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夢瑤

《醫碥》~ 卷之一·雜症 (26)

回本書目錄

卷之一·雜症 (26)

1. 治法

苦瓠一枚,水二升煮取一升服,亦吐。

蓄血治法。仲景抵當丸難用,用韓氏生地黃湯。虛人難下者,以四物湯加穿山甲煎服妙。亦有用花蕊石散,以童子小便煎服,或酒調下。

補虛:熟地,歸身,枸杞,萸肉,棗仁,蓯蓉

潤燥:蜜,當歸,阿膠,柏子仁,乳酪

涼血:二冬,生地,芩,連,梔子,知母,黃柏,元參,花粉,丹皮,白芍,犀角,膽草,槐花

溫血:附子,肉桂,黑姜

止血:棕灰,發灰,童便,茅花,烏梅,白芨,柏葉,藕節,地榆,蒲黃(炒黑),百草霜,椿白皮

行滯:瞿麥,川芎,香附,乳香,沒藥,韭汁,生牛膝,滑石,蒲黃(生用),玄胡索,益母草,五靈脂

破結:大黃,芒硝,桃仁,紅花,三稜,莪朮,薑黃,歸尾,花蕊石,蘇木(多用)

舉陷:荊芥穗,升麻,川芎,柴胡,荷葉

有三藥必用,二藥必禁。服寒涼百不一生,則知母、黃柏宜禁。服童便百不一死,則童便宜服。血雖陰類,運之者陽,荷葉仰盂象震,最能運血,則荷葉宜用。降氣莫善於降香,則降香宜用也。(舊說如此,勿泥。)

白話文:

治療方法:

用一個苦瓠瓜,加兩升水煮成一升服用,也能夠使人嘔吐。

關於體內瘀血的治療方法:

張仲景的抵當丸難以使用時,可以用韓氏的生地黃湯。對於體虛的人,難以用藥使其排泄瘀血時,可以用四物湯加上穿山甲煎煮服用,效果很好。也有用花蕊石散,用童子小便煎煮後服用,或用酒調和後服用。

**補虛的藥物:**熟地黃、當歸身、枸杞、山茱萸、酸棗仁、肉蓯蓉

**潤燥的藥物:**蜂蜜、當歸、阿膠、柏子仁、乳酪

**涼血的藥物:**麥冬、天冬、生地黃、黃芩、黃連、梔子、知母、黃柏、元參、花粉、牡丹皮、白芍、犀角、龍膽草、槐花

**溫血的藥物:**附子、肉桂、乾薑

**止血的藥物:**棕櫚灰、頭髮灰、童子小便、白茅花、烏梅、白芨、側柏葉、藕節、地榆、蒲黃(炒黑)、百草霜、椿樹皮

**行氣化滯的藥物:**瞿麥、川芎、香附、乳香、沒藥、韭菜汁、生牛膝、滑石、蒲黃(生用)、延胡索、益母草、五靈脂

**破除結塊的藥物:**大黃、芒硝、桃仁、紅花、三稜、莪朮、薑黃、當歸尾、花蕊石、蘇木(多用)

**提升下陷的藥物:**荊芥穗、升麻、川芎、柴胡、荷葉

有三種藥物是必須要用的,有兩種藥物是必須要禁用的。

如果服用寒涼藥物,百人中幾乎無一生還,那麼知母、黃柏就應該禁用。如果服用童子小便,百人中幾乎無一人死亡,那麼童子小便就應該服用。血雖然屬於陰的範疇,但是推動它運行的卻是陽氣,荷葉的形狀像個仰著的盆,象徵著震卦,最能運行血液,因此荷葉應該使用。降氣沒有比降香更好的,所以降香也應該使用。(這是以前的說法,不要固執地遵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