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夢瑤

《醫碥》~ 卷之四·雜症 (28)

回本書目錄

卷之四·雜症 (28)

1. 多臥

《經》謂:其人腸胃大,則衛氣之入於陰者留久,皮膚濕,分肉不解,(膚腠因濕而密緻也。)則衛氣之行於陰者遲,(則其還於表者亦遲可知。)留久而行遲,其氣不精,(氣鈍而不精靈也。視出陽入陰爽利而不滯者,異矣。)故多臥。大抵精明之人臥少,昏濁之人臥多。

飽食終日,無所用心,靜而不擾,則多臥。若因濕盛而然者,則必怠惰,四肢不收,或大便溏泄,脈緩,去濕為主。亦有屬熱者。火主動,本應不得臥,然火盛瀰漫壅閉,閉則不通,不通反不擾,精神為熱所耗而昏,故沉困嗜臥也,然必臥不能安,除熱為主。熱病愈後,陰氣得復,必恬睡,醒則清爽,與熱證昏睡醒亦沉迷者不同。

食入則困倦欲睡者,脾弱得食不能即運,不運則靜矣,靜故欲睡也,六君(見氣)加麥芽、山楂、神麯之類。

白話文:

【多臥】

根據古籍記載,如果一個人的腸胃體積較大,那麼在進入休息狀態時,體內的防禦能量(衛氣)在體內停留的時間會較長,皮膚會顯得較爲溼潤,肌肉組織也會較爲緊密不易鬆散,這主要是因爲溼氣使得皮膚和肌肉組織更加緊密。由於衛氣在體內運行緩慢,它回到體表的過程也會相應地變慢,長時間的滯留與緩慢的運行,導致身體的能量不夠靈動,因此這類人會傾向於多睡。一般來說,精神敏銳的人睡眠時間較少,而精神混沌的人則需要較多的睡眠。

整天吃飽無所事事,生活靜謐無擾動,這樣的人往往會多睡。如果是由於體內溼氣過重導致的,那麼這個人不僅會變得懶惰,四肢無力,還可能出現大便稀溏的情況,脈搏也顯得鬆弛,治療上應以祛溼爲主。當然,也有些人是因爲體內熱氣過旺而多睡。通常,熱氣旺盛的人應該難以入睡,但當熱氣瀰漫並造成堵塞時,反而會使身心處於一種不受干擾的狀態,精神被熱氣消耗而感到疲憊,因此會出現嗜睡的情況,然而這種睡眠往往並不安穩,治療上應以清熱爲主。在熱病痊癒後,體內的陰氣得到恢復,病人會進入一段深度睡眠,醒來後感覺清新舒暢,這與熱症期間的昏睡狀態完全不同,那時即使醒來也會感到渾渾噩噩。

那些吃完飯就感到睏倦想睡覺的人,可能是脾胃功能較弱,進食後無法立即進行有效的消化,沒有消化就意味着身體處於靜止狀態,靜止狀態就會讓人想睡覺,對於這種情況,可以嘗試服用六君子湯(主要成分包括人參、茯苓、白朮、甘草等)加上麥芽、山楂、神曲等藥材來幫助消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