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夢瑤
《醫碥》~ 卷之六·諸方(上) (2)
卷之六·諸方(上) (2)
1. 黃耆補中湯
黃耆,人參(各二錢),甘草,白朮,蒼朮,陳皮(各一錢),澤瀉,豬苓,茯苓(各五分),上水一鍾,煎七分,溫服,送下大消痞丸。
白話文:
【黃耆補中湯】
所需材料為:黃耆和人參各兩錢,甘草、白朮、蒼朮以及陳皮各一錢,澤瀉、豬苓和茯苓則各五分。
製作方式是:將上述所有藥材加入一碗水中煎煮,待水分剩下七分時熄火。服用時應溫熱飲用,並配合吞服大消痞丸。
2. 大消痞丸
白朮,薑黃(各一兩),黃芩,黃連(炒,各六錢),枳實(麩炒,五錢),半夏(湯洗七次),陳皮,人參(各四錢),澤瀉,厚朴,砂仁(各三錢),豬苓(二錢五分),乾生薑,神麯(炒),炙甘草(各二錢),上為細末,湯浸蒸餅為丸,如桐子大,每服五七十丸至百丸,食遠白湯下。
白話文:
【大消痞丸】
成分包括:白朮、薑黃(兩者各佔一兩份量),黃芩、黃連(經炒製,兩者各佔六錢份量),枳實(用麩炒過,佔五錢份量),半夏(需用熱水清洗七次),陳皮和人參(兩者各佔四錢份量),澤瀉、厚朴、砂仁(三者各佔三錢份量),豬苓(佔二錢五分份量),乾生薑、神麯(經炒製)、炙甘草(三者各佔二錢份量)。
以上藥材均磨成細粉,再以熱水浸泡的蒸餅為基底製成丸狀,大小如桐子。每次服用五七十粒到一百粒,飯後服用,用水送服。
3. 黃芩利膈丸
黃芩(生、炒各一兩),白朮,枳殼,陳皮,南星(各三錢),半夏,黃連,澤瀉(各五錢),白礬(五分),為末,水浸蒸餅丸,每服三五十丸,白湯下,食遠服。(或加薄荷葉、玄明粉二錢。)
白話文:
【黃芩利膈丸】
成分包括:生黃芩和炒黃芩各約37.5克,白朮,枳殼,陳皮,南星各約9克,半夏,黃連,澤瀉各約15克,以及白礬約1.5克。將這些藥材研磨成粉末後,用水浸泡並蒸成餅狀,再製成丸。每次服用約30至50粒,用白開水送服,應在飯後一段時間服用。
另外,有時也會加入薄荷葉和玄明粉各約6克。
注意:以上所有資訊僅供學術研究使用,任何醫療行為必須在專業醫師指導下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