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碥》~ 卷之五·四診 (1)
卷之五·四診 (1)
1. 察面
庭(即天庭)以候首面,闕(即眉心)以候肺,闕以上候咽喉,下極(即山根)以候心,年壽(即鼻柱)以候肝,其左右以候膽,面王(即準頭)以候脾,方上(即鼻隧)以候胃,人中以候膀胱、子宮,面中央(顴骨之下,迎香之外)以候大腸,大腸之旁(頰之上也)以候腎,面王以上(兩顴內,鼻準旁)以候小腸。
上本《內經》,後人又以天庭候心,左頰候肝,右頰候肺,鼻候脾,頦候腎,參而查之可也。
面有青黃赤白黑,以應五臟。岐伯曰:生於心,如以縞(素帛也)裹朱;生於肺,如以縞裹紅;(紅,謂淡紅。)生於肝,如以縞裹紺;(青含赤色。)生於脾,如以縞裹栝蔞實;(黃含赤色。)生於腎,如以縞裹紫,(黑含赤色。按五色俱帶赤,乃血之本色。然色為精神所發現,欲藏不欲露,故如縞裹。
白話文:
面相學認為,額頭反映心腦,眉心反映肺,眉心上方反映咽喉,山根反映心臟,鼻樑反映肝臟,鼻樑兩側反映膽囊,鼻頭反映脾臟,鼻孔反映胃,人中反映膀胱與子宮,顴骨下方、迎香穴外側反映大腸,頰部反映腎臟,鼻頭兩側反映小腸。
此外,古籍中還有其他說法,認為額頭反映心臟,左頰反映肝臟,右頰反映肺臟,鼻子反映脾臟,下巴反映腎臟。
面部顏色可反映五臟狀況:面色泛紅者,與心臟相關;面色淡紅者,與肺臟相關;面色青黑色者,與肝臟相關;面色黃色者,與脾臟相關;面色紫色者,與腎臟相關。
若露則為臟氣失守,精氣外浮,中臟告竭矣。)此為無病之色。若病而色見,則以相生者吉,相剋者凶;(如脾病泄瀉,而見赤色,為相生,見青色為相剋。又秋見黃色:為相生,見赤色為相剋也。)滋潤而明亮者吉,枯槁而晦滯者凶。(即《內經》所謂赤欲如白裹朱,不欲如赭之意。
面不潤責之水,無光責之火。)晦滯之色,上行者,病益甚,(審其色之尖銳向上,知為上行,向下知為下行。下文內走外走等仿此。)下行如雲散者,病漸已。女子色見右為逆,左為從,男子反此。色散未聚,病亦未聚。(凡色明顯者為新病,濁晦者為久病。)色從面內走面外,病亦自內走外。
白話文:
如果臉色出現露出來的狀態,就代表臟腑氣血失守,精氣外溢,內臟精氣已經耗竭了。這種狀況雖然看似沒病,但其實身體狀況並不理想。如果生病了,臉色就會出現變化,顏色與五臟相生者為吉兆,相剋者為凶兆。例如脾臟生病導致腹瀉,出現紅色臉色就屬於相生,出現青色臉色就屬於相剋。同樣的道理,秋天出現黃色臉色屬於相生,出現紅色臉色就屬於相剋。
滋潤明亮的臉色是好的徵兆,枯槁晦暗的臉色則是凶兆。就像《內經》中所說,紅色應該像白布包裹朱砂一樣,而不是像赭石一樣。
臉色不滋潤,就說明水氣不足;沒有光澤,就說明火氣不足。晦暗的臉色,向上移動代表病情加重;向下移動,像雲散開一樣,代表病情漸漸減輕。女性的臉色,右側出現變化代表逆行,左側出現變化代表順行,男性則相反。臉色散亂不聚,說明病情尚未穩定。臉色明顯鮮亮代表新病,晦暗不明顯代表久病。臉色從面部內側移到外側,代表病情也從內向外發展。
左右上下,以此推之。
青色屬肝,主風,主驚,主寒,主痛。面唇青者,寒極也。青而脫色,(脫色,謂面無血色,神采脫也。)驚恐也。青而黑者,多寒痛。青而白者,多虛風。(以上皆寒證。蓋肝陽不足,陰寒內凝,脾失其運行之權,故多腹中冷痛,吐泄之疾。)青而赤者,為肝火。青赤而晦滯者,為鬱火。(以上熱證。)
赤色屬心,主熱。心熱者,庭先赤。脾熱者,鼻先赤。肺熱者,右頰先赤。腎熱者,頤頦先赤。肝熱者,左頰先赤。面色緣緣正赤者,陽氣怫鬱在表,汗不徹故也。(此傷寒太陽經表熱證。)面赤而潮熱譫語者,胃實也。(此傷寒陽明腑實熱證。)面赤如微酣,或兩顴淺紅嬌嫩,遊移不定,(不盡面通紅。
白話文:
觀察人體的顏色變化,可以推斷出其內在的病症。
青色屬於肝,代表風寒,容易驚恐,怕冷,也會感到疼痛。面部嘴唇發青,說明寒氣很重。青色發白,沒有血色,代表驚嚇過度。青色發黑,說明寒痛嚴重。青色發白,說明虛風較多。這些都是寒症,都是因為肝陽不足,陰寒凝結,脾臟運化失常,導致腹部冷痛,嘔吐腹瀉。青色發紅,說明肝火旺盛。青紅色晦暗,說明鬱熱。
紅色屬於心,代表熱症。心熱的人,額頭會發紅。脾熱的人,鼻子會發紅。肺熱的人,右臉頰會發紅。腎熱的人,下巴會發紅。肝熱的人,左臉頰會發紅。面部泛紅,說明陽氣鬱結在體表,汗出不暢。這屬於傷寒太陽經表熱證。面部發紅,伴隨發熱神志不清,說明胃火旺盛。這屬於傷寒陽明腑實熱證。面部微微發紅,或兩頰泛紅,顏色嬌嫩,位置不固定,說明身體不是完全發紅。
)乃陰證戴陽,必下利清穀,或小便清白,(或淡黃。)脈沉細,或浮數無力,按之欲散。雖或煩躁發熱,欲坐臥泥水中,(外熱甚也。)渴欲飲水,或咽喉痛,證似實熱,而索水置前卻不能飲,肌表雖大熱,而重按之則不熱,或反覺冷,且兩足必冷,須審。(此傷寒直中寒證。
)又有面赤煩躁,遍舌生瘡生刺,舌斂縮如荔枝狀,或痰涎湧盛,喘急,小便頻數,口乾引飲,兩唇焦裂,喉間如煙火上攻,兩足心如烙,脈洪數無論,按之有力,捫其身烙手,此腎虛火不歸元所致,證最難辨。但病由內傷,其來以漸,是乃乾柴烈火,不戢自焚,與上所列三證,固自不同也。
白話文:
這就屬於陰證戴陽的情況,患者必定會出現腹瀉、排出清澈的穀物,或小便清澈(或淡黃色),脈象沉細,或浮數無力,按下去就好像要散掉一樣。雖然可能出現煩躁發熱,想要坐在水中或躺在泥水中(這是外熱很厲害的表現),口渴想喝水,或咽喉疼痛,看起來像是實熱症狀,但是把水放到面前卻不能喝,肌表雖然很熱,但用力按下去卻不熱,甚至感覺冷,而且雙腳一定會冷,一定要仔細辨別。(這是傷寒直中寒證。)
另外還有一種情況,患者面部發紅、煩躁不安,舌頭上到處長瘡和刺,舌頭收縮起來像荔枝一樣,或者痰液很多、呼吸急促,小便頻繁,口乾舌燥想要喝水,嘴唇乾燥裂開,喉嚨裡好像有煙火向上蔓延,雙腳心像被烙鐵烙過一樣,脈象洪數不論,按下去有力,摸他們的全身都感覺像烙鐵一樣,這是腎虛火不歸元導致的,這種病症最難辨別。但這種病是由內傷引起的,病症逐漸加重,就像是乾柴遇上烈火,不加控制就會自燃,和上面列出的三種症狀完全不同。
又有久病虛人,兩顴至午後帶赤者,此則陰虛火動之常證,雖未至如上證之烈,亦內傷也。(以上二證皆虛熱。)赤色出於兩顴,(狀若裝朱。)大如拇指者,病雖愈必死。(又熱病無汗顴赤死,蓋顴以骨為主,骨屬腎,水惡反克也。)
黃色屬脾,主濕熱,食積。黃而明如橘子者,濕少熱多也。黃如煙燻,暗濁不明,濕多熱少也。(濕土瘀濁。)黃而黯淡者,則為寒濕。黃而枯癯者,胃中有火。黃而色淡,胃氣虛。黃而青黑者,為木剋土,(肝陽不升,脾為寒滯。)水無制。(脾不運則水停。)
白色屬肺,主氣血虛寒,縱有虛火,斷無實熱。白而無神者,為肝泄脫血。白而青者,氣寒血凝。白而淖澤,肺胃之充也。白而肥,有痰。白而瘦,爪甲鮮赤,氣虛有火也。
白話文:
還有一些久病體虛的人,兩頰在下午的時候會發紅,這就是陰虛火旺的典型症狀,雖然沒有像上面說的那樣嚴重,但也屬於內傷。這兩種情況都是虛熱。兩頰泛紅,像塗了朱砂一樣,紅腫像大拇指一樣大的話,即使病好了也一定會死。另外,熱病不發汗,兩頰發紅也會死,因為顴骨主要由骨頭構成,骨頭屬腎,水克制火,而火反過來克制水。
黃色屬於脾,主濕熱,食積。黃色明亮像橘子一樣,表示濕氣少熱氣多。黃色像煙燻一樣,暗淡不明,表示濕氣多熱氣少。濕土會積聚成污濁之物。黃色黯淡,表示寒濕。黃色枯瘦,表示胃中有火。黃色淡薄,表示胃氣虛弱。黃色發青發黑,表示木克土,肝陽不升,脾臟有寒滯,水無制,脾臟無法運化,就會導致水停滞。
白色屬於肺,主氣血虛寒,即使有虛火,也不會出現實熱。白色沒有光彩,表示肝氣泄漏,導致血液不足。白色發青,表示氣寒血凝。白色潤澤,表示肺胃充實。白色肥胖,有痰。白色瘦削,指甲鮮紅,表示氣虛有火。
黑色屬腎,主寒,主痛。青黑為陰寒,焦黑齒槁,為腎熱。黑而枯夭,見於耳目口鼻,不論何處,俱不吉。若見於天庭,大如拇指,必不病而卒死。(陰晦之色,加於陽之高位,故死。)
面慘不光者,陰寒也。面光不慘者,陽熱也。面如錦紋者,陽毒也。面垢如油,喘促者,暑病也。
凡暴感客邪之色,不妨昏濁壅滯,病久氣虛,只宜瘦削清癯。若病邪方銳,而青白少神,氣羸久困,而嫵媚鮮澤,咸非正色,五色之中,青黑黯慘,無論病之新久,總屬陽氣不振。惟黃色見於面目,而明潤者,向愈之候也。此經所以謂面黃,目青或赤,或白或黑,皆不死。(以黃色在也。
白話文:
黑色與腎臟有關,代表寒冷和疼痛。青黑色代表陰寒,牙齒焦黑乾枯是腎熱的表現。黑色而枯萎,無論出現在耳目口鼻的哪個部位,都不吉利。如果出現在天庭,像拇指一樣大小,一定會無病而突然死亡。(陰暗的顏色出現在陽氣最旺盛的部位,所以會死亡。)
臉色慘白無光澤,代表陰寒。臉色光亮不慘白,代表陽熱。臉色像錦緞一樣有紋路,代表陽毒。臉色像塗了油一樣污濁,呼吸急促,是暑病的表現。
一般來說,突然感染外邪的人,臉色會昏暗、濁重、阻塞,久病氣虛的人,臉色會消瘦、清癯。如果病邪正盛,臉色青白無神,氣虛久困,臉色卻光彩鮮豔,這些都不是正常的顏色。五種顏色中,青黑色暗淡慘白,無論是新病還是舊病,都代表陽氣不足。只有臉上呈現明亮的黃色,才是病情好轉的徵兆。因此經書中說,即使臉色發黃,眼睛青色或紅色、白色或黑色,都不會死亡。(因為有黃色存在。)
)面青,目赤或黑;面赤,目白或青;面黑,目白,皆死。(以無黃色也。按面目色同,為順,色異為逆,說本華佗。則此所謂不死者,但不死耳,非順也。)
白話文:
「面色青綠,眼睛紅或黑;面色紅,眼睛白或青;面色黑,眼睛白,都是不好的徵兆,通常預示著死亡。」(這是因為沒有黃色的表現。按照正常情況,臉色和眼睛顏色應該一致,這稱為順;如果顔色不一致,則被認為是逆。這個理論出自華佗。因此,這裡所說的不死亡,只是延續生命而非順應自然。」
2. 察目
凡目明能識見者,可治。昏不識人,或反目上視,或瞪目直視,或目睛正圓,或戴眼,反折,或眼胞陷下者,皆不治也。凡開目而欲嚮明,欲見人,多言好動者,陽證也。(陽盛,欲以動而散其熱也。又有病熱而惡日與火者,惡其助熱也。)目閉惡明,不欲見人,懶言惡動者,陰證也。
(陰盛則陽衰,故惡動散。又有陽虛而喜見日光者,樂其助正也。)目痛為陽明表證,目赤為經絡熱盛。
目黃,頭汗,欲發黃。白睛黃,欲發疸。目睛不了了,(不了了,猶不瞭瞭,火熏而朦朧也。)為胃府實。睛不和,(黑白不分明也,似即俗所謂半朧眼。)為內熱甚。目眩為痰火。眼胞微腫,為有水。目下灰色,為寒飲。眼胞上下如煙煤者,寒痰。眼黑頰赤,為熱痰。眼黑,而行走艱難呻吟者,痰飲入骨也。
白話文:
眼睛明亮能辨識事物者,可以治療。眼睛昏暗無法辨識人,或是反向上看,或是瞪著眼睛直視,或是眼珠圓滾滾的,或是眼皮反折,或是眼窩凹陷,這些都是無法治療的。眼睛張開想要向光亮處,想要看見人,說話多、行動多者,屬於陽證。眼睛閉合厭惡光亮,不想要看見人,說話懶散、行動遲緩者,屬於陰證。眼睛疼痛是陽明經表證,眼睛發紅是經絡熱盛。眼睛發黃,頭部出汗,想要發黃,眼白發黃,想要發黃疸。眼珠模糊不清,是胃府實證。眼珠不和諧,是內熱嚴重。頭昏眼花是痰火。眼皮輕微腫脹,是有水氣。眼下方呈現灰色,是寒飲。眼皮上下像煙煤一樣,是寒痰。眼睛發黑、臉頰發紅,是熱痰。眼睛發黑,並且行走困難、呻吟不止,是痰飲入骨。
眼黑,而面赤土色,四肢痿痹,屈伸不便者,風痰也。
目眥黃者,為病欲愈。
目痛,赤脈從上而下者,太陽病。(足太陽經,為目之上綱。)從下而上者,陽明病。(足陽明經,為目之下綱。)從外眥走內者,少陽病。(足少陽經,行銳眥之後。)
瘰癧發寒熱,赤脈上下至瞳子,見一脈,一歲死;(邪銳而專也。)見一脈半,一歲半死;見二脈,二歲死;二脈半,二歲半死;三脈,三歲死。(邪散而緩也。)
白話文:
眼睛發黑,臉色發紅帶土黃,四肢麻痺無力,彎曲伸展不方便,這是風痰所致。
眼角發黃,表示病情將要痊癒。
眼睛疼痛,紅色血管從上往下,是太陽病。 (足太陽經,主管眼睛的上部。)從下往上,是陽明病。 (足陽明經,主管眼睛的下部。)從外眼角往內眼角走,是少陽病。 (足少陽經,行於眼角後方。)
瘰癧發熱發冷,紅色血管上下貫穿至瞳孔,看見一根血管,一年內死亡; (邪氣銳利而集中。)看見一根半血管,一年半內死亡;看見兩根血管,兩年內死亡;兩根半血管,兩年半內死亡;三根血管,三年內死亡。 (邪氣分散而緩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