麻黃(去節),薄荷,山梔,白朮,荊芥(各五錢),石膏,桔梗,黃芩(各一兩),滑石,甘草(各二兩)
每服一兩,加生薑,水煎服。
中風外無六經之形證,內無便溺之阻隔,知血弱不能養筋,故手足不能運動,舌強不能言語,宜養血而筋自榮。大秦艽湯,主之。
秦艽(三兩),甘草,川芎,當歸,白芍,石膏(各二兩),細辛(五錢),羌活,防風,黃芩,白芷,白朮,生地,熟地,白茯苓(各一兩),川獨活(三兩)
上十六味,銼,每服一兩,水煎,溫服無時。如遇天陰,加生薑。如心下痞,每兩加枳實一錢同煎。
中風外有六經之形證,先以加減續命湯隨症治之,內有便溺之阻隔,復以,三化湯,主之。
厚朴,大黃,枳實,羌活(各等分)
上銼如麻豆大,每服三兩,水三升,煎至一升半,終日服之,以微利為度,無時。法曰四肢不禁,俗曰癱瘓,故經所謂太過則令四肢不禁。又曰:土太過則敦阜。阜,高也。敦,厚也。既厚而又高,則令除去。此真所謂膏粱之疾,非肝腎經虛也。何以明之?經所謂三陽三陰發病為偏枯痿易,四肢不禁。
王注曰:三陰不足則發偏枯,三陽有餘則痿易。易為變易,嘗用而痿弱無力也。其治則瀉令氣弱陽衰、土平而愈。或三化湯、調胃承氣湯,選而用之。若脾虛則不用也。經所謂土不及則卑陷。卑,下也;陷,坑也,故脾病四肢不用。四肢皆稟氣於胃,而不能至經,必因於脾乃得稟受也。
今脾不能與胃行其津液,四肢不得稟水穀氣,氣日以衰,脈道不利,筋骨肌肉,皆無氣以生,故不用焉。其治可補,十全散、加減四物,去邪留正。
愈風湯,中風症內邪已除,外邪已盡,當服此藥,以行導諸經。久服大風悉去,縱有微邪,只從此藥加減治之。然治病之法,不可失其通塞。或一氣之微汗,或一旬之通利,如此為常治之法也。久則清濁自分,榮衛自和。如初覺風動,服此不致倒僕。
羌活,甘草,防風,川芎,細辛,枳殼,人參,麻黃,甘菊,薄荷,當歸,知母,黃耆,柴胡,前胡,半夏,厚朴(各二兩),生地(四兩),熟地,防己,茯苓,黃芩,白芷,蔓荊子,枸杞,地骨皮(各二兩),石膏,蒼朮(各四兩),桂(一兩),芍藥(三兩),獨活,杜仲(各二兩)
上銼,每服一兩,水二盅,煎至一盅,溫服。如遇天陰加生薑,空心一服,臨臥再煎渣服。俱要食遠,空心,一服嚥下二丹丸,為之重劑。臨臥一服嚥下四白丹,為之輕劑。是動以安神,靜以清肺。假令一氣之微汗,用愈風湯三兩,加麻黃一兩,均作四服,每服加生薑五片,空心以粥投之,得微汗則佳。如一旬之通利,用愈風三兩,大黃一兩,亦均作四服,如前煎,臨臥服,得利則妙。
常服之藥,不可少四時之輔,如望春大寒後加半夏、柴胡、人參各二兩,木通四兩,此迎而奪少陽之氣也。望夏之月,加石膏、黃芩、知母各二兩,此迎而奪陽明之氣也。季夏之月,加防己、白朮、茯苓各二兩,勝脾土之濕也。初秋大暑之後,加厚朴二兩,藿香二兩,桂一兩,木通二兩,此迎而奪太陰之氣也。
霜降之後望冬,加附子一兩,桂一兩,當歸二兩,勝少陰之氣也。得春減冬所加藥,四時類此。雖立法於四時之加減,更宜臨病之際,審病之虛實寒熱,土地之宜,邪氣之多少。此藥具七情、六慾、四氣,無使五臟偏勝,不動於榮衛。如風秘服之,則永不燥結。如久瀉服之,則能自調。
初覺風氣便服此藥,及新方中天麻丸各一料,相為表裡,治未病之聖藥也,及已病者,更宜當服。無問男婦及小兒驚癇抽搐、急慢驚風等病,服之神效。如解利四時傷風,隨四時加減法。又療脾腎虛筋弱,言語難,精神昏憒,及治內弱風濕。內弱者,乃風熱火亢;體重者,乃風濕土余。
內弱之為病,或一臂肢體偏枯,或肥而半身不遂,或恐而健忘,喜以多思。故思忘之道,皆情不足也。是以心亂則百病生,於心靜則萬病悉去。故此藥能安心養神,調陰陽無偏勝,及不動榮衛。
四白丹,能清肺氣,養魄。謂中風者多昏昧,氣不清利也。
白朮,茯苓,人參,砂仁,防風,川芎(各五錢),白芷(一兩),知母,細辛(各二錢),羌活,獨活,薄荷(各二錢半),白檀(一錢半),甘草,香附(炒。各五錢),甜竹葉(三兩),麝(一字),龍腦(五分),牛黃(五分),藿香(一錢半)
上藥二十味,計八兩六錢三字,為細末,煉蜜為丸,每兩作十丸,臨臥嚼一丸,分五七次之。上清肺氣,下強骨髓。
二丹丸,治健忘,養神,定志,和血。內安心神,外華腠理。
丹參(兩半),丹砂(五錢,為衣),遠志(五錢),茯神(一兩),人參(五錢),菖蒲(五錢),熟地(一兩半),天門冬(一兩半),麥冬(一兩),甘草(一兩)
上為細末,煉蜜丸,桐子大,每服五十丸至百丸,空心食前。常服安神定志。一藥清肺,一藥安神。故清中清者,歸肺以助其真;清中濁者,堅強骨髓。血中之清,榮養於神;血中之濁者,華榮腠理。如素有痰,久病中鳳,津液湧溢在胸,中氣所不利,用獨聖散吐之,後用利氣瀉火之劑。
瀉清丸,治中風,自汗昏冒,發熱、不惡寒,不能安臥,此是風熱煩躁。(方在火門。)
天麻丸,行榮衛,壯筋骨。
天麻(六兩,酒浸三日),牛膝(六兩,酒浸三日),杜仲(炒,去絲),萆薢(六兩,另研),玄參(六兩),當歸(十兩),生地(一斤),羌活(十兩),附子(一兩)
上為末,煉蜜丸,桐子大,常服五七十丸,病大至百丸,空心,食前,溫酒或白湯下。平明服藥至日高,飢則止藥,大忌壅塞,失於通利。故服藥半月,稍覺壅,微以七宣丸輕疏之,使藥再為用也。牛膝、萆薢治筋骨,杜仲使筋骨相著,天麻、羌活活風之聖藥,當歸、地黃養血能和榮衛。玄參主用附子佐之,行經藥也。
抱拙子曰:按中風之證,卒然倒僕,口眼喎斜,半身不遂,或舌強不語,唇吻不收是也。然名各不同。有曰風癔,以心悶閉不能言,喉中噫噫作聲。蓋肺氣入心則能言,邪中心肺,痰涎潮塞,故使然也。有曰風痱者,以風涎散注於關節,氣不能行,故使四肢不遂也。有曰舌強不語者,以風入心脾二經,心之別脈,繫於舌本,脾之脈,挾咽連舌本,散舌下。
今風涎入其經絡,故舌不轉而不能言也。有曰四肢拘攣者,以風冷邪氣入於肝臟,使諸經攣急,屈而不伸也。有曰風柔者,以風熱邪氣入於肝臟,使諸經弛張,緩而不收也。有曰風顫者,以風入肝經,上氣不守正位,故使頭招面搖,手足顫掉也。有曰風喑者,以風冷之氣客於中,滯而不能發,故使口禁不能言也。
與前涎塞心肺同候,此以口噤為異耳。《要略》曰:風之為病,當半身不遂,經絡空虛,賊邪不瀉,或左或右。邪氣反緩,正氣則急。正氣引邪,喎僻不遂。邪在於絡,肌膚不仁。邪在於經,即重不勝。邪入於腑,即不識人。邪入於臟,即難言,口吐涎。以上所論,皆言風從外入也。
劉守真曰:風病多因熱甚。俗云風者,言末而忘其本也。所以中風有癱瘓者,非謂肝風實甚而卒中之也,亦非外中於風。良由將息失宜,而心火暴甚,腎水虛衰,不能制之,則陰虛陽實,而熱氣拂鬱,心神昏冒,筋骨不用,而卒倒無知也。張潔古曰:人之氣,以天地之疾風名之,故中風者,非外來風邪,乃本氣自病也。
凡人年逾四旬,氣衰者多有此疾,壯歲之時無有也。若肥盛之人則間有之,亦是形盛氣衰故如此。治法,和臟腑,通經絡,便是治風。李東垣之說與潔古同。朱彥修曰:西北氣寒,為風所中者誠有之。東南氣溫地濕,有風病者非風也,皆濕生痰,痰生熱,熱生風也。以上所論,皆言風從內出也,夫自古論中風者,悉主於外感,而劉、張諸子,則主於內傷。
今詳此病,蓋因先傷於內,而後感於外,相兼成病者也,但有標本輕重不同耳。假如百病皆有因有證,因則為本,證則為標。古人論中風者,言其證也。諸子論中風者,言其因也。豈可以中風一證歧而為二哉!故古人所論外感風邪者,未必不由本體虛弱,榮衛失調之所致。諸子所論火盛、氣虛、濕痰者,未必絕無風邪外侵之所作。
若無風邪外侵,則因火、因氣、因濕,各為他證,豈有暴僕暴喑,口眼喎斜,手足不遂,舌廢不用,昏不識人之候乎?治法,外感重者宜先法外邪,而後補中氣;內傷重者,宜先補正氣,而後攻外邪。或以散風藥為君,而補虛藥為佐使;或以補虛藥為君,而散風藥為佐使。全在治法,量標輕重而治之。
凡中風證內邪已除,外邪已盡,當服愈風湯,以行導諸經。久服大風悉去,縱人微邪,只從此藥另減。蓋能和營衛,疏經絡,有補氣養血之功,祛濕消痰之效。疏而不耗,補而不滯,不燥不寒,誠觀左右之輕重,上下之緩急,酌而用之,無不克濟。
按中風五臟,亦顯外證。目瞀者中於肝,舌不能言者中於心,唇緩便秘者中於脾,鼻塞者中於肺,耳聾者中於腎。此五者,病深為難治。但風中腑者,多兼中臟,如左關脈浮弦,面目青,左脅偏痛,筋脈拘急,目瞤頭眩,手足不收,坐踞不得,此中膽兼中肝也,用犀角散之類。
如左寸脈浮洪,面赤汗多,惡風,心神顛倒,忪悸恍惚,言語蹇澀,舌強口乾,此中小腸兼中心也,用麻黃散之類。如右關脈浮緩或浮大,面唇黃,汗多惡風,口喎語澀,身重嗜臥,肌肉不仁,腹脹不食,此中胃兼中脾也,用防風散之類。如右寸脈浮澀而短,面白,鼻流清涕,多喘,胸中冒悶,短氣,自汗,聲嘶,四肢痿弱,此中大腸兼中肺也,用五味子湯之類。
如兩尺脈浮滑,面目黑黧,腰脊痛引小腹,不能俯仰,兩耳鳴,骨節痛,足痿,善恐,此中膀胱兼中腎也,用獨活散之類。此皆言真中風也,而有氣血之分焉:氣虛而中者,由元氣虛而賊風襲之,則右手足不仁,用六君子湯加鉤藤、薑汁、竹瀝;血虛而中者,由陰血虛而賊風襲之,則左手足不仁,用四物湯加鉤藤、竹瀝、薑汁;氣血俱虛而中者,則左右手足皆不仁也,用八珍湯加鉤藤、竹瀝、薑汁。
其與中風相類者,則有中寒、中暑、中濕、中火、中氣、食厥、勞傷、房勞等證:中於寒者,謂冬月卒中寒氣,昏昧,口噤,肢攣,惡寒,脈浮緊,用麻黃、桂枝、理中湯之類;中於暑者,謂夏月卒冒炎暑,昏冒,痿,厥,吐瀉,喘滿,用十味香薷飲之類;中於濕者,丹溪所謂東南之人,多因濕土生痰,痰生熱,熱生風也,用清燥湯之類,加竹瀝、薑汁;中於火者,河間所謂非肝木之風內中,六淫之邪外侵,良由五志過極,火盛水衰,熱氣拂鬱,昏冒而卒僕也,用六味丸、四君子、獨參湯之類,內有恚怒傷肝,火動火上者,用柴胡湯之類;中於氣者,由七情過極,氣厥昏昧,或牙關緊急,用蘇合香丸之類,誤作風治者死;食厥者過於飲食,胃氣自傷,不能運化,故昏昧也,用六君子湯加木香;勞傷者,過於勞役,元氣虛耗,不任風寒,故昏冒也,用補中益氣湯;房勞者,因腎虛精耗,氣不歸原,故昏冒也,用六味丸。此皆類中風者也。
邪之所湊,其氣必虛。故風之傷人,雖云臟腑俱受,而肺肝兩經居多。蓋風邪之入,先於皮毛之虛,皮毛受邪,則內客於肺,肺主氣,肺邪既盛,則氣必上逆,所以有痰涎壅塞,昏暈倒僕之狀。肝主筋,屬木與風,其氣相感,以類相從。故風邪乘虛,肝經受之則筋緩不榮,或筋縮不舒。
所以有手足拘攣,或四肢癱瘓之狀,治風之法,初得病,即當順氣,及日久,即當活血。此萬古不易之理。蓋風病未免有痰,治痰先治氣,氣順則痰清。治風先治血,血行風自滅。順氣和血,斯得病情。若先不順氣,便用烏附,又不養血,徒用麻防,未見有愈者也。
《內經》治口眼喎斜,多屬足陽明筋病。蓋足陽明筋結頰上,得寒則急,得熱則弛。左寒右熱,則左頰筋急,牽引右之弛者,而喎向左也。右寒左熱,則右頰筋急,牽引左之弛者,而喎向右也。故其治法,以火灸,且為之膏油熨其急者,以白酒調和桂末塗其弛者。後人用酒煮桂取汁,以故布浸榻病上,左喎斜榻右,右喎斜榻左,即《內經》用酒桂塗法也。
人之一身經絡貫串謂之脈。脈者血之隧道也。血隨氣行,周流不停。筋者周布四肢百節,聯絡而束縛之,此屬肝木。得血以養之,則柔和而不拘急。脈皆起於手足指端,故十二經皆以手足而名,筋則無處無之。皮毛者屬肺主外,而易於感冒。人身之血,內行於脈絡,而外克於皮毛,滲透肌肉,滋養筋骨,故百體平和,運動無礙。
若氣滯則血滯,氣逆則血逆,得熱則瘀濁,得寒則凝泣,衰耗則順行不周,滲透不遍,而外邪易侵矣。津液者,血之餘,行乎脈外,流通一身,如天之清露。若血濁氣滯,則凝聚而為痰。痰乃津液之變,遍身上下,無處不到,津液生於脾胃水穀所成,濁則為痰,故痰生於脾土也。是以古人論中風偏枯麻木等證,以血虛、瘀血、痰飲為言,是論其致病之源。
至其得病,則必有所感觸,或因風,或因寒,或因濕,或因酒,或因七情,或勞役、房勞、汗出,因感風寒濕氣,遂成此病。此血病、痰病為本,而外邪為標。其邪中於皮毛肌肉,則不知痛癢,麻木不仁,如有物一重貼於其上,或如蟲遊行,或洒洒寒慄,遇熱則或癢,遇陰雨則沉重痠痛。其邪入於血脈經絡,則手足、指掌、肩背、腰膝,重硬不遂,難以屈伸舉動,或走注疼痛。
此上諸症,皆外自皮毛以至筋骨之病。凡脈所經所絡,筋所會所結,血氣津液所行之處,皆邪氣鬱滯,正氣不得流通而致。然治者當以養血除風,順氣化痰為主,不必強度某病屬某經某臟而雜治之也。
風病遺尿屬氣虛,參耆補之。小便不利者,勿用利藥,既得自汗,則津液外亡,小便自少。若利之,使榮衛枯竭,無以制火,煩熱愈甚。當候熱退汗止,小便自行。兼此症,乃陽明,大忌利小便,須當識此。
婦人產後中風,口噤,手足瘛瘲,如角弓狀,或血暈,四肢強直。俱用荊芥略炒為末,黑豆淋酒調下三錢極妙。或加當歸,入酒少許,水煎灌下即省。
秦艽升麻湯
秦艽,升麻,乾葛,芍藥,人參,甘草,白芷,防風,桂枝
連須蔥白,水煎。
川芎石膏湯(此乃防風通聖散加減法也。)
防風,川芎,當歸,芍藥,連翹,石膏,黃芩,桔梗,薄荷,人參,荊芥,大黃,甘菊,滑石,甘草,山梔,砂仁,寒水石,生薑,水煎服。
八味順氣散
白朮,青皮,白芷,烏藥,人參,陳皮,甘草,白茯苓
烏藥順氣散
麻黃,陳皮,烏藥,乾薑,甘草,殭蠶,川芎,枳殼,白芷,桔梗,生薑,大棗,水煎服。
六合湯
熟地,當歸,川芎,芍藥,秦艽(一作防風),羌活,水煎服。
三生飲
南星(一兩,生),川烏(去皮臍,生),附子(去皮臍,生。各半兩),木香(二錢半),生薑(十片)
上每服五錢,水煎。
省風湯
南星(二錢,生),防風(三錢,生),半夏(湯泡,生),甘草(生),黃芩(各一錢半)
上加生薑三片,水煎溫服。
搐鼻通天散
藜蘆,川芎,白芷,細辛,防風,薄荷(各一錢),豬牙皂角(三個,刮去皮子)
上為末,吹鼻中。
開關散(一名破棺散,治中風口噤。)
南星末(五分),冰片(少許)
上五月五日午時合,以中指點末,揩齒左右,其口自開。
攝生飲
蒼朮,木香,南星,半夏,細辛,菖蒲,甘草(生),生薑,痰盛加全蠍。水煎服。
稀涎散
白礬(一兩,半生半枯),牙皂(四個,肥實不蛀者,去皮弦,炙黃)
上為末,溫水調下一二錢,吐出痰涎便省。
解語湯(一方有石菖蒲、遠志。)
羌活,防風,天麻,肉桂,川芎,南星,陳皮,白芷,當歸,人參,甘草,酸棗仁,羚羊角,水煎,入竹瀝半盞,再一滾服。
清心散
青黛,硼砂,薄荷(各二錢),牛黃,冰片(各三分)
上為末,先以蜜水洗舌,後以薑汁擦舌,將藥末蜜水調稀,搽舌本上。
加味轉舌膏,連翹,遠志,薄荷,柿霜(各一兩),石菖蒲(六錢),梔子(炒),防風,桔梗,黃芩(酒炒),玄明粉,甘草,酒大黃(各五錢),犀角,川芎(各三錢)
上為末,煉蜜丸,彈子大,硃砂五錢為衣,食後,臨臥,薄荷湯嚼下一丸。
訶子清音湯
桔梗(一兩,半生,半炒),訶子(四十九個,半生,半炮),甘草(二錢,半生,半炙)
上為末,每服七錢,童便一大碗,煎熱調服。
大八風湯
當歸,杏仁,炙草,桂心,乾薑(炮),五味,升麻(六分),川烏(炮),黃芩(炒),芍藥(炒),獨活,防風,川芎,麻黃,秦艽,石斛,人參,茯神,石膏,黃耆,紫菀(三分),大豆(去皮,炒,九分)
虎脛骨酒
防風,萆薢,當歸,松節,龜板,虎骨(酥炙。各二兩),晚蠶沙,五加皮,秦艽,羌活(各二兩),白朮(三兩),枸杞子,蒼耳子(各四兩),牛膝(一兩),鱉甲(一兩),干茄根(八兩,飯上蒸)
一方有石斛、續斷、杜仲、巴戟(各一兩)
上銼碎,絹袋盛之,以無灰酒三斗,浸壇內,春秋七日,夏五日,冬十日,密固煮滾,封七日,開取時不可面向壇口,恐藥氣衝目。每日早、午、晚間,病人自取酒一小杯服之。不許多飲,又不令藥力斷絕。病痊酒盡,將渣曬乾,再入干浮萍一片半,木香一兩,防己、木瓜各二兩,麝少許,研為末,酒糊丸,桐子大,酒下五十丸,日用三服,忌食動風之物。
又曰:凡中風者,俱有先兆之症。凡人如覺在拇指及次指麻木不仁,或手足不用,或肌肉蠕動者,三年內必有中風之症。經曰:肌肉蠕動,命曰微風。宜先服八風散、愈風湯、天麻丸各一料為愈。夫大拇指、次指、皆手足太陰陽明經。中風多著此經也。先服祛風滌熱之劑,辛涼之藥,治內外之邪,是以聖人治未病不治已病。
又云:善治者治皮毛,是治萌芽也。故初成者獲愈,固久者伐形,是治未病之先也。
丹溪云:大率治風,主血虛有痰,治痰為先。或挾火與濕,蓋濕生痰,痰生熱而熱生風也。
半身不遂者,大率多痰。在左屬死血與無血,宜四物湯加桃仁、紅花、竹瀝、薑汁。在右屬氣虛,屬痰,宜四君子湯、二陳湯,加竹瀝,薑汁。
氣虛卒倒,參耆湯補之。挾痰則濃煎人參湯,加竹瀝、薑汁。血虛四物湯補之。挾痰則四物皆用薑汁炒過,加竹瀝、薑汁。能食者,去竹瀝,加荊瀝。
竹瀝、荊瀝,乃開經絡,行血氣,故為必用之劑。
肥人多濕,少加烏頭、附子行經。
肥人中者,以其氣盛於外而歉於內也,肺為氣出入之道,肥人氣必急,急則痰涎上壅,邪盛可知。所以治之必先理氣為急。中後氣未順,痰未除,調理之劑,惟當用藿香正氣散和星香散煎服。此方非特可治中風之症,中氣、中惡尤宜,尋常嘔吐痰厥,及胸膈飽悶者,皆可用之。
治風之法,初得之必先順氣,及日久則當活血,此萬古不易之理。有以四物吞活絡丹愈者,正此意也。設不先順氣化痰,遽用烏附,又不活血,徒用防風、天麻、羌活輩,吾未見其能治也。
若飲食坐臥如常,但失音不語,只以小續命湯去附子,加石膏、菖蒲一錢。
【開關之劑】
稀涎散,治中風不語,牙關緊急,單蛾、雙蛾。
江子仁(六粒,每粒分作兩半),牙皂(三錢,切片),明礬(一兩)
化開礬,將二味投入,攪勻,待礬枯,為末,每用三分吹入,諸病皆愈。痰涎壅盛者,以五分,燈心湯下。喉中之痰逆上者即吐,膈間者即下。
凡中風口噤不開,用白鹽梅揩齒,即能開,乃可進藥。
丹溪用藜蘆為末,加麝香少許,入鼻內,吐之,一吐不愈,再吐之。(虛甚者不可吐。)
救急通關散,治中風中氣,一應急病,宜先以此開關。
牙皂,細辛
二味為末,吹入鼻內,得嚏佳。
蘇合香丸,擦牙上,牙關即開。再以生薑自然汁並三生飲,俟其甦醒,然後次第進以順氣之劑,或排風、續命之類。
勝金丸,治中風忽然仆倒如醉,形體昏悶,四肢不收,涎潮逆上,膈氣不通,命在須臾。
生薄荷(五錢),牙皂(二兩,捶碎,水一升,二味同浸取汁,研成膏),瓜蒂(末,一兩),藜蘆(末,二兩),硃砂(半兩,另研)
上將硃砂末二分,和二味末子,和勻,用膏子為丸,龍眼大,硃砂為衣,溫酒化下一丸,甚者二丸,以吐為度。得吐即醒,不醒者不治。
桑枝法,桑枝一升,炒香,以水三大升,煎取二升,一日服盡。《圖經》云:桑枝溫平,不涼不熱,可以常服,療體中風癢,乾燥腳氣,風氣,四肢拘攣,上氣,眼暈,肺氣咳嗽,消食,利小便,久服輕身,聰明耳目,令人光澤,兼療口乾。仙經云:一切仙藥,不得桑煎不服。出《抱朴子》。政和間,何子常病兩臂痛,諸藥不效,依此作數劑,臂痛即愈。
凡治中風,莫如續命之類。然此可扶持初病,若要收全功,火艾為良。中風皆因脈道不利,血氣閉塞也。灸則喚醒脈道,而氣血得通,故收全功。
中風不語,用龜尿少許點於舌,神效。
取龜尿法:置龜新荷葉上,用豬鬃鼻內刺之即出。
一方,治半身不遂,口眼喎斜,頭目眩運,痰火熾盛,筋骨時疼。此乃原於血虛血熱,挾痰挾火。經絡肌表之間,先已有病根,後因感冒風寒,或過嗜醇酒膏粱,而助痰火,或惱怒而逆肝氣,遂有此半身不遂之證。其在於經絡肌表筋骨之間,尚未入臟腑,並以此方治之。蓋此方有補血活血之功,不致於滯。
有健脾燥濕消痰之能,不致於燥。有清熱運動,疏風開經絡,通腠理,內固根本,外散病邪,王道劑也,多服見功。
白朮(一錢半),川芎(一錢半),南星,半夏,芍藥,茯苓,天麻(各一錢),川歸,生地,熟地,牛膝,酸棗仁,黃芩,橘紅(各八分),羌活,防風,桂(各六分),紅花(炙),甘草(各四分),黃柏(三分)
水煎,入竹瀝、薑汁,侵晨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