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碥》~ 卷之六·諸方(上) (1)
卷之六·諸方(上) (1)
1. 益元散
桂府滑石(膩白者,六兩),粉草(一兩,研爛),辰砂(三錢),上為極細末,每服三錢,白湯調下,新水亦得。
白話文:
【益元散】
內容:取用質地上乘、色澤純白的桂府滑石六兩,甘草一兩並研磨至極細,再加入辰砂三錢。將以上材料混合後研磨成極為細膩的粉末。每次服用時取三錢的份量,可用白開水調和後服用,新鮮的清水也可以。
這樣翻譯是否清楚呢?
2. 六一散
(即益元散去硃砂。)
白話文:
「六一散就是益元散,但是去掉了硃砂這個成分。」
3. 六和湯
香薷(二錢),縮砂仁,半夏(湯洗七次),杏仁(去皮尖),人參(去蘆),甘草(炙,各五分),赤茯苓(去皮),藿香(去土),白扁豆(薑汁略炒),厚朴(薑製),木瓜(各一錢),水二鍾,姜五片,紅棗一枚,煎一鍾,不拘時服。
白話文:
【六和湯】
內容如下:使用香薷兩錢,縮砂仁、經湯洗七次的半夏、去皮尖的杏仁、去蘆的人參、炙甘草各五分,去皮的赤茯苓、去土的藿香、用薑汁略炒的白扁豆,以及經過薑製的厚朴和木瓜各一錢。將這些藥材加入兩碗水中,再放入五片薑和一顆紅棗一起煎煮,最後煮至剩下一碗藥汁。服用時間不限,隨時都可以服用。
4. 三黃石膏湯
黃連(二錢),黃柏,山梔,玄參(各一錢),黃芩,知母(各一錢五分),石膏(三錢),甘草(七分)上水煎。
白話文:
「使用黃連兩錢,黃柏、山梔、玄參各一錢,黃芩、知母各一錢五分,石膏三錢,以及甘草七分。將這些藥材用水煎煮後服用。」
5. 消暑丸
半夏(一斤,用醋五,煮乾),甘草(生用),茯苓(去皮,各半斤),上為末,薑汁煮糊丸,無見生水,如桐子大,每服五十丸,不拘時,熱湯送下。(中暑為患,藥下即蘇。傷暑發熱頭痛,服之尤妙。夏月常服,止渴,利小便,雖飲水多,亦不為害。凡是暑藥,皆不及此。)
白話文:
【消暑丸】
製作方法:取半夏一斤,先用五升的醋來煮到乾,再取未經炮製的甘草和去皮的茯苓各半斤,一起研磨成粉末。然後用薑汁煮成糊狀作為丸藥的黏合劑,整個過程中不能讓藥粉接觸到生水,搓成大小如同梧桐子的丸子。每次服用五十顆,不限定時間,可以用熱水一起吞服。
功效:對於中暑的情況非常有效,服用後很快就會感到舒緩。若是因為暑氣而發燒、頭痛,服用此藥尤其有奇效。在夏天裡,常服用此藥能止渴,並有利於小便排泄,即使喝水很多,也不會對身體造成傷害。所有針對暑熱的藥物中,沒有比這更有效的了。
以上就是消暑丸的製作方法與使用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