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夢瑤

《醫碥》~ 卷之五·四診 (7)

回本書目錄

卷之五·四診 (7)

1. 問頭身

傷寒,太陽經頭痛,自腦後上至巔頂,項強,腰脊痛。陽明頭痛在額前,連目珠,鼻孔干,不眠。少陽頭痛在兩角,及耳聾,脅痛。厥陰頭痛在巔頂,收引頭角,脈沉弦,手足厥冷,此為在經。(當歸四逆湯。)若在裡,則乾嘔,吐涎沫。(吳茱萸湯。)太陰、少陰脈不上頭,無頭痛證。

然太陰中濕亦頭痛,鼻塞,吐痰,腹滿自利。(要知是濕濁之氣上干清陽之分使然耳。)少陰中寒,亦有頭痛,連腦齒,爪甲青,此真頭痛,不治。(亦寒邪上攻使然。)溫熱病,時疫病,凡一切內火上炎之證,皆頭痛。內傷火升,新產血虛,皆有頭痛,但時痛時止,而無腦後痛者。

蓋火炎則痛在兩角,血虛則痛連魚尾,以其自內達外,必由少陽。是以痛見兩角者,則有少陽風熱與虛火之別。若痛在額前者,亦有陽明與食積之殊。其見腦後者,必太陽無疑也。頭痛如破者,風火相煽也。眩暈者,痰火上升也。頭傾視深,(目陷。)精神奪矣。耳聾耳疼,胸脅痛,寒熱口苦者,少陽經證。

耳聾,舌卷唇青,為直中厥陰。耳鳴及痛,火上衝也。耳聾,叉手冒心者,汗多而陽虛也。耳聾者,耳內無聲,竅常閉而不聞也。耳鳴者,耳內有聲,竅不閉,時聞時不聞也。(火動而上衝則鳴,而不聞外聲,火靜氣下,則不鳴而聞。)面熱者,足陽明病。邪在肺,則皮膚痛,喘咳動肩背。

邪在肝,則脅痛,惡血在內抽掣,舌卷卵縮為肝絕。邪在脾胃,則肉痛善飢。(熱也。)邪在腎,則骨痛腰痛。(腰者腎之府也,轉搖不能,腎將憊矣。)傷寒太陽身痛,但拘急耳。若陰毒身痛,則體勢沉重如被杖。中濕身痛,不可轉側。(骨節掣痛,屈伸不利,身重或腫,汗出惡風,不欲去衣。

)中暑亦身痛。汗後身仍疼,邪未盡也。然血虛者身亦疼。頭痛身熱自汗,與傷寒同。而默默但欲眠,鼻鼾,語言難出,四肢不收者,風溫也,不可發汗。霍亂亦頭痛身痛,惡寒發熱如傷寒,而有吐利為異。身熱惡寒。頭項強急如傷寒,而頭熱,目脈赤,面赤,獨頭搖,口禁齒齘,背反張者,痙也。

無汗為剛痙,有汗為柔痙。頭疼發熱與傷寒同,而身不痛者,傷食也。必中脘痞悶,噫氣作酸,或惡聞食臭,或欲吐不吐。煩熱似傷寒,而脈不浮緊,頭身不疼,不惡寒,或煩時頭亦痛,煩止而痛止者,虛煩也。身熱惡風自汗似傷寒,但頭不痛,項不強,或亦頭痛而作止無常者,痰也。

或胸滿氣上衝,或目下如灰煙黑者,是其候也。發熱惡寒頭痛,肢節痛,嘔惡,似傷寒,而病自腳,腳膝痛,或腫滿,或枯細者,腳氣也。身熱惡寒,若有痛處者,癰疽也。發熱如傷寒,小便自利,口不渴,按其心下或脅下,或臍腹間有痛處,或至手不可近者,蓄血也。凡勞逸、七情、房勞,皆能瘀血,不止一途。

白話文:

關於頭部和身體的病症

傷寒引起的太陽經頭痛,會從後腦勺向上延伸到頭頂,同時伴隨頸部僵硬和腰背疼痛。陽明經頭痛則在額頭前方,連帶眼睛不適、鼻孔乾燥和失眠。少陽經頭痛發生在頭的兩側,可能伴隨耳聾和脅肋疼痛。厥陰經頭痛則在頭頂,會牽引到頭部兩側,脈象沉弦,手腳冰冷,這些都是經絡方面的問題。(可以用當歸四逆湯治療。)如果病症在身體內部,則會出現噁心、吐口水等症狀。(可以用吳茱萸湯治療。)太陰經和少陰經的脈絡不往上走,所以通常不會引起頭痛。

然而,太陰經受濕邪侵擾也會引起頭痛,同時伴隨鼻塞、吐痰、腹脹和腹瀉。(這是因為濕濁之氣向上干擾了清陽之氣。)少陰經受寒邪侵襲,也可能導致頭痛,甚至連帶腦部和牙齒疼痛,指甲發青,這是一種真正的頭痛,很難治療。(也是寒邪向上侵襲引起的。)溫熱病、時疫病,以及所有體內火氣上炎的病症,都會導致頭痛。內傷引起的火氣上升,以及產後血虛,也可能導致頭痛,但這種頭痛通常是時發時止,不會有後腦勺疼痛的現象。

一般來說,火氣上炎導致的頭痛通常在頭的兩側,血虛導致的頭痛則會牽連到眼尾,這是因為病症從體內向外發展,一定會經過少陽經。因此,頭痛出現在兩側,就要區分是少陽經的風熱還是虛火。如果頭痛在額頭前方,則要區分是陽明經的問題還是食積。而後腦勺疼痛,則肯定是太陽經的問題。頭痛像要裂開一樣,是風火互相煽動所致。頭暈目眩,則是痰火上升。如果頭部傾斜、眼睛深陷(眼眶凹陷),則表示精神狀態已經很差了。耳聾耳痛、胸脅疼痛、發冷發熱、口苦,屬於少陽經的病症。

耳聾、舌頭捲曲、嘴唇發青,是厥陰經直接受邪的表現。耳鳴和耳痛,是火氣上衝所致。耳聾、雙手交叉放在胸前,是汗出過多導致陽氣虛弱。耳聾是指耳朵內部沒有聲音,耳竅經常關閉聽不見聲音。耳鳴是指耳朵內部有聲音,耳竅沒有關閉,有時聽見有時聽不見。(火氣活動上衝就會鳴響,聽不見外界聲音;火氣平靜下降,就不會鳴響,也能聽見外界聲音。)面部發熱,是足陽明經的病症。如果邪氣在肺部,則會感到皮膚疼痛,並伴隨喘咳、肩膀和背部不適。

如果邪氣在肝臟,則會出現脅肋疼痛,體內有惡血阻滯,導致抽搐,舌頭捲曲,陰囊收縮,這是肝臟功能衰竭的表現。如果邪氣在脾胃,則會感到肌肉疼痛,容易感到飢餓。(這是熱證)如果邪氣在腎臟,則會感到骨頭疼痛和腰痛。(腰部是腎臟所在,如果身體轉動不靈活,表示腎臟已經衰弱。)傷寒引起的太陽經身體疼痛,只是感覺拘束和緊張而已。如果是陰毒引起的身體疼痛,則會感到身體沉重,像被棍子打過一樣。中濕引起的身體疼痛,則無法轉動身體。(會感覺關節疼痛、活動不利、身體沉重或腫脹、出汗怕風、不想脫衣服。)

中暑也會引起身體疼痛。如果出汗後身體仍然疼痛,表示邪氣沒有完全排除。血虛也會引起身體疼痛。頭痛、身體發熱、自汗,這些症狀和傷寒相似,但如果還出現沉默寡言、只想睡覺、打鼾、說話困難、四肢無力,則是風溫病,不可以用發汗的方式治療。霍亂也會引起頭痛和身體疼痛,發冷發熱類似傷寒,但還會伴隨嘔吐和腹瀉。身體發熱怕冷,頭和脖子僵硬,類似傷寒,但頭部發熱、眼球紅腫、面色潮紅、只有頭部搖晃、嘴巴緊閉、牙齒咬合、背部反弓,則是痙病。

沒有汗液的是剛痙,有汗液的是柔痙。頭痛發熱類似傷寒,但身體不痛,則是飲食積滯引起的。通常會有胸悶、打嗝、胃酸過多、或者聞到食物氣味就想吐、或者想吐卻吐不出來。煩躁發熱類似傷寒,但脈象不浮緊,頭部和身體不痛,不感到寒冷,或者煩躁的時候頭痛,煩躁停止的時候頭痛也停止,則是虛煩。身體發熱怕風自汗,類似傷寒,但頭不痛、脖子不僵硬,或者頭痛時發時止,這是痰濕的症狀。

可能會出現胸悶氣短、或眼睛下方出現像灰煙一樣的黑影,這是痰濕的表現。發熱怕冷、頭痛、關節痛、噁心嘔吐,類似傷寒,但病從腳開始,腳和膝蓋疼痛,或者腫脹、或者萎縮,這是腳氣病。身體發熱怕冷,如果身體有疼痛的部位,則是癰疽。發熱類似傷寒,小便正常,口不渴,按壓心下、脅下或肚臍周圍有疼痛部位,甚至碰都不能碰,則是體內有瘀血。過勞、安逸、七情(喜、怒、憂、思、悲、恐、驚)、房事過度,都會導致瘀血,這不是單一原因造成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