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碥》~ 卷之七·諸方(下) (1)
卷之七·諸方(下) (1)
1. 木香檳榔丸
木香,檳榔,青皮(醋炒),陳皮,枳殼(炒),黃柏(酒炒),黃連(吳萸湯炒),三稜(醋炒),蓬莪(醋炒,各五錢),大黃(酒浸,一兩),香附,牽牛(各二兩),芒硝水丸。
白話文:
【木香檳榔丸】
藥材包括:木香、檳榔、青皮(經過醋炒)、陳皮、炒過的枳殼、酒炒的黃柏、用吳茱萸湯炒過的黃連、醋炒的三稜、醋炒的蓬莪(以上各五錢)、酒浸泡過的大黃(一兩)、香附、牽牛子(各二兩),最後加上芒硝,用水製成丸狀藥物。
2. 香連丸
黃連(去蘆,二十兩,用吳茱萸十兩同炒令赤,揀去茱萸不用),木香(四兩八錢八分,不見火)為細末,醋糊丸,如桐子大,每服三十丸,空心飯飲下。
白話文:
【香連丸】
藥材成分:使用黃連(去除根莖部分,共二十兩,與吳茱萸十兩一起炒至變紅色後,將吳茱萸篩選出去不用),以及木香(四兩八錢八分,不需經過火烤處理)。將這些藥材研磨成細粉後,利用醋糊做成丸狀,大小約如梧桐子。每次服用時,於空腹時用飯湯吞服三十粒。
以上是香連丸的製作和服用方式。
3. 白頭翁湯
白頭翁(二兩),黃連,黃柏,秦皮(各三兩),上四味,以水七升,煮取二升,去滓,溫服一升,不愈更服。
白話文:
【白頭翁湯】
所需藥材為:白頭翁二兩、黃連三兩、黃柏三兩、秦皮三兩。將以上四種藥材放入水中,總水量為七升,進行煎煮,煮至剩餘二升的藥汁。然後將藥渣濾掉,剩下的藥湯溫熱後服用一升,如果病情沒有好轉,可以再服用一次。
4. 芍藥湯
芍藥(一兩),當歸,黃連,黃芩(各半兩),大黃(三錢),桂枝(二錢半),甘草(炙),檳榔(各二錢),木香(一錢),上九味㕮咀,每服五錢,水二盞,煎一盞,去滓溫服。如痢不減,漸加大黃,食後。如便後藏毒加黃柏半兩。
白話文:
【芍藥湯】
內容如下:芍藥一兩,當歸、黃連、黃芩各半兩,大黃三錢,桂枝二錢半,炙甘草,檳榔各二錢,木香一錢。以上九種藥材,全部研碎成小塊,每次服用時取五錢,用兩杯水煎煮至剩一杯,濾去藥渣後溫熱服用。
如果腹瀉的情況沒有改善,可以逐漸增加大黃的份量,在飯後服用。若排便後仍有殘餘的毒素,則需額外加入半兩的黃柏。
5. 利積丸
黃連(四兩),六一散(八兩),當歸(二兩),蘿蔔子(炒),巴豆(去油,同黃連炒),乳香(各一兩),為末,醋糊丸,如桐子大,弱者服十五丸,實者二十五丸。
白話文:
【利積丸】
內容如下:使用四兩的黃連,八兩的六一散,二兩的當歸,蘿蔔子需先炒過,巴豆去掉油份後與黃連一起炒,再加上各一兩的乳香,全部研磨成粉末。用醋和糊製成藥丸,大小如桐子。身體虛弱的人每次服用十五粒,體質壯實的人則可服用二十五粒。
6. 導氣湯
木香,檳榔,黃連(各六分),大黃,黃芩(各一錢半),枳殼(一錢,麩炒),芍藥(六錢),當歸(三錢),㕮咀,作二服,水二鍾,煎一鍾,食前溫服。
白話文:
【導氣湯】
內容如下:木香、檳榔、黃連各取六分,大黃和黃芩則各取一錢半,枳殼一錢需先用麩炒過,芍藥取六錢,當歸取三錢。將這些藥材切碎混合,分兩次服用。每次服用時,取兩杯水來煎煮藥材至剩一杯水的量,應在飯前趁熱溫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