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夢瑤

《醫碥》~ 卷之二·雜症 (7)

回本書目錄

卷之二·雜症 (7)

1. 婦人小兒瘟病論

經水適來而瘟,邪不入胃,入於血室,至夜發熱譫語,或止夜熱而不譫語,宜柴胡湯:柴胡、黃芩、半夏、甘草、生地。

經水適斷而瘟,宜柴胡養榮湯,與適來有虛實之別。

妊娠瘟病,宜下者,照前法下之,毋惑參朮安胎之說而用補藥,則大凶矣。但下藥得下則已,勿過劑也。

小兒瘟病,遇時氣盛行,發熱、目吊、驚搐、發痙,是也。宜太極丸:天竺黃、膽星、(各五錢。)大黃(三錢)、麝香(三分)、冰片(三分)、殭蠶(三錢),糯米飯丸,如芡實大,硃砂為衣。凡遇疫證,薑湯下一丸,神效。

白話文:

月經來潮時患瘟疫,邪氣不會入侵胃部,而是進入血室,晚上發熱神志不清,或只在晚上發熱而不神志不清,可用柴胡湯治療,藥材包括柴胡、黃芩、半夏、甘草和生地。

月經停止後患瘟疫,可用柴胡養榮湯治療,這兩種情況在虛實上有所區別。

孕婦患瘟疫,如果需要瀉下,就按照之前的方法瀉下,不要迷信參、術安胎的說法而使用補藥,這樣非常危險。但泻药必须泻下后就停止,不要过量。

兒童患瘟疫,如果遇到時疫流行,發熱、眼球上吊、抽搐、痙攣,就是瘟疫的表現。可用太極丸治療,藥材包括天竺黃、膽星、大黃、麝香、冰片、殭蠶,用糯米飯做成丸,大小如芡實,外裹朱砂。遇到瘟疫,用薑湯送服一丸,效果神奇。

2. 補遺病論

疫兼痢,發熱身痛,渴躁滿吐,最為危急,宜檳芍順氣湯:檳榔、白芍、枳實、厚朴、大黃,生薑煎服。

疫兼水腫,宜小承氣下之。

陽證似陰,外寒而內熱,則小便必赤,最易辨也。

陰證似陽,此傷寒有之,瘟病無有也。

白話文:

如果瘟疫同時伴隨痢疾,症狀包括發燒、身體疼痛、口渴、煩躁、嘔吐,情況最為危急,應該服用檳芍順氣湯:檳榔、白芍、枳實、厚朴、大黃,用生薑煎煮服用。

如果瘟疫伴隨水腫,應該服用小承氣湯瀉下。

陽證表現得像陰證,外表寒冷,內裡卻有熱,就會出現小便發紅,最容易辨別。

陰證表現得像陽證,這種情況只有傷寒會有,瘟疫則不會出現。

3.

《內經》論瘧,謂生於風。蓋外感風寒,邪在太陽陽明屬表,則發熱。在少陽屬半表半裡,則寒熱往來。觀《傷寒論》可見。瘧疾往來寒熱,邪在少陽也。故仲景有瘧脈自弦,弦數多熱,弦遲多寒之說。喻嘉言亦謂:邪在少陽或兼他經證則有之,謂他經而全不涉少陽則不成其為瘧。

故不論兼有何脈,皆不離弦之一字,以弦乃少陽脈也。然傷寒少陽證往來寒熱無定期,而瘧病往來寒熱有定期者,以彼止受感無形之邪風,風者善行數變故無定期。此雖亦感無形之邪風,然必郁成有形之痰涎留滯一處,與日行之衛氣相遇,邪正交爭乃作,故有定期也。古謂無痰不成瘧以此。

白話文:

《內經》提到瘧疾,認為它是由風引起的。因為外感風寒,邪氣入侵太陽、陽明經絡,停留於表層,就會發熱。如果邪氣入侵少陽經絡,則停留在半表半裡的部位,就會出現寒熱交替的症状。這點可以從《傷寒論》中得到佐證。

瘧疾的寒熱往來,是因為邪氣停留在少陽經絡。因此,張仲景在《傷寒論》中指出,瘧疾的脈象表現為弦脈,弦脈數而有力者,多為發熱;弦脈遲而無力者,多為發寒。喻嘉言也認為,瘧疾的病因雖然可能兼及其他經絡,但一定會涉及少陽經絡,否則就不是瘧疾。

因此,無論瘧疾患者的脈象如何變化,都離不開“弦”這個字,因為弦脈是少陽經絡的典型脈象。然而,傷寒少陽證的寒熱交替沒有固定的時間,而瘧疾的寒熱交替卻有固定的時間。這是因為傷寒少陽證是受到無形的風邪入侵,風邪善於流動變化,因此沒有固定的發作時間。而瘧疾雖然也是受到無形的風邪入侵,但風邪會郁結形成有形的痰涎,停留在某個部位,並與每日運行的衛氣相遇,邪正相爭,才會發作,因此具有固定的發作時間。古人說“無痰不成瘧”,就是這個道理。

夫瘧由於痰滯,而痰之滯也,豈獨由於風寒,一切外感內傷皆能致之。故又謂無食不成瘧,以食滯成痰也。外感以風寒為舉隅,內傷以食為舉隅,所當推廣以求之者也。又推之外感內傷,既能鬱熱蓄痰,獨不能停濕滯血而為是證乎?此楊仁齋所以有黃水瘀血之論也。問曰:痰血留滯之說深為有理,然嘗見痰滯血凝結為瘡腫,發為寒熱,亦無定期,且或有不發寒熱者,何也?曰:瘡腫初起發寒熱者,必其邪盛勢大者也。邪盛勢大,連踞表裡,無時不與衛氣相遇,旋滯旋通,旋通旋滯,故無定期。

其後不復發寒熱者,以日久正氣另闢行徑,不與之爭也。(說見積聚。)若其初亦不發寒熱者,必其瘡腫之小者乃然,小邪不足以滯大氣也。《經》曰:陽並於陰則寒,(並,兼併為一之義。衛氣與邪相爭。正為邪滯,內郁不通,不達於表則表寒,不行於里則裡寒,內外皆寒,似純陰無陽者然,故曰並也。河間謂並於陰乃陽氣入於陰分,亦即內郁之說。

白話文:

瘧疾的成因與病理

瘧疾的發作,是由於體內痰濕停滯所致,而痰濕的積聚,不僅僅因為風寒入侵,一切外感和內傷都可能造成。因此古人有“無食不成瘧”的說法,意思是飲食不節,容易導致食積化痰,進而引發瘧疾。

風寒只是外感因素中的一個例子,食積只是內傷因素中的一個例子,我們應該從這兩個例子出發,推廣至其他外感和內傷因素,找出更多引起瘧疾的原因。

除此之外,外感和內傷除了會造成鬱熱蓄痰,也可能導致濕氣停滯、血液瘀阻,而形成瘧疾的病症。這也是楊仁齋提出“黃水瘀血”論點的緣由。

有人會問:痰血停滯的說法很有道理,但是我們經常看到痰濕和血瘀凝結在一起形成瘡腫,並伴隨寒熱交替,而且發作時間不固定,甚至有些患者完全不發寒熱,這是為什麼呢?

回答是:瘡腫剛開始時發熱,是因為邪氣入侵,力量強盛,在表裡之間相互交戰,不斷與衛氣爭奪,時而停滯,時而通暢,因此發熱時間不固定。

隨著時間推移,正氣逐漸恢復,開闢了新的運行通路,不再與邪氣交戰,所以就不再發熱。

如果從一開始就沒有發熱,則可能是因為瘡腫較小,邪氣不足以影響到全身,所以沒有引發寒熱。

《經》上說:“陽並於陰則寒”,這裡的“並”指的是兼併為一。衛氣與邪氣相互爭奪,正氣被邪氣阻滯,內郁不通,無法到達體表,則表寒,無法深入臟腑,則裡寒,内外皆寒,如同純陰無陽,因此稱為“並”。河間學派認為“並於陰”指的是陽氣進入陰分,也就是內郁的說法。

)陰並於陽則熱,(陽郁成熱,郁久則伸,內熱外達,內外皆熱,似純陽無陰者然。)寒時毛髮豎立,欠伸,遍體寒慄,鼓頷,(陽並於陰則陽虛,陽明虛則鼓頷,以陽明脈循頰車也。高鼓峰謂:熱鬱將發,火氣衝突,元氣走散,故寒凜。與《經》少異,然亦通。)腰背頭項俱痛,(太陽虛也。

太陽脈抵腰夾背,上額交巔,下項。)中外皆寒,(此非真寒,乃陽郁之寒耳。)湯火不能溫也。(則此時不必用溫藥可知。)熱時內外皆熱,冰水不能寒也。(此時不必用涼藥可知。此段皆經文。)

有一日一作而或日早或日遲者,按《內經》謂風邪所客,視其虛而入之。如腰脊虛則入腰脊,手足虛則入手足,風府虛則入風府,因舉入風府者以例之。風府,穴名,在項上陷中。邪客風府,有淺有深。淺者,衛氣日行於表,與淺分之邪相遇,夜行於里,則不與遇矣。深者反此,故每日一遇。

白話文:

陰氣與陽氣結合就會產生熱,陽氣鬱結成熱,鬱結時間久了就會舒展,內熱外達,內外皆熱,就像純陽無陰一樣。天氣寒冷時毛髮豎立,打哈欠,全身發冷,嘴巴張開,這是陽氣與陰氣結合,導致陽氣虛弱,陽明經虛弱就會嘴巴張開,因為陽明經脈循行於面頰。高鼓峰說:熱氣鬱結將要發作,火氣衝突,元氣散失,所以感到寒冷。這與《經書》略有不同,但意思也相通。腰背頭頸都疼痛,這是太陽經虛弱的表現。太陽經脈到達腰部夾著背部,向上到額頭交會於頭頂,向下到頸項。內外都感到寒冷,這不是真正的寒症,而是陽氣鬱結造成的寒冷。熱水火烤都無法溫暖身體。這時候就知道不需要用溫熱的藥物。天氣炎熱時,內外都感到熱,冰水也無法降溫。這時候就知道不需要用涼性的藥物。以上都是經文的內容。

如果有一天做一件事,有時早有時晚,根據《內經》的說法,這是風邪入侵所致。風邪會根據身體的虛弱部位入侵。例如腰脊虛弱就會入侵腰脊,手足虛弱就會入侵手足,風府穴虛弱就會入侵風府穴。以風府穴為例,風府穴是一個穴位,位於頸項部的凹陷處。風邪入侵風府穴,有淺有深。淺的風邪,衛氣白天在體表運行,遇到淺層的風邪,晚上運行到內部,就不會遇到風邪了。深的風邪則相反,所以每天都會遇到。

如今日卯時與遇,明日卯時又與遇也。衛氣到則肉理開,邪氣之在風府者,得以入之,正不客邪,相爭而病作矣。此邪氣留滯其處,著而不行者,故每日如期而發。若邪氣行而不著,每日循夾脊之膂下行一節,自風府至尾骶骨,共二十五節,則風府之邪,計二十五日下行至骶骨,與衛氣每日離一節,故其作日遲。

如今日卯時衛氣到風府,與適在風府之邪遇而病者,明日卯時衛氣又到風府,與已離風府而下行一節之邪不相遇,則必待衛氣追及邪氣,相遇乃作,故日遲也。邪氣二十六入於脊內,注於伏行夾脊膂間之脈,其氣上行,無關節之間隔,故九日而上出於缺盆之中。衛氣從腹上行,從背下行,伏膂之脈亦背也。

白話文:

如果今天卯時遇到邪氣,明天卯時又會遇到邪氣。衛氣到達的地方,身體就會打開,風府穴的邪氣就能趁機入侵。正氣抵抗不了邪氣,互相爭鬥就生病了。這邪氣停留在風府穴,沒有移動,所以每天固定時間發作。如果邪氣移動不固定,每天沿著脊柱往下走一節,從風府穴到尾椎骨,一共二十五節,那麼風府穴的邪氣要二十五天才能到達尾椎骨,衛氣每天離開邪氣一節,所以發病時間會延後。

比如今天卯時衛氣到達風府穴,遇到正在風府穴的邪氣而生病,明天卯時衛氣又到達風府穴,但已經離開風府穴往下走一節的邪氣就不會相遇,所以要等到衛氣追上邪氣,相遇才會發病,因此發病時間就會延後。邪氣經過二十六天就會進入脊柱內,進入伏行於脊柱兩側的經脈,氣向上走,沒有關節的阻擋,所以九天就能從缺盆穴出來。衛氣從腹部向上走,從背部向下走,伏行於脊柱兩側的經脈也在背部。

下行之衛氣迎上行之邪氣,故其作日早也。此《內經》之說如是。然有忽早忽晏,又忽復早者,則邪氣忽上忽下,忽淺忽深,行無一定之故也。豈必下盡二十五節乃始上行乎?發於晝者為陽,邪淺在陽分也;發於夜者為陰,邪深在陰分也。日早者,邪由深出淺也;日晏者,邪由淺入深也。

《經》言上下,不言淺深者,以衛氣晝行於表,夜行於里,即是言淺深耳。有間一日而作者,有間二日而作者,有間數日而作者,皆邪氣深入陰分,逼近臟腑,橫連膜原。膜原者,膈膜之處,空曠若平原,邪正可以並容,阻礙不甚,故久滯乃發也。《靈樞·歲露篇》所謂蓄積乃作也。

白話文:

當身體的衛氣向下運行時,會遇到向上侵襲的邪氣,因此疾病往往在早晨發作。這是《內經》的觀點。然而,有些人發病時間忽早忽晚,甚至忽而再次提早,這是因為邪氣在體內上下遊走,深淺不定,行蹤無跡可循。邪氣不一定需要向下運行至二十五個關節才開始向上侵襲。白天發病屬於陽證,邪氣淺表於陽分;夜晚發病屬於陰證,邪氣深藏於陰分。早上發病,代表邪氣由深處向淺表蔓延;下午發病,代表邪氣由淺表向深處侵入。

《經書》只談上下,不提深淺,是因為衛氣白天運行於體表,夜晚運行於內里,這本身就是指淺表與深處。有些人隔一天發病,有些人隔兩天發病,有些人隔幾天發病,都是因為邪氣深入陰分,逼近臟腑,橫向連結到膜原。膜原是指隔膜所在的地方,空曠如平原,邪氣和正氣可以同時存在,阻礙較小,因此久久停留才會發病。這正是《靈樞·歲露篇》中所說的「蓄積乃作」。

發於子、午、卯、酉日為少陰經瘧;發於辰、戌、醜、未日為太陰經瘧;發於寅、申、巳、亥日為厥陰經瘧。舊說如此,不必泥。

按衛氣遇邪之說,《經》言不一而足。又一條云:夏傷於暑,熱氣藏皮膚之內,腸胃之外,此營氣之所舍也。能令人汗孔疏,(熱舍營分,蒸汗故也。)腠理開,(暑邪若可泄矣。)因得秋氣,(至秋而感冒寒氣也。)汗出遇風,及遇水感寒,(些言或當時遇風、浴水,不必致秋乃感寒。

)氣藏膚內,(暑邪不得泄矣。或謂暑邪已從汗泄,此言寒邪內藏耳。然《經》又謂:夏暑汗不出,秋成風瘧。當從前說為是。)與衛氣並居。(相遇即並居。)衛氣日行陽,夜行陰,此氣(暑氣)得陽而外出,得陰而內搏,(暑邪在陽分則外爭,在陰分則內爭也。)內外相搏,(或在外或在內,與衛氣相迫搏。

白話文:

瘧疾發病時間跟經絡有關,如果在子、午、卯、酉日發病,屬於少陰經瘧;如果在辰、戌、醜、未日發病,屬於太陰經瘧;如果在寅、申、巳、亥日發病,屬於厥陰經瘧。古人這麼說,但也不必拘泥於此。

根據衛氣遇到邪氣的理論,《經》裡面記載有很多相關說法。其中一個說法是:夏天受暑熱侵襲,熱氣會藏在皮膚內,腸胃外,也就是營氣所在的部位。這會導致汗孔開張,腠理疏鬆,因為熱氣會蒸發汗液,使腠理變得容易開合。等到秋季,天氣轉涼,人體容易感冒寒氣。如果在出汗時遇到風,或者在水裡受寒,寒氣就會藏在皮膚內,因為暑熱沒有排出,或者暑熱已經隨汗液排出,但寒氣卻留在了體內。另外,《經》裡還說,夏天受暑熱侵襲,汗出不暢,到秋天就會變成風瘧。所以應該以之前說法為準。

暑氣會跟衛氣共處一體,衛氣白天走陽經,晚上走陰經。暑氣遇到陽氣就會向外發散,遇到陰氣就會向內搏擊。暑氣在陽分就會向外爭奪,在陰分就會向內爭奪,這樣一來,暑氣就會跟衛氣在體內外相互爭鬥。

故曰作。是亦以衛氣為言也。)乃又出一條云:夏傷於暑,汗出腠開,遇夏氣悽清之水寒,(吳鶴皋謂:水當作小。)藏於皮膚,至秋復傷於風,先傷於寒為陰邪,後傷於風為陽邪,故先寒後熱,名寒瘧。若先傷風后傷寒,則先熱後寒,名溫瘧。詳其意,是言陽風與陰寒相爭,而為寒熱往來,全與衛氣無涉。

果爾則遇時可作,何必每日一作耶?且風寒無大分別,無論冬月,即當暑令,得風則涼,是風亦即寒也。而謂風為熱氣可乎?其說可疑,必後人之偽託也。又《經》論溫瘧先熱後寒,謂得之冬中風寒,氣藏骨髓中,(此與《內經》所言,冬不藏精之人,外感風寒,深入骨髓,鬱熱於內,精不藏則腎水先虛,熱伏則腎水益涸,至春夏遇風寒,發為溫暑病意同。)至春則氣大發,(寒鬱成熱,因陽氣而大發也。

白話文:

因此說作法,其實就是指保護體內的衛氣。另外還有一種說法:夏天傷暑,汗出毛孔開張,遇到夏天的冷涼水,就會藏在皮膚裡,到秋天又受風寒,先受寒邪是陰邪,後受風邪是陽邪,所以先寒後熱,稱為寒瘧。如果先受風邪後受寒邪,則先熱後寒,稱為溫瘧。仔細想想,其實就是陽性的風和陰性的寒互相爭鬥,導致寒熱交替,與衛氣沒有關係。

如果真是這樣,那遇到時機就可以做,為什麼要每天都做呢?而且風寒並沒有太大區別,無論是冬天還是夏天,遇到風就會覺得涼,也就是說風其實也是寒。怎麼能說風是熱氣呢?這種說法很可疑,一定是後人偽造的。另外,《經》中講溫瘧先熱後寒,說是在冬天受風寒,寒氣藏在骨髓中,到了春天,寒氣就大發,因為寒氣鬱結化熱,遇到陽氣就大發。

)邪不能自出,(邪深藏也。)因遇暑氣,腦髓爍,肌肉消,(言熱至骨也。)腠理開發,或有所用力,邪氣與汗皆出,此病藏於腎,先從內出之於外也。如是者陰虛而陽盛,盛則熱矣,衰(熱衰也。)則氣復反入,入則陽虛,虛則寒矣。(陽氣發泄太過,則表虛而怯寒。表怯寒則斂而內返,氣內返則表愈虛,故寒也。

)此亦不言衛氣與邪遇,且與上條所論溫瘧先傷風后傷寒,故先熱後寒不同。豈溫瘧固與他瘧不同,特以其有寒熱與瘧相類,故亦以瘧名之,其證自有兩種耶,安得起作《內經》者問之?

有經瘧,《內經》曰:足太陽(膀胱經)。之瘧,腰痛頭重,寒從背起,(太陽脈抵腰上頭夾背也。)先寒後熱,刺郄中。(郄中,即膕中,太陽脈。易老用羌活加生地黃湯、小柴胡加桂枝。)足少陽(膽經)。之瘧,身體解亦,(身體解惰名解亦。)寒不甚,熱不甚,(陽並於陰,自外之內,則寒甚。

白話文:

病邪無法自行排出體外,深藏在體內。遇到暑氣,腦髓灼熱,肌肉消瘦,說明熱氣深入骨髓。毛孔張開,或因用力,邪氣和汗液同時排出,這病藏在腎臟,先從內部向外發散。這樣的情況下,陰虛陽盛,陽盛則發熱,熱衰退後,氣又反回體內,陽氣虛弱則發寒。陽氣過度發散,則表虛怕冷。表虛怕冷就會收縮向內,氣內返則表更加虛弱,所以發寒。

這段論述沒有提及衛氣與邪氣相遇,也與之前所論溫瘧先傷風後傷寒,先熱後寒不同。難道溫瘧本身就與其他瘧疾不同,只是因為它有寒熱交替的症狀與瘧疾相似,所以也稱為瘧疾嗎?它的病症本身就有兩種,這點還需要《內經》的作者來解答。

有經絡瘧疾,《內經》說:足太陽經的瘧疾,腰痛頭重,寒從背部開始,因為太陽經脈到達腰部、頭部並夾住背部。先寒後熱,刺郄中穴。郄中穴就是膕中穴,屬於太陽經脈。容易老化的人可用羌活加生地黃湯,小柴胡加桂枝治療。足少陽經的瘧疾,身體困倦乏力,寒熱都不劇烈,因為陽氣與陰氣相合,從外向內,所以寒氣較重。

陰並於陽,自內之外,則熱甚。少陽在半表半裡,往來不遠,非若他經之大出大入,故其寒熱不甚。想當然耳。)惡見人,見人心惕惕然,(少陽以膽為腑,經虛則腑亦虛,故見人而恐也。)熱多汗出甚,(少陽木火升發使然。)刺本經。(易老用小柴胡湯。)足陽明(胃經)之瘧,先灑淅寒甚,久乃熱,熱去汗出,喜見天日火光,(陽明受陽邪,則惡日與火,若受陰邪,則反喜之,汗出熱泄,陽氣乍虛,雖原受陽邪,亦喜之矣。)刺跗上。

(本經衝陽穴。易老用桂枝二白虎一湯、黃芩芍藥加桂湯。)足太陰(脾經)之瘧,不樂,好太息,(脾脈不運,則上焦氣不行,故不樂,而太息以舒之。)不嗜食,(氣不化故不飢。)多寒熱汗出,病至則嘔,嘔已乃衰,(脾脈絡胃夾咽故善嘔)。刺本經穴。(易老用小建中湯、異功散。

白話文:

陰氣與陽氣交結,從內部向外擴散,就會造成很強的熱症。少陽經位於半表半裡,病邪往來距離不遠,不像其他經脈病邪大進大出,因此寒熱症狀不嚴重。這很明顯嘛!患者害怕見人,看到人就心慌意亂,因為少陽經與膽腑相連,經脈虛弱,膽腑也會虛弱,所以才會見到人就害怕。發熱時大量出汗,是因為少陽經屬木火,具有升發的作用。針刺少陽經的穴位。老醫生可以用小柴胡湯治療。

足陽明經(胃經)的瘧疾,一開始會出現嚴重的寒戰,過了一段時間才發熱,熱退之後會出汗,患者喜歡見陽光和火光。因為陽明經受到陽邪的侵襲,所以會厭惡太陽和火光,如果受到陰邪侵襲,反而會喜歡陽光和火光。汗出熱退,陽氣暫時虛弱,雖然原本受到陽邪的侵襲,但也會喜歡陽光。針刺足陽明經的穴位。老醫生可以用桂枝二白虎湯、黃芩芍藥加桂湯治療。

足太陰經(脾經)的瘧疾,患者心情不好,喜歡嘆氣,這是因為脾經脈絡不暢,導致上焦氣機不通暢,所以心情不好,才用嘆氣來舒緩。患者食慾不振,是因為氣機不運化,所以不感到飢餓。患者經常出現寒熱症狀,伴隨出汗,病情發作時會嘔吐,嘔吐完畢後病情減輕,這是因為脾經脈絡與胃經和咽喉相連,所以容易嘔吐。針刺足太陰經的穴位。老醫生可以用小建中湯、異功散治療。

)足少陰(腎經)之瘧,嘔吐甚,(腎脈上貫肝膈,循喉嚨故也。)多寒熱,(邪入深故多。)熱多寒少,(水虛也。)欲閉戶牖而處,(腎陰衰故惡躁喜靜。)其病難已。(刺法失。易老用小柴胡加半夏湯。)足厥陰(肝經)之瘧,腰痛少腹痛,小便不利,(肝脈過陰器,抵小腹故也。

)非癃也,(小便淋名瘧。)數便,(言小便頻數,澀短不利,非淋也。)噫,(肝氣鬱,故噫以舒之。)恐懼,(肝有餘則怒,不足則恐也。)氣不足,腹中悒悒,(不快之意。氣不足則不得舒暢也。)刺本經。(易老用四物柴胡苦楝附子湯。)以上論別足六經證,不言手六經,以足經長而遠,可包手經。

白話文:

腎經的瘧疾,患者會嚴重嘔吐,經常感到寒熱交替,而且熱多寒少,喜歡關起門窗獨處。這種病症很難治癒。肝經的瘧疾,患者會腰痛、小腹痛、小便不利,雖然不是尿道阻塞,但小便頻數、澀短不利,還會打嗝、感到恐懼、氣力不足、腹中不適。治療時應該針刺肝經。

故此與傷寒並單舉足經言,非病必不涉於手經也,可以意推。按瘧分六經,又分臟腑,正與衛氣行陽行陰,或淺或深,與邪相遇說合,則泥定少陽一經者非矣。然歷騐瘧證,在少陽經者居多,此仲景、嘉言所以專主少陽立說也。

有臟瘧,《內經》曰:肺瘧心寒,(肺金本清肅,寒邪加之益寒,故心覺寒冷。)寒甚熱,熱間善驚,如有所見者,(心近肺,心血為熱耗,故神不安。)刺太陰肺經及手陽明大腸經。(兩經相表裡,故分刺以殺其熱。易老用桂枝加芍藥湯。按五臟不受邪,而《經》列此五臟證者,蓋有臟氣素虛之人,為七情所傷,臟氣不行,因郁痰飲諸邪於內而成瘧也。)心瘧,令人煩心,欲得清水,反寒多,不甚熱,(熱在裡,故外不甚熱而多寒。

白話文:

因此,伤寒论只提到了足太阳经,并没有提到手太阳经,这是因为没有病症会只影响手太阳经,可以以此类推。按理说,疟疾应该分属六经,又分属脏腑,并且与卫气、阳气、阴气、浅表、深层以及邪气相遇等因素有关,所以不能仅仅局限于少阳经。然而,根据多年经验,疟疾发生在少阳经的案例最多,所以张仲景才会在伤寒论中专门论述少阳经。

有脏疟,内经里说:肺疟心寒(肺金本性清肃,寒邪入侵则更加寒冷,所以患者感到心寒)。寒气重则发热,热退后容易惊恐,仿佛看到什么东西一样(心脏靠近肺部,心血被热气消耗,所以神志不安)。针刺太阴肺经和手阳明大肠经(两经相表里,所以分别针刺以驱除热邪。易老用桂枝加芍药汤)。按理说五脏不会直接受邪气侵袭,但是经书中列举了这些五脏症状,这是因为有些人生来就脏气虚弱,因七情所伤导致脏气运行不畅,郁结痰饮等邪气在体内,最终形成了疟疾。心疟,让人烦躁,想喝凉水,反而是寒气多,不太热(热邪在内,所以外表不太热,反而是寒气多)。

)刺本經。(易老用桂枝黃芩湯。)肝瘧,色蒼蒼然,太息,(木氣不暢,故太息以達之。)其狀若死者,(木為春生之氣,不舒而閉也。)刺本經見血。(易老用四逆湯、通脈四逆湯。)脾瘧,寒,腹痛;熱則腸鳴,鳴已汗出,刺本經。(易老用小建中湯、芍藥甘草湯。)腎瘧,洒洒然,腰脊痛(腰脊屬腎)宛轉,大便難,(腎主二便故也。

)目眴眴然,(欲瞑也。《傷寒論》少陰病但欲寐,即此意。按眴、瞬同,目動也,無欲瞑意。此解恐非。)手足寒,刺本經及足太陽膀胱經。(表裡並刺也。易老用桂枝加當歸芍藥湯。)

白話文:

肝瘧,臉色蒼白,不停地嘆氣,這是因為肝氣不暢,所以才嘆氣來舒解。患者的狀態就像快要死了一樣,這是因為春天生長的氣機不舒暢,被阻礙了。針刺本經穴位,讓血液流出。脾瘧,患者感到寒冷,腹部疼痛,發熱時腸鳴,鳴叫完後出汗,針刺本經穴位。腎瘧,患者感到身體發冷,腰背疼痛,因為腰背屬於腎臟,患者身體扭動,排便困難,這是因為腎臟主導排泄。

眼睛看起來昏花,想要閉眼休息,手腳冰冷,針刺本經穴位和足太陽膀胱經,因為需要同時針刺表里兩個經絡。

有腑瘧,《內經》曰:胃瘧,善飢而不能食,(胃熱故飢,脾虛故不能食。)食而支滿腹大,(支,支撐之意。)刺本經及足太陰脾經橫脈(二經絡脈之橫者。)出血。(此論胃腑瘧證,不言諸腑,可以意推。《傷寒論》亦止言胃腑,以諸經之邪,皆得入胃也。)大抵因風寒者,先必有怯寒、鼻塞等證,宜發散。

若春時感風寒成溫瘧者,必渴,必汗出不惡寒,熱多寒少,多先熱後寒。(熱多陽盛,陽性急,故先發熱。衰而退,表氣乍虛,故微覺寒。宜白虎湯。)因傷暑者,必多汗,煩悶喘渴,體若燔炭,宜加暑門之藥,煎成露一宿,乃熱之而服。感燥氣者,必膚索唇揭,咽乾鼻燥,宜滋潤之劑。

白話文:

如果出現腑瘧,也就是胃瘧,《內經》裡說,患者會很餓卻吃不下,這是因為胃熱導致飢餓,而脾虛導致無法進食。吃東西之後會覺得撐,肚子很大,這是因為脹滿撐著。可以用針刺本經和足太陰脾經的橫脈,就會流血。

這個描述指的是胃腑瘧證,雖然沒有提到其他腑,但是可以根據這個推測其他情況。《傷寒論》也只提到胃腑,因為所有經絡的邪氣都可以進入胃。

一般來說,因為風寒引起的瘧疾,患者一開始就會怕冷、鼻子堵塞,應該用發散的藥物治療。

如果是在春天因為風寒引起的溫瘧,患者一定會口渴,還會出汗但不覺得冷,身體熱多於冷,通常先發熱後發冷。這是因為陽氣旺盛,陽性急躁,所以先發熱。陽氣衰退之後,表氣突然虛弱,所以稍微感到冷。可以用白虎湯治療。

如果因為暑氣引起的瘧疾,患者一定會出很多汗,感到煩悶、喘不過氣、口渴,身體像燒紅的炭一樣,應該加入暑門的藥物,煎成藥露過夜,第二天熱著喝。

如果因為燥氣引起的瘧疾,患者一定會皮膚乾燥、嘴唇乾裂、喉嚨乾渴、鼻子乾燥,應該用滋潤的藥物治療。

感濕氣者,必身重而痛,小便不利,宜去濕。因時氣者,必一方長幼病皆相似,審系何氣之邪治之。因飲食所傷者,證見痞悶,惡食噯腐,小柴胡湯(見寒熱)。合平胃散。(見傷飲食。)便結者,大柴胡湯加芒硝、厚朴。因氣鬱者,必面色青滯,脈澀,脅痛,嘔吐清水或苦水,意不樂,逍遙散(見郁)加黃連、(吳茱萸水浸炒。)貝母,倍柴胡。

白話文:

受到濕氣影響的人,通常會覺得身體沉重疼痛,小便不順暢,應該要祛除濕氣。如果因為時節氣候變化導致生病,就會出現同一地區的各種年齡層都患有類似疾病的情況,要仔細判斷是什麼樣的氣候邪氣導致的,再針對性治療。如果因為飲食不當而生病,就會出現胸悶、食欲不振、噯氣、反酸等症狀,可以服用小柴胡湯(見寒熱)。如果症狀同時出現,則要加用平胃散(見傷飲食)。如果出現大便不通的情況,可以服用大柴胡湯加入芒硝、厚朴。如果因為氣鬱導致生病,通常會表現為面色青灰、脈象沉澀、脅肋疼痛、嘔吐清水或苦水、情緒低落等症狀,可以服用逍遙散(見郁)加黃連、吳茱萸(用水浸泡後炒制)和貝母,柴胡的用量要加倍。

因勞倦者,必氣虛喘乏,四肢困倦,遇勞即發,補中益氣湯。(見氣。)經年不愈,邪結痞塊,脹痛,曰瘧母。以上均審所蓄之邪,是痰、是血、是黃水,分別治之。又須看熱多寒少、熱少寒多,以分寒熱。然熱多寒少而脈空虛,未可便用寒涼;熱少寒多而脈洪數,未可概用溫熱,又當細察也。

此外又有純寒無熱者,曰牝瘧,蜀漆散、牡蠣湯主之,或柴胡薑桂湯減黃芩加半夏。蓋其人素寒,所蓄之痰飲亦寒,與衛氣相觸,寒氣發動,純陰無陽,故但有寒無熱也。又有純熱無寒者,曰癉瘧,緣肺氣素熱,陽氣盛,(所蓄之痰涎亦熱,才遇衛氣之觸,熱勢即便激發也。)令人消爍脫肉。

白話文:

由於過度勞累,人體必然氣虛、喘乏、四肢無力,一勞動就容易發作,可以服用補中益氣湯來治療。若長期不癒,邪氣就會形成痞塊,導致脹痛,稱為瘧母。以上情況都要仔细判断积蓄的邪气是痰、血还是黄水,分别对症治疗。此外,还要观察体内寒热比例,根据热多寒少或热少寒多來决定治疗方案。但是,即使是热多寒少,但脉象虚弱,也不能直接使用寒凉药物;反之,即使是热少寒多,但脉象洪数,也不能一概而论使用溫熱药物,需要仔细观察才能确定。

除此之外,还有一些純寒無熱的病人,稱為牝瘧,可以用蜀漆散、牡蠣湯來治疗,或者用柴胡薑桂湯减去黃芩,再加入半夏。这类病人天生体质偏寒,体内积蓄的痰饮也是寒性的,当它与卫气接触时,寒气就会发作,导致纯阴无阳,所以只有寒气,没有热气。还有一些純熱無寒的病人,稱為癉瘧,因为他们肺气本来就偏热,阳气盛,积蓄的痰涎也是热的,只要遇到卫气接触,就会立刻激发热势,导致消瘦、肌肉萎缩。

《經》云:陰氣先絕,陽氣獨發,(言肺熱偏於陽而無陰也。)則少氣(壯火食氣也)煩冤,(煩熱不安也。)手足熱而欲嘔。(小柴胡合白虎湯。)

又有感山嵐瘴氣,濕熱熏蒸而為瘴瘧者,王裴曰:南方天氣暑熱,地氣鬱蒸,草木水泉皆稟惡氣,故病者往來寒熱,名冷瘴。蘊熱沉沉如臥炭火中者,名熱瘴。甚者病即失音,名啞瘴。熱甚晝夜不止,稍遲二三日則血凝難救,南方謂之中箭,又謂之中草子。有挑草子法,乃以針刺頭額及上下唇,仍以楮葉擦舌,皆令血出,徐以藥解其內熱,可愈。

楊仁齋曰:瘴瘧,挾嵐瘴溪毒之氣致然,血乘上焦,令人迷悶,甚則狂躁,啞不能言,皆由敗血瘀心,毒涎聚脾。治須涼膈,疏通大腸,小柴胡加大黃、觀香丸、治瘴木香丸,皆為要藥。僧繼洪曰:冷瘴宜用不換金正氣散,(見中寒。)熱瘴宜用挑草子法。此病最難治,涼藥多不可用,(句未妥,涼藥雖恐冰血,獨不可加辛散之品乎?)熱藥亦不可輕用,且與和解可也。

白話文:

經書上說:陰氣先消失,陽氣獨自發作,這說明肺熱偏向陽氣而缺乏陰氣,因此會出現呼吸短促、煩躁不安、手腳發熱想吐等症狀,可用小柴胡湯合白虎湯治療。

此外,也有人因為受到山嵐瘴氣、濕熱熏蒸而患上瘴瘧,王裴說:南方天氣炎熱,地氣鬱悶,草木水泉都帶有惡氣,所以病人會出現反覆寒熱的症狀,稱為冷瘴。如果熱氣鬱結沉沉,像埋在火炭中一樣,則稱為熱瘴。嚴重者會失去聲音,稱為啞瘴。熱症嚴重時晝夜不停,稍微延誤兩三天就會血凝難救,南方人稱之為中箭或中草子。有挑草子的方法,就是用針刺頭額和上下嘴唇,再用楮葉擦舌,讓血流出來,然後用藥物緩解內熱,就能痊癒。

楊仁齋說:瘴瘧是由於山嵐瘴氣、溪毒之氣引起的,血液上行至上焦,令人昏迷,嚴重者會狂躁,啞口無言,都是因為敗血瘀積於心,毒涎聚於脾所致。治療需要清熱解毒,疏通大腸,可用小柴胡湯加黃連、觀香丸、治瘴木香丸,這些都是重要的藥物。僧繼洪說:冷瘴宜用不換金正氣散,熱瘴宜用挑草子法。這種疾病最難治療,涼藥大多不能使用,熱藥也不能輕易使用,應該以和解為主。

啞瘴即熱瘴之甚者,血得寒則凝澀,得熱則淖溢,面赤心熱,舌破鼻衄,皆熱沸血壅所致,故宜用挑草子法出其血。甚則血上塞心竅,啞不能言,但噫噫作聲,即啞瘴也。治此皆當散血,用黑神散(見血)立散。(黑神散須慎用。)其或痰迷心竅而舌強者,不在此論。

又有似瘧非瘧者,如傷寒邪在少陽經,往來寒熱,似瘧而無定期,或一日二三遍,且熱已即寒,寒已即熱,相繼不息,不似瘧之有定期,有息時也。又虛人亦有往來寒熱。《經》云:陽虛則外寒,陰虛則內熱,陰氣上入陽中則惡寒,(本身下焦陰寒之氣,上干陽分則惡寒。)陽氣下入陰中則發熱。

白話文:

啞瘴是熱瘴加重的情況,血液遇寒則凝固,遇熱則溢出。面紅心熱、舌頭破裂、流鼻血,都是熱氣沸騰,血液壅塞導致的,所以要採用挑草籽的方法放血。嚴重時血液阻塞心竅,導致無法說話,只能發出「噫噫」的聲音,這就是啞瘴。治療啞瘴都應以散血為主,用黑神散(見血)立刻就能散血。(黑神散須謹慎使用。)如果出現痰迷心竅導致舌頭僵硬的情況,不在此討論範圍內。

還有一種情況類似瘧疾,但不是真正的瘧疾,像是傷寒邪氣在少陽經,出現寒熱交替,看似瘧疾卻沒有固定的發作時間,可能一天發作兩三次,而且熱退即寒,寒退即熱,反覆不斷,不像瘧疾有固定的發作時間,也會有休息的時候。體虛的人也會出現寒熱交替。《經》書中說:陽氣虛弱則外寒,陰氣虛弱則內熱,陰氣上升進入陽氣中則惡寒(本身下焦陰寒之氣上衝陽氣則會感到惡寒),陽氣下降進入陰氣中則發熱。

(上焦陽氣下陷陰中,則發熱。)故亦有往來寒熱,似瘧而實非瘧,病後產後多有之,必由積漸虛損而致,與瘧之發於陡然者不同。且亦忽作忽止,無有定期,與瘧之不爽其期者又別也。(按瘴瘧亦有無定期者,不可不知。)

治法:無汗鬚髮汗,散邪為主;(丹溪謂:外邪必用汗解,惟足厥陰最難得汗,其汗至足方佳。大率取汗非必用麻黃輩,但開鬱通經,邪即散而為汗矣。)有汗當斂汗,扶正為先;新發邪實者,可汗、吐、下;久病正虛者,宜補氣血;稍久而正虛邪滯者,宜一補一發;若深入於陰分者,宜先升後汗;至若邪乘虛入,則宜以發散祛其客邪,然後扶持胃氣;痰、食、氣滯,則先以消導散其壅滯,然後漸補脾元。諸瘧發過三五次,表裡之邪皆清,即宜截之。

凡用藥,病正發時,當避其銳氣,於未發前二時服。

白話文:

如果上焦的陽氣下降到陰中,就會發熱。所以也會有寒熱交替,看似瘧疾但其實不是,病後產後經常出現,都是因為逐漸虛損造成的,這和瘧疾突然發作不同。而且這種病還會忽發忽止,沒有固定時間,也和瘧疾時間固定有所區別。需要注意的是,瘴瘧也有不定期發作的,不可不知。

治療方法:沒有汗就需要發汗,以散邪為主;有汗就應該斂汗,以扶正為先;新發的邪實者,可以用汗、吐、下;久病正虛者,應該補氣血;稍微久一點,正虛邪滯的,應該一邊補一邊發;如果深入陰分,應該先升後汗;如果邪乘虛入,就應該先用發散藥祛除客邪,然後再扶持胃氣;痰、食、氣滯,就應該先用消導藥散其壅滯,然後再逐漸補脾元。如果瘧疾發作了三五次,表裡之邪都清除了,就應該截斷病勢。

用藥的時候,病發作時應該避開藥物的銳氣,在發作前兩個時辰服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