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碥》~ 卷之六·諸方(上) (20)
卷之六·諸方(上) (20)
1. 人參敗毒散
(即上方加人參。)
2. 防己黃耆湯
防己(一兩),黃耆(一兩二錢半),白朮(七錢半),甘草(炙,半兩),銼,每服五錢匕,生薑四片,棗一枚,水一盞半,煎八分,去滓溫服,良久再服。(腹痛加芍藥。)
白話文:
防己(一兩),黃耆(一兩二錢半),白朮(七錢半),甘草(炙,半兩),將藥材切碎,每次取五錢匕,加入生薑四片,大棗一枚,用水一盞半煎煮,煎至八分,去渣後溫服,等藥效過了再服用一次。(若腹痛,可加芍藥。)
3. 清熱滲濕湯
黃柏(鹽水炒,二錢),黃連,茯苓,澤瀉(各一錢),蒼朮,白朮(各一錢半),甘草(五分),水二鍾,煎八分服。如單用滲濕,去黃連、黃柏,加橘皮、乾薑。
白話文:
黃柏用鹽水炒過,取兩錢,黃連、茯苓、澤瀉各取一錢,蒼朮、白朮各取一錢半,甘草取五分,加水兩碗,煎煮至八分即可服用。如果單用來滲濕,則去掉黃連、黃柏,再加入橘皮和乾薑。
4. 蒼白二陳湯
陳皮(去白,一錢),半夏(薑製,二錢),茯苓(一錢),甘草(五分),蒼朮(一錢,泔浸),白朮(一錢,土炒),姜三片,水煎。
白話文:
將陳皮(去白,一錢)、半夏(薑製,二錢)、茯苓(一錢)、甘草(五分)、蒼朮(一錢,用淘米水浸泡)、白朮(一錢,土炒)和三片生薑,用水煎煮。
5. 羌活勝濕湯
羌活,獨活(一錢),川芎,藁本,防風,甘草(炙,五分),蔓荊子(三分),如身重,腰痛沉沉然,中有寒濕也,加酒洗漢防己、附子。
白話文:
羌活、獨活一錢、川芎、藁本、防風、甘草炙五分、蔓荊子三分,如果身體沉重,腰部疼痛沉沉,有寒濕之症,就加酒洗漢防己、附子。
6. 辰砂五苓散
(即五苓散加辰砂等分,減桂三之一。)
白話文:
將五苓散的配方加入等量的辰砂,並減少肉桂三分之一的份量。
7. 春澤湯
(即五苓散加人參。)
白話文:
將五苓散配方中加入人參。
8. 四苓散
(即五苓散去肉桂。)
白話文:
【即五苓散去肉桂。】 【就是說,在使用五苓散時,要去掉肉桂這味藥材。】
9. 滋燥養榮湯
當歸(酒洗,二錢),生地黃,熟地黃,白芍藥,秦艽,黃芩(各一錢五分),防風(一錢),甘草(五分),上水煎服。
白話文:
將當歸(用酒洗淨,兩錢),生地黃,熟地黃,白芍,秦艽,黃芩(各一錢五分),防風(一錢),甘草(五分),以上藥材用水煎服。
10. 大補地黃丸
黃柏(鹽、酒炒),熟地黃(酒蒸,各四兩),當歸(酒洗),山藥,枸杞子(甘州者佳,各三兩),知母(鹽、酒炒),山茱萸肉,白芍藥(各二兩),生地黃(二兩五錢),肉蓯蓉(酒浸),玄參(各二兩五錢)
上為細末,煉蜜丸,如桐子大,每服七八十丸,空心淡鹽湯送下。
白話文:
將黃柏用鹽酒炒過,熟地黃用酒蒸,當歸用酒洗淨,山藥、枸杞子(甘州產的最好)、知母用鹽酒炒,山茱萸去核取肉,白芍、生地黃、肉蓯蓉用酒浸泡,玄參,各取適量,研磨成細粉,用蜂蜜做成丸子,大小如桐子,每次服用七八十粒,空腹時用淡鹽水送服。
11. 清涼飲子
黃芩,黃連(各二錢),薄荷,玄參,當歸,芍藥(各一錢五分),甘草(一錢),水二鍾,煎八分,不拘時服。大便秘結,加大黃(二錢)。
白話文:
取黃芩、黃連各二錢,薄荷、玄參、當歸、芍藥各一錢五分,甘草一錢,加水兩碗,煎煮至八分,不限時間服用。若有大便秘結,可再加入大黃二錢。
12. 清燥救肺湯
桑葉(三錢,經霜者),石膏(二錢五分,煨),甘草(一錢),胡麻仁(一錢,炒,研),真阿膠(八分),人參(七分),麥冬(一錢二分),杏仁(七分,去皮尖,炒黃),枇杷葉(一片,去毛蜜炙),上九味,以水一碗,煎六分,頻頻二三次滾熱服。
白話文:
桑葉(三錢,經過霜凍的),石膏(二錢五分,用火煨過),甘草(一錢),胡麻仁(一錢,炒熟研磨),真阿膠(八分),人參(七分),麥冬(一錢二分),杏仁(七分,去皮尖,炒至黃色),枇杷葉(一片,去除毛並用蜂蜜炙烤),以上九味藥材,用一碗水煎煮,取六分藥汁,分次服用,每次服用時滾熱即可。
13. 雙解散
即防風通聖散、(見中風。)六一散(見傷暑。)各半,每服一兩,生薑、蔥頭、淡豆豉煎湯調服,汗、下兼行。或分兩次服,先服五錢,少頃探吐之則汗出,再服余半取下。
白話文:
將防風通聖散和六一散各取一半,每服一兩,用生薑、蔥頭和淡豆豉煎湯調服,達到發汗和通便的效果。也可以分兩次服用,先服五錢,過一會兒後探吐,若汗出則再服剩下的一半,取下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