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碥》~ 卷之三·雜症 (5)
卷之三·雜症 (5)
1. 痹
(麻木)
《內經》謂:風寒濕三氣雜至,合而為痹。(痹、閉滯也。身中血氣為三者之邪所閉滯。)風氣勝者為行痹,(風善行動,噓其寒濕走注不定,故痹痛亦走而不定。)寒氣勝者為痛痹,(血氣痹滯無不痛者,而寒之痛為甚。以寒則凝,其滯而不通,比風濕尤甚,故痛若虎咬,世呼為白虎風是也。
)濕氣勝者為著痹,(不如風勝者之流走,但著而不移;亦不如寒勝者之痛甚,但略痛,或但麻木不仁。蓋濕如水而寒如冰,腠理之松滑與緊澀有異,則氣血之行,其為阻滯衝擊者,固有微甚之分也。)是名三痹。
《經》又分,以冬得之為骨痹,(骨重不舉而痠疼。)春得之為筋痹,(筋攣不伸。)夏得之為脈痹,(血脈不流而色變。)長夏得之為肌痹,(肌肉不仁,不知痛癢。)秋得之為皮痹,(皮逢寒則急,逢熱則縱,雖麻木,尚知痛癢。)是名五痹。
白話文:
中醫認為,風寒濕三種邪氣一起入侵人體,就會導致痺症。痺症就是氣血流通受阻,導致身體麻木、疼痛等症狀。如果風氣佔優勢,就會出現遊走性的疼痛,因為風性善於移動,會帶著寒濕在身體各處遊走。寒氣佔優勢就會出現劇烈疼痛,因為寒氣會凝滯血氣,比風濕更難以流通,疼痛就像被老虎咬一樣,也叫做白虎風。濕氣佔優勢就會出現固定部位的麻木感,因為濕氣像水,寒氣像冰,會影響身體的流通,但疼痛不強烈,可能會伴隨麻木不仁。這就是三痺的表現。
《內經》還根據發病季節將痺症分為五種:冬天得病稱為骨痺,表現為骨頭沉重難抬,酸痛難忍;春天得病稱為筋痺,表現為筋絡攣縮,伸展困難;夏天得病稱為脈痺,表現為血脈流通不暢,皮膚顏色改變;長夏得病稱為肌痺,表現為肌肉麻木,不感知疼痛;秋天得病稱為皮痺,表現為皮膚遇寒則緊縮,遇熱則鬆弛,雖然麻木,但仍然可以感知疼痛。
又謂:五痹久不愈,重感於邪,則各傳其臟。如見胸滿煩喘咳嗽,是皮傳肺,為肺痹也。嘔吐痰涎,心下痞硬,四肢懈惰,是肌傳脾、為脾痹。心煩心悸,嗌乾善噫,厥氣上則恐,(如腎寒衝心則恐悸之類。)是脈傳心,為心痹。多驚善怒,脅脹,多飲,小便數,是筋傳肝,為肝痹。
善脹,尻以代踵,(足攣不伸也。)脊以代頭,(傴僂不直也。)是骨傳腎,為腎痹。痹入五臟則死矣。又謂傳腑。數飲而小便不通,中氣喘急,時作飧泄,(不瀉則脹,不脹則瀉。)為腸痹。(大小腸也,舉腸該胃。)小腹膀胱按之痛,若沃以湯,澀於小便,上為清涕,為胞痹。
白話文:
五種痺症如果長期不治,再次受到邪氣侵襲,就會依次傳入五臟。例如,出現胸悶、呼吸困難、咳嗽,就是皮痺傳入肺,稱為肺痺。嘔吐痰液、心口發脹、四肢無力,就是肌肉痺傳入脾,稱為脾痺。心煩心悸、咽喉乾燥、經常打嗝,並且感到恐懼,這是經脈痺傳入心,稱為心痺。容易驚嚇、容易發怒、脅肋脹痛、經常喝水、小便頻數,就是筋痺傳入肝,稱為肝痺。身體發脹,屁股代替了腳後跟,腳趾不能伸直,脊柱代替了頭部,彎腰駝背,這是骨痺傳入腎,稱為腎痺。痺症侵入五臟就會致命。痺症還會傳入六腑。經常喝水但小便不暢,中氣喘急,偶爾腹瀉,不瀉則脹,不脹則瀉,這就是腸痺,包括大腸和小腸,甚至包括胃。小腹和膀胱按壓疼痛,如同被熱水燙過,小便澀滯,鼻涕清稀,這就是胞痺。
(胞即膀胱,詳淋證門。)不言膽者,缺文也。又有眾痹、周痹之名。謂各在其處,歇而復起,左右相移,更發更休,名眾痹。若在血脈之中,止隨脈以上下,而不左右相移,名周痹。(周痹似中風之偏廢,然有痛而無口眼喎斜為異矣。)按以上諸痹,總皆風寒濕三氣為患,特以其受病之所在,區別言之耳,要其病本則一也。
再按風,即寒也,(說見瘧論。)雖曰風寒濕,實寒濕二者足以盡之。氣為寒濕所閉,氣盛而寒濕微者,則走注而不甚痛;若氣盛而寒濕亦盛者,則不甚流走而痛劇;氣弱而寒濕甚者,則著而不行,亦不甚痛,或但麻木也。《經》所謂風勝為行痹者,風有外風內風。以外風言,即寒之淺者,止傷於衛,(風勝猶云邪偏勝於衛。
白話文:
(「胞」指的是膀胱,詳細的說明請參照「淋證門」。文中未提及「膽」,可能有所遺漏。還有「眾痹」、「周痹」等名稱。 「眾痹」指的是病痛在不同部位時而出現,時而消失,並且會在身體的左右兩側移動,反復發作和停止。 「周痹」則是在血脈中,病痛會隨脈搏上下移動,但不會在左右兩側移動。 「周痹」類似中風後的偏廢症狀,但有疼痛而無口眼歪斜的特點。)
根據以上的各種痹症,總的來說都是由風、寒、濕三種氣候因素引起的,只是由於受病的部位不同,所以分別進行描述,但其實他們的根本病因是相同的。
再進一步來說,風實際上就是寒,(詳細說明請參見「瘧論」。)雖然有風、寒、濕三種因素,但實際上寒和濕兩者就足以概括所有情況。氣體被寒濕所阻塞,如果氣體旺盛而寒濕較輕,那麼病痛會在一定範圍內移動而不會太痛;如果氣體旺盛而寒濕也強烈,那麼病痛不會移動且疼痛會更嚴重;如果氣體較弱而寒濕很強,那麼病痛會固定在某一部位,並且不會太痛,或者只會有麻木感。《經》中提到的「風勝為行痹」,其中「風」有外風和內風之分,以「外風」來說,指的是寒的輕微程度,只傷害到表皮層,「風勝」也就是說邪氣在表皮層佔了上風。
)不甚閉遏,故能流走而不甚痛。若以內風言,則即人身之氣矣。是《經》言風即兼言氣可知矣。至寒之痛,必由於氣盛衝擊;濕之著,必由於氣弱不運,固可推而得之耳。麻者非痛非癢,如千萬小蟲亂行,如麻之亂也,觀於腳麻可知。木者不癢不痛,並不麻,頑然一物,自己肌肉如他人肌肉,按之不知,搔之不覺,如木之無知也。河間論麻,謂是氣澀,東垣謂是氣虛。
蓋氣盛能行,不麻;全無氣不行,亦不麻;惟氣衰不能運行流利,停滯此處,噓其津液痰涎,紛亂沸動所致也。(若血液燥涸者,氣行不得滑利,紛然而竄走其空隙,亦麻。)或言風者誤也。觀人之久坐而起則腳麻,及繩縛久,釋之,則亦麻,豈非氣久不行,得起得釋而微通,噓其久滯之血液而然哉?李正臣夫人病麻,晝減而夜甚,又閉目則甚,開目則否。蓋晝與開目,則陽行於外,氣得流通,故減也。
白話文:
如果病痛不那麼嚴重,就會流動而不太疼痛。如果用內風來解釋,那就是人體的氣。所以《經》書上說風,就同時包含了氣,這可以理解。至於寒痛,一定是因為氣盛而衝擊造成的;濕氣入侵,一定是因為氣虛而無法運作,這些都是可以推斷出來的。麻木感既不是痛也不是癢,就像無數的小蟲亂爬,像麻線一樣亂糟糟的,觀察腳麻就可以知道。木僵感既不癢也不痛,也不麻,像一塊木頭一樣,自己的肌肉就像別人的肌肉一樣,按壓它感覺不到,搔抓它也沒有感覺,就像木頭一樣沒有知覺。河間論述麻木,認為是氣澀,東垣認為是氣虛。
因為氣盛可以流動,所以不會麻木;完全沒有氣無法流動,也不會麻木;只有氣衰不能順暢流動,停滯在某個地方,才導致津液痰涎混亂沸騰而產生麻木感。(如果血液乾燥缺水,氣體無法順暢運行,就會在空隙中亂竄,也會引起麻木。)有些人說風是原因,這是錯誤的。觀察一個人久坐起身就腳麻,以及被繩子綁久了,解開之後也麻木,這難道不是因為氣體長期不流通,起身或解開之後稍微流通,才導致久滯的血液流動而引起麻木嗎?李正臣的夫人患有麻木症,白天減輕,晚上加重,閉眼時加重,睜眼時減輕。這是因為白天和睜眼時,陽氣運行於體表,氣體能夠流通,所以減輕了。
再按外感之寒濕能痹,豈內生之寒濕獨不痹乎?寒能滯氣澀血,濕能停痰聚液,觀之瘀血痰飲之為痹,而初無外感者,可見矣,不特此也。內生之風亦為痹,內風者,熱氣之慓疾者也,熱盛亦生濕、生痰矣。熱甚則血枯,死血阻塞經隧,則亦不通而痹矣。又忍尿亦成痹。(尿不行則氣亦不行而乍痹,必膝冷。
)支飲臂麻木,一隅三反,是在明者。
白話文:
這段中醫古文的意思是:
再按外感之寒濕能痹,豈內生之寒濕獨不痹乎?
- 我們知道外感寒濕會導致痺證(痺痛、麻木等),那麼內生寒濕為什麼就不能引起痺證呢?
寒能滯氣澀血,濕能停痰聚液,觀之瘀血痰飲之為痹,而初無外感者,可見矣,不特此也。
- 寒氣會阻滯氣機,使血流不暢;濕氣會停滯形成痰飲。觀察那些痺證患者,他們有的並非外感,而是內生瘀血痰飲所致,這說明內生寒濕也會引起痺證。
內生之風亦為痹,內風者,熱氣之慓疾者也,熱盛亦生濕、生痰矣。
- 內生的風氣也會引起痺證。內風是指熱氣躁動不安,而熱盛也會導致濕痰產生。
熱甚則血枯,死血阻塞經隧,則亦不通而痹矣。
- 熱氣過盛會導致血液枯竭,形成死血,阻塞經絡,也會引起痺證。
又忍尿亦成痹。(尿不行則氣亦不行而乍痹,必膝冷。
- 憋尿也會導致痺證,因為尿液不通,氣機也無法運行,就會突然發生痺痛,而且膝蓋還會發冷。
支飲臂麻木,一隅三反,是在明者。
- 手臂飲腫,手臂麻木,而且這種症狀在一處出現後,又會在其他地方反覆出現,這都是痺證的典型表現。
總結: 這段古文說明了痺證的形成原因,包括外感寒濕、內生寒濕、內風、熱盛導致血枯、忍尿等。同時也提到了痺證的典型表現:肢體麻木、腫脹、疼痛,以及在一處出現後又會在其他地方反覆出現等。
2. 治法
虛人痹者,小續命湯(見中風)加減:風勝倍防風,寒勝倍附子,濕勝倍防己,皮痹加黃耆或桂枝皮,脈痹加薑黃或紅花,肌痹加葛根或白芷,筋痹加羚羊角或續斷,骨痹加虎骨或狗脊,有汗減麻黃,便溏減防己,寒勝減黃芩加乾薑,熱勝減附子加石膏。壯者增味五痹湯:風痹以羌、防為主,寒痹麻黃、附子為主,濕痹防己、羌活為主,皮、脈等五痹,加藥照前條。三痹通用木通,不見水者二兩,以長流水二碗,煎一碗,熱服取微汗。
白話文:
虛人痺證的治療
虛弱體質的痺證患者,可使用小續命湯加減治療。根據痺證的偏盛情況,可做以下調整:
- 風邪偏盛:增加防風的用量。
- 寒邪偏盛:增加附子的用量。
- 濕邪偏盛:增加防己的用量。
針對不同部位的痺證,可加用以下藥物:
- 皮膚痺證:加用黃耆或桂枝皮。
- 脈絡痺證:加用薑黃或紅花。
- 肌膚痺證:加用葛根或白芷。
- 筋絡痺證:加用羚羊角或續斷。
- 骨骼痺證:加用虎骨或狗脊。
若患者伴隨汗出減少,則減少麻黃的用量;若患者伴隨大便溏瀉,則減少防己的用量;若患者寒邪偏盛,則減少黃芩的用量,並增加乾薑的用量;若患者熱邪偏盛,則減少附子的用量,並增加石膏的用量。
體質強壯的痺證患者,則可使用增味五痹湯:
- 風痺:以羌活、防風為主藥。
- 寒痺:以麻黃、附子為主藥。
- 濕痺:以防己、羌活為主藥。
- 皮痺、脈痺等五痺:加藥方法同前。
三痺通用木通,無汗者用量為二兩,以長流水二碗,煎至一碗,熱服,服用後微微出汗即可。
(昔有人夢得此方而痹痛愈,此謂通則不痛也。)不愈再三服,視所勝,照前方加味。(不得過三錢。)三痹湯、獨活寄生湯,並治各痹久不已,乘虛入臟。五苓散(見傷濕)。加附子治胞痹,加蒼朮治腸痹。氣虛麻木,黃耆益氣湯。冷痹,(身寒無熱,四肢厥冷。)蠲痹湯。
熱痹,(身熱如火。)升陽散火湯(見勞倦)加犀角、羚羊角。又行痹,黃耆、蒼朮各酒炒二錢,姜一片煎,調威靈仙(酒炒)末,羚羊角灰,芥子末,溫服。走注與歷節不同,歷節是支節疼痛,未必行也,今將治走注諸方開後:如意通聖散、虎骨散、桂心散、仙靈脾散、沒藥散、小烏犀丸、沒藥丸、虎骨丸、十生丹、骨碎補丸、定痛丸、八神丹、一粒金丹、乳香應痛丸。外貼,用牛皮膠一兩,水熔成膏,蕓薹子、安息香、川椒、附子,各半兩,為細末,和貼。
白話文:
以前有人做夢得到這個藥方,結果痺痛好了,這就是說暢通則不痛的道理。如果病症沒有好轉,就再服三次,觀察症狀,根據情況在藥方里加點其他藥材,但不要超過三錢。三痺湯、獨活寄生湯,都能治療各類痺症久治不愈,虛弱之時趁機侵犯臟腑的情況。五苓散(見傷濕)。加附子治療胞痺,加蒼朮治療腸痺。氣虛麻木,用黃耆益氣湯。冷痺,(身體寒冷,沒有發熱,四肢冰冷。)蠲痺湯。
熱痺,(身體發熱像火一樣。)升陽散火湯(見勞倦)加犀角、羚羊角。另外,行痺,用黃耆、蒼朮各二錢,用酒炒,加上一片姜煎煮,再加入威靈仙(酒炒)末、羚羊角灰、芥子末,溫服。走注和歷節是不一樣的,歷節是肢節疼痛,不一定能走,現在將治療走注的方子列出來:如意通聖散、虎骨散、桂心散、仙靈脾散、沒藥散、小烏犀丸、沒藥丸、虎骨丸、十生丹、骨碎補丸、定痛丸、八神丹、一粒金丹、乳香應痛丸。外貼的話,用牛皮膠一兩,用火熔化成膏,再加入蕓薹子、安息香、川椒、附子,各半兩,研磨成細粉,混合在一起敷貼。
亦有痰涎走注,變生諸疾,但察並非風寒濕外感,而忽然肢體上下走易作痛,神昏多睡,或飲食無味,痰唾稠黏,夜間喉有痰聲者是也,但用控涎丹(見痰)。數服即愈。
痛痹。上部痛:羌活、桂枝皮、桔梗、威靈仙,臂痛加桑枝、薑黃。下部痛:牛膝、防己、木通、黃柏,加烏、附以引經。關節痛:穿山甲、虎骨、松節。上部腫痛:五積散(見中寒)、烏藥順氣散,加薑蔥發汗。下部腫痛:五苓散、(見傷濕。)八正散(見淋)、大橘皮湯(見腫脹),加燈心、竹葉利小便。
白話文:
有些病症是由痰液阻塞經絡引起的,會導致各種病症。但如果患者並非因風寒濕邪入侵而突然感到肢體上下疼痛、神志昏沉嗜睡、食慾不振、痰液粘稠、夜間喉嚨有痰聲,那麼可以用控涎丹治療,服用幾次就能痊癒。
痛痹症分為上部疼痛和下部疼痛:上部疼痛用羌活、桂枝皮、桔梗、威靈仙,臂痛加桑枝、薑黃;下部疼痛用牛膝、防己、木通、黃柏,加烏頭、附子引導藥力。關節疼痛用穿山甲、虎骨、松節。上部腫痛用五積散、烏藥順氣散,加薑蔥發汗。下部腫痛用五苓散、八正散、大橘皮湯,加燈心、竹葉利尿。
腫而大便不通;大柴胡湯(見瘧)、防風通聖散(見中風)。筋痛:緩筋湯。渾身筋骨痛:立效散,覺冷者甘草附子湯,覺熱者當歸拈痛湯。(見身體痛。)歷節腫痛:犀角湯,再服茵芋丸。肢節痛:大羌活湯。外用熨法:三年釅醋五升,煎三四沸,入蔥白二三升,再煎一沸濾出,布裹乘熱熨之。
白話文:
肚子腫脹且便秘,可以用大柴胡湯(見瘧)、防風通聖散(見中風)治療。筋痛可以用緩筋湯治療。全身筋骨疼痛,可以用立效散治療,感覺寒冷的患者可以用甘草附子湯治療,感覺發熱的患者可以用當歸拈痛湯治療。(見身體痛。)關節腫痛,可以用犀角湯治療,之後再服用茵芋丸。肢節疼痛,可以用大羌活湯治療。外用熨法:三年陳醋五升,煮沸三次,加入蔥白二三升,再煮沸一次過濾,用布包裹乘熱熨患處。
又方:芫花、桑白、川椒,各二錢,桂心一兩,柳蛀五錢,麥麩一升,醋炒熱,青布裹熨。樟木屑一斗,滾水泡熏洗,勿令氣入眼。著痹:白米半碗,薏苡仁數錢,生川烏末四錢,熬粥,宜稀薄,下薑汁、蜜各二三茶匙,空心啜之。然非有風,川烏不宜用。張子和以苦劑吐去濕痰,次用白朮、茯苓,寒加附、姜煎服。
著痹:大概氣必虛,四君子(見氣)為主,加去邪之品。
白話文:
又有一方,用芫花、桑白皮、川椒各二錢,桂心一兩,柳蛀五錢,麥麩一升,用醋炒熱,用青布包起來熨患處。樟木屑一斗,用滾水泡後熏洗患處,注意不要讓蒸汽進入眼睛。
治療著痹,可以用半碗白米、幾錢薏苡仁和四錢生川烏末熬粥,粥要稀薄,加薑汁和蜜各二三茶匙,空腹食用。但若沒有風邪,則不宜使用川烏。張子和主張先用苦寒之藥吐去濕痰,然後用白朮、茯苓,若體質寒涼則加附子、生薑煎服。
著痹可能是氣虛,因此以四君子湯(補氣)為主,再加入驅邪的藥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