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夢瑤

《醫碥》~ 卷之六·諸方(上) (1)

回本書目錄

卷之六·諸方(上) (1)

1. 補陰丸

黃柏,知母(俱鹽、酒拌炒),熟地黃,敗龜板(酥炙,各四兩),白芍藥(煨),陳皮,牛膝(酒浸,各二兩),虎脛骨(酥炙),瑣陽(酒浸,酥炙),當歸(酒洗,各一兩半),冬月加乾薑(五錢半),上為末,酒煮羯羊肉為丸,鹽湯下。

白話文:

【補陰丸】

內容如下:使用黃柏和知母,先用鹽和酒拌炒過;再取等量的熟地黃以及事先經過酥油烘烤的敗龜板,每種材料大約四兩。另外,白芍藥要先經過煨製,與陳皮、牛膝(牛膝需先酒浸)一同使用,每種材料各二兩。虎脛骨同樣需經酥油烘烤,瑣陽則需先用酒浸泡,再用酥油烘烤,當歸則需酒洗,這三種材料各用一兩半。若是在冬季製作,還需額外加入乾薑五錢半。所有材料研磨成粉末後,用酒煮的羯羊肉混合製成丸狀。服用時,可搭配鹽水吞服。

以上就是「補陰丸」的製作及服用方法。

2. 健步丸

羌活,柴胡(各五錢),防風(三錢),川烏(一錢),滑石(炒,半兩),澤瀉(三錢),防己(酒洗,一兩),苦參(酒洗,一錢),肉桂,甘草(炙),栝蔞根(酒製,各半兩),上為細末,酒糊丸,如桐子大,每服十丸,煎愈風湯送下,空心。(愈風湯見中風。)

白話文:

【健步丸】

藥材成分如下:羌活和柴胡各使用五錢,防風用三錢,川烏則用一錢,滑石經過炒製後使用半兩,澤瀉用三錢,防己需經酒洗後使用一兩,苦參也需酒洗後用一錢,肉桂和炙過的甘草以及經酒製的栝蔞根各使用半兩。

以上藥材均磨成細粉,加入酒糊製成丸,丸的大小如桐子一般。每次服用時取十粒,以煮好的愈風湯送服,宜在空腹時服用。(愈風湯的製作方法請參考中風一節。)

3. 神龜滋陰丸

龜板(四兩,酒炙),黃柏(炒),知母(酒炒,各二兩),枸杞子,五味子,瑣陽(各一兩),乾薑(炮,半兩),末之,豬脊髓為丸,如桐子大,每服七十丸,空心,鹽湯下。(或滴水丸。)

白話文:

【神龜滋陰丸】

所需材料如下:將四兩的龜板用酒炒過,再取等量二兩的黃柏和知母,兩者同樣需經由酒炒,接著還要有枸杞子、五味子以及瑣陽各一兩,最後加上半兩的乾薑,但要先炮製過。將以上所有材料研磨成粉末後,以豬脊髓為基底製成藥丸,大小約同桐子。每次服用時,應在空腹時服用七十粒,並以鹽水吞服。(亦可選擇滴水丸的形式。)

4. 左經丸

草烏(白大者,去皮臍),木鱉(去殼),白膠香,五靈脂(各三兩半),螌蝥(五個,去頭足翅,醋炙),為末,用黑豆去皮生杵,取粉一升,醋糊共搜杵為丸,如雞頭大,每服一丸,溫酒磨下。

白話文:

【左經丸】

內容如下:選用大的白草烏,去除外皮和頂部;木鱉子,去除硬殼;白膠香以及五靈脂,這四種材料各準備三兩半。另外,還需五隻螌蝥,去除頭、腳和翅膀後,用醋炒制。所有藥材研磨成粉末。使用黑豆,去皮後生搗,取得一升的黑豆粉。再用醋和豆粉混合成糊狀,與藥末一同搓揉成丸,大小如雞頭。每次服用一丸,用溫熱的酒將藥丸溶解後飲下。

以上就是「左經丸」的製作及服用方式。

5. 續骨丹

天麻(明淨者,酒浸),白附子,牛膝,木鱉子(各半兩),烏頭(一錢,炮),川羌活(半兩),地龍(去土,一分),乳香,沒藥(各二錢),硃砂(一錢),上以生南星末一兩,無灰酒煮糊為丸,如雞頭大,硃砂為衣,薄荷湯磨一丸,食前服。

白話文:

【續骨丹】

所需藥材如下:選用清澈無雜質的天麻,先以酒浸泡;白附子、牛膝、木鱉子各取半兩;烏頭取一錢,需先炮製;川羌活亦取半兩;地龍要去除土質,取一分;乳香和沒藥各取二錢;硃砂取一錢。以上藥材外,再取生南星末一兩,用無灰的酒煮成糊狀,以此作為丸藥的基底,丸藥大小如雞頭,並以硃砂為外層包裹,服用時,先以薄荷湯研磨一丸,應在飯前服用。

這就是【續骨丹】的製作及服用方式。

6. 肺癰

7. 桔梗湯

桔梗(一兩),甘草(二兩),上二味,以水三升,煮取一升,分溫再服,則吐膿血也。

白話文:

使用桔梗一兩,與甘草二兩,這兩種藥材。先用三升的水來煎煮這兩種藥材,直到水煮剩下約一升為止。然後將煮好的藥湯分成兩次溫服,服用後就能將體內的膿血吐出。這就是桔梗湯的做法。

8. 葶藶大棗瀉肺湯

葶藶(熬令黃色,搗一丸如彈子大),大棗(十二枚),上先以水三升,煮棗取二升,去棗,內葶藶煮取一升,頓服。

白話文:

【葶藶大棗瀉肺湯】

將葶藶炒至呈黃色,然後搗碎成一顆如彈珠大小的丸狀。再準備十二枚大棗。首先,用三公升的水來煮大棗,煮至剩兩公升水量時,將棗撈出,接著把先前製成的葶藶丸放入剩下的水中繼續煮,煮到只剩一公升的水量。最後,一次將藥湯全部服用完畢。

9. 甘草乾薑湯

甘草(四兩,炙),乾薑(二兩,炮),水三升,煮取一升五合,分溫再服。

白話文:

【甘草乾薑湯】

這帖藥方包含:炙甘草四兩,炮製乾薑二兩。先將三升的水煮沸,加入上述藥材一起熬煮,直至水分剩下大約一升五合。最後將煮好的藥湯分成兩次,趁溫熱時服用。

10. 補遺

11. 瀉青丸

當歸,膽草,羌活,川芎,梔子,大黃(煨),防風(各等分),為末,蜜丸,如芡實大,每服一丸,煎竹葉湯入砂糖化下。

白話文:

【瀉青丸】

成分包括:當歸、膽草、羌活、川芎、梔子、大黃(經過煨製)、防風(各成分份量相同)。將這些藥材研磨成粉末後,用蜂蜜製成丸狀,大小與芡實相近。每次服用一顆,可用竹葉煮成的湯加上砂糖溶解後一同服下。

12. 清上散

酒黃芩(二錢),白芷(一錢半),羌活,防風,柴胡(各一錢),川芎(一錢二分),荊芥(八分),甘草(五分),水煎,食後服。

白話文:

【清上散】

內容:取酒黃芩兩錢,白芷一錢半,羌活、防風、柴胡各一錢,川芎一錢二分,荊芥八分,甘草五分。用水煎煮後,在飯後服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