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夢瑤

《醫碥》~ 卷之六·諸方(上) (3)

回本書目錄

卷之六·諸方(上) (3)

1. 《局方》桔梗湯

桔梗(細銼,微炒),半夏(湯洗七次,薑汁製),陳皮(去白,各十兩),枳實(麩炒赤黃色,五兩),上為粗末,每服二錢,水一鍾,姜五片,同煎至七分,去滓,不拘時溫服。

白話文:

製作「桔梗湯」的材料和方法如下:使用桔梗,先細切再輕微炒過;半夏需用熱水清洗七次,並以薑汁處理;陳皮要去掉內側白色部分,這三種材料各準備十兩;枳實則要炒至呈赤黃色,準備五兩。以上所有材料混合後,切成粗顆粒。每次服用時取兩錢,加入一碗水,再加上五片薑,一起煎煮至剩下約七分水量,然後濾掉渣滓,不分時間,溫熱飲用即可。

2. 二陳湯

半夏(湯洗七次),橘紅(各五兩),白茯苓(三兩),炙甘草(一兩半),上㕮咀,每服四錢,水一盞,姜七片,烏梅一枚,煎六分,不拘時熱服。

白話文:

這是在說「二陳湯」的製作方法:半夏先用湯清洗七次,然後與橘紅各自準備五兩,白茯苓需三兩,炙甘草則要一兩半。這些材料都應切成小塊。每次服用時,取四錢的藥材,加入一碗的水量,再放入七片薑和一顆烏梅一起煎煮,煮至剩下約六分之水時即可。服用時無需顧慮時間,趁熱喝下。

不過,要注意的是,這裡的「兩」是古代的重量單位,並非現代常見的計量方式,實際調配藥物時需轉換為公制或按照藥師指示進行。

3. 薑桂丸

南星,半夏(俱洗),官桂(去粗皮,各一兩),為細末,蒸餅為丸,桐子大,每服三五十丸,生薑湯下,食後。

白話文:

【薑桂丸】

內容:將南星和半夏(都需要先清洗乾淨),以及官桂(要去掉粗皮)各一兩,磨成細粉。然後用蒸餅來製成藥丸,大小約像桐子一樣。每次服用三十到五十顆,用生薑湯送服,飯後服用。

這樣可以嗎?

4. 胡椒理中丸

款冬花(去梗),胡椒,炙草,蓽茇,良薑,細辛(去苗),陳皮(去白),乾薑(各四兩),白朮(五兩),上為細末,煉蜜為丸,如桐子大,每服三十丸,加至五十丸,溫湯、溫酒、米飲任服,無時,日三服。

白話文:

【胡椒理中丸】

取款冬花(需去除梗部)、胡椒、炙草、蓽茇、良薑、細辛(需去除苗部)、陳皮(需去除白色部分)、乾薑,以上各四兩;以及白朮五兩。將這些藥材研磨成細粉,再用煉製的蜂蜜揉成丸狀,大小如同梧桐子。每次服用三十粒,可逐步增加到五十粒。可用溫熱的水、溫熱的酒或米湯送服,不限定時間,一天三次。

5. 妙應丸

(即控涎丹。)

白話文:

【妙應丸】的內容,也就是現在所說的【控涎丹】。這是一種傳統中藥配方。

6. 小半夏茯苓湯

半夏,茯苓(各等分),每服五錢,水一盞半,姜五片,煎七分服,無時。

白話文:

【小半夏茯苓湯】

藥材:半夏和茯苓,兩者份量相同。

用法:每次服用時,取半夏和茯苓各五錢,加入一碗半的水,再放入五片薑,煎煮至剩下七分水量時服用,不限定服用時間。

7. 五套丸

南星(每個切作十數塊,同半夏先用水浸三日,每日易水,次用白礬二兩研碎調入水內,再浸三日,洗淨,焙乾),半夏(切破,多二兩),乾薑(炮),白朮,良薑,茯苓(各一兩),丁香(不見火),木香,青皮,陳皮(去白,各半兩),上為末,用神麯一兩,大麥芽二兩同研,取末,打糊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五十丸,加至七十丸,不拘時,溫熟水送下。

白話文:

【五套丸】

製作方法如下:首先,將南星每個切成十數小塊,與半夏一起先用水浸泡三天,期間每天要換一次水。接著,加入二兩的白礬,研碎後混入水中,再浸泡三天,然後將其洗淨並烘乾。半夏同樣切開,但份量比南星多二兩。乾薑需經過炮製,白朮、良薑和茯苓各需一兩,丁香不可經過火烤,木香、青皮和陳皮(去白)各需半兩。將以上所有材料研磨成粉末。

另取一兩的神麯和二兩的大麥芽一同研磨,取其粉末,打成糊狀。以該糊狀物製成梧桐子大小的丸子。每次服用五十粒,可逐漸增加到七十粒,服用時間不限,只需用溫熱的水吞服即可。

8. 小半夏湯

(若加白茯苓三兩,名小半夏加茯苓湯。)

半夏(一升),生薑(半斤),上二味,以水七升,煮取一升半,分溫再服。

白話文:

[小半夏湯]

如果加入白茯苓三兩,這個藥方就稱為「小半夏加茯苓湯」。

藥方成分為:半夏一升、生薑半斤。將這兩種藥材放入水中,總水量為七升,然後進行熬煮,直到剩下一半多一點的量(約一升半)。最後,將煮好的藥湯分成兩次溫熱服用。

希望以上資訊對你有所幫助!如果有任何其他問題,歡迎隨時提問。

9. 苓桂朮甘湯

茯苓(四兩),桂枝,白朮(各三兩),甘草(二兩),上四味,以水六升,煮取三升,分溫三服,小便則利。

白話文:

苓桂朮甘湯的配方為:茯苓四兩,桂枝、白朮各三兩,甘草二兩。將這四種藥材合在一起,用六升的水來煎煮,直到水份縮減至剩三升。然後將煎好的藥湯分三次溫服,服用後會有助於排尿。

10. 甘遂半夏湯

甘遂(大者三枚),半夏(十二枚,以水一升,煮取半升,去滓),芍藥(五枚),甘草(如指大一枚,炙),上四味,以水二升,煮取半升,去滓,以蜜半升和藥汁煎,取八合,頓服之。

白話文:

【甘遂半夏湯】

所需材料為:大的甘遂三顆,半夏十二顆(先用水一公升煮至剩半公升,然後瀝掉渣滓),芍藥五顆,甘草一條(大小如同手指,需經過烘烤)。將上述四種藥材放入水中兩公升一起煮,煮到剩半公升時瀝掉渣滓,再加入半公升的蜂蜜與藥汁一同煎煮,最後煎至剩下八分之合量,一次性服用完畢。

11. 厚朴大黃湯

厚朴(一尺),大黃(六兩),枳實(四枚),上三味,以水五升,煮取二升,分溫再服。

白話文:

【厚朴大黃湯】

所需藥材為:厚朴(用量相當於一尺),大黃(六兩),以及枳實(四枚)。將這三種藥材放入水中,總水量約為五升,然後進行煎煮,直到水量減至二升。所得藥湯應分兩次溫服。

12. 己椒藶黃丸

防己,椒目,葶藶(熬),大黃(各一兩),上四味末之,蜜丸,如梧子大,先食飲服十丸,日三服。

白話文:

[己椒藶黃丸的製作與服用方法]

所需藥材:防己、花椒籽、熬製過的葶藶、大黃(以上每種藥材各取一兩)。將上述四種藥材研磨成粉末後,用蜂蜜調和成丸,丸的大小約為梧桐子般。服用時,應在進食前以飲料送服十粒,每天需服用三次。

這樣應該能清楚明白地傳達原意了。

13. 八神來復丹

硝石(一兩,同硫黃為末,瓷器內以微火炒,用柳篦攪,不可火太過,恐傷藥力,再研極細,名二氣末。),太陰玄精石(飛,研,一兩),五靈脂(水燈清,濾去砂石,曬乾),青皮(去白),陳皮(去白,各二兩),舶上硫黃(透明者),沉香,木香(堅實者),天南星(粉白者,各一兩),上為末,飛麵糊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三十丸,空心米飲送下。

白話文:

【八神來復丹】

配方如下:取硝石一兩,與硫磺一同磨成粉末,然後在瓷器中以小火炒制,期間需用柳條製成的篦子不斷攪拌,火候不能太大,以免影響藥效,再進一步研磨至極細,這便是所謂的「二氣末」。另外,太陰玄精石一兩,需經過飛揚研磨處理;五靈脂需用水燈清洗,過濾掉其中的砂石後曬乾;青皮和陳皮各二兩,都要去掉白色部分;舶來硫磺要選透明的;沉香、木香和天南星各一兩,其中木香要選堅實的,天南星則要選粉白的。以上所有材料都需磨成粉末,再用飛麵糊做成梧桐子大小的丸子。服用方法為每次空腹食用三十粒,用米湯送服。

以上就是「八神來復丹」的製作及服用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