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碥》~ 卷之六·諸方(上) (1)
卷之六·諸方(上) (1)
1. 黑錫丹
沉香,葫蘆巴(酒浸,炒),附子(炮),陽起石(研細,水飛,各一兩),肉桂(半兩),破故紙,舶茴香(炒),肉豆蔻(麵裹煨),木香,金鈴子(蒸,去皮核,各一兩),硫黃,黑錫(去滓秤,各二兩),上用黑盞或新鐵銚內,如常法結黑錫、硫黃,砂子地上出火毒,研令極細,余藥並細末,和勻。自朝至暮,以研至黑光色為度。
酒糊丸,如梧子大,陰乾,入布袋內擦令光瑩。每四十丸,空心鹽、薑湯或棗湯下,女人艾棗湯下。
白話文:
所需藥材包括:沉香、葫蘆巴(需先用酒浸泡再炒過)、炮製過的附子、研磨細緻後用水洗淨的陽起石(每種藥材一兩)、半兩的肉桂、破故紙、炒過的舶茴香、用麪包裹後煨制的肉豆蔻、木香、以及蒸煮過去除皮核的金鈴子(這些藥材也各需一兩)、硫磺和去除渣滓精準秤量的黑錫(各二兩)。
首先在黑色碗或新鐵鍋中,依照常規方法將黑錫與硫磺結合,然後將其放置在沙地上消除火氣毒素,研磨至極細。其餘藥材均需研磨成細粉,與已處理好的黑錫硫磺混合均勻。從早到晚持續研磨至藥丸呈現深黑色光澤。
最後,使用酒糊將藥材捏合成梧桐籽大小的丸狀,晾乾後放入布袋中摩擦使其表面光亮。每次服用時,空腹食用四十粒,可以選擇鹽薑湯、棗湯送服,女性則可選用艾棗湯送服。
2. 丁香散
丁香,白豆蔻(各半兩),伏龍肝(一兩),上為末,煎桃仁、吳茱萸湯調下一錢。
白話文:
【丁香散】
內容:取丁香和白豆蔻各半兩,以及伏龍肝一兩。將這些藥材磨成粉末。服用時,用煎煮過的桃仁和吳茱萸湯來調和一錢的藥粉服用。
3. 柿錢散
柿錢,丁香,人參(各等分),上為細末,水煎,食後服。
白話文:
【柿錢散】
內容:取柿錢、丁香、人參各等量,將這些藥材磨成細粉。服用時,用清水煎煮,應在飯後服用。
4. 丁香柿蒂散
丁香,柿蒂,青皮,陳皮(各等分),上為粗末,每服三錢,水一盞半,煎七分,去滓溫服,無時。
白話文:
【丁香柿蒂散】
成分包括:丁香、柿蒂、青皮、陳皮(這些材料用量相等)。將這些藥材研磨成粗末,每次服用時取三錢,用一盃半的水來煎煮,直到水量剩下七分之多,然後濾掉藥渣,趁溫熱時飲用,不限定服用時間。
5. 羌活附子湯
羌活,附子(炮),木香,茴香(炒,各五錢),乾薑(一兩),上為細末,每服二錢,水一盞半,鹽一撮,煎二十沸,和滓熱服。
白話文:
這份古方叫做「羌活附子湯」。內容所需的藥材有羌活、炮製過的附子、木香、炒過的茴香(這些材料各需五錢),以及乾薑(需一兩)。將這些藥材研磨成細粉。每次服用時取兩錢的藥粉,加入一盞半的水,再加一小撮鹽,煮沸二十次後,連同藥渣一起趁熱服用。
6. 陳皮竹茹湯
陳皮(二升),竹茹(二升),大棗(三十枚),生薑(半斤),甘草(五兩),人參(一兩),以水一斗,煮取三升,溫服一升,日五服。
白話文:
【陳皮竹茹湯】
所需材料為:陳皮兩升,竹茹兩升,大棗三十顆,生薑半斤,甘草五兩,人參一兩。將以上所有材料加入十鬥水中煎煮,熬至剩三升藥汁。每次溫熱服用一升,一天內分五次服用完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