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夢瑤

《醫碥》~ 卷之七·諸方(下) (1)

回本書目錄

卷之七·諸方(下) (1)

1. 行氣開痹飲

羌活,川芎,防風,蒼朮,秦艽,紅花,肉桂,細辛,續斷,在上加片薑黃桂枝,威靈仙,在下加牛膝,防己,萆薢,木通,筋痹加木瓜,柴胡,脈痹加菖蒲茯神,當歸,肉痹加白茯,陳皮,木香,砂仁,皮痹加紫菀,杏仁,麻黃骨痹加獨活,澤瀉

白話文:

羌活、川芎、防風、蒼朮、秦艽、紅花、肉桂、細辛、續斷,上面加薑黃、桂枝、威靈仙,下面加牛膝、防己、萆薢、木通;筋痹加木瓜、柴胡;脈痹加菖蒲、茯神、當歸;肉痹加白茯、陳皮、木香、砂仁;皮痹加紫菀、杏仁、麻黃;骨痹加獨活、澤瀉。

2. 增味五痹飲

麻黃,桂枝,紅花,白芷,葛根,附子,虎骨,羚羊角,黃耆,甘草,防風,防己,羌活,水煎服。

白話文:

麻黃桂枝紅花白芷葛根附子虎骨羚羊角黃耆甘草防風防己羌活這些藥材一起用水煎服。

3. 加味五痹湯

人參,茯苓,當歸(酒洗),白芍(煨),川芎(各一錢,肝、心、腎痹倍之),五味子(十五粒),白朮(一錢,脾痹倍之),細辛(七分),甘草(五分),水二鍾,姜一片,煎八分,食遠服。肝痹加棗仁、柴胡,心痹加遠志、茯神、麥冬、犀角,脾痹加厚朴、枳實、砂仁、神麯,肺痹加半夏、紫菀、杏仁、麻黃,腎痹加獨活、官桂、杜仲、牛膝、黃耆、萆薢。

白話文:

取人參、茯苓、當歸(用酒洗淨)、白芍(煨過)、川芎各一錢,肝、心、腎痹症加倍,五味子十五粒,白朮一錢,脾痹症加倍,細辛七分,甘草五分,加水兩鍾,姜一片,煎煮八分,飯後服用。若為肝痹,再加棗仁、柴胡;心痹,加遠志、茯神、麥冬、犀角;脾痹,加厚朴、枳實、砂仁、神麴;肺痹,加半夏、紫菀、杏仁、麻黃;腎痹,加獨活、官桂、杜仲、牛膝、黃耆、萆薢。

4. 三痹湯

肉桂,甘草,芍藥,黃耆,當歸,川芎,人參,茯苓,熟地黃,牛膝,秦艽,續斷,杜仲,細辛,獨活,防風

白話文:

這段文字列出了中醫常用的17種藥材,分別是:

  • 肉桂
  • 甘草
  • 芍藥
  • 黃耆
  • 當歸
  • 川芎
  • 人參
  • 茯苓
  • 熟地黃
  • 牛膝
  • 秦艽
  • 續斷
  • 杜仲
  • 細辛
  • 獨活
  • 防風

這些藥材在中醫裡常被用來治療各種疾病,例如補氣、補血、活血化瘀、祛風除濕等等。

5. 獨活寄生湯

(即上方加桑寄生,去黃耆、續斷。)

白話文:

在上方加入桑寄生,去掉黃耆和續斷。

6. 黃耆益氣湯

(即補中益氣湯加紅花、黃柏。秋加五味,夏加黃芩,冬加桂枝。補中益氣湯見氣。)

白話文:

這段文字指的是一個中醫方劑,可以理解為:

[補中益氣湯] 加 [紅花]、[黃柏]。秋天加五味子,夏天加 [黃芩],冬天加 [桂枝]。

[補中益氣湯] 如果看到有氣 (指患者的氣色、精神狀態),就可使用。

解釋:

  • 補中益氣湯: 是一個經典的中醫方劑,具有補氣益氣、健脾補脾等功效。
  • 紅花、黃柏: 都是常用的中藥,加入補中益氣湯可以根據不同的病症和季節調整藥性。
  • 五味子: 屬於酸味藥,秋天使用可以滋陰潤燥。
  • 黃芩: 屬於苦味藥,夏天使用可以清熱解暑。
  • 桂枝: 屬於辛溫藥,冬天使用可以溫陽散寒。
  • 見氣: 指患者的氣色、精神狀態,用來判斷補中益氣湯是否適合使用。

總之,這段文字描述的是一個針對不同季節、不同體質的藥方,需要根據具體情況進行調整。

請注意: 中醫藥方使用需遵醫囑,切勿自行用藥。

7. 人參益氣湯

黃耆(八錢),人參,生甘草(各五錢),炙甘草,升麻(各二錢),五味子(一百二十粒),柴胡(二錢),芍藥(三錢),上㕮咀,每服半兩,水二鍾,煎一鍾,空心服。服後少臥,於麻痹處按摩,屈伸少時。午飯前又一服,日二服。

白話文:

取黃耆八錢、人參、生甘草各五錢,炙甘草、升麻各二錢,五味子一百二十粒,柴胡二錢,芍藥三錢,將藥材研磨成細粉,每次服用半兩,用兩碗水煎成一碗,空腹服用。服用後稍微休息,在麻痺處進行按摩,做些伸展運動。午飯前再服用一次,每天服用兩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