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碥
中醫古代典籍:醫碥
作者:何夢瑤
朝代:清朝
基本介紹:
綜合性醫書。七卷。清·何夢瑤撰。刊於1751年。碥,是上馬上車的踏腳石。何氏借碥石喻為習醫之階梯,故以《醫碥》為書名。本書是一部基礎臨床結合的醫學門徑書。卷一為基礎理論部分,略述臟腑、經絡、陰陽、水火、寒熱、補瀉等概說;卷二-四分述內科雜病證治,其主論能綜合張仲景、劉河間、李東垣、朱丹溪諸家學說,對病證的分析,說理明白曉暢,頗多個人見解;卷五為四診;卷六-七成方輯錄。所選方劑切合臨床實用。現存初刻本等清刻本石印本及《醫方全書》本。
重新編輯及補充內容:
《醫碥》是清朝何夢瑤所著的一部綜合性醫書。全書共七卷,內容涵蓋了中醫基礎理論、內科雜病證治、四診、成方輯錄等方面。
在基礎理論部分,何夢瑤首先對中醫的基本概念進行了闡述,包括臟腑、經絡、陰陽、五行、四氣、生克制化等。在此基礎上,他又對中醫的診斷方法、治療方法、養生方法等進行了論述。
在內科雜病證治部分,何夢瑤分門別類地論述了各種內科疾病的證治方法。他對各個疾病的病因、病機、症狀、診斷、治療等進行了詳細的分析,並提出了自己的治療方案。
在四診部分,何夢瑤對望、聞、問、切四診的方法進行了詳細的論述。他指出,四診是診斷疾病的重要手段,醫生在診斷疾病時,要根據患者的四診表現,全面分析病情,才能做出正確的診斷。
在成方輯錄部分,何夢瑤收錄了大量臨床常用的方劑。這些方劑都是經過反覆驗證的,具有良好的療效。何夢瑤在收錄這些方劑時,還對其進行了詳細的分析,指出了每個方劑的適應症、用法用量等。
《醫碥》是一部內容豐富、實用性強的醫學著作。它對中醫基礎理論、內科雜病證治、四診、成方輯錄等方面都有詳細的論述,是研究中醫學的重要文獻。
現存的《醫碥》版本有初刻本、清刻本、石印本等。其中,初刻本是何夢瑤親自校訂的版本,是研究《醫碥》最為重要的版本。清刻本和石印本都是根據初刻本翻刻的,內容與初刻本基本相同。
《醫碥》在清朝曾經廣泛流傳,對後世中醫學的發展產生了很大的影響。在《醫碥》問世之後,出現了大量以《醫碥》為基礎的醫學著作。這些著作對《醫碥》的內容進行了補充和完善,使《醫碥》的影響更加廣泛。
《醫碥》是一部具有重要學術價值的醫學著作。它對中醫基礎理論、內科雜病證治、四診、成方輯錄等方面都有詳細的論述,是研究中醫學的重要文獻。同時,《醫碥》也是一部具有重要臨床價值的醫學著作。它收錄了大量臨床常用的方劑,具有良好的療效。因此,《醫碥》是一本值得中醫學工作者和學生研讀的醫學著作。
自序
趙序
辛序
凡例
卷之一·雜症 (1)
卷之一·雜症 (2)
卷之一·雜症 (3)
卷之一·雜症 (4)
卷之一·雜症 (5)
卷之一·雜症 (6)
卷之一·雜症 (7)
卷之一·雜症 (8)
卷之一·雜症 (9)
卷之一·雜症 (10)
卷之一·雜症 (11)
卷之一·雜症 (12)
卷之一·雜症 (13)
卷之一·雜症 (14)
卷之一·雜症 (15)
卷之一·雜症 (16)
卷之一·雜症 (17)
卷之一·雜症 (18)
卷之一·雜症 (19)
卷之一·雜症 (20)
卷之一·雜症 (21)
卷之一·雜症 (22)
卷之一·雜症 (23)
卷之一·雜症 (24)
卷之一·雜症 (25)
卷之一·雜症 (26)
卷之一·雜症 (27)
卷之一·雜症 (28)
卷之一·雜症 (29)
卷之一·雜症 (30)
卷之一·雜症 (31)
卷之一·雜症 (32)
卷之一·雜症 (33)
卷之一·雜症 (34)
卷之一·雜症 (35)
卷之一·雜症 (36)
卷之一·雜症 (37)
卷之一·雜症 (38)
卷之一·雜症 (39)
卷之一·雜症 (40)
卷之一·雜症 (41)
卷之一·雜症 (42)
卷之二·雜症 (1)
卷之二·雜症 (2)
卷之二·雜症 (3)
卷之二·雜症 (4)
卷之二·雜症 (5)
卷之二·雜症 (6)
卷之二·雜症 (7)
卷之二·雜症 (8)
卷之二·雜症 (9)
卷之二·雜症 (10)
卷之二·雜症 (11)
卷之二·雜症 (12)
卷之二·雜症 (13)
卷之二·雜症 (14)
卷之二·雜症 (15)
卷之二·雜症 (16)
卷之二·雜症 (17)
卷之二·雜症 (18)
卷之二·雜症 (19)
卷之二·雜症 (20)
卷之二·雜症 (21)
卷之二·雜症 (22)
卷之二·雜症 (23)
卷之二·雜症 (24)
卷之二·雜症 (25)
卷之二·雜症 (26)
卷之二·雜症 (27)
卷之二·雜症 (28)
卷之二·雜症 (29)
卷之二·雜症 (30)
卷之二·雜症 (31)
卷之二·雜症 (32)
卷之二·雜症 (33)
卷之二·雜症 (34)
卷之二·雜症 (35)
卷之二·雜症 (36)
卷之二·雜症 (37)
卷之二·雜症 (38)
卷之二·雜症 (39)
卷之二·雜症 (40)
卷之二·雜症 (41)
卷之二·雜症 (42)
卷之二·雜症 (43)
卷之二·雜症 (44)
卷之二·雜症 (45)
卷之二·雜症 (46)
卷之二·雜症 (47)
卷之二·雜症 (48)
卷之三·雜症 (1)
卷之三·雜症 (2)
卷之三·雜症 (3)
卷之三·雜症 (4)
卷之三·雜症 (5)
卷之三·雜症 (6)
卷之三·雜症 (7)
卷之三·雜症 (8)
卷之三·雜症 (9)
卷之三·雜症 (10)
卷之三·雜症 (11)
卷之三·雜症 (12)
卷之三·雜症 (13)
卷之三·雜症 (14)
卷之三·雜症 (15)
卷之三·雜症 (16)
卷之四·雜症 (1)
卷之四·雜症 (2)
卷之四·雜症 (3)
卷之四·雜症 (4)
卷之四·雜症 (5)
卷之四·雜症 (6)
卷之四·雜症 (7)
卷之四·雜症 (8)
卷之四·雜症 (9)
卷之四·雜症 (10)
卷之四·雜症 (11)
卷之四·雜症 (12)
卷之四·雜症 (13)
卷之四·雜症 (14)
卷之四·雜症 (15)
卷之四·雜症 (16)
卷之四·雜症 (17)
卷之四·雜症 (18)
卷之四·雜症 (19)
卷之四·雜症 (20)
卷之四·雜症 (21)
卷之四·雜症 (22)
卷之四·雜症 (23)
卷之四·雜症 (24)
卷之四·雜症 (25)
卷之四·雜症 (26)
卷之四·雜症 (27)
卷之四·雜症 (28)
卷之四·雜症 (29)
卷之四·雜症 (30)
卷之四·雜症 (31)
卷之五·四診 (1)
卷之五·四診 (2)
卷之五·四診 (3)
卷之五·四診 (4)
卷之五·四診 (5)
卷之五·四診 (6)
卷之五·四診 (7)
卷之五·四診 (8)
卷之五·四診 (9)
卷之五·四診 (10)
卷之五·四診 (11)
卷之五·四診 (12)
卷之五·四診 (13)
卷之五·四診 (14)
卷之五·四診 (15)
卷之五·四診 (16)
卷之五·四診 (17)
卷之五·四診 (18)
卷之五·四診 (19)
卷之五·四診 (20)
卷之五·四診 (21)
卷之五·四診 (22)
卷之五·四診 (23)
卷之五·四診 (24)
卷之五·四診 (25)
卷之五·四診 (26)
卷之六·諸方(上) (1)
- 四君子湯
- 異功散
- 六君子湯
- 黃耆四君子湯
- 正氣天香散
- 四七湯
- 蘇子降氣湯
- 木香流氣飲
- 分心氣飲
- 補中益氣湯
- 茅花湯
- 止衄散
- 犀角地黃湯
- 柴胡清肝散
- 四物湯
- 涼膈散
- 白虎湯
- 地骨皮散
- 瀉白散
- 黃連瀉心湯
- 導赤散
- 左金丸
- 瀉黃散
- 火鬱湯
- 三黃丸
- 參蘇飲
- 白虎加人參湯
- 蒼朮白虎湯
- 人參黃耆散
- 柴胡升麻湯
- 茯苓補心湯
- 八珍散
- 五飲湯
- 四物二連湯
- 升陽益胃湯
- 抑陰地黃丸
- 小柴胡湯
- 加味小柴胡湯
- 桂枝麻黃各半湯
- 小續命湯
- 烏藥順氣散
- 五積散
- 姜附湯
- 理中湯
- 附子理中湯
- 連理湯
- 不換金正氣散
- 來復丹
- 郤暑散
- 大順散
- 枇杷葉散
- 二氣丹
- 香薷飲
- 六味香薷飲
- 十味香薷飲
- 縮脾飲
- 香薷湯
- 生脈散
- 除濕湯
- 白朮酒
- 八味順氣散
- 木香調氣散
- 三和丹
- 調氣平胃散
- 太乙神精丹
- 川芎茶調散
- 蒼耳散
- 羌活防風湯
- 九味羌活湯
- 益元散
- 六一散
- 六和湯
- 三黃石膏湯
- 消暑丸
- 腎著湯
- 滲濕湯
- 五苓散
- 桂枝湯
- 敗毒散
- 滋燥養榮湯
- 大補地黃丸
- 清涼飲子
- 清燥救肺湯
- 雙解散
- 消風寧嗽湯
- 射干麻黃湯
- 越婢加半夏湯
- 厚朴麻黃湯
- 澤漆湯
- 麻黃桂枝湯
- 金沸草散
- 款冬花散
- 五虎湯
- 三拗湯
- 定喘湯
- 華蓋散
- 黑錫丹
- 丁香散
- 柿錢散
- 丁香柿蒂散
- 羌活附子湯
- 陳皮竹茹湯
- 葛花解酲湯
- 沖和湯
- 枳實半夏湯
- 瓜蒂散
- 小七香丸
- 感應丸
- 備急丸
- 治中湯
- 紅丸子
- 枳朮丸
- 半夏枳朮丸
- 二神丸
- 和中丸
- 勞倦
- 小建中湯
- 大建中湯
- 十四味建中湯
- 白朮附子湯
- 調中益氣湯
- 越鞠丸
- 逍遙散
- 加味逍遙散
- 氣鬱湯
- 濕鬱湯
- 血鬱湯
- 熱鬱湯
- 水煮金花丸
- 川芎丸
- 栝蔞薤白白酒湯
- 栝蔞薤白半夏湯
- 烏頭赤石脂丸
- 薏苡附子散
- 茯苓杏仁甘草湯
- 橘皮枳實生薑湯
- 枳實薤白桂枝湯
- 人參湯
- 桂枝生薑枳實湯
- 秘方化滯丸
- 倒倉法
- 桃仁煎
- 大七氣湯
- 烏梅丸
- 化蟲丸
- 萬應丸
- 取蟲積方
- 蠶蛹汁方
- 疏鑿飲子
- 茵陳蒿湯
- 梔子大黃湯
- 硝石礬石散
- 補陰丸
- 健步丸
- 神龜滋陰丸
- 左經丸
- 續骨丹
- 肺癰
- 桔梗湯
- 葶藶大棗瀉肺湯
- 甘草乾薑湯
- 補遺
- 瀉青丸
- 清上散
- 虎骨散
- 麥門冬湯
- 黃連湯
- 七氣湯
- 滑石散
- 獨聖散
- 茯苓丸
- 芍藥甘草湯
- 羌活湯
- 補肝湯
- 犀角散
- 黃耆丸
- 獨活散
- 牛黃散
- 瀉心湯
- 牛黃清心丸
- 七珍散
- 玉粉丸
- 杏仁煎
- 青木香丸
- 茯神散
卷之六·諸方(上) (2)
- 木香調氣散
- 四磨湯
- 養正丹
- 沉香降氣散
- 青木香丸
- 七氣湯
- 人參黃耆散
- 加味四物湯
- 知柏四物湯
- 六物湯
- 四神湯
- 槐花湯
- 芍藥黃連湯
- 黃連湯
- 平胃地榆湯
- 升陽除濕和血湯
- 牛膝四物湯
- 珀珠散
- 抵當丸
- 代抵當丸
- 既濟解毒湯
- 黃耆丸
- 諸中
- 蘇和香丸
- 三生飲
- 稀涎散
- 碧霞丹
- 三聖散
- 巴礬丸
- 大秦艽湯
- 黃耆五物湯
- 三化湯
- 搜風順氣丸
- 愈風湯
- 至寶丹
- 白朮防風湯
- 羌活湯
- 地榆防風散
- 大芎黃湯
- 江鰾丸
- 白朮黃耆湯
- 蠲痙湯
- 硃砂指甲散
- 玉真散
- 黃耆人參湯
- 酒煮黃連丸
- 清暑益氣湯
- 清燥湯
- 人參敗毒散
- 防己黃耆湯
- 清熱滲濕湯
- 蒼白二陳湯
- 羌活勝濕湯
- 辰砂五苓散
- 春澤湯
- 四苓散
- 瘟疫
- 二聖救苦丹
- 普濟消毒飲
- 瘧疾
- 小柴胡加桂枝湯
- 小柴胡加半夏湯
- 四物柴胡苦楝附子湯
- 桂枝加芍藥湯
- 桂枝黃芩湯
- 芍藥甘草湯
- 桂枝加當歸芍藥湯
- 大柴胡湯
- 蜀漆散
- 牡蠣湯
- 柴胡薑桂湯
- 觀音丸
- 清咽寧肺湯
- 杏仁煎
- 潤肺丸
- 清音丸
- 橄欖丸
- 透羅丹
- 瀉肺丸
- 半夏溫肺湯
- 紫菀飲
- 安腎丸
- 保和湯
- 陳皮湯
- 桔枳二陳湯
- 神仙住喘湯
- 黃連膏
- 葶藶大棗湯
- 清金丹
- 木防己湯
- 參附湯
- 大補陰丸
- 上二黃丸
- 平胃散
- 木香乾姜枳朮丸
- 丁香爛飯丸
- 枳朮導滯丸
- 保和丸
- 麴蘗枳朮丸
- 木香枳朮丸
- 檳榔丸
- 三黃枳朮丸
- 除濕益氣丸
- 白朮丸
- 養胃湯
- 升陽散火湯
- 虛損
- 保元湯
- 地骨皮飲
- 十全大補湯
- 人參養榮湯
- 桂附八味丸
- 六味地黃丸
- 防風丸
- 祛風丸
- 導痰湯
- 導痰丸
- 小黃丸
- 滾痰丸
- 清心滾痰丸
- 控涎丹
- 小胃丹
- 玉粉丸
- 黃耆補中湯
- 大消痞丸
- 黃芩利膈丸
- 伏梁丸
- 《三因》伏梁丸
- 肥氣丸
- 加減肥氣丸
- 《三因》肥氣丸
- 息賁丸
- 實脾飲
- 復元丹
- 越婢湯
- 防己茯苓湯
- 越婢加朮湯
- 甘草麻黃湯
- 五皮飲
- 十棗湯
- 濬川散
- 神祐丸
- 三花神祐丸
- 禹功散
- 舟車丸
- 茵陳五苓散
- 桂枝加黃耆湯
- 大黃硝石湯
- 小溫中丸
- 大溫中丸
- 棗礬丸
- 暖中丸
- 青龍散
- 《寶鑑》茵陳梔子湯
- 谷疸丸
- 霍脾飲
- 加味四君子湯
卷之六·諸方(上) (3)
- 桃仁承氣湯
- 黃耆六一湯
- 雞蘇丸
- 五陰煎
- 五福飲
- 歸脾湯
- 加味歸脾湯
- 天門冬湯
- 黑神散
- 小烏沉湯
- 補肺湯
- 活命金丹
- 牛黃清心丸
- 參附湯
- 犀角散
- 牛黃散
- 治瘴木香丸
- 小柴胡去半夏加栝蔞根湯
- 人參柴胡飲子
- 柴樸湯
- 柴苓湯
- 柴平湯
- 柴胡四物湯
- 分理湯
- 舉陷湯
- 交加雙解飲子
- 滋陰清化丸
- 五汁膏
- 一味百部膏
- 桑枝煎
- 必效散
- 噙化丸
- 大菟絲子丸
- 和解散
- 獨聖散
- 茶調散
- 神保丸
- 七味丸
- 都氣丸
- 加減地黃丸
- 知柏地黃丸
- 濟生腎氣丸
- 補肝湯
- 救肺飲
- 天王補心丹
- 三才丸
- 豬肚丸
- 大黃䗪蟲丸
- 百勞丸
- 柴胡飲子
- 《局方》桔梗湯
- 二陳湯
- 薑桂丸
- 胡椒理中丸
- 妙應丸
- 小半夏茯苓湯
- 五套丸
- 小半夏湯
- 苓桂朮甘湯
- 甘遂半夏湯
- 厚朴大黃湯
- 己椒藶黃丸
- 八神來復丹
- 加減息賁丸
- 《三因》息賁湯
- 痞氣丸
- 加減痞氣丸
- 《三因》痞氣丸
- 奔豚丸
- 枳實白朮湯
- 茯苓導水湯
- 寒脹中滿分消湯
- 熱脹中滿分消丸
- 分心氣飲
- 紫蘇子湯
- 分氣香蘇飲
- 消導寬中湯
- 滑石散
- 腎疸湯
- 消渴
- 玄兔丹
- 靈砂丸
- 黃連豬肚丸
- 忍冬丸
- 參朮飲
- 黃耆飲
- 七珍散
卷之六·諸方(上) (4)
- 三炒丹
- 百花膏
- 七傷散
- 大阿膠丸
- 七珍散
- 滋陰保肺湯
- 白芨枇杷丸
- 白芨蓮鬚散
- 芎附飲
- 膠艾湯
- 防風散
- 五味子湯
- 獨活散
- 地黃飲子
- 清心湯
- 瀉心湯
- 防風通聖散
- 清中驅瘧飲
- 瘧母丸
- 嘉禾散
- 截瘧七寶飲
- 常山飲
- 柴常湯
- 防風當歸飲子
- 麥煎散
- 傳屍將軍丸
- 芎歸血餘散
- 北斗符
- 鱉甲生犀散
- 八物湯
- 大青龍湯
- 小青龍湯
- 茯苓丸
- 五飲湯
- 《三因》奔豚湯
- 二腎散
- 通經散
- 霞天膏
- 大異香散
- 當歸活血散
- 人參歸芎湯
- 加味枳朮湯
- 椒仁丸
- 人參大黃湯
- 七氣消聚散
- 參朮健脾湯
- 厚朴散
- 乾葛飲
卷之六·諸方(上) (5)
- 鹿茸丸
- 鹿角膠丸
- 枳殼散
- 斷紅丸
- 生地黃湯
- 花蕊石散
- 當歸補血湯
- 升陽除濕防風湯
- 白通湯
- 一字散
- 發灰散
- 烏荊丸
- 小薊飲子
- 秦艽升麻湯
- 順風勻氣散
- 虎骨散
- 虎脛骨酒
- 正舌散
- 茯神散
- 藿香正氣散
- 星香湯
- 鐵彈丸
- 十味銼散
- 至聖保命金丹
- 加味香薷飲
- 大黃青蒿煎
- 麥門冬湯
- 調中健脾丸
- 黃耆芍藥桂枝苦酒湯
- 大橘皮湯
- 升麻和氣散
- 導水丸
- 神芎丸
卷之六·諸方(上) (6)
卷之六·諸方(上) (7)
卷之七·諸方(下) (1)
- 行氣開痹飲
- 增味五痹飲
- 加味五痹湯
- 三痹湯
- 獨活寄生湯
- 黃耆益氣湯
- 人參益氣湯
- 桂心散
- 仙靈脾散
- 沒藥散
- 小烏犀丸
- 沒藥丸
- 虎骨丸
- 緩筋湯
- 葛根湯
- 栝蔞桂枝湯
- 桂枝加葛根湯
- 當歸六黃湯
- 防風湯
- 益胃散
- 漏風湯
- 耆附湯
- 白朮散
- 酸棗仁湯
- 青蒿散
- 平木湯
- 吳茱萸湯
- 紅豆丸
- 靈砂丹
- 大半夏湯
- 大黃甘草湯
- 八味平胃散
- 滋陰清隔飲
- 秦川剪紅丸
- 麥昆煎
- 四生丸
- 五膈寬中散
- 桂苓白朮散
- 訶子散
- 二香散
- 止渴湯
- 增損縮脾飲
- 茯苓澤瀉湯
- 小麥門冬湯
- 黃連丸
- 止血湯
- 赤石脂湯
- 建中加柴胡木瓜湯
- 桂苓甘露散
- 甘露飲
- 參朮調中湯
- 厚朴湯
- 活命散
- 冬葵子湯
- 陰陽水
- 漿水散
- 止瀉湯
- 河間葶藶丸
- 木香檳榔丸
- 香連丸
- 白頭翁湯
- 芍藥湯
- 利積丸
- 導氣湯
- 倉廩湯
- 麻仁丸
- 四順飲子
- 潤腸丸
- 穿結藥
- 七宣丸
- 導氣清利湯
- 滋腎丸
- 木通湯
- 紅秫散
- 栝蔞瞿麥丸
- 火府丹
- 石韋散
- 牛膝膏
- 立效散
- 瞿麥散
- 五淋散
- 榆白皮散
- 茯苓琥珀湯
- 菟絲子丸
- 蓯蓉丸
- 遺尿不禁
- 韭子丸
- 柏子仁湯
- 人參散
- 既濟丸
- 順氣和中湯
- 清空膏
- 清上瀉火湯
- 補氣湯
- 川芎散
- 補肝養榮湯
- 旋覆花湯
- 驅邪湯
- 消風豁痰湯
- 加味勝濕湯
- 小陷胸湯
- 大陷胸丸
- 九痛丸
- 煮黃丸
- 扶陽助胃湯
- 草豆蔻丸
- 清中湯
- 星半安中湯
- 木香順氣散
- 真武湯
- 正陽散
- 回陽丹
- 威靈散
- 當歸散
- 神聖復氣湯
- 橘香丸
- 摩腰膏
- 蒼朮湯
- 獨活湯
- 乳香趂痛散
- 普賢正氣散
- 當歸龍薈丸
- 枳殼煮散
- 琥珀散
- 劫勞散
- 甘草附子湯
- 當歸拈痛湯
- 麻黃復煎湯
- 活血丹
- 四物蒼朮各半湯
- 升麻加黃連湯
- 升麻加附子湯
- 清肺飲
- 犀角飲子
- 《本事》地黃湯
- 益腎散
- 桂星散
- 磁石丸
- 清神散
- 通氣散
- 通神散
- 通耳法
- 追風散
- 黍黏子湯
- 柴胡清肝飲
- 柴胡聰耳湯
- 蔓荊子散
- 紅綿散
- 透冰丹
- 辛夷膏
- 烏犀丸
- 桑根白皮散
- 宣腦散
- 生津方
- 金花丸
- 濟陰地黃丸
- 瀉黃飲子
- 梔子金花湯
- 白芷散
- 清胃散
- 茵陳散
- 當歸龍膽散
- 玄參升麻湯
- 清熱化痰湯
- 升麻湯
- 碧雪
- 花粉散
- 清熱補血湯
- 清咽利膈湯
- 桐油餞
- 益氣清金湯
- 消瘤碧玉散
- 解毒雄黃丸
- 金丹
- 碧丹
- 玄丹
- 喉痹飲
- 紫雪散
- 八寶珍珠散
- 廣筆鼠黏湯
- 礬精散
- 清涼散
- 清靈膏
- 發聲散
- 蛤蚧丸
- 訶子湯
- 葦莖湯
- 八仙湯
- 三青膏
- 厥
- 人參固本丸
- 蒲黃湯
- 二十四味流氣飲
- 四逆湯
- 六物附子湯
- 通脈四逆湯
- 涼驚丸
- 續斷丸
- 續命煮散
- 摧肝丸
- 參朮湯
- 補心丸
- 苡仁酒
- 羌活導滯湯
- 加味敗毒散
- 加味二妙丸
- 茱萸丸
- 茱萸木瓜湯
- 大腹子散
- 三脘散
- 沉香散
- 半夏散
- 橘皮湯
- 芎芷香蘇飲
- 虎骨四斤丸
- 清心蓮子飲
- 萆薢分清飲
- 鎖精丸
- 固本丸
- 金櫻丸
- 鳳髓丹
- 固真散
- 遠志丸
- 交感湯
- 玉華白丹
- 當歸溫疝湯
- 烏桂湯
- 十味蒼柏散
- 茴楝五苓散
- 大黃皂刺湯
- 奪命湯
- 茴香楝實丸
- 羊肉湯
- 喝起湯
- 救痛散
- 木香神效散
- 涼血清腸散
- 槐花散
- 薄荷散
- 收腸養血和氣丸
- 龍骨散
- 澀腸散
- 磁石散
- 黃連解毒湯
- 黃連安神丸
- 十味溫膽湯
- 定志丸
- 補膽防風湯
- 朱雀丸
- 安神定志丸
- 孔聖枕中丹
- 茯苓湯
- 梔子豉湯
- 竹葉石膏湯
- 竹茹湯
- 硃砂安神丸
- 妙香丸
- 三物黃芩湯
- 生鐵落飲
- 抱膽丸
- 寧志膏
- 一醉膏
- 靈苑辰砂散
- 壽星丸
卷之七·諸方(下) (2)
- 蠲痹湯
- 如意通聖散
- 十生丹
- 骨碎補丸
- 定痛丸
- 八神丹
- 一粒金丹
- 乳香應痛丸
- 立效散
- 甘草附子湯
- 犀角湯
- 茵芋丸
- 大羌活湯
- 黃耆酒
- 桂枝加芍藥防風防己湯
- 附子散
- 桂心白朮湯
- 玉龍丸
- 胃苓湯
- 升陽除濕湯
- 戊己丸
- 白朮調中湯
- 快脾丸
- 四神丸
- 瀉心導赤散
- 參苓白朮散
- 八柱散
- 赤石脂禹餘糧湯
- 附:赤石脂丸
- 厚朴枳實湯
- 固腸丸
- 黃連阿膠丸
- 紫參湯
- 茯苓湯
- 升消散
- 桃花湯
- 斷下湯
- 養臟湯
- 白朮安胃散
- 鴉膽丸
- 訶子皮散
- 葛根湯
- 大承氣湯
- 小承氣湯
- 調胃承氣湯
- 三一承氣湯
- 當歸承氣湯
- 溫脾湯
- 半硫丸
- 握藥法
- 人參利膈丸
- 蓯蓉潤腸丸
- 更衣丸
- 導滯通幽湯
- 八正散
- 加味八正散
- 鹿角霜丸
- 海金沙散
- 菟絲子丸
- 神效琥珀散
- 如聖散
- 石燕丸
- 地髓湯
- 肉蓯蓉丸
- 澤瀉散
- 沉香散
- 巴戟丸
- 細辛散
- 清震湯
- 愈風餅子
- 人參消風散
- 選奇湯
- 生熟地黃丸
- 羌烏散
- 小芎辛湯
- 透頂散
- 紅豆搐鼻散
- 青黛散
- 三五七散
- 正元飲
- 茸珠丸
- 半夏白朮天麻湯
- 疏風滋血湯
- 海蛤丸
- 加味七氣湯
- 失笑散
- 妙香散
- 煨腎散
- 人參順氣散
- 調肝散
- 無比山藥丸
- 舒筋湯
- 蓖麻子丸
- 勝金透關散
- 龍齒散
- 芎歸飲
- 益氣聰明湯
- 升麻飲
- 黃連散
- 赴筵散
- 滋陰四物湯
- 柳花散
- 玄參散
- 冰硼散
- 口疳藥
- 清熱補氣湯
- 加減甘露飲
- 益智木律散
- 草豆蔻散
- 麝香散
- 升麻散
- 牢牙散
- 白牙散
- 羊脛散
- 還少丹
- 甘露飲
- 露蜂房散
- 甘桔湯
- 甘桔射干湯
- 木香四七丸
- 清咽屑
- 玉丹
- 雪梅丹
- 玉屑無憂散
- 當歸四逆湯
- 定振丸
- 桑白皮散
- 清濁飲
- 便濁飲
- 小菟絲子丸
- 固陽丸
- 豬苓丸
- 茯神湯
- 黃柏丸
- 清心丸
- 珍珠粉丸
- 秘真丸
- 八仙丹
- 金鎖正元丹
- 龍膽瀉肝湯
- 封髓丹
- 陽痿
- 固真湯
- 茹神散
- 七治金鈴丸
- 養心湯
- 寒水石散
- 加味四七湯
- 溫膽湯
- 十四友丸
- 鎮心丹
- 遠志丸
- 天門冬地黃膏
- 妙功丸
- 牛黃丸
- 楊氏五癇丸
- 五癇通明丸
- 方後附錄
- 七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