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碥》~ 卷之七·諸方(下) (2)
卷之七·諸方(下) (2)
1. 甘桔射干湯
桔梗(二錢),甘草,射干,連翹,山豆根,牛蒡,玄參,荊芥,防風(各一錢),竹葉煎。
白話文:
這則古方「甘桔射干湯」的成分在現代白話文中表示即為:使用桔梗兩錢,以及甘草、射干、連翹、山豆根、牛蒡子、玄參、荊芥、防風各一錢,最後加入竹葉一起煎煮。
2. 木香四七丸
木香(五分),射干,羚羊角,犀角,檳榔(各一錢),玄參,桑白皮,升麻(各一錢五分),半夏,厚朴,陳皮(各一錢),赤茯苓,生薑煎服。
白話文:
【木香四七丸】
所需藥材如下:木香五分,射干、羚羊角、犀角、檳榔各一錢,玄參、桑白皮、升麻各一錢五分,半夏、厚朴、陳皮各一錢,以及赤茯苓。服用時,需用生薑來煎煮這些藥材。
換成現代易懂的說法即是:
此藥方所需材料為:木香5分,射干、羚羊角、犀角、檳榔各1錢,玄參、桑白皮、升麻各1錢5分,半夏、厚朴、陳皮各1錢,加上赤茯苓。服用方式是,使用生薑來熬煮這些藥材。
3. 清咽屑
半夏(制,一兩),橘紅,川大黃(酒製,各五錢),茯苓,紫蘇葉,風化硝,直殭蠶(炒),桔梗(各二錢),連翹,訶子肉,杏仁,甘草(各一錢二分),上為末,薑汁、韭汁和捏成餅,曬乾,築碎,如小米粒大,每用少許,置舌上乾嚥之,食後、臨臥為佳。
白話文:
【清咽屑】
配方如下:製過的半夏一兩,橘紅、酒製的川大黃各五錢,茯苓、紫蘇葉、風化硝、炒過的直殭蠶、桔梗各二錢,連翹、訶子肉、杏仁、甘草各一錢二分。以上藥材研磨成粉末。
然後,用薑汁與韭汁混合,將粉末揉捏成餅狀,待其曬幹後,再搗碎成大小如同小米粒。每次使用時,只需取少量放在舌頭上乾嚥,最好在飯後或睡前服用。
這樣就是「清咽屑」的製作和服用方式。
4. 玉丹
(吹喉用。)
明礬碎如豆大,入傾銀罐內,以木炭火煆,不住手攪,無塊為度。再用好硝打碎、徐徐投下十分之三。再用官硼打碎,亦投下十分之三。少頃,再投入生礬,俟癢,再入前投硝、硼,如是漸增,直待鋪起罐口,高發如饅頭樣方止。
然後駕生炭火燒至乾枯,用瓦一片覆罐上,待片時取出,將牛黃末少許,用水五六匙和之,即以匙抄滴丹上,將罐仍入火烘乾,取下,連罐並瓦覆在淨地上,用紙蓋之,再用瓦覆之,過七日收用。留輕鬆無豎紋者用。
白話文:
首先,將明礬敲碎成豆子大小,放入銀罐中,使用木炭火進行煅燒,同時不斷地攪拌,直到礬完全融化沒有結塊。接著,加入三分之一份量的好硝,同樣打碎後慢慢加入。再來,把三分之一份量的官硼敲碎,也一樣緩慢加入。稍等片刻,再次加入生礬,等到感覺到微熱,再加入之前加過的硝和硼,這樣逐步增加,直到混合物堆積到罐口,形狀像饅頭一樣高才停止。
之後,用生炭火將混合物燒至完全乾燥,再用一片瓦蓋在罐上,等一會兒取出,加入少量的牛黃粉,並用水約五到六湯匙攪勻,然後用勺子舀取,滴在丹藥上。將銀罐再次放入火中烘乾,取出後,連同罐和瓦一起放在乾淨的地面上,上面先蓋一層紙,再用瓦蓋上,經過七天後即可使用。選擇那些質地輕盈且表面無豎紋的丹藥來使用。
5. 雪梅丹
(吹喉用。)
大青梅破開去核,將明礬入內,竹籤釘住,武火煆梅燼,勿用,止用白礬,輕白如膩粉,用出涎清痰甚捷,此秘方也。
白話文:
(這是用來吹到喉嚨裡使用的藥物。)
首先把大青梅切開並挖去果核,然後在梅子裡放入明礬,再用竹籤固定住。接著用大火燒至梅子完全燃盡,但燃盡的梅子不用,只用剩下的白色明礬,這時的明礬會變成像膩粉一樣的輕白色粉末。這種粉末用於清除喉嚨的黏液和痰非常有效,這是一個保密的古方。
以上就是[雪梅丹]的製作方法和用途。
6. 玉屑無憂散
玄參(去蘆),貫眾(去蘆),滑石(研),砂仁,黃連(去須),甘草(炙),茯苓,山豆根,荊芥穗(各半兩),寒水石(煆,一兩),硼砂(一錢),為細末,每服一錢,乾摻舌上,以清水嚥下。
白話文:
【玉屑無憂散】
成分包括:玄參(去除莖部),貫眾(去除莖部),滑石(研磨成粉),砂仁,黃連(去除細小的根鬚),炙甘草,茯苓,山豆根,荊芥穗(以上各成分各半兩),煆燒過的寒水石(一兩),硼砂(一錢)。將所有成分研磨成細粉。
使用方法:每次服用量為一錢,直接撒在舌頭上,然後用清水吞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