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碥》~ 卷之二·雜症 (17)
卷之二·雜症 (17)
1. 瘧
)邪不能自出,(邪深藏也。)因遇暑氣,腦髓爍,肌肉消,(言熱至骨也。)腠理開發,或有所用力,邪氣與汗皆出,此病藏於腎,先從內出之於外也。如是者陰虛而陽盛,盛則熱矣,衰(熱衰也。)則氣復反入,入則陽虛,虛則寒矣。(陽氣發泄太過,則表虛而怯寒。表怯寒則斂而內返,氣內返則表愈虛,故寒也。
)此亦不言衛氣與邪遇,且與上條所論溫瘧先傷風后傷寒,故先熱後寒不同。豈溫瘧固與他瘧不同,特以其有寒熱與瘧相類,故亦以瘧名之,其證自有兩種耶,安得起作《內經》者問之?
有經瘧,《內經》曰:足太陽(膀胱經)。之瘧,腰痛頭重,寒從背起,(太陽脈抵腰上頭夾背也。)先寒後熱,刺郄中。(郄中,即膕中,太陽脈。易老用羌活加生地黃湯、小柴胡加桂枝湯。)足少陽(膽經)。之瘧,身體解亦,(身體解惰名解亦。)寒不甚,熱不甚,(陽並於陰,自外之內,則寒甚。
陰並於陽,自內之外,則熱甚。少陽在半表半裡,往來不遠,非若他經之大出大入,故其寒熱不甚。想當然耳。)惡見人,見人心惕惕然,(少陽以膽為腑,經虛則腑亦虛,故見人而恐也。)熱多汗出甚,(少陽木火升發使然。)刺本經。(易老用小柴胡湯。)足陽明(胃經)之瘧,先灑淅寒甚,久乃熱,熱去汗出,喜見天日火光,(陽明受陽邪,則惡日與火,若受陰邪,則反喜之,汗出熱泄,陽氣乍虛,雖原受陽邪,亦喜之矣。)刺跗上。
(本經衝陽穴。易老用桂枝二白虎一湯、黃芩芍藥加桂湯。)足太陰(脾經)之瘧,不樂,好太息,(脾脈不運,則上焦氣不行,故不樂,而太息以舒之。)不嗜食,(氣不化故不飢。)多寒熱汗出,病至則嘔,嘔已乃衰,(脾脈絡胃夾咽故善嘔)。刺本經穴。(易老用小建中湯、異功散。
)足少陰(腎經)之瘧,嘔吐甚,(腎脈上貫肝膈,循喉嚨故也。)多寒熱,(邪入深故多。)熱多寒少,(水虛也。)欲閉戶牖而處,(腎陰衰故惡躁喜靜。)其病難已。(刺法失。易老用小柴胡加半夏湯。)足厥陰(肝經)之瘧,腰痛少腹痛,小便不利,(肝脈過陰器,抵小腹故也。
)非癃也,(小便淋名瘧。)數便,(言小便頻數,澀短不利,非淋也。)噫,(肝氣鬱,故噫以舒之。)恐懼,(肝有餘則怒,不足則恐也。)氣不足,腹中悒悒,(不快之意。氣不足則不得舒暢也。)刺本經。(易老用四物柴胡苦楝附子湯。)以上論別足六經證,不言手六經,以足經長而遠,可包手經。
故此與傷寒並單舉足經言,非病必不涉於手經也,可以意推。按瘧分六經,又分臟腑,正與衛氣行陽行陰,或淺或深,與邪相遇說合,則泥定少陽一經者非矣。然歷騐瘧證,在少陽經者居多,此仲景、嘉言所以專主少陽立說也。
白話文:
瘧疾這種病邪,它無法自行排出體外,是因為病邪深藏在體內。當遇到暑氣時,會導致腦髓受損、肌肉消瘦,這表示熱邪已經深入骨髓。這時,身體的毛孔會打開,或者因為用力,邪氣就會和汗液一起排出體外,這種情況是因為病邪藏在腎臟,先從體內發散到體外。這樣一來,就會出現陰虛陽盛的狀態,陽氣過盛就會發熱,等到陽氣衰退,熱度也會減退,而病氣反而會再次進入體內,造成陽虛,陽氣虛弱就會感到寒冷。這是因為陽氣發散過度,導致體表虛弱而畏寒,體表畏寒就會使陽氣向內收斂,陽氣內返則體表更加虛弱,所以會感到寒冷。
這裡沒有提到衛氣與邪氣相遇的情況,而且和前面所說的溫瘧先受風邪再受寒邪,導致先發熱後發冷的狀況不同。難道溫瘧真的與其他瘧疾不同嗎?只是因為它有寒熱交替的症狀和瘧疾相似,所以才把它也稱為瘧疾。它的病症其實有兩種,這該如何向《內經》作者請教呢?
有關於經絡的瘧疾,《內經》說:足太陽膀胱經的瘧疾,會出現腰痛、頭重,寒冷從背部開始的症狀,這是因為太陽經脈抵達腰部和頭部並夾於背部。這種瘧疾會先感到寒冷,然後才發熱,治療時可以針刺膕窩。足少陽膽經的瘧疾,會感到身體疲勞懶散,寒冷的程度不嚴重,發熱的程度也不嚴重。這是因為少陽經脈在半表半裡,病邪在經脈出入不深,不像其他經脈大進大出,所以寒熱都不會太嚴重。患者會厭惡見人,見到人會感到心悸,並且發熱時會大量出汗。這是因為少陽經的氣機升發所導致。治療時可以針刺本經的穴位。足陽明胃經的瘧疾,會先感到寒冷戰慄,然後才發熱,熱退之後會出汗,並且喜歡看到陽光和火光。這是因為陽明經受陽邪時會怕陽光和火光,如果受陰邪反而會喜歡。出汗散熱之後,陽氣暫時虛弱,即使原來是受陽邪,也會轉而喜歡陽光和火光。治療時可以針刺腳背上的穴位。足太陰脾經的瘧疾,患者會感到不快樂,喜歡嘆氣,沒有食慾,多半會有寒熱交替和出汗的症狀,發病時會嘔吐,嘔吐後症狀會減輕。治療時可以針刺本經穴位。足少陰腎經的瘧疾,會嚴重嘔吐,而且多半會有寒熱交替,發熱比寒冷多,患者會想關閉門窗待在室內,這是因為腎陰虛衰的緣故,治療上比較難以痊癒。治療時可以針刺本經穴位。足厥陰肝經的瘧疾,會出現腰痛、小腹痛、小便不暢,但又不是癃閉,而是頻繁小便且小便澀滯不利,還會打嗝,感到恐懼,氣不足,腹部悶悶不樂,這是因為肝氣鬱結,治療時可以針刺本經穴位。以上是討論足六經瘧疾的病證,沒有提到手六經,因為足經較長且範圍較廣,可以包含手經。所以這裡只和傷寒病一樣單獨舉出足經來討論,並不是說病邪一定不會涉及到手經,可以從這裡來類推。按瘧疾可以分成六經,又可以分成臟腑,正好可以和衛氣運行於陽分或陰分,病邪侵入的深淺相互印證。如果只認定瘧疾一定屬於少陽經,那就是不對的。然而,根據歷代經驗,瘧疾發生在少陽經的病例最多,這也是仲景、嘉言他們專門以少陽經來立論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