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碥》~ 卷之二·雜症 (9)
卷之二·雜症 (9)
1. 喘哮
喘謂呼吸迫促,勞動之人多有之。(如奔走則氣喘是也。)其在病機,則氣之上奔也。古人又以短氣名之,謂呼吸之氣短促也。然有實喘虛喘之分,所當詳辨。實者有邪,邪氣實也;虛者無邪,正氣虛也。實喘之狀,張口抬肩,搖身擷肚,胸脹氣粗,聲高息湧,惟呼出之為快也。
虛喘之狀,氣少而不續,慌張短怯,聲低息微,皇皇然若氣之欲斷。(似喘不抬肩,似呻吟而無痛,呼吸雖急而無痰聲是也。)
實喘有由於外感者,六淫外邪壅閉肺氣,以致胸滿上喘也。有由於內傷者,七情五志之動火,酒食痰濕之鬱熱,上壅於肺而喘也。又有一等火鬱甚者,其上衝作喘,與諸實喘無異。而陽氣內郁之極,不能暢達,以致四肢厥逆,六脈伏澀,(按之鼓指。)此不可以熱藥投,亦不可以寒藥下,(用寒則火愈郁。
白話文:
喘息的古今解讀
喘,指的是呼吸急促,勞動過度的人常會出現。 例如,快速奔跑就會喘不過氣。從病理機制來看,喘是氣往上衝的表現。 古人將喘稱為「短氣」,指的是呼吸急促而短暫。
喘息分為實喘和虛喘,必須仔細辨別。
- 實喘是由於外邪入侵,導致氣機阻滯所致。 實喘的症狀表現為張口抬肩,搖晃身體,腹部起伏,胸悶氣粗,聲音洪亮,呼吸急促,只想呼氣。
- 虛喘是由於正氣不足,導致氣虛無力所致。 虛喘的症狀表現為呼吸微弱,氣息不連貫,慌張急促,聲音低沉,呼吸微弱,感覺好像快要斷氣一樣。 (虛喘患者可能沒有抬肩,像呻吟卻沒有疼痛,呼吸急促但沒有痰音。)
實喘的成因可以分為外感和內傷兩種:
- 外感實喘 是由於六淫(風、寒、暑、濕、燥、火)外邪入侵,阻礙肺氣,導致胸悶喘息。
- 內傷實喘 是由於七情(喜、怒、憂、思、悲、恐、驚)過度,五志(志、意、情、氣、神)鬱結,或飲食不節,導致痰濕鬱熱上擾肺氣,而出現喘息。
還有一種情況是火熱鬱結,上衝而導致喘息,與其他實喘症狀類似。 但如果陽氣內鬱嚴重,不能暢通,則會出現四肢冰冷,脈象沉細,按之無力。這種情況不能用溫熱藥物治療,也不能用寒涼藥物治療,因為寒涼藥物會加重陽氣鬱結。
總而言之,喘息的病因複雜,需要根據患者的具體症狀和體質進行辨證論治。
)惟逍遙散(見郁)加茱、連,宣散蓄熱,得汗即愈,愈後六味(見虛損)調之。
虛喘有由於陽虛者,肺氣實則能清肅下行,脾氣實則能健運四布,虛則不能運行下降,而但浮越於上也。有由於陰虛者,肝腎陰虛(兼水火言)則火上炎,乃真元耗損,命門之火自下上衝也。其人平居若無病,但覺喘乏,察其脈,數大而虛,或微而無力者是也。
東垣曰:華佗云盛而為喘,《活人》亦云喘為氣有餘,然盛而為喘者,非肺氣有餘也。氣盛當認作氣衰,有餘當認作不足。肺氣果盛,當清肅下行而不喘,以火入於肺,肺氣衰乃喘耳。故盛者非肺氣盛也,乃火邪盛也。故瀉之以苦寒,非瀉肺氣也,瀉肺中之火,即所以補肺氣也。
白話文:
如果病人是郁症,可以服用逍遙散,再加進去茱萸和防風,宣散體內積聚的熱氣,出汗後就能痊癒,痊癒後可以用六味地黃丸調養身體。
虛喘有兩種情況,一種是陽虛引起的,肺氣虛弱無法下降,脾氣虛弱無法運送營養,所以氣往上浮,導致喘不過氣。另一種是陰虛引起的,肝腎陰虛導致火氣往上炎,也就是身體的能量不足,命門之火從下往上衝,導致喘不過氣。這種病人平時看起來沒病,但很容易喘不過氣,脈象虛弱或微弱無力。
東垣先生說:華佗說喘息是氣盛,活人書也說喘息是氣有餘,但喘息並非肺氣有餘,而是氣虛,氣有餘應理解為氣不足。如果肺氣真的充足,它應該能下降,而不是喘息。火氣進入肺部,導致肺氣虛弱才會喘息。所以喘息並不是肺氣盛,而是火邪盛,因此用苦寒藥瀉火,不是瀉肺氣,而是瀉肺中的火氣,從而補肺氣。
按東垣所言固是,然壯盛之人,忽為邪襲者有之,未可便言氣衰也。但喘則氣越,亦必漸虛矣。
丹溪謂:新病屬實,久病屬虛。按新病亦有虛者,如其人本虛,而忽感風寒,是新病亦有虛也。久病亦有實者,如其人痰塞肺竅,久而不開,喘何由除,是久病亦有實也。實喘治法:傷風寒者,五虎湯、三拗湯、定喘湯、華蓋散。寒束熱成痰者,陳皮湯,天寒加桂枝。乍進乍退,得食則減,(痰為食所墜下也。
白話文:
根據東垣的說法,這的確是合理的。然而,體格強壯的人,突然受到外邪侵襲的情況也是存在的,不能輕易就說氣虛。但如果喘不過氣來,氣往上衝,那也必然會逐漸虛弱。
丹溪說:新病屬於實證,久病屬於虛證。然而,新病中也有虛證的情況,比如原本身體虛弱的人,突然感受風寒,這就是新病中的虛證。久病中也有實證的情況,比如痰堵塞肺部,久久不能打開,喘氣怎麼會消除呢?這就是久病中的實證。
實喘的治療方法:
- 感冒風寒者,可用五虎湯、三拗湯、定喘湯、華蓋散。
- 寒氣阻礙熱氣形成痰者,可用陳皮湯,天冷時加桂枝。
- 喘氣時好時壞,吃飽飯就減輕,這是因為痰被食物壓下去的緣故。
)食已即喘,是痰火,桔梗二陳湯。動作便有痰聲,是痰,定喘湯加栝蔞,三服後照痰證治之,甚者神仙住喘湯。止喘而無痰者,為氣實喘,蘇子降氣湯(見氣),甚者加葶藶、前胡。七情鬱結,上氣喘急,實者四磨飲、四七湯。(並見氣。
)諸實喘並忌斂、澀、升、補、燥、熱、酸、咸之劑,宜降氣清火,潤肺辛散,如蘇子、桑皮、枇杷葉、前胡、烏藥、枳殼、半夏、山梔、元參、知母、青黛、黃芩、貝母、二冬、花粉、杏仁、海石、橘紅皆可用。若脈洪實,遍身痰氣火氣,坐臥不得,宜黃連膏。水氣喘者,水氣逆行,肺氣得水而浮,(觀浴河者水浸至胸則喘可見。
白話文:
吃東西就喘,是痰火,可以用桔梗二陳湯。運動就會有痰聲,是痰,可以用定喘湯加栝蔞,服藥三次後根據痰的狀況再進行治療,嚴重者可以用神仙住喘湯。止喘但沒有痰,是氣實喘,可以用蘇子降氣湯,嚴重者加葶藶、前胡。七情鬱結,上氣喘急,實者可以用四磨飲、四七湯。
所有實喘都忌諱收斂、澀、升、補、燥、熱、酸、咸的藥物,宜用降氣清火、潤肺辛散的藥物,例如蘇子、桑皮、枇杷葉、前胡、烏藥、枳殼、半夏、山梔、元參、知母、青黛、黃芩、貝母、二冬、花粉、杏仁、海石、橘紅都可以使用。如果脈象洪實,全身痰氣火氣,坐臥不得,可以用黃連膏。水氣喘者,水氣逆行,肺氣被水氣阻滯而上浮,(就像在河邊洗澡,水浸到胸口就會喘,道理相同)。
)喘不能臥,葶藶大棗湯、桂苓朮甘湯(見痰飲)等,或汗之。是濕者,滲濕湯。(見傷濕。)暑熱喘者,白虎湯(見發熱,)栝蔞、枳殼、黃芩。食喘者,凡病初起即喘急,多是停食也。或放屁,甚者或咬人,消食自愈。小兒行走氣急作喘,多是食。食喘兼外感,散邪消食。
《經》有胃喘一證,謂胃絡不和,氣逆作喘。(胃氣本下行,二陽脈亦從頭走足,若不下行而反干乎上,則氣喘逆。)然所以致逆者,非火則食與痰耳,審治之。又有肺積,名息賁。(賁,奔同。肺氣結滯成積,則呼吸之息上奔。)在右脅下如覆杯,令人喘咳,發肺癰,詳積聚門。
白話文:
如果病人喘不過氣來,無法平躺,可以服用葶藶大棗湯或桂苓朮甘湯(如果伴隨有痰飲症狀),也可以嘗試讓病人流汗。如果是因為濕氣導致的喘,就應該服用滲濕湯(參考傷濕篇)。如果因為暑熱導致的喘,就服用白虎湯(參考發熱篇),也可以搭配栝蔞、枳殼、黃芩。如果因為吃飯導致的喘,通常是剛開始發病時就喘得厲害,這是食物停滯在體內造成的。患者可能還會放屁,嚴重的情況下甚至會咬人,只要幫助消化,就能自然痊癒。小孩子的喘氣,通常也是因為吃太多引起的。如果孩子喘氣同時伴隨外感,就需要散邪消食。
《經》中記載了一種叫做胃喘的疾病,指的是胃絡不和,導致氣逆上衝而引起的喘。由於胃氣本應該向下運行,而二陽脈也從頭部走到腳部,如果胃氣不能向下運行,反而向上衝,就會導致喘氣。造成氣逆的原因,除了火氣之外,就是飲食積滯和痰飲。治療的時候,要根據病因審慎選擇藥物。還有一種叫做肺積的疾病,又稱息賁(賁同奔)。這是因為肺氣積聚成塊,導致呼吸急促,氣息上衝。肺積通常會在右脅下摸到一個像覆蓋杯子一樣的腫塊,病人會喘咳,甚至可能發展成肺癰。詳情請參考積聚篇。
虛喘治法:肺氣虛者,人參、五味、阿膠之屬。人參為末,雞子清投新水,調下一錢。勞即喘者,胡桃不去衣九錢,人參一錢,杏仁去皮尖二錢,薑、棗煎,帶渣服,去大便一次即愈。昔有二人同行,一含人參則不喘,不含者喘,可見虛宜補。腎水虛者,相火由衝任直衝而上,非四物所能治、寒涼所能制。
其痰為腎水所泛溢,亦非竹瀝、枳、半所能化,必用六味(見虛損)加門冬、五味,大劑煎服,水升火降,喘自定。若腎火虛者,下焦陰寒之氣,逼其浮陽上越作喘,外證面赤(戴陽)煩躁,脈浮大而數,去死不遠,用助元接真鎮墜之藥,尚可回生。然不可峻驟,且先以八味丸(見虛損)、黑錫丹(見呃逆)、養正丹(見氣)之類,煎生脈散(見中暑)送下。
白話文:
虛喘治法:
肺氣虛者: 宜用人參、五味子、阿膠等補氣藥。人參研成粉末,用清水調和,每次服用一錢。如果勞累後就喘不過氣,可以將胡桃仁(不去皮,用九錢)、人參(一錢)、杏仁(去皮尖,用二錢)與薑、棗一起煎煮,帶渣服用,一次大便即可痊癒。以前有兩個人同行,其中一人含著人參就不會喘,不含的人就會喘,由此可見,虛症需要補益。
腎水虛者: 腎水不足,相火(腎火)就容易從衝任脈直衝向上,一般的四物湯、寒涼藥物都無法治療。
其痰是腎水泛溢所致,竹瀝、枳實、半夏等化痰藥也無效,必須用六味地黃丸(見虛損)加上門冬、五味子,大劑量煎服,才能達到水升火降的效果,使喘息止住。
若腎火虛者: 下焦陰寒之氣上逆,逼迫陽氣浮上而導致喘息,外症表現為面部發紅(陽氣浮越)、煩躁不安,脈象浮大而數,生命垂危,需用助元氣、接真陰、鎮墜陽氣的藥物,才能挽回生命。但不可操之過急,應先用八味丸(見虛損)、黑錫丹(見呃逆)、養正丹(見氣)等藥物,用生脈散(見中暑)送服。
覺氣稍定,然後以大劑參、耆、破故紙、阿膠、牛膝等以鎮於下,又以八味加河車為丸,遇飢則服,方可保全。火從衝任逆上,則胃氣之下行者亦從之逆上矣,東垣用調中益氣湯(見勞倦)加吳茱萸,(湯洗去苦味用。)然須治腎為是。
再按古人以短氣即喘,而分實喘虛喘,具如前說。若依後人分短氣與喘為二,則以短氣為虛喘,而喘單就實者言,未為不可也。參看短氣少氣篇。
哮者,喉間痰氣作響,以胸中多痰,黏結喉間,與呼吸之氣相觸成聲。得之食味酸鹹太過,(幼時多食鹽醋,往往成此疾,俗謂之鹽哮。)滲透氣管,痰入結聚,一遇風寒,氣鬱痰壅即發,其發每在冬初,必須淡飲食,行氣化痰。禁涼劑,恐風寒難解;禁熱藥,恐痰火愈熾。
白話文:
當感覺氣息稍微平穩後,接著用大劑量的人參、黃芪、破故紙、阿膠、牛膝等藥材來鎮住下焦,再用八味丸加上河車丸,肚子餓的時候就服用,這樣才能保全身體。火氣從衝脈和任脈逆流而上,就會導致胃氣下降的運作也跟著逆流而上,東垣先生用調中益氣湯,再加上吳茱萸,(湯藥洗去苦味再服用。)但一定要治療腎臟才能治本。
再根據古人的說法,短氣就是喘,而且分為實喘和虛喘,詳細內容如前文所述。如果按照後人的說法,將短氣和喘分為兩種,那麼短氣就屬於虛喘,而喘則單指實喘,這樣說也並無不可。可以參考短氣少氣篇。
哮喘是指喉嚨中有痰氣發出聲音,主要是因為胸中痰多,黏在喉嚨裡,與呼吸的氣體接觸而發出聲音。引起哮喘的原因是食用酸鹹味的食物過多,(幼年時吃太多鹽和醋,很容易患上這種疾病,俗稱鹽哮。)滲透到氣管,痰液堆積在裡面,一旦遇上風寒,氣鬱痰阻就會發作,通常在冬天剛開始的時候發作,必須要吃清淡的食物,疏通氣血化痰。禁止食用寒涼的食物,因為擔心風寒難以消除;禁止服用熱性的藥物,因為擔心痰火更加旺盛。
蘇子、桑皮、枳殼、青皮、半夏、前胡、杏仁、山梔必用。八九月內用承氣預下其熱,使冬時無熱可包,是妙法。哮久用青皮一個,劈開,入巴豆一粒,扎定,瓦上炙黃,每服三五分,姜酒下。愈後用半夏八兩,石膏四兩,蘇子二兩,丸服。又方,雞子略擊破殼,不可損膜,浸尿缸內三四日夜,煮吃,效,能去風痰也。
或貓屎燒灰,砂糖湯調下。皂莢去皮、弦、子,蜜炙二錢,明礬一錢,杏仁一錢,紫菀、桑皮、炙草、石菖蒲、半夏各二錢,白醜頭末一錢,膽星一錢五分,百部熬膏丸,綠豆大,每服七十丸。遇厚味即發者,清金丹。
白話文:
治療哮喘,必須使用蘇子、桑皮、枳殼、青皮、半夏、前胡、杏仁、山梔。在八、九月間,就要用承氣湯預先瀉除體內積熱,讓冬天沒有餘熱可以包藏,這是治療哮喘的妙法。哮喘病久治不愈,可以用青皮一個,劈開,放入巴豆一粒,扎好,放在瓦上炙烤至黃色,每次服用三到五分,用薑酒送服。治癒後,可以用半夏八兩,石膏四兩,蘇子二兩,製成丸劑服用。另一個方法是,雞蛋稍微敲破殼,不要損壞蛋膜,浸泡在尿缸裡三到四天夜裡,煮熟食用,可以有效去除風痰。
也可以用貓屎燒成灰,用砂糖湯調服。皂莢去掉皮、筋、子,用蜂蜜炙烤二錢,明礬一錢,杏仁一錢,紫菀、桑皮、炙草、石菖蒲、半夏各二錢,白丑頭末一錢,膽星一錢五分,百部熬成膏丸,用綠豆大的劑量,每次服用七十丸。如果遇到吃過油膩的食物就發作的,服用清金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