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夢瑤

《醫碥》~ 卷之六·諸方(上) (1)

回本書目錄

卷之六·諸方(上) (1)

1. 栝蔞薤白白酒湯

栝蔞實(一枚,搗),薤白(半斤),白酒(七升),上三味同煮,取二升,分溫再服。

白話文:

這則古文的意思是:使用一個栝蔞的果實(先把它搗碎),加上半斤的薤白,與七升的米酒一起烹煮。煮到只剩下兩升的量時,將其分成兩次,在溫暖的狀態下服用。這就是[栝蔞薤白白酒湯]的製作及服用方法。

2. 栝蔞薤白半夏湯

栝蔞實(一枚,搗),薤白(三兩),半夏(半升),白酒(一斗),上四味同煮,取四升,溫服一升,日三服。

白話文:

這則古文的意思是:使用一個栝蔞的果實(先把它搗碎)、三兩的薤白、半升的半夏以及一斗的白酒,將這四種材料一起煮,最後取得約四升的藥汁。服用時,應將藥汁加溫至適宜飲用的溫度,每次喝一升,一天需分三次服用完。

在這裡,“日三服”指的是每日要分三次服用,並不是說要連續服用三天。另外,由於古代與現代的容量單位可能有所不同,所以“升”和“兩”的具體換算可能需要進一步查證。

3. 烏頭赤石脂丸

蜀椒(一兩。一法二分),烏頭(一分,炮),附子(半兩,炮。一法一分),赤石脂(一兩。一法二分),乾薑(一兩。一法一分),上五味末之,蜜丸,桐子大,先食服一丸,日三服,不知稍加服。

白話文:

【烏頭赤石脂丸】

所需藥材包括:蜀椒(用量為一兩,另有一種說法是使用二分)、烏頭(用量一分,需經過炮製)、附子(用量半兩,需經過炮製,另有一種說法是使用一分)、赤石脂(用量一兩,另有一種說法是使用二分)、乾薑(用量一兩,另有一種說法是使用一分)。將以上五種藥材研磨成粉末後,用蜂蜜和成大小如桐子的丸狀。服用方法是在進食前服用一丸,每日三次,如果感覺療效不顯著,可以逐漸增加服用量。

4. 薏苡附子散

薏苡仁(十五兩),大附子(十枚,炮),上二味杵為散,服方寸匕,日三服。

白話文:

【薏苡附子散】

成分:薏苡仁(約450公克),大附子(10顆,需炮製過) 製作方法:將上述兩種材料研磨成粉末。 用法與用量:每次服用量為方寸匕大小(古時藥物用量單位,約等於2.85公克),每日服用三次。

5. 茯苓杏仁甘草湯

茯苓(三兩),杏仁(五十枚),甘草(一兩),上三味,以水一斗,煮取五升,溫服一升,日三服。

白話文:

這則古文的意思是:「茯苓杏仁甘草湯」這個藥方裡,需要茯苓三兩,杏仁五十粒,以及甘草一兩。將這些材料用十升的水一起煮,煮到只剩下五升的份量。然後將煮好的藥湯溫熱後服用,每次喝一升,一天需要服用三次。

希望這樣有助於你理解這則古文的現代意義。

6. 橘皮枳實生薑湯

橘皮(一斤),枳實(三兩),生薑(半斤),上三味,以水五升,煮取二升,分溫服。

白話文:

這帖藥方名為【橘皮枳實生薑湯】,內容如下:需要陳皮一斤,枳實三兩,以及生薑半斤。將這三種材料放入五升的水中一起熬煮,最後煮至剩下二升的藥汁,然後分次溫熱服用。

7. 枳實薤白桂枝湯

枳實(四枚),厚朴(四兩),薤白(半斤),桂枝(一兩),栝蔞實(一枚,搗),上五味,以水五升,先煮枳實、厚朴,取三升,去滓,內諸藥,煮數沸,分溫三服。

白話文:

這份古方叫做「枳實薤白桂枝湯」,使用的材料與劑量如下:枳實四枚,厚朴四兩,薤白半斤,桂枝一兩,以及栝蔞實一枚(需先搗碎)。製作方法是首先將五公升的水與枳實、厚朴一同煮,待水剩下三公升時,將渣滓瀝掉,再加入剩下的藥材,煮至水沸騰幾次後即可。最後,將煮好的藥湯分成三次,趁熱服用。

8. 人參湯

人參,甘草,乾薑,白朮(各三兩),上四味,以水八升,煮取三升,溫服一升,日三服。

白話文:

這份藥方是人參湯,成分包括人參、甘草、乾薑、白朮,每種藥材各用三兩。首先將這四種藥材加入八升的水中煎煮,煮至只剩下三升的水量。然後將藥湯分成三次,在溫熱的狀態下服用,每天應分三次服用完畢。

9. 桂枝生薑枳實湯

桂枝(三兩),生薑(三兩),枳實(五枚),上三味,以水六升,煮取三升,分溫三服。

白話文:

這份古方叫做「桂枝生薑枳實湯」,裡麪包含的材料有:桂枝三兩,生薑三兩,以及枳實五枚。製作方式是將這三種材料放入六升的水中煎煮,最後熬煮至剩三升的藥汁。服用方法是將藥汁分成三次,在溫熱的狀態下飲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