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碥》~ 卷之二·雜症 (22)
卷之二·雜症 (22)
1. 咳嗽
此說大是誤人。予遇此證,先以六味(見虛損)壯水降火,隨以參耆救肺,使金水相生而愈。世之用寒涼者固非,知用參耆而不知先壯水者亦非,致陽火旺而陰愈傷,乃不識先後著也。凡咳嗽動引百骸,覺氣從臍下逆奔而上者,腎虛氣不歸元也,安腎丸等。
勞嗽,有因久咳嗽而成勞者,有因病勞而咳嗽者,其證寒熱往來,或獨熱,潮熱盜汗,咽喉干痛,精神疲睏,痰或濃或淡,或帶血腥,語言不出,保和湯、滋陰清化丸、五汁膏,並可用。乾咳無痰,乃火鬱之證,(不得志之人多有之。)用苦梗開之,(逍遙散更妙。)次用滋補之劑,四物湯(見血)加炒柏、竹瀝等。
不已則成勞。經年累月服藥不瘥,余無他證,卻與勞嗽不同,宜保肺,一味百部膏、桑枝煎、必效散、噙化丸,並可用。
凡咳嗽上半日多,陽火也,(陽火旺於陽時。)痰稠黃,二陳(見痰)加貝母、石膏、竹茹。下半日多,陰火也,起於下焦,痰青黑黏滯,四物湯(見血)加炒柏、知母,或知柏八味丸。黃昏咳多,火氣浮於肺也,(肺氣當降時而不得降,火浮故也。)不宜涼藥,當以五味、五倍等斂而降之。
又黃昏睡熟中,忽嗽痰數口,食積痰也,(睡則脾靜不運,故痰停於內而嗽。前證火咳,此證痰嗽也。)二陳(見痰)、山楂、麥芽,消導自已。五更清晨嗽,亦為痰停。(理詳痰門。)咳亦屬火,火空則發也。(每日寅時,氣血注肺,其時空心,無所阻礙,故火隨氣乘空上浮。
)二陳加黃芩、桔梗、桑皮。日輕夜重,屬陰虛,二陳加當歸。
白話文:
這種說法大錯特錯,會誤導人。我遇到這種咳嗽的病症,會先用六味地黃丸(見虛損篇)來滋養腎陰、降虛火,接著用人參、黃耆來補肺氣,使腎水能滋養肺金而痊癒。世人使用寒涼藥物固然不對,但只知道用人參、黃耆卻不知道要先滋養腎陰也不對,這樣會導致虛火更旺、腎陰更傷,這是不明白治療的先後順序啊。凡是咳嗽時牽動全身,感覺氣從肚臍下方往上衝的,這是腎虛、氣無法歸於丹田的現象,可以使用安腎丸等藥方。
勞嗽,有因為長期咳嗽而變成勞損的,也有因為勞損而引起咳嗽的。這種病症會出現忽冷忽熱,或只有發熱,潮熱盜汗,喉嚨乾痛,精神疲憊,痰可能濃稠也可能稀淡,甚至帶有血絲,講話無力。可以使用保和湯、滋陰清化丸、五汁膏等來治療。乾咳無痰,這是因為火氣鬱結的緣故(不得志的人容易有這種情況)。可以用苦梗來疏通,(用逍遙散效果更好。)之後再用滋補的藥物,如四物湯(見血篇)加炒過的黃柏、竹瀝等。
如果咳嗽一直不好,就會變成勞損。經過經年累月地服藥都沒有好轉,又沒有其他病症,這種情況與勞嗽不同,應該保養肺氣,可以使用一味百部膏、桑枝煎、必效散、噙化丸等來治療。
凡是咳嗽在上午比較嚴重的,屬於陽火上炎(陽火在白天比較旺盛)。痰濃稠發黃,可以使用二陳湯(見痰篇)加貝母、石膏、竹茹來治療。咳嗽在下午比較嚴重的,屬於陰火上炎,火從下焦升起,痰呈青黑色且黏稠,可以使用四物湯(見血篇)加炒過的黃柏、知母,或是知柏八味丸來治療。黃昏時咳嗽比較嚴重的,是因為虛火浮於肺部(肺氣本來應該下降卻無法下降,虛火才會上浮)。不適合使用寒涼的藥物,應該用五味子、五倍子等藥材來收斂降火。
另外,在黃昏睡熟時,突然咳嗽並吐出幾口痰,這是因為飲食積滯而生痰(睡著時脾胃功能減弱,無法運化,所以痰停留在體內而引起咳嗽。前面的咳嗽是火咳,這個咳嗽是痰咳)。可以使用二陳湯(見痰篇)加山楂、麥芽來消食導滯,自然就會好。五更清晨時咳嗽,也是因為痰停滯所致(詳細的道理在痰門篇)。咳嗽也屬於火症,虛火旺盛時就會發作(每天寅時,氣血注入肺部,這時肚子空空,沒有阻礙,所以火氣會隨著氣血上浮)。可以使用二陳湯加黃芩、桔梗、桑白皮來治療。如果白天咳嗽輕微,晚上咳嗽嚴重,屬於陰虛,可以使用二陳湯加當歸來治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