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夢瑤

《醫碥》~ 卷之四·雜症 (10)

回本書目錄

卷之四·雜症 (10)

1. 脫肛

氣虛不能收者,宜補氣以升提之,血虛加血藥,寒者以香附、荊芥等分煎湯洗。若大腸受熱而突出者,朴硝煎湯洗之。腸風者,涼血清腸散。(虛寒者不痛,其脫而出、托而入必滑;實熱者必痛而腫,突而出、托而入必澀。)虛而挾熱者,槐花散、薄荷散。日久不愈,常宜服收腸養血和氣湯,更須澀之,龍骨散、澀腸散。

白話文:

如果氣虛導致無法收縮,應該補氣以提升氣力,血虛則需補充血藥。如果患者體寒,可用香附、荊芥等量煎湯洗患處。若大腸因受熱而突出,可用朴硝煎湯洗之。腸風者,可用涼血清腸散。

(虛寒者不痛,脫出或縮回皆滑利;實熱者必痛且腫,脫出或縮回皆澀滯。)虛寒兼有熱證者,可用槐花散、薄荷散。若久治不癒,通常宜服用收腸養血和氣湯,並需澀腸止脫,可用龍骨散、澀腸散。

外用五倍末糝蕉葉上托之,數次即不復脫。生鐵三斤,水一斗,煮取五升洗,內服磁石散。一法,鱉頭燒灰塗。

白話文:

使用五倍子粉末敷在蕉葉上,多次後即可防止脫落。取生鐵三斤,加水一斗,煮至剩五升後洗浴,並內服磁石散(藥方編號:6078)。另一種方法是將鱉頭燒成灰,塗抹於患處。

2. 穀道癢痛

多因濕熱生蟲,欲作痔瘻。以雄黃入艾棉燒煙燻之,並納蜣螂丸。蜣螂七枚,五月五日收,去翅、足,炙為末,新牛糞五錢,肥羊肉一兩炒香,共為丸如棗肉大,炙令熱,新棉裹,納穀道中,半日莫吃飯,蟲即出,三五度瘥。杏仁搗膏敷。杵桃葉一斛蒸極熱,納小口器內,坐熏之,蟲即死。木鱉子肉四五枚,研如泥,沸湯沖洗,另用少許塗患處。

白話文:

這些文字主要描述了一種治療痔瘻的方法。其步驟如下:

  1. 痔瘻的形成常與濕熱和寄生蟲有關。為了治療,我們可以用雄黃與艾草混合後燃燒,產生的煙霧可以薰蒸患處。

  2. 接著,我們需要使用「蜣螂丸」進行治療。這種藥物由七隻在五月初五收集的蜣螂製成。首先,去除蜣螂的翅膀和腳,然後烤乾,研磨成粉末。接著,我們需要添加五錢的新鮮牛糞和一兩炒香的羊肉,一起研磨成丸,大小如棗果。將此丸炙烤至熱,包裹在新鮮的棉布中,放入肛門中,半個小時內避免進食,這樣可以讓蟲子排出體外。通常需要進行幾次治療才能痊癒。

  3. 治療期間,可以用杏仁搗碎成膏狀來敷在患處。

  4. 另外,還有一個方法是將一斛(約50升)桃葉蒸煮到極熱,然後放入有小孔的器具中,坐在上面進行燻蒸,這樣可以殺死蟲子。

  5. 最後,可以使用四到五枚木鱉子的肉,研磨成泥,加入沸水沖洗患處,並在患處塗抹少量的藥物。

3.

陽為陰閉不得伸則怒,如雷之奮於地也。震為雷,陽在陰下,陰雨則雷動。陰雨,以氣言之則寒也,以象言之則水也。水者,有形之物也。故人身陽氣,或為無形之寒氣所閉,或為有形之痰血所遏,皆不得伸而鬱為怒。《經》謂血並於上,氣並於下,則善怒是也。(東垣以食填太陰為木鬱,用吐以達之,亦此理也。

)陽氣主升,(屬肝膽,)故雷發於春。陽主舒,遇怫逆之事則不得舒而怒,亦郁遏之義也。怒而不得發者,發之。怒而屢得發者,平之。《經》曰:悲勝怒。

白話文:

陽氣被陰氣阻礙無法伸展就會生氣,就像雷聲從地下奮力衝出一樣。震為雷,陽氣位於陰氣之下,陰雨天氣就會打雷。陰雨,從氣的角度來說就是寒冷,從象徵的角度來說就是水。水是有形的物質。所以人體的陽氣,可能會被無形的寒氣阻礙,也可能會被有形的痰血阻滯,都無法伸展而鬱積成怒。《經》中說,血上行而氣下行,就會容易生氣。(東垣認為用食物補充太陰就是木氣鬱結,用吐法疏通,也是這個道理。)陽氣主升,(屬於肝膽,)所以雷聲在春天發出。陽氣主舒展,遇到逆悖之事就會無法舒展而生氣,也是一種鬱結的表現。生氣無法發洩就發洩出來,經常發洩就會平息。《經》中說:悲傷可以克制憤怒。

4. 太息

《經》曰:憂思則心系急,急則氣道約,(約,結而不行也。憂思鬱結則氣不行,志為氣帥,自然而然,何必推說到心系急乎?此真形骸之論,後人之偽說耳。故太息以出之。舒之也。)氣盛而鬱則為怒,氣不盛而鬱則為太息。觀《經》謂膽病者,(氣不得升故為膽病。)善太息,口苦嘔汁可知。太息之與怒,同屬於郁矣。

白話文:

《經》上說:憂愁思慮就會使心神緊張,緊張就會使氣道收縮。(收縮,是指氣道阻塞不通。憂慮思愁導致氣機鬱結不通,氣機無法運行,意志是氣機的領導者,氣機自然而然運行,何必強說要心神緊張?這真是形骸之論,是後人的偽說。所以要通過嘆氣來疏解。)氣盛而鬱結就容易發怒,氣虛而鬱結就容易嘆氣。看看《經》上說膽病的人,(因為氣機不能上升,所以才患上膽病。)經常嘆氣,口苦嘔吐,就可以知道是膽病。嘆氣和發怒,都屬於氣機鬱結的表現。

5. 喜笑不休

笑由於喜,喜屬心,則笑亦屬心。《經》曰:心藏神,神有餘則笑不休。神即心火也,觀於火燔爍甚則鳴笑可知也。燭笑而光搖,人笑而氣浮。子和以燒鹽(滄鹽二兩,火燒通赤,放冷研細,河水煎服。)探吐熱痰,及黃連解毒湯而愈。水剋火,寒勝熱也。

白話文:

笑,是由於喜悅而發生的。喜悅屬於心,所以笑也屬於心。《經》上說:心藏神,神氣充足則會不停地笑。神,就是心火,觀察火焰燃燒旺盛時發出爆裂的聲音,就可以明白笑聲的道理。燭光搖曳時會發笑,人笑時氣息浮動。治療方法是服用燒鹽湯(取滄鹽二兩,用火燒至通紅,放涼後研磨成粉末,用河水煎服),吐出熱痰,再配合黃連解毒湯服用,即可痊癒。水能克制火,寒能勝熱,這就是治療的原理。

6.

悲屬肺,悲則氣降,肺主降,故屬肺也。仲景云:婦人臟躁,則悲傷欲哭,象如神靈所作,(無故而哭,即本人亦不自知,故如鬼神所憑也。)小麥一升,大棗十枚,水煮服。子和診一婦人,問曰:娘子常欲痛哭為快否?婦人曰:然。子和曰:火灼肺金,金受屈制,無所投告,肺主悲,故欲痛哭也。投黃連解毒湯(見喜)而愈。

喻嘉言診姜宜人大腸血枯燥,曰:病中多哭泣否?曰:然。蓋大腸與肺為表裡,大腸燥則火熱干肺也。

白話文:

悲傷的情緒歸屬於肺,悲傷會使氣機下降,而肺臟的功能就是主降,所以悲傷歸屬於肺。張仲景說:婦女如果出現臟躁症,就會感到悲傷想要哭泣,表現得像被神靈控制一樣,(她們無緣無故地哭泣,甚至自己也不知道原因,就像被鬼神附身一樣。)用小麥一升、大棗十枚,用水煮服。

和子曾經診治一位婦人,詢問她是否經常想要痛哭來舒解,婦人回答說是的。和子說:火氣灼傷肺金,肺金受到屈辱而無處申訴,肺臟主悲,所以她才會想要痛哭。於是,他用黃連解毒湯治療,(病人感到喜悅)病症就痊癒了。

喻嘉言診治姜宜人患大腸出血且乾燥,問她是否病中經常哭泣,姜宜人回答說是的。喻嘉言解釋道:大腸與肺臟互為表裡,大腸乾燥則火熱上炎灼傷肺臟。

7.

遇事而驚者,由於外也;因病而驚者,動於中也。心為熱所乘,則動而驚。而屬之肝膽者,以肝主動,而膽虛則善驚也。(膽小及膽大而虛者,皆善驚,由血液不足也。血液者水也,水主靜,水足則靜而不易動,故不驚。)心肝賴血以養,血虛則心之神無所依,肝之魂亦不藏。

五臟之熱,皆得乘心而致驚。《經》謂:陽明病者,惡人與火,(胃熱則惡人之擾與火之熱,不得安靜清涼也。)聞木音則惕然而驚。(木生火而主動故也。)舉陽明可概其餘矣。內火之驚,脈多浮數;外事之驚,脈多浮動,動脈如豆搖搖不定是也。黃連安神丸。驚則氣上,以重墜之藥鎮其浮越。

白話文:

遇到事情就感到害怕的人,是因為外在因素影響;因為生病而害怕的人,是因為內在因素作祟。心臟受到熱氣影響,就會不安驚恐。而與肝臟和膽囊有關的驚恐,是因為肝臟主導活動,膽囊虛弱容易害怕。膽小和膽大卻虛弱的人,都容易害怕,這是因為血液不足。血液就像水,水主靜,水充足就會安靜,不容易動,所以就不會害怕。心臟和肝臟依靠血液滋養,血液虛弱,心神就無所依附,肝魂也無法安藏。

五臟的熱氣,都可以乘着心臟而導致驚恐。《經》書說:陽明病患者,厭惡人與火,(胃熱就會厭惡人的干擾和火的熱氣,無法安靜涼爽。)聽到木頭的聲音就會驚恐不安。(因為木生火而主動。)用陽明病可以概括其他病症。內火導致的驚恐,脈象大多浮數;外事導致的驚恐,脈象大多浮動,動脈像豆子一樣搖搖不定。可以用黃連安神丸來治療。驚恐時氣血上浮,用沉重下沉的藥物來鎮壓它,避免它過於浮躁。

(丹砂、龍骨之類。)由於火盛血虛者,甘寒滋潤之劑以瀉心補血。驚則心神出而舍空,液入成痰,拒其神不得歸,而驚不能已,十味溫膽湯、養心湯、壽星丸、(見狂癲。)控涎丹(見痰)加辰砂、遠志。驚由於火,而致火多端,有五飲停蓄郁成火者,五飲湯丸。(見痰飲。

)由濕鬱成熱者,羌活勝濕湯。(見傷濕。)因寒而鬱成熱者,散寒火自退。熱鬱有痰,寒水石散。氣鬱有痰,加味四七湯。睡臥不安,時時驚覺者,溫膽湯加棗仁、蓮肉,以金銀同煎,吞十四友丸,或鎮心丹、遠志丸。驚者平之,子和謂平,乃平常之義。如聞響而驚者,常擊物作響,使習聞如平常,則不驚矣。

白話文:

像丹砂、龍骨這類藥物。由於火氣旺盛、血虛的人,要用甘寒滋潤的藥物來瀉心補血。驚嚇會導致心神外溢,空虛無依,體液積聚成痰,阻礙心神歸位,驚恐難以消除,可以用十味溫膽湯、養心湯、壽星丸等藥物治療(見狂癲)。控涎丹則可用於痰多的情況,可以加入辰砂、遠志。驚嚇是由火氣引起,而火氣的來源有很多,比如五種飲邪停滯郁積成火,可以用五飲湯丸治療(見痰飲)。或是濕氣郁結化熱,可以用羌活勝濕湯治療(見傷濕)。如果是寒邪郁積化熱,則散寒就能使火氣退去。熱氣郁結導致有痰,可以用寒水石散治療。氣鬱導致有痰,可以用加味四七湯治療。如果睡覺不安,經常驚醒,可以用溫膽湯加入棗仁、蓮肉,用金銀器皿同煎,服用十四友丸,或者鎮心丹、遠志丸等藥物。驚恐症的治療目標是平靜,平和就是平常的意思。比如聽到響聲就驚恐,可以經常敲擊物品製造響聲,讓患者習慣這種聲音,使其不再驚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