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夢瑤

《醫碥》~ 卷之四·雜症 (12)

回本書目錄

卷之四·雜症 (12)

1. 皮毛鬚髮肌肉筋骨四肢二陰

筋骨,《經》曰:肝主筋,筋病無多食酸,酸傷筋,辛勝酸。又云:多食辛,則筋急而爪枯。(爪為筋之餘。)又云:久行傷筋。諸筋皆屬於節。手屈而不伸者,病在筋也;伸而不屈者,病在骨也。轉筋皆屬血熱,四物(見血)加黃芩、紅花、蒼朮、南星。(因於熱者用此。

)攣急疼痛,松節二兩,細銼如米粒,乳香一錢,共放銀石器內,慢火炒出火毒,研末,每服一二錢,熱木瓜酒調下。(因於寒者用此。)婁全善謂:轉筋之時,當隨其所痛之處,燔針刺之,以知為度。愚謂:用燈心蘸油燃焠,可也。(因寒因熱俱可用。)余詳霍亂門。腎主骨,寒則堅,熱則腐。

骨病無多食甘,食甘積熱傷骨,故過食甜而齒病。(齒者骨之餘。)又苦走骨,骨病無多食苦。久立傷骨。

四肢,《經》謂:四肢為諸陽之本。又云:陽受氣於四肢。又云:陽氣者,起於足五趾之表。其說可疑。人身陰陽之氣,皆從臟腑外達至於四肢,故四肢為末。今反以為本,謂陽受氣於此,起於此,可乎?若雲手之三陽從手走頭,則足之三陽又從頭走足矣。此等疑義,千古莫晰,何也?陽實則肢腫,熱腫也;陽虛則肢滿,寒脹也。

脾主四肢,脾實則四肢不舉,濕熱盛也;脾虛則四肢不用,氣困乏也。風淫末疾,故四肢顫掉。五臟有邪,留於肢節。《經》云:肺心有邪,其氣留於兩肘;肝有邪,其氣留於兩腋;脾有邪,心有邪,其氣留於兩髀;腎有邪,其氣留於兩膝,是也。手心熱屬心與包絡。手熱赤癢,掌皮厚裂,脾熱肝風也,(脾主四肢,風淫末疾)加味逍遙散加鉤藤、熟地。

手足心腫,風也,花椒、鹽、醋和敷之。手足抽掣動搖,弄舌吐沫,不可遽作風火痰治,其脈沉弱,即是脾虛生風之證,宜大補,歸脾湯最妙。臂發熱,四物湯加秦艽、丹皮、白朮、茯苓、鉤藤、甘草、柴胡。亦有怒動肝火,小柴胡加川芎、當歸,亦可用加味逍遙散。膝屬脾、腎、肝,凡人逸則痿軟無力,勞則痛如針刺,脈洪數有力,皆肝腎陰虛所致。

痿軟無力,真病之形,作痛如錐,邪火之象,六味加牛膝、車前。此證多疑其風痰而用發散者,是促其危也。有飲食過當,腿足或臂內酸脹浮腫作痛,又責之脾胃,補中益氣加茯苓、半夏。足腿熱漸至腰胯,蒼朮二兩,酒黃柏、熟地各一兩,川牛膝、歸尾、萆薢、防己各五錢,酒糊丸。

腳弱無力,及小兒不能行走,天麻、白附、牛膝、木鱉子各五錢,烏頭炮一錢,羌活五錢,地龍一分,乳香、沒藥各二錢,硃砂一錢,酒煮南星,末為丸,每十丸薄荷湯下。一切腿痛,乳香、官桂、血竭、丁香、麝香各六分,杏仁一分四釐,蘄艾一兩,木香六分,沉香四錢,檀香四錢,各為粗末,捲紙捻用油蘸點著,烏滅,照穴道針之。腨㾓,(足肚痠疼也。

白話文:

筋骨

《黃帝內經》說:肝臟主管筋,筋有問題的人不宜多吃酸味食物,因為酸味會傷害筋,而辛辣味可以克制酸味。又說:多吃辛辣,會使筋緊繃,指甲也會變得乾枯(指甲是筋的末梢)。還說:長時間行走會損傷筋。所有筋都連接著關節。手彎曲卻伸不直,是筋的問題;手能伸直卻彎不了,是骨的問題。轉筋(抽筋)通常是血熱引起的,可用四物湯(補血)加上黃芩、紅花、蒼朮、南星來治療。(這是針對熱引起的抽筋。)

如果抽筋疼痛且肌肉痙攣,可以用松節二兩,切成米粒大小,加上乳香一錢,一起放在銀或石製器皿中,用小火炒去火毒,研磨成粉末。每次服用一到二錢,用熱的木瓜酒調服。(這是針對寒引起的抽筋。)婁全善認為:抽筋時,應該在疼痛的地方用燒熱的針刺一下,以有效為度。我認為:用燈芯沾油點燃後,快速靠近患處,也可以有效。(寒熱引起的抽筋都適用。)關於霍亂,我會在霍亂的章節詳細說明。腎臟主管骨,寒冷會使骨頭堅硬,發熱會使骨頭腐敗。

骨頭有問題的人不宜多吃甜食,因為甜食會積熱,傷害骨頭。所以,吃太多甜食會導致牙齒疾病(牙齒是骨的末梢)。另外,苦味會傷骨,所以骨頭有問題的人也不宜多吃苦味食物。長時間站立會損傷骨頭。

四肢

《黃帝內經》說:四肢是所有陽氣的根本。又說:陽氣在四肢接受氣。還說:陽氣是從腳趾的表面升發的。這些說法都值得懷疑。人身體的陰陽之氣,都是從內臟向外到達四肢,所以四肢應該是末端。現在反而說四肢是根本,說陽氣在這裡接受氣,在這裡升發,這樣說對嗎?如果說手的陽氣是從手走向頭部,那麼腳的陽氣不就是從頭部走向腳部了嗎?這些疑點,從古至今都沒能解釋清楚,這是為什麼呢?陽氣過盛,四肢會腫脹,是熱腫;陽氣虛弱,四肢會脹滿,是寒脹。

脾臟主管四肢,脾氣實,四肢會沒力氣,這是濕熱過盛的表現;脾氣虛,四肢會沒辦法使用,這是氣血困乏的表現。風邪侵入末梢會導致疾病,所以四肢會顫抖。五臟有邪氣,會停留在關節部位。《黃帝內經》說:肺和心有邪氣,邪氣會停留在手肘;肝有邪氣,邪氣會停留在腋下;脾和心有邪氣,邪氣會停留在腹股溝;腎有邪氣,邪氣會停留在膝蓋。這都是確實的。手心發熱屬於心臟和心包絡的問題。手發熱、紅癢、手掌皮膚粗厚開裂,這是脾熱肝風的表現(脾臟主管四肢,風邪會侵入末梢)。可以用加味逍遙散加上鉤藤、熟地來治療。

手腳腫脹,通常是風邪引起的,可以用花椒、鹽、醋混合敷在患處。手腳抽搐、震顫、吐口水、伸舌頭,不要立即當成風火痰來治療。如果脈象沉弱,就是脾虛生風的表現,應該大補,歸脾湯最為適合。手臂發熱,可以用四物湯加上秦艽、丹皮、白朮、茯苓、鉤藤、甘草、柴胡來治療。也可能是因為發怒導致肝火旺盛,可以用小柴胡湯加上川芎、當歸,也可以用加味逍遙散。膝蓋屬於脾、腎、肝,如果人過於安逸,膝蓋會痿軟無力,如果過於勞累,膝蓋會疼痛如針刺。脈象洪數有力,都是肝腎陰虛導致的。

痿軟無力是疾病的本質,疼痛如錐刺是邪火的表現。可以用六味地黃丸加上牛膝、車前子來治療。這個病很多人會誤以為是風痰而用發散的藥物,這樣反而會加速病情惡化。有的人因為飲食不當,腿腳或手臂內側出現酸脹浮腫疼痛,要歸咎於脾胃功能失調,可以用補中益氣湯加上茯苓、半夏來治療。如果腳腿發熱逐漸蔓延到腰胯部位,可以用蒼朮二兩,酒黃柏、熟地各一兩,川牛膝、歸尾、萆薢、防己各五錢,一起用酒糊製成藥丸服用。

腳軟無力,以及小孩子不能走路,可以用天麻、白附子、牛膝、木鱉子各五錢,烏頭炮一錢,羌活五錢,地龍一分,乳香、沒藥各二錢,硃砂一錢,加上酒煮過的南星,研磨成粉末製成藥丸。每次服用十丸,用薄荷湯送服。治療一切腿痛,可以用乳香、官桂、血竭、丁香、麝香各六分,杏仁一分四釐,蘄艾一兩,木香六分,沉香四錢,檀香四錢,都研磨成粗末,捲在紙中做成紙捻,用油浸濕後點燃,然後熄滅,將煙燻患處的穴位。腿肚子酸疼,也可用此法治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