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夢瑤

《醫碥》~ 卷之六·諸方(上) (2)

回本書目錄

卷之六·諸方(上) (2)

1. 大秦艽湯

秦艽,石膏(各二兩),甘草,川芎,當歸,芍藥,羌活,獨活,防風,黃芩,白朮,白芷,茯苓,生地黃,熟地黃(各一兩),細辛(半兩),上十六味㕮咀,每服一兩,水二盞,煎至一盞,去滓溫服。

白話文:

這份古方叫做[大秦艽湯],內容如下:秦艽和石膏各用60公克,甘草、川芎、當歸、芍藥、羌活、獨活、防風、黃芩、白朮、白芷、茯苓、生地黃、熟地黃各用30公克,細辛則用15公克。將以上十六種藥材切碎,每次取60公克,用400毫升的水煎煮至剩200毫升,然後去掉藥渣,趁溫熱時服用。

2. 黃耆五物湯

黃耆(補衛為君),桂枝,白芍(二味益營為臣),生薑,大棗(二味和營衛為佐),半身不遂者,右宜倍加黃耆,左宜加當歸。兩腿兩膝軟者,加牛膝。骨軟不能久立者,加虎骨。筋軟難於屈伸者,加木瓜。周身或左或右,經絡不宣通者,加炮附子,有寒者亦加之。此方屢試屢效者,其功力專於補外,所以不用人參補內,甘草補中也。

白話文:

【黃耆五物湯】

這帖藥方主要成分有黃耆(主要作用是補充身體防禦力),桂枝和白芍(這兩種藥材可以增強血液循環,輔助黃耆的作用),生薑和大棗(這兩種藥材能協調身體防禦力和血液循環)。對於出現半身不遂的情況,如果右邊的症狀比較嚴重,應加倍使用黃耆;若左邊更嚴重,則需加入當歸。如果兩腿和兩膝感到無力,可以在藥方中加入牛膝。對於骨頭無力、無法長時間站立的人,可以加入虎骨。而對於筋絡柔弱、難以屈伸的人,則可以加入木瓜。對於全身或左或右,經絡不通暢的人,可加入炮附子,尤其是體內有寒氣的人,更應該添加。這個藥方經過多次實踐,效果顯著,主要是專注於外部的補充,所以並未使用人參來補充體內能量,也沒有用甘草來補充中間層的能量。

3. 三化湯

厚朴(薑製),大黃,枳實,羌活(各等分),每服三兩,水三升,煎至一升半,終日服,以微利則止。

白話文:

【三化湯】

藥材成分:厚朴(經薑製處理過的)、大黃、枳實、羌活(這四種藥材份量相等)。

服用方法:每次用三兩的這些藥材,加入三升的水煎煮,直到水剩下一半,即一升半的時候就可以服用。這個藥湯可以整天服用,但當你開始有輕微的腹瀉(排便次數增多)時,就應該停止服用。

4. 搜風順氣丸

車前子(二兩半),白檳榔,火麻子(微炒,去殼,另研),郁李仁(湯泡,去皮研),菟絲子(酒浸,焙炮曬乾),牛膝(酒浸二宿),乾山藥(各三兩),枳殼(去穰,麩炒),防風(去叉),獨活(各一兩),錦紋大黃(五錢,半生半熟),上為末,煉蜜丸,桐子大,每服二十丸,酒茶米飲任下,百無所忌,早晨、臨臥各一服。

服經一月消食,二月去腸內宿滯,三月無倦少睡,四月精神強勝,五月耳目聰明,六月腰腳輕健,一年百病皆除,老者返少。如服藥覺臟腑微動,以羊肚肺羹補之。久患腸風便血,服之除根。如顫語謇澀及癱瘓,服之隨即平復。酒後一服,宿酲消盡,百病不生。孕婦勿服。

白話文:

【搜風順氣丸】

配方如下:車前子(二兩半)、白檳榔、火麻子(輕微炒過,去掉外殼,另外研磨)、郁李仁(用熱水浸泡,去皮後研磨)、菟絲子(用酒浸泡,烘烤曬乾)、牛膝(用酒浸泡兩夜)、乾山藥(各三兩)、枳殼(去掉瓤,用麥麩炒過)、防風(去掉分叉部分)、獨活(各一兩)、錦紋大黃(五錢,一半生一半熟)。將以上材料研磨成粉末,用煉製的蜜製成像桐子大小的丸子,每次服用二十顆,可用酒、茶或米湯送服,任何時間都可服用,早晨和睡前各服一次。

服用一個月可以幫助消化,兩個月能清除腸道內長期積累的食物殘渣,三個月後會感到精力充沛,不易疲倦,睡眠質量提高,四個月後精神狀態更佳,五個月後聽力視力改善,六個月後腰部和腿部感到更加靈活有力,一年後各種疾病都得以消除,老年人服用甚至有返老還童的效果。如果服用後感覺到內臟有些許不適,可以用羊肚肺羹來補身。長期患有腸風便血的人,服用此藥可以根治。對於口齒不清、說話結巴以及癱瘓等症狀,服用後也能迅速康復。酒後服用,可以快速消除宿醉,預防各種疾病。但是孕婦不宜服用。

5. 愈風湯

(即羌活愈風湯)

羌活,甘草(炙),防風,防己,黃耆,蔓荊子,川芎,獨活,細辛,枳殼,麻黃(去根),地骨皮,人參,知母,甘菊花,薄荷葉,白芷,枸杞子,當歸,杜仲(炒),秦艽,柴胡,半夏,厚朴(薑製),前胡,熟地黃(各二兩),白茯苓,黃芩(各三兩),蒼朮,生地黃,石膏,芍藥(各四兩),官桂(一兩),上三十三味,重七十五兩,㕮咀,每服一兩,水二鍾,煎至一鍾,溫服。天陰加生薑三片煎,空心一服,臨再煎滓服。

假令一氣之微汗,用愈風湯三兩,加麻黃一兩,勻作四服,每服加生薑五七片,空心服,以粥投之,得微汗則佳。如一旬之通利,用愈風湯三兩,加大黃一兩,亦勻作四服,每服加生薑五七片,臨臥煎服,得利為度。

白話文:

【愈風湯】

這就是所謂的羌活愈風湯。

藥方包含:羌活、炙甘草、防風、防己、黃耆、蔓荊子、川芎、獨活、細辛、枳殼、去根的麻黃、地骨皮、人參、知母、甘菊花、薄荷葉、白芷、枸杞子、當歸、炒過的杜仲、秦艽、柴胡、半夏、薑製厚朴、前胡、熟地黃(以上各兩)、白茯苓、黃芩(各三兩)、蒼朮、生地黃、石膏、芍藥(各四兩)、官桂(一兩)。總共三十三種藥材,重量總計七十五兩,將這些藥材切碎,每次服用量為一兩,用水兩杯煮到剩一杯,溫熱後服用。如果天氣陰冷,可添加三片生薑一起煎煮,空腹時服用一次,隔段時間再將殘渣煎煮服用。

例如要出一點小汗,可以取愈風湯三兩,再加一兩麻黃,均分成四次服用,每次再加入五到七片生薑,空腹時服用,並搭配稀飯,達到微微出汗的效果最佳。如需在十天內通利,同樣取愈風湯三兩,再加大黃一兩,也是均分為四次服用,每次再加五到七片生薑,睡前煎煮服用,直到通利為止。

6. 至寶丹

人參,天竺黃,生烏犀屑(研),硃砂(研,飛),雄黃(研,飛),生玳瑁屑(研),琥珀(研,各一兩),麝香(研),龍腦(研,各二錢半),金箔(半入藥,半入衣),銀箔(研,各五十片),牛黃(研),天南星(水煮軟切片,各半兩),安息香(一兩半,為末,以無灰酒攪,澄飛過濾,去沙土,大約得淨數一兩,火熬成膏),上將生犀、玳瑁為細末,入余藥研勻,將安息香膏重湯煮烊,入諸藥中和搜成劑,盛不津器中,並旋丸如梧桐子大,用人參湯化下三丸至五丸。

又療小兒諸癇,急驚心熱,卒中客忤,不得眠睡,煩躁,風涎,搐搦,每二歲兒服二丸,人參湯化下。

白話文:

【至寶丹】

內容如下:使用的人參,天竺黃,生烏犀的粉末,硃砂精研後飛散,雄黃精研後飛散,生玳瑁的粉末,琥珀精研(各一兩),麝香與龍腦精研(各二錢半),金箔(一半加入藥中,一半用於包裹),銀箔精研(各五十片),牛黃精研,以及天南星用水煮軟後切片(各半兩)。安息香(一兩半),磨成粉末後,以無灰酒攪拌,澄清後飛散過濾,去除沙土,大約可以得到淨重一兩,再以火熬成膏狀。

將生犀與玳瑁研磨成細末,加入其餘藥材混合均勻,再將安息香膏放置在熱湯中煮溶,加入所有藥物中攪拌成藥劑,儲存在不漏水的容器中,並隨時將藥劑搓成梧桐子大小的丸狀,以人參湯送服三至五丸。

另外,對於小兒的各種癲癇症,急驚心熱,突然間被外來邪氣侵襲,無法入眠,煩躁不安,風涎,抽搐等症狀,二歲的小孩每次可服用兩丸,以人參湯送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