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夢瑤

《醫碥》~ 卷之七·諸方(下) (1)

回本書目錄

卷之七·諸方(下) (1)

1. 滋陰清隔飲

當歸,芍藥(煨),黃柏(鹽水炒),黃連(各一錢半),黃芩,山梔,生地黃(各一錢),甘草(三分)水二鍾,煎七分,入童便、竹瀝各半酒盞,食前服。

白話文:

【滋陰清膈飲】

成分包括:當歸,炒過的芍藥,用鹽水炒過的黃柏,以及黃連(以上每種都用一錢半),黃芩,山梔,生地黃(這三種各用一錢),加上甘草(用三分)。將這些藥材加入兩杯水中煎煮,直到剩下七分之一的水量,然後再加入等同於半酒杯的童便和竹瀝,混合後在飯前服用。

2. 秦川剪紅丸

雄黃(別研),木香(各五錢),檳榔,三稜(煨),蓬朮(煨),貫眾(去毛),乾漆(炒煙盡),陳皮(各一兩),大黃(一兩半),為細末,麵糊為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五十丸,食前米飲下。

白話文:

【秦川剪紅丸】

成分包括:雄黃(需特別研磨)、木香(各五錢),檳榔、三棱(須焙制)、蓬術(須焙制)、貫衆(要去除毛)、乾漆(炒至煙盡)、陳皮(各一兩),以及大黃(一兩半)。將所有藥材研磨成細粉後,使用麪糊製成梧桐子大小的丸藥。每次服用五十粒,於飯前以米湯送服。

3. 麥昆煎

昆布(二兩,洗去咸),小麥(二合),水煎,俟麥熟去渣,不拘時服一小盞。再口中長含昆布兩三片,咽津極效。

白話文:

【麥昆煎】

取昆布二兩,先將其洗淨去除鹹味,然後準備二合的小麥。用水煎煮這些材料,等到小麥煮熟後,將渣滓濾掉,不限時間隨時可以服用一小盞。另外,可將兩三片昆布放在口中慢慢含化,吞下唾液,效果更佳。

4. 四生丸

北大黃(去皮,酒洗,紙包煨香,不可過,存性,一兩),黑牽牛(三兩,取頭末一兩),皂角(去皮,生用,一兩),芒硝(生用,半兩),上為末,滴水為丸,梧桐子大,每服二三十丸,白湯送下。

白話文:

【四生丸】

藥材如下:取一兩的北大黃,先去除外皮,再以酒清洗乾淨,用紙包裹後烘至散發香味,但要注意不要烤得太過,仍需保留其藥性;黑牽牛三兩,只取其最精純的頭末一兩;皁角一兩,去皮後直接使用,不需炒製;芒硝半兩,同樣直接使用,不需加工。以上所有藥材均研磨成粉末。

將藥粉與水混合搓揉成丸,大小如梧桐子。每次服用二三十粒,用普通的熱水吞服即可。

5. 五膈寬中散

白豆蔻(去皮,二兩),甘草(炙,五兩),木香(三兩),厚朴(去皮,薑汁炙熟,一斤),縮砂仁,丁香,青皮(去白),陳皮(去白,各四兩),香附子(炒,去淨毛,十六兩),為細末,每服二錢,姜三片,鹽少許,不拘時,沸湯點服。

白話文:

【五膈寬中散】

成分包括:白豆蔻(去皮後使用,約60公克),甘草(經過火烤處理,約150公克),木香(約90公克),厚朴(去皮並用薑汁燉煮至熟,約400公克),縮砂仁,丁香,青皮(去內白部分),陳皮(去內白部分,以上四種各約120公克),香附子(炒過後去除所有毛,約480公克)。

製作方法:將上述藥材研磨成細粉。每次服用約6公克,加入三片薑和少許鹽,不論何時,只要想服用,就以滾水沖泡飲用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