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夢瑤

《醫碥》~ 卷之六·諸方(上) (2)

回本書目錄

卷之六·諸方(上) (2)

1. 既濟解毒湯

大黃(酒煨,大便利勿用),黃連(酒炒),黃芩(酒炒),甘草(炙),桔梗(各二錢),柴胡,升麻,連翹,當歸身(各一錢),上㕮咀,作一服,水二鍾,煎至一鍾,去滓,食後溫服。忌酒濕面大料物,及生冷硬物。

白話文:

【既濟解毒湯】

成分包括:大黃(若大便非常順暢則不使用,需用酒燉煮)、黃連(用酒炒過)、黃芩(用酒炒過)、甘草(炒過)、桔梗(以上四者各取兩錢)、柴胡、升麻、連翹、當歸身(這些成分各取一錢)。

製作方法:將上述藥材切碎混合,作為一份藥劑。使用二杯的水量來煎煮,直至水分剩下一杯,然後濾掉藥渣。此藥應在飯後溫熱服用。

飲食禁忌:服用期間避免飲酒,避免食用濕潤的麵食和重口味食物,以及生冷或硬的食物。

2. 黃耆丸

黃耆,鱉甲,當歸(炒,各一兩),桂心,白芍,續斷,川芎,牛膝,蓯蓉,沉香,柏子仁,枳殼(各六錢半),五味子,熟地(各半兩),上為末,蜜丸,桐子大,每服四五十丸,米飲下,食後。

白話文:

【黃耆丸】

所需藥材如下:黃耆、鱉甲、炒過的當歸,這三種各取約37.5克;桂心、白芍、續斷、川芎、牛膝、蓯蓉、沉香、柏子仁以及去殼的枳實,這些藥材各取約25克;再取五味子和熟地各約18.75克。

將上述所有藥材研磨成粉末,然後加入蜂蜜製成丸狀,大小如桐子一般。每次服用時,可取40到50粒此丸藥,用米湯送服,應在飯後服用。

3. 諸中

4. 蘇和香丸

白朮,青木香,烏犀角(屑),香附子(炒,去毛),硃砂(研,水飛),訶黎勒(煨,取皮),白檀香,安息香(另末,無灰灑一升熬膏),沉香,麝香(研),丁香,蓽茇(各二兩),龍腦(研),蘇合香油(入安息香膏內,各一兩),薰陸香(別研,一兩),上為細末,入研藥勻,用安息香膏並煉白蜜和劑,每服旋丸如梧桐子大。早朝取井華水,溫冷任意,化服四丸,老人、小兒化服一丸,溫酒化服亦得,並空心服之。

白話文:

【蘇和香丸】

成分包括:白朮、青木香、烏犀角碎片、炒過的香附子(去毛)、硃砂(研磨後用水飛法處理)、訶黎勒(煨烤後取皮)、白檀香、安息香(另磨成粉末,無灰灑一升熬成膏狀)、沉香、麝香(研磨)、丁香、蓽茇(各二兩)、龍腦(研磨)、蘇合香油(加入安息香膏內,各一兩)、薰陸香(單獨研磨,一兩)。

將上述藥材製成細末,然後加入研磨好的藥材混合均勻,使用安息香膏和煉製過的白蜜來調和,每次服用時即時搓成梧桐子大小的丸狀。

早晨可取井華水,溫度隨個人喜好,溶解四粒藥丸服用,老人與小孩則只需一粒,也可用溫酒溶解服用,但都需在空腹時服用。

5. 三生飲

南星(一兩),川烏(去皮),生附子(各半兩),木香(二錢半),上㕮咀,每服半兩,水二盞,姜十片,煎至六分,去滓溫服。

白話文:

【三生飲】

藥方成分:天南星一兩,川烏(去皮)半兩,生附子半兩,木香二錢半。

製作方法:將以上藥材切碎混合。每次取半兩藥材,加入兩杯水,再放入十片薑,煎煮至剩下約六分之一水量,濾掉藥渣後溫熱服用。

6. 稀涎散

江子仁(六粒,去皮膜,每粒分作兩半),牙皂(三錢,切片),明礬(一兩),上先將礬化開,卻入二味攪勻,待礬枯為末,每用三分吹入,甚者燈心湯下五分,痰在喉者即吐,在膈者即下。

白話文:

【稀涎散】

內容:取江子仁六粒(去皮膜,並將每粒分成兩半)、牙皁三錢(切成薄片)、明礬一兩。首先將明礬溶解,然後加入江子仁和牙皁兩種藥材攪拌均勻,等到明礬乾涸後研磨成粉末。每次使用時,取三分之量吹入患者鼻內,病情嚴重者可用燈心草煮的水送服五分。此藥能有效處理喉部的痰,使其被吐出,或是處理橫膈膜處的痰,使其排出體外。

7. 碧霞丹

石綠(研九度,飛十兩),附子尖,烏頭尖,蠍梢(各七十個),上三味為末,入石綠令勻,麵糊為丸,如雞頭實大,每服急用薄荷汁化一丸,更入酒半合,溫暖服之。須臾吐出痰涎,然後隨證治之。如牙關緊急,斡開灌之驗。

白話文:

【碧霞丹】

製作成分包括:經過九次研磨及十兩漂洗的石綠、附子的尖端部分、烏頭的尖端部分、以及蠍子的尾刺(以上每一項各七十個)。將這三種成分混合研磨成粉末後,加入石綠調勻,再用麵粉和水製成的糊狀物將其做成丸狀,大小約等同於雞頭的籽粒。每次服用時,需迅速地使用薄荷汁溶解一顆藥丸,再加入半杯酒,溫熱後飲下。

服用後不久,會促使體內痰涎排出,此後可根據病情進一步治療。如果出現牙關緊閉的情況,應強行打開口腔灌入藥液,效果顯著。

8. 三聖散

防風,藜蘆,瓜蒂,上各為粗末,每服一二錢,以齏汁三茶盞,煎三五沸,去齏澄清,放溫,調末徐徐服之,不必盡劑,以吐為度。

白話文:

【三聖散】

內容:防風、藜蘆、瓜蒂,以上藥材皆磨成粗末。每次服用約一到二錢,用三茶盞的酸菜汁來煎煮,煮至三到五滾後,去掉酸菜渣滓並讓汁液澄清,待溫度適中後,慢慢服用藥末,不必要全部喝完,只要達到催吐的效果即可。

9. 巴礬丸

巴豆(二粒,去皮膜),白礬(如拇指大一塊,為末),同放新瓦上,煆至巴豆焦赤為度,蜜丸,次實大棉包,放口中近喉處,良久吐痰愈。

白話文:

【巴礬丸】

所需材料:巴豆兩粒(需去除外層的皮和膜),白礬一塊(大小約等於拇指,需研磨成粉末)。將這兩種材料一起放在新的瓦片上,加熱直到巴豆變為深紅色為止。之後,用蜂蜜製成藥丸。

使用方法:將藥丸放入一個大的棉花包裹中,然後將包裹放置在口中的靠近喉嚨的位置。經過一段時間後,會開始嘔出痰液,病情就會有所改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