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夢瑤

《醫碥》~ 卷之四·雜症 (13)

回本書目錄

卷之四·雜症 (13)

1. 皮毛鬚髮肌肉筋骨四肢二陰

㾓音淵。)足太陽膀胱病,防風、羌活、紫蘇、蔓荊之類。腳赤腫痛潰膿,足三陽濕熱下注,可治;微赤微腫膿清,足三陰虧損,難治。若黑暗不腫痛不潰膿,煩熱作渴,小便淋漓,陰敗未傳,急證,急用八味丸,著肉灸,亦有生者。濕熱下注,隔蒜灸,解壅毒,次服補中益氣、六味丸,自愈。

又四肢皆稟氣於胃,胃血氣盛則善步,胃血氣少,足少肉、善寒,漸成痿厥足痹,故足疾必用補中益氣,不可不知。足跟痛,足跟屬膀胱、腎。熱痛,乃陰血虛極,聖愈湯:生地、熟地、當歸、人參、黃耆。又經驗方:牛膝一兩,苡仁一兩五錢,蒼朮七錢五分,杜仲、黃柏、當歸、石斛、萆薢、木瓜、秦艽、木通各五錢。足心屬腎,或熱或癢痛,(是水虛。

)或麻或腫脹,(是火虛。)皆腎虛,六味、八味消息之。又有足心如中箭,發歇不時,(腎不虛而熱盛也。)此腎之風毒,瀉腎則愈。余詳臂痛、厥逆、攣、抽搐、顫振、腳氣各門。

二陰,詳泄瀉、痢、二便不通、小便淋數、黃赤、遺尿不禁、交腸、關格、赤白濁、遺精、陰痿、陰縮陰縱、疝、脫肛、穀道癢痛各門。

白話文:

足部疾病:

足太陽膀胱經的疾病,可以用防風、羌活、紫蘇、蔓荊等藥材治療。腳出現紅腫疼痛,甚至潰爛流膿,這是足部三陽經的濕熱往下流注引起的,可以治療;如果只是稍微紅腫,流出的膿液清稀,這是足部三陰經虧損引起的,比較難治。如果腳沒有紅腫疼痛、不潰爛流膿,但卻感到煩躁發熱、口渴、小便不暢,這是陰氣衰敗但尚未完全傳變的徵兆,屬於急症,要趕快服用八味丸,並在肉上進行艾灸,或許還有一線生機。如果是濕熱往下流注引起的,可以用隔蒜灸來疏通阻塞的毒氣,然後服用補中益氣湯、六味丸,就能自行痊癒。

另外,四肢的氣血都來自於胃,胃的血氣旺盛,就走路穩健;胃的血氣不足,腳就肌肉少、容易感到寒冷,漸漸會變成痿弱無力、腿腳麻痺的狀況,所以治療腿腳疾病一定要用補中益氣湯,這是不可不知的。足跟疼痛,足跟屬於膀胱經和腎經。如果是發熱疼痛,是因為陰血虛損到了極點,可以用聖愈湯(由生地、熟地、當歸、人參、黃耆組成)來治療。另外有一個經驗方:牛膝一兩、薏苡仁一兩五錢、蒼朮七錢五分、杜仲、黃柏、當歸、石斛、萆薢、木瓜、秦艽、木通各五錢。腳心屬於腎經,如果腳心發熱或發癢疼痛,這是因為腎陰虛;如果腳心麻木或腫脹,這是因為腎陽虛,都可以用六味丸或八味丸來調養。還有種情況是腳心像被箭射中一樣,疼痛發作的時間不定,這是腎不虛但有熱盛的緣故,是腎臟受到風毒的侵擾,只要瀉腎熱就能治好。其他關於手臂疼痛、厥逆、攣縮、抽搐、顫抖、腳氣等疾病,可以參考其他章節。

二陰疾病:

關於腹瀉、痢疾、大小便不通暢、小便頻數、小便黃赤、遺尿、腸道疾病、小便不通、赤白濁、遺精、陽痿、陰莖萎縮、陰莖鬆弛、疝氣、脫肛、肛門瘙癢疼痛等疾病,可以參考其他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