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碥》~ 卷之六·諸方(上) (4)
卷之六·諸方(上) (4)
1. 大青龍湯
麻黃(六兩,去節),桂枝(二兩),甘草(二兩,炙),杏仁(四十個,去皮尖),生薑(三兩),大棗(十二枚),石膏(如雞子大),上七味,以水九升,先煮麻黃,減二升,去上沫,內諸藥,煮取三升,去滓,溫服一升,取微似汗,汗多者溫粉撲之。
白話文:
【大青龍湯】
所需藥材如下:麻黃六兩(需去除結節部分)、桂枝二兩、甘草二兩(需炒炙)、杏仁四十粒(需去除外皮和尖端)、生薑三兩、大棗十二枚、石膏一大塊(約雞蛋大小)。
做法如下:首先,將九公升的水煮沸,加入麻黃煮至水分減少二公升後,去掉浮在上面的泡沫。接著,再將其餘的所有藥材加入鍋中,繼續煮至水分剩下三公升,然後過濾掉藥材殘渣。每次服用溫熱的一公升,應該會有微微出汗的效果。如果汗出太多,可以用溫暖的粉撲來吸汗。
2. 小青龍湯
麻黃(去節,三兩),芍藥(三兩),五味子(半升),乾薑(三兩),甘草(三兩,炙),細辛(三兩),桂枝(三兩),半夏(半升,湯洗),上八味,以水一斗,先煮麻黃減二升,去上沫,內諸藥,煮取三升,去滓溫服。
白話文:
【小青龍湯】
所需藥材如下:麻黃(去除結節部分,約90公克),芍藥(90公克),五味子(大約半公升),乾薑(90公克),甘草(90公克,需烘烤過),細辛(90公克),桂枝(90公克),半夏(半公升,需先用水洗過)。以上八種藥材。
製作方法:首先,用十公升的水來煮麻黃,等到水分減少了兩公升時,去掉上面的泡沫,然後再加入其他的藥材一起煮,最後煮至剩餘三公升的藥湯。去渣後,趁溫熱服用。
以上就是小青龍湯的製作方式。
3. 茯苓丸
半夏(二兩),茯苓(一兩),枳殼(去穰,麩炒,半兩),風化朴硝(二錢五分。製法:以馬牙硝及芒硝撒在木盤中,少時成水,置當風處即干如白粉,刮取用之可也),上為細末,生薑汁煮麵糊為丸,如桐子大,每服三十丸,薑湯送下。
白話文:
【茯苓丸】
內容如下:使用半夏二兩,茯苓一兩,去籽並經過麩皮炒過的枳殼半兩,風化朴硝二錢五分(製造方法:將馬牙硝和芒硝灑在木盤上,一段時間後會融化成水,然後放在通風的地方,水分蒸發後就會結晶成白色粉末,刮取這些粉末即可)。將以上所有材料研磨成細末,再用生薑汁和麵糊煮成藥丸,大小約如桐子。每次服用三十粒,用薑湯送服。
以上就是茯苓丸的配方與服用方式。
4. 五飲湯
旋覆花,人參,陳皮(去白),枳實,白朮,茯苓,厚朴(制),半夏(制),澤瀉,豬苓,前胡,桂心,白芍藥,炙甘草(以上各等分),上每一兩分四服,姜十片,水二盞,煎七分,去滓溫服,無時。
白話文:
【五飲湯】
內容如下:使用旋覆花、人參、陳皮(去內層白色部分)、枳實、白朮、茯苓、厚朴(經過處理)、半夏(經過處理)、澤瀉、豬苓、前胡、桂心、白芍藥、炙甘草(以上所有藥材份量相同)。每一份藥材取一兩,再均分成四份來服用。每次煎藥時加入十片薑和兩盃水,煎至剩七分水量後,濾掉藥渣,趁溫熱時服用,無特定時間限制,隨時可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