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碥》~ 卷之七·諸方(下) (2)
卷之七·諸方(下) (2)
1. 黃連阿膠丸
黃連(去須,三兩),阿膠(碎炒,一兩),茯苓(去皮,二兩),以連、芩為末,水熬阿膠膏,搜和丸,桐子大,每服三十丸,空心米飲下。
白話文:
【黃連阿膠丸】
所需材料為:黃連(去除鬚部,約三兩),阿膠(敲碎後炒製,約一兩),茯苓(去除外皮,約二兩)。
製作方法如下:首先將黃連和黃芩研磨成粉末,再用水熬煮阿膠至成為膏狀,利用此阿膠膏將前述藥粉揉合成丸,大小約同桐子。每次服用時,取三十粒藥丸,在空腹時以米湯送服。
2. 紫參湯
紫參(半斤),甘草(二兩),上二味,以水五升,先煮紫參取三升,內甘草,煮取一升半,分溫三服。
白話文:
【紫參湯】
所需藥材為:紫參半斤,甘草二兩。將這兩種藥材準備好後,先用五升的水來熬煮紫參,煮至剩下三升的水量時,再加入甘草繼續熬煮,直至水量縮減至一升半。最後,將煮好的藥湯分成三次,趁溫熱時服用。
3. 茯苓湯
茯苓(六分),澤瀉(一錢),當歸身(四分),芍藥(一錢半),蒼朮(二分),生薑(二分),肉桂(五分),生芩(三分),豬苓(六分),升麻(一錢),炙草(五分),柴胡(一錢),作二服,水煎,稍熱服。
白話文:
【茯苓湯】
這帖藥方包含了茯苓六分,澤瀉一錢,當歸身四分,芍藥一錢半,蒼朮二分,生薑二分,肉桂五分,生芩三分,豬苓六分,升麻一錢,炙草五分,以及柴胡一錢。所有藥材加起來做兩劑服用,用水煎煮後,趁溫熱時服用。
4. 升消散
(甚者加川芎、羌活、柴胡、黃芩各一錢。)
蒼朮(三錢),防風(一錢半),黃連,木香(各五分),厚朴,陳皮,枳殼(各一錢),甘草(四分)
白話文:
【升消散】
(對於病情嚴重者,可額外加入川芎、羌活、柴胡、黃芩,每種藥材用量約一錢。)
包含的藥材有:蒼朮(用量約三錢),防風(用量約一錢半),黃連,木香(兩者各用量約五分),厚朴,陳皮,枳殼(三者各用量約一錢),以及甘草(用量約四分)。
5. 桃花湯
赤石脂(一升,一半銼,一半篩末),乾薑(一兩),粳米(一升),上三味,以水七升,煮至米熟,去滓,每服七合,內赤石脂末方寸匕,日三服。
白話文:
【桃花湯】
所需材料為:赤石脂(用量一升,其中一半切碎,另一半研磨成粉末)、乾薑(一兩)、粳米(一升)。先將七升水煮沸,加入上述材料,煮至粳米熟透,然後濾掉渣滓。每次服用時,取湯七合,並添加一立方寸大小的赤石脂粉末,每日需服用三次。
6. 斷下湯
白朮,茯苓(各一錢),甘草(五分),草果(連皮,一枚),上㕮咀,用罌粟殼十四枚,去筋膜並萼蒂,剪碎,用醋淹,為粗末用,作一服,水一大碗,姜七片,棗子、烏梅各七枚,煎一大盞,分二服服之。
白話文:
【斷下湯】
內容如下:使用白朮和茯苓,兩者各取約三公克;甘草取約1.5公克;草果則取整顆連皮的一個。將這些藥材切碎備用。另外取14枚罌粟殼,去除筋膜和萼蒂部分,剪碎後,再用醋浸泡,製成粗末狀使用。所有材料合併為一次的份量。用一大碗的水,加入七片薑、七枚棗子和七枚烏梅,一起煎煮至剩下大約一小杯的量,然後將其分成兩次服用。
7. 養臟湯
人參,白朮,當歸(各六錢),白芍藥,木香(各一兩六錢),甘草,肉桂(各八錢),肉豆蔻(麵裹煨,半兩),御米殼(蜜炙,三兩),訶子肉(一兩二錢),上㕮咀,每服四錢,水一盞半,煎八分,去滓,食前溫服。忌酒、面、生冷、魚腥、油膩之物。
白話文:
【養臟湯】
配方成分為:人參、白朮、當歸各6錢;白芍藥、木香各1兩6錢;甘草、肉桂各8錢;肉豆蔻(需用麵粉包裹後煨烤)半兩;御米殼(需蜂蜜炒製)3兩;訶子肉1兩2錢。
以上藥材,均切碎備用。每次服用時取4錢,用一盞半的水煎煮至剩下八分水量,然後去掉殘渣,在飯前溫熱服用。
需注意的是,服用期間應避免飲酒、吃麪食、生冷食物、魚類海鮮以及油膩的食物。
8. 白朮安胃散
御米殼(三兩,去頂蒂,醋煮一宿),茯苓,車前,白朮,烏梅肉(各一兩),五味子(半兩)為末,每服五錢,水二盞,煎一盞,空心溫服。
白話文:
【白朮安胃散】
藥材:取三兩的粟殼(需先去除頂部和底部,再用醋煮一個晚上)、茯苓、車前草、白朮、烏梅肉各一兩,以及五味子半兩,將這些藥材全部研磨成粉末。
服用方法:每次取五錢的藥粉,加入兩杯的水煎至剩一杯的量,應在空腹時溫熱服用。
9. 鴉膽丸
鴉膽(去殼,槌去皮,一錢),文蛤(醋炒),枯礬,川連(炒,各三分),糊丸,硃砂為衣。或鴉膽霜、黃丹各一錢,加木香二分,亦可烏梅肉丸,硃砂為衣。二方俱丸綠豆大,粥皮、或鹽梅皮、或圓眼乾肉、或芭蕉子肉包吞十一、二丸,立止。
白話文:
【鴉膽丸】
取鴉膽(去除外殼及內層皮膜,研磨至一錢份量)、文蛤(用醋炒過)、枯礬、川連(均炒過,各取三分份量),將這些藥材製成藥丸,再以硃砂作為外層包裹。
或者可以使用鴉膽霜和黃丹各一錢,再加上木香二分,同樣能製成藥丸,以烏梅肉為基底製丸,外層仍以硃砂包裹。
這兩種配方製作的藥丸大小皆如綠豆,服用時可用粥皮、鹽梅皮、圓眼乾肉、或芭蕉子肉包裹著一次吞下十一、二丸,即可立即見效,止住病狀。
10. 訶子皮散
御米殼(五分,去花萼,蜜炒),乾薑(炮,六分),陳皮(五分),訶子皮(七分,煨,去核),水煎服,或為末,白湯調服亦可。
白話文:
【訶子皮散】
取用五分量的御米殼,先去除其花萼部分,再以蜂蜜炒過;六分量的乾薑,需經過炮製;五分量的陳皮;以及七分量的訶子皮,這需先烘熱去核。這些材料用水煎煮後服用。另外,也可以將所有材料磨成粉末,用白開水調和後服用,同樣有效。
11. 葛根湯
葛根,枳殼,半夏,生地,杏仁(去皮尖),茯苓(各二錢四分),黃芩(一錢二分),炙甘草(五分)分二帖,水二盞,黑豆百粒,生薑五片,白梅一個煎,食前溫服。
白話文:
【葛根湯】
所需藥材如下:葛根、枳殼、半夏、生地、杏仁(需去除外皮及尖部)、茯苓(以上各藥材用量為二錢四分)、黃芩(用量為一錢二分)、炙甘草(用量為五分)。這些藥材可分成兩劑使用。
每劑的煎煮方法如下:取兩碗水,加入一百粒黑豆、五片生薑以及一個白梅,然後進行煎煮。在飯前溫熱服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