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赤水玄珠》~ 第九卷 (1)
第九卷 (1)
1. 舌衄
舌上或出血如簪孔者,香薷汁服一升,日三服。
又方
發灰(二錢),米醋調,敷舌上血出處。
文蛤散,治熱壅,舌上出血如泉。
五倍子(洗),白膠香,牡蠣粉(各等分)
上為末,每用少許擦患處,或燒熱鐵熨孔上。
槐花散,治舌上無故出血如線。
槐花(炒),為末摻之,仍用麥冬煎湯調下妙香散。
妙香散(方在婦人門第二卷,夢與鬼交條下。)
白話文:
[舌出血]
如果舌頭上出現像簪孔一樣的出血點,可以服用香薷汁,一次一升,一天三次。
另外一個方法是, 取兩錢的髮灰,用米醋調和,塗抹在舌頭出血的地方。
文蛤散,用於治療因熱氣堵塞導致舌頭上出血如泉水般的情形。 所需材料有:五倍子(清洗乾淨)、白膠香、牡蠣粉(三者份量相等) 將以上材料研磨成粉末,每次使用時取少量塗抹在患處,或者用燒熱的鐵熨在出血孔上。
槐花散,用於治療舌頭無緣無故出血如線的情況。 將槐花炒過後研磨成粉末,直接撒在出血處,同時可以用麥冬煎湯調和妙香散服用。
妙香散的配方在婦人門第二卷,夢與鬼交條目下可找到。
2. 肌衄
(一名血汗)
河間,定命散,治膽受熱,熱血妄行,鼻中衄蔑,並血汗不止。
硃砂,寒水石,麝香
為末,每用五分,新汲水調下,不拘時候。看老幼虛實加減。
肌衄者,血從毛孔而出,前人多主於肺熱。古方以男胎髮燒灰撲之。
大全竹茹湯(方見便血條。)
黃耆建中湯,辰砂妙香散
白話文:
【肌肉出血】
在河間地方,有一種叫做定命散的藥方,主要治療膽臟受熱導致的血液異常流動,像是鼻子無故出血,或是血汗現象持續不止的情況。
所需藥材為硃砂、寒水石和麝香。
將這些藥材研磨成粉末,每次服用時取五分之一,用新打上來的井水調合後飲下,服用時間不受限制。但需視病患年齡、身體狀況調整藥量。
所謂肌肉出血,就是血液從皮膚毛孔滲出,過去大多認為是肺部過熱所致。古方中有提到,可以使用燒成灰的男嬰胎髮敷在出血處。
此外,還有一個名為大全竹茹湯的藥方,具體內容請參考便血相關條目。
另外,黃耆建中湯和辰砂妙香散也是可選擇的藥方。
3. 小便血
(尿血不痛,痛者乃血淋也,當與淋門參治。)
經云:胞移熱於膀胱,則癃溺血。
仲景曰:熱在下焦則尿血,亦令淋閉不通。
《玄珠經》云:小便出血,是心伏熱在於小腸,宜鏡面竹自然汁加生蜜一匙,服之。或以八正散加麥門冬、蔥煎服。如小便澀痛。以海金沙細末調治之。
《綱目》云:胞絡絕則溲血。故經曰:悲哀太甚則胞絡絕,胞絡絕則陽氣內動,發則心下崩,數溲血也。
凡咳而溲血脫形,其脈小勁是逆也。
凡淋不可發汗,汗之必便血。便血不止,用柿一個,燒存性,為末,米湯調下。
《統旨》云:屬熱,屬血虛,有因心腎氣結所致,或憂勞房室過度。此得之虛寒,不可專以血為熱而淖。二者皆致溺血。熱用小薊湯、四物湯煎服,效。虛用四物湯調牛膝膏。火動榮血妄行者,再加黃柏、知母。虛寒者,十全大補湯加炒蒲黃。
滑伯仁曰:小便血,足太陽隨經入膀胱也,與小腸血同。
白話文:
[小便出血]
如果小便時出現血尿但沒有疼痛感,這不是血淋病,兩者需區分開來,血淋會伴有疼痛,應根據淋症的治療原則來處理。
古籍記載,子宮區域的熱毒傳至膀胱,會導致小便困難及血尿。
張仲景指出,若下焦部位(即小腹)有熱毒,可能會導致尿血,也會引起排尿困難或完全無法排尿。
《玄珠經》提到,小便出血可能是心臟的熱毒影響到小腸,建議服用鏡面竹的自然汁液加上一匙蜂蜜。或者服用八正散,添加麥門冬和蔥煎煮後服用。如果小便時感到刺痛,可以使用海金沙粉末來調理。
《綱目》指出,子宮的神經網絡受損會導致血尿。因此,古書上說,過度悲傷會造成子宮神經網絡斷裂,導致心臟下方的組織崩塌,並頻繁出現血尿。
對於咳嗽伴隨血尿且身體虛弱的人,如果脈搏微弱且緊繃,這是一種反常的情況。
所有尿路感染都不應讓患者出汗,否則可能會導致血尿。一旦發生血尿且持續不止,可以燒一個柿子,保留其性質,研磨成粉,用米湯調勻後飲用。
《統旨》指出,小便出血可能由熱毒或血液虧虛引起,也可能因為心腎氣結所致,或是過度勞累或房事過度所致。這種情況是由虛寒造成的,不能單純認為血尿就是熱毒。兩種情況都會導致小便出血。熱毒可用小薊湯或四物湯煎煮後服用,效果顯著。虛弱的狀況則可用四物湯調和牛膝膏。若是火氣上沖導致血液亂行,還需加入黃柏和知母。如果是虛寒的情況,則應服用十全大補湯,並添加炒熟的蒲黃。
滑伯仁表示,小便出血是足太陽經絡進入膀胱的表現,其特徵與小腸出血相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