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夢瑤

《醫碥》~ 卷之六·諸方(上) (1)

回本書目錄

卷之六·諸方(上) (1)

1. 滋燥養榮湯

當歸(酒洗,二錢),生地黃,熟地黃,白芍藥,秦艽,黃芩(各一錢五分),防風(一錢),甘草(五分),上水煎服。

白話文:

所需材料為:當歸(先用酒洗過)約6公克、生地黃約4.5公克、熟地黃約4.5公克、白芍藥約4.5公克、秦艽約4.5公克、黃芩約4.5公克、防風約3公克、甘草約1.5公克。將以上所有材料用水煎煮後服用。

2. 大補地黃丸

黃柏(鹽、酒炒),熟地黃(酒蒸,各四兩),當歸(酒洗),山藥,枸杞子(甘州者佳,各三兩),知母(鹽、酒炒),山茱萸肉,白芍藥(各二兩),生地黃(二兩五錢),肉蓯蓉(酒浸),玄參(各二兩五錢)

上為細末,煉蜜丸,如桐子大,每服七八十丸,空心淡鹽湯送下。

白話文:

[大補地黃丸]

所需藥材包含:黃柏(經過鹽和酒炒過),熟地黃(經過酒蒸煮,兩種各四兩),當歸(經過酒洗淨),山藥,枸杞子(來自甘州的品質較好,兩種各三兩),知母(經過鹽和酒炒過),山茱萸肉,白芍藥(各二兩),生地黃(二兩五錢),肉蓯蓉(經過酒浸泡),玄參(各二兩五錢)。

將上述藥材研磨成細粉後,加入煉製的蜂蜜搓成像桐子一樣大的丸狀。每次服用約七十到八十粒,於空腹時用淡淡的鹽水吞服。

以上即為全部翻譯。

3. 清涼飲子

黃芩,黃連(各二錢),薄荷,玄參,當歸,芍藥(各一錢五分),甘草(一錢),水二鍾,煎八分,不拘時服。大便秘結,加大黃(二錢)。

白話文:

【清涼飲子】

成分:黃芩、黃連(每樣約7.5克)、薄荷、玄參、當歸、芍藥(每樣約4.5克)、甘草(約3克)。

做法:用水兩碗浸泡以上藥材,煎煮至剩八分之一碗的量。

服用方式:不限時間服用。

特殊情況:如果大便乾燥且排便困難,可再加入大黃(約7.5克)。

4. 清燥救肺湯

桑葉(三錢,經霜者),石膏(二錢五分,煨),甘草(一錢),胡麻仁(一錢,炒,研),真阿膠(八分),人參(七分),麥冬(一錢二分),杏仁(七分,去皮尖,炒黃),枇杷葉(一片,去毛蜜炙),上九味,以水一碗,煎六分,頻頻二三次滾熱服。

白話文:

【清燥救肺湯】

所需材料如下:桑葉三錢(需經過霜的),熟石膏二錢五分,甘草一錢,胡麻仁一錢(先炒後研磨),真阿膠八分,人參七分,麥冬一錢二分,杏仁七分(去皮去尖,炒至微黃),枇杷葉一片(需去除絨毛並以蜜炙)。

以上九種藥材,加一碗水煎煮至剩六分,分兩到三次服用,每次飲用時應保持藥汁滾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