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夢瑤

《醫碥》~ 卷之四·雜症 (3)

回本書目錄

卷之四·雜症 (3)

1.

(取牙)

男子八歲腎氣實而生齒,三八而真牙生,五八則齒槁,八八而齒去矣。女子亦然,以七為數。蓋腎主骨,齒乃骨之餘,髓之所養,故隨天癸為盛衰。又胃經之支者,入於上齒;大腸經之支者,入於下齒。故腎髓足、腸胃實則齒堅牢,虛則齒搖動。齒痛者,皆齒之根肉痛也,由風熱濕之邪入聚為液、為涎,與齒間之氣血相搏擊而痛。

濕熱盛則痛且腫,風熱盛則痛而不甚腫。又濕熱生蟲,蝕其牙根,則亦痛。又風熱盛,搏擊於血則血出,甚則氣血腐化為膿,出臭汁,名齒齲。齦肉消蝕則齒根露而挺出,名齒挺。腎熱則齒色黑而槁,腎竭則面亦黑。

白話文:

取牙

男子八歲時腎氣充足,開始長出牙齒。三十八歲時真牙長齊,五十八歲時牙齒開始老化,八十八歲時牙齒就全部掉光了。女子也一樣,只是以七歲為一個階段。

這是因為腎臟主宰骨骼,牙齒是骨骼的一部分,由骨髓滋養,因此牙齒的生長、衰敗都與腎氣盛衰息息相關。此外,胃經的分支通向上面的牙齒,大腸經的分支通向下面的牙齒。所以腎髓充足、腸胃強健,牙齒就會堅固;腎髓不足、腸胃虛弱,牙齒就會搖晃。

牙齒疼痛,都是牙根的肉發生疼痛,這是因為風、熱、濕等邪氣入侵,聚集在牙齒之間,形成液體或唾液,與氣血相衝擊導致疼痛。

濕熱盛行時,就會疼痛且腫脹;風熱盛行時,就會疼痛而不腫脹。此外,濕熱會生蟲,啃蝕牙根,也會造成疼痛。風熱盛行,衝擊到血脈,就會出血,嚴重時氣血腐敗形成膿液,流出臭汁,稱為「齒齲」。牙齦肉消蝕,牙根外露,稱為「齒挺」。腎臟有熱氣,牙齒就會變黑、變脆;腎氣衰竭,臉色也會變黑。

齒痛,腎虛無熱者,但搖動不痛。痛必因風火與蟲。風有外風,有內風,內風即熱氣,外風則外感之風寒也。內有火,為外風所鬱則益烈,故痛甚。亦有頭腦感受風寒,腦痛連齒者,羌活附子湯發散之,此腎經虛而犯風寒也。齒屬腎,腦亦屬腎,寒邪犯腎為傷根本,宜急治,緩則不救,(真頭痛者必死,是也。

)白芷散亦可。此證必喜熱,齒亦不腫、不蛀,蓋暴病也,與素病齒者異。若不連腦,止連頭項者,乃外風鬱熱於內也,立效散。濕熱甚而痛者,承氣湯(見大便不通)下之;輕者,清胃散。六鬱而痛者,越鞠丸。(見郁。)風熱而痛者,獨活散,不愈,茵陳散。中氣虛而痛,(清陽不升而濁火上炎也。

白話文:

牙齒疼痛,如果腎臟虛弱沒有發燒,但晃動時不痛,那麼一定是因為風火或蟲子引起的。風有外風和內風,內風就是熱氣,外風就是外感風寒。體內有火,被外風鬱結就會加重,所以疼痛加劇。也有頭腦感受風寒,頭痛連帶牙齒疼痛的,可以用羌活附子湯發散寒氣,這是腎經虛弱而受風寒的緣故。牙齒屬於腎,腦也屬於腎,寒邪犯腎是傷根本,應該緊急治療,拖延就會無法挽回。白芷散也可以用。這種情況一定喜歡熱,牙齒也不腫也不蛀,是突然發病,跟平時就有牙齒問題的人不一樣。如果沒有連到腦部,只連到頭頸,那就是外風鬱熱在體內,可以用立效散治療。濕熱嚴重導致疼痛的,可以用承氣湯瀉下去;輕微的,可以用清胃散。六鬱導致疼痛的,可以用越鞠丸。風熱導致疼痛的,可以用獨活散,如果效果不好,可以用茵陳散。中氣虛弱導致疼痛的,可以用清陽不升而濁火上炎的藥物治療。

)補中益氣湯。(見氣。此證多有齒縫脹不能嚼者。)腎經虛熱者,六味丸。(見虛損。)諸證未能細辨,且與消風散(見頭痛。)揩抹。又並宜香附(炒黑)。三分,炒鹽一分,研擦。又石膏、胡椒為末擦,立愈。牙痛用清涼藥反甚者,從治之,蓽茇、川椒、薄荷、荊芥、細辛、樟腦、青鹽為末擦,則熱散而不郁。

白話文:

如果牙齒縫隙脹痛無法咀嚼,可能是氣虛,可以用補中益氣湯。如果牙痛是因為腎虛火旺,可以用六味丸。如果無法判斷具体原因,可以先用消風散外擦,再加入香附、鹽,研磨外擦。也可以用石膏、胡椒研磨外擦,能快速止痛。如果用清涼藥反而加重牙痛,可以用蓽茇、川椒、薄荷、荊芥、細辛、樟腦、青鹽研磨外擦,能散熱止痛。

得熱則痛,得涼則止,常欲吸冷風者,以黃連、梧桐律之苦寒,薄荷葉、荊芥穗之辛涼,治其濕熱,更以升麻引入胃經,以羊角灰引入腎經,加麝香少許為末擦。又以調胃承氣湯(見大便不通)去芒硝加黃連,下三五次。胃熱致痛不可忍,連頭腦,滿面發熱大痛,其齒喜寒惡熱,清胃散。

亦有得寒而反痛者,熱被郁也;亦有惡風寒者,熱已為風寒所郁故惡也,金沸草散(見咳嗽。)齒縫有紅肉努出者,消風散(見頭痛),臨臥茶點服。仍入荊、防、白芷、蜂房之屬煎,頻漱口。亦有寒熱並惡者,寒熱之邪混雜作痛也,宜當歸龍膽散、益智木律散。惡寒之情多於惡熱者,寒多熱少也,草豆蔻散。

白話文:

牙痛有熱痛和寒痛兩種。熱痛時,牙齒會感覺疼痛,碰冷水會舒服,喜歡吸冷風。這時可以用黃連、梧桐律的苦寒,薄荷葉、荊芥穗的辛涼來治療濕熱,再用升麻引導藥力進入胃經,用羊角灰引導藥力進入腎經,最後加入少量麝香磨成粉末擦拭患處。如果便秘,可以服用去掉了芒硝的調胃承氣湯,並加入黃連,連續服用三到五次。如果胃熱導致牙痛難以忍受,疼痛蔓延到頭部,臉部發紅,牙齒怕熱愛冷,可以用清胃散來治療。

有些牙痛是寒痛,但卻表現出疼痛的症狀,這是因為熱氣被阻礙而引起的。也有些牙痛患者怕風寒,這是因為熱氣被風寒阻礙而引起的。可以用金沸草散來治療咳嗽。如果牙齒縫隙有紅肉突出,可以用消風散來治療頭痛。睡前用茶水送服藥物,並用荊芥、防風、白芷、蜂房等煎水漱口。還有一些牙痛患者會出現寒熱交替的現象,這是因為寒熱邪氣混合在一起引起的疼痛。可以用當歸龍膽散或益智木律散來治療。如果患者更怕冷,說明寒氣多於熱氣,可以用草豆蔻散來治療。

惡熱之情多於惡寒者,熱多寒少也,立效散、麝香散。上牙疼,升麻散,惡熱者,灸足三里。下牙疼,白芷散,惡寒者,灸三間。腎虛牙浮長,動搖欲脫而痛者,六味丸、八味丸、(並見虛損。)黑錫丹(見呃逆。)擇用。齒長漸至難食,名髓溢。蓋腎水不藏而浮泛之故,白朮煎湯漱服。

長用刷牙,牢牙散、白牙散、羊脛散。

白話文:

如果一個人更怕熱,比怕冷更明顯,就代表體內熱氣多,寒氣少,可以使用立效散或麝香散治療。上牙痛可以用升麻散,如果怕熱,可以灸足三里穴。下牙痛可以用白芷散,如果怕冷,可以灸三間穴。如果腎虛導致牙齒鬆動、搖晃、疼痛,可以使用六味丸、八味丸,也要注意身體虛損的情況,如果還有呃逆,可以使用黑錫丹。如果牙齒越來越長,以至於難以進食,稱為「髓溢」,可能是腎水不藏,反而浮泛到表面的緣故,可以用白朮煎湯漱口。平常可以經常刷牙,並可以使用牢牙散、白牙散、羊脛散等藥物來保健牙齒。

齲蛀,數年不愈,當作陽明蓄血治之,桃仁承氣湯(見血)料,丸服。好酒者多患此。(參血證齒衄。)蛀牙痛,蘆薈白膠香塞蛀孔內。松脂銳如錐者,塞孔中,少頃蟲出脂上。溫米醋漱出蟲,愈。天仙子燒煙,用竹筒抵牙,引煙燻之,蟲即死。水瓦片置油拌韭子燒煙,閣在水碗上,以漏斗覆之,熏牙,蟲如針者皆落水中。

蟲出穴空而痛者,乳香炙軟實之。樟腦、川椒各五分,研碎放銅杓內,茶鍾蓋,稠面封四圍,勿令走氣,微火升之,少頃覺聞樟腦氣取起,地上候冷揭開,藥俱升在鍾底,入瓷器收貯。每用少許塞痛處,立愈。

白話文:

蛀牙多年不癒,可以當作陽明經蓄血來治療,服用桃仁承氣湯(要看到血出來),製成丸藥服用。愛喝酒的人容易得這種病。蛀牙痛,可以用蘆薈和白膠香塞在蛀洞裡。松脂尖銳如錐子,塞入蛀洞中,一會兒蟲就會爬到松脂上。用溫米醋漱口將蟲吐出來,就能痊癒。把天仙子燒成煙,用竹筒抵住牙齒,引煙熏它,蟲就會死。水瓦片和油拌在一起,放上韭子燒成煙,放在水碗上,用漏斗蓋住,熏牙齒,像針一樣的蟲就會掉到水裡。

蟲從洞裡爬出來,牙齒空了會痛,可以用乳香炙軟後實塞。把樟腦和川椒各五分研成粉末,放在銅勺裡,用茶鍾蓋住,用稠麵封住四邊,不要讓氣體跑出來,用微火慢慢加熱,一會兒聞到樟腦味就取出來,放在地上等涼了再打開,藥都升到鍾底了,放進瓷器裡保存。每次用少許塞到疼痛的地方,馬上就能痊癒。

牙齦宣露,蔓荊子、生地黃、地骨皮、青蒿各一兩,郁李根皮二兩,每用五錢水煎,熱含冷吐。蚯蚓屎水和為泥,火煅赤,研如粉,臘月豬脂調敷,日三次。

牙齒動搖,還少丹、地黃丸(見虛損)。陰虛內熱者,甘露飲。

牙齒不生,黑豆三十枚,牛糞火燒,令煙盡取出細研,入麝香少許研勻。先以針挑破不生處,令血出乃塗藥,不可見風,忌酸鹹物。露蜂房散、川升麻散。

白話文:

牙齦外露時,蔓荊子、生地黃、地骨皮、青蒿各一兩,郁李根皮二兩,每次取五錢用清水煎煮,趁熱含在口中,冷了就吐出來。取蚯蚓屎用水調成泥狀,用火煅燒至赤紅色,研成粉末,再用臘月豬油調和,每天塗抹三次。

牙齒鬆動時,可服用還少丹、地黃丸(參閱虛損類藥方)。若屬於陰虛內熱者,可服用甘露飲。

牙齒不長時,取黑豆三十枚,用牛糞火燒烤至煙消盡,取出研磨成細粉,加入少許麝香研勻。先用針刺破牙齦不長的地方,讓血液流出後再塗抹藥物,注意避免風吹,忌食酸鹹食物。也可服用露蜂房散、川升麻散。

牙槽風,齒痛不已,齦肉連頰浮腫、紫黑、出血、腐爛,口疳藥內加牛黃,倍珍珠、兒茶,頻吹。久不愈,牙縫出膿,甚則齒落,名牙漏,(上邊龍門牙落,不治。)外吹疳藥,內用滋陰降火之劑。又牙槽風潰後,腫硬不消,出臭血而不出膿者,名牙疳。臭穢難近,清胃散。

有風加防風,甚則用蕪荑消疳湯數下之。牙疳爛黑,防穿腮,蘆薈消疳飲,外用人中白散。疳速者,一日爛一分,兩日爛一寸,殺人最速,名走馬疳。鼻梁發紅點如朱,及上唇龍門牙落者死,口疳藥(見口)加牛黃。小兒痘後毒發,多此證。或用綠礬一塊,安鐵繡器上燒乾,先用青絹蘸濃茶攪口淨,乃敷之。

白話文:

牙齦發炎,牙齒疼痛不止,牙齦連著臉頰腫脹、發紫發黑、流血、腐爛,口瘡藥物中加入牛黃,珍珠和兒茶的份量加倍,頻繁吹入。如果長期不癒,牙縫裡流膿,嚴重的話牙齒會掉落,叫做牙漏。(上排門牙掉了,就無法治癒。)在外面吹口瘡藥,裡面服用滋陰降火的藥物。

牙齦發炎潰爛之後,腫脹硬塊不消,流出惡臭的血液卻不流膿,叫做牙疳。惡臭難以靠近,使用清胃散。如果有風寒加重,就加入防風,情況嚴重就用蕪荑消疳湯連續服用幾次。牙疳腐爛發黑,防止蔓延到腮幫子,服用蘆薈消疳飲,外用人中白散。牙疳發展迅速的,一天爛一寸,兩天爛一寸,殺人的速度最快,叫做走馬疳。鼻樑上出現紅點像朱砂一樣,以及上嘴唇門牙掉落的,就會死亡,口瘡藥物中加牛黃。小兒出痘之後毒素發作,大多出現這種症狀。也可以用綠礬一塊,放在鐵繡器上燒乾,先用青色的絲綢蘸濃茶漱口,然後再敷上綠礬。

若惡寒喜熱,胃氣傷者,補中益氣(見虛損)。

牙癰,俗名牙蜞,初起齦肉或上、或下、或內、或外腫硬成條是也,口疳藥吹之。牙咬,牙盡處腫也。初起勢盛,夜尤痛甚,清陽散火湯,外用金、碧二丹吹。(並見咽喉。)若牙關緊閉,用黃熟香削釘,漸漸撬進,牙關漸開,即吹之。牙肉腫如豆大,或內或外,無定處,先用金丹,後用口疳藥。

穿牙疔,先二日牙痛,發寒熱,後痛更甚,齦上發一紫塊,齦肉皆紫黑者是。主金丹加碧丹吹之,內服涼血、清火、解毒之劑。破者,口疳藥加牛黃。小兒馬牙,齦上有白色如脆骨者是,將發此毒即打嚏,日日以針挑之。牙楚,因食酸所致,胡桃解之。

白話文:

如果感到怕冷卻喜歡溫暖,胃氣受損,就需要補中益氣,這適用於虛損的情況。

牙癰,俗稱牙蜞,初期牙齦腫硬,可能位於上、下、內、外,呈現一條狀,可用口疳藥吹敷。牙咬,指的是牙齒末端腫脹,初期病情較重,尤其是晚上疼痛加劇,可以服用清陽散火湯,並用金、碧二丹外吹。若牙關緊閉,可以用黃熟香削成釘狀,慢慢撬開牙關,然後吹敷藥物。牙肉腫脹如豆粒大小,位置不固定,先用金丹,之後再用口疳藥。

穿牙疔,前兩天會牙痛、發寒發熱,之後疼痛加劇,牙齦上會出現一塊紫色腫塊,牙齦肉也呈現紫黑色。主治方是金丹加碧丹吹敷,內服涼血、清火、解毒的藥物。如果穿牙疔破了,就用口疳藥加牛黃。小兒馬牙,牙齦上有白色脆骨狀的物質,將要發作此毒時會打噴嚏,每天用針挑除。牙楚,是因食用酸性食物所致,可以用胡桃解之。

滿口牙出血,枸杞為末,煎湯漱之,然後吞下,立止。又馬糞燒灰存性,擦之立止。

欲取牙,鳳仙花子為末,糝牙根自脫。干玉簪花根亦效。

白話文:

如果牙齒出血,可以使用枸杞研磨成粉末,加入熱水煮沸後含漱,然後吞下,這樣能立即停止出血。另外,馬糞燒成灰,保留其活性成分,擦在出血的地方也能立即止血。

如果需要拔牙,可以使用鳳仙花的種子研磨成粉末,塗抹在牙根上,牙根會自然掉落。乾燥的玉簪花根也能達到同樣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