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碥》~ 卷之四·雜症 (5)
卷之四·雜症 (5)
1. 齒
長用刷牙,牢牙散、白牙散、羊脛散。
齲蛀,數年不愈,當作陽明蓄血治之,桃仁承氣湯(見血)料,丸服。好酒者多患此。(參血證齒衄。)蛀牙痛,蘆薈白膠香塞蛀孔內。松脂銳如錐者,塞孔中,少頃蟲出脂上。溫米醋漱出蟲,愈。天仙子燒煙,用竹筒抵牙,引煙燻之,蟲即死。水瓦片置油拌韭子燒煙,閣在水碗上,以漏斗覆之,熏牙,蟲如針者皆落水中。
蟲出穴空而痛者,乳香炙軟實之。樟腦、川椒各五分,研碎放銅杓內,茶鍾蓋,稠面封四圍,勿令走氣,微火升之,少頃覺聞樟腦氣取起,地上候冷揭開,藥俱升在鍾底,入瓷器收貯。每用少許塞痛處,立愈。
牙齦宣露,蔓荊子、生地黃、地骨皮、青蒿各一兩,郁李根皮二兩,每用五錢水煎,熱含冷吐。蚯蚓屎水和為泥,火煅赤,研如粉,臘月豬脂調敷,日三次。
牙齒動搖,還少丹、地黃丸(見虛損)。陰虛內熱者,甘露飲。
牙齒不生,黑豆三十枚,牛糞火燒,令煙盡取出細研,入麝香少許研勻。先以針挑破不生處,令血出乃塗藥,不可見風,忌酸鹹物。露蜂房散、川升麻散。
牙槽風,齒痛不已,齦肉連頰浮腫、紫黑、出血、腐爛,口疳藥內加牛黃,倍珍珠、兒茶,頻吹。久不愈,牙縫出膿,甚則齒落,名牙漏,(上邊龍門牙落,不治。)外吹疳藥,內用滋陰降火之劑。又牙槽風潰後,腫硬不消,出臭血而不出膿者,名牙疳。臭穢難近,清胃散。
有風加防風,甚則用蕪荑消疳湯數下之。牙疳爛黑,防穿腮,蘆薈消疳飲,外用人中白散。疳速者,一日爛一分,兩日爛一寸,殺人最速,名走馬疳。鼻梁發紅點如朱,及上唇龍門牙落者死,口疳藥(見口)加牛黃。小兒痘後毒發,多此證。或用綠礬一塊,安鐵繡器上燒乾,先用青絹蘸濃茶攪口淨,乃敷之。
若惡寒喜熱,胃氣傷者,補中益氣(見虛損)。
牙癰,俗名牙蜞,初起齦肉或上、或下、或內、或外腫硬成條是也,口疳藥吹之。牙咬,牙盡處腫也。初起勢盛,夜尤痛甚,清陽散火湯,外用金、碧二丹吹。(並見咽喉。)若牙關緊閉,用黃熟香削釘,漸漸撬進,牙關漸開,即吹之。牙肉腫如豆大,或內或外,無定處,先用金丹,後用口疳藥。
穿牙疔,先二日牙痛,發寒熱,後痛更甚,齦上發一紫塊,齦肉皆紫黑者是。主金丹加碧丹吹之,內服涼血、清火、解毒之劑。破者,口疳藥加牛黃。小兒馬牙,齦上有白色如脆骨者是,將發此毒即打嚏,日日以針挑之。牙楚,因食酸所致,胡桃解之。
滿口牙出血,枸杞為末,煎湯漱之,然後吞下,立止。又馬糞燒灰存性,擦之立止。
欲取牙,鳳仙花子為末,糝牙根自脫。干玉簪花根亦效。
白話文:
牙齒
平常要用牙刷刷牙,也可以用牢牙散、白牙散、羊脛散這些藥粉來保護牙齒。
蛀牙如果好幾年都治不好,應該把它當作是陽明經有瘀血來治療,可以用桃仁承氣湯(方子裡要加入有活血化瘀效果的藥材),做成藥丸來服用。特別喜歡喝酒的人容易得這種病。(可以參考關於血症和牙齦出血的相關內容。)
蛀牙痛的時候,可以用蘆薈和白膠香塞進蛀洞裡。也可以用像錐子一樣尖的松脂塞進蛀洞,過一會兒就會看到蟲子從松脂上爬出來。然後用溫熱的米醋漱口,把蟲子漱出來,蛀牙痛就會好。還可以把天仙子燒成煙,用竹筒對著牙齒,把煙引進去熏,蟲子就會死掉。或者把水瓦片放在油和韭菜籽的混合物上燒,燒出煙後,把瓦片放在裝水的碗上,再用漏斗蓋住,用煙熏牙齒,像針一樣細小的蟲子就會掉到水裡。
如果蛀洞裡面有蟲跑出來,而且牙齒很痛,可以用乳香烤軟後塞進蛀洞裡。也可以用樟腦和川椒各五分,磨成粉末,放在銅勺裡,蓋上茶杯蓋,用濃稠的面糊把周圍封住,不要讓氣跑出來。用小火加熱,過一會兒聞到樟腦的氣味,就把藥取出來,放在地上等冷卻後打開,藥粉會凝結在杯底,收起來放在瓷器裡。每次取少量塞在痛的地方,馬上就會好。
牙齦外露的話,可以用蔓荊子、生地黃、地骨皮、青蒿各一兩,加上郁李根皮二兩,每次取五錢加水煎煮,趁熱含在口中,冷了就吐掉。也可以把蚯蚓的糞便和水混合成泥,用火燒紅,研成粉末,在臘月用豬油調勻塗抹,每天三次。
牙齒鬆動,可以用還少丹、地黃丸(參考虛損章節)。如果是陰虛內熱,可以用甘露飲。
牙齒長不出來,可以用黑豆三十枚,用牛糞火燒,等燒完煙取出磨成粉末,加入少量麝香磨勻。先用針挑破牙齒長不出來的地方,讓血流出來,然後塗上藥,不要吹到風,也要避免吃酸鹹的食物。還可以選擇露蜂房散、川升麻散。
牙槽風,就是牙齒疼痛不停,牙齦和臉頰連在一起腫起來,變成紫黑色,出血,腐爛。這時候,可以在口瘡藥中加入牛黃,並加倍珍珠和兒茶的用量,頻繁地吹藥。如果很久都沒好,牙縫裡會流膿,嚴重的話牙齒會掉,這叫做牙漏,(如果是上面的龍門牙掉了,就沒辦法治療了)。除了外用口瘡藥,還要內服滋陰降火的藥。還有牙槽風潰爛後,腫硬不消,只流出臭血而不流膿的,叫做牙疳,味道很臭難以靠近,可以用清胃散來治療。
如果有風邪,要加入防風。更嚴重的話,可以用蕪荑消疳湯來治療。如果牙疳爛成黑色,要小心它會穿透臉頰,可以用蘆薈消疳飲,外用人中白散。牙疳如果發展很快,一天能爛一分,兩天爛一寸,很快就會致命,叫做走馬疳。如果鼻樑出現像朱砂一樣的紅點,或者上嘴唇的龍門牙掉了,就表示快要死了,可以用口瘡藥(參考口瘡章節)加入牛黃。小孩子出痘之後毒氣發作,常常會出現這種情況。也可以用綠礬放在生鏽的鐵器上燒乾,先用青色的絹布蘸濃茶清洗口腔,然後塗上藥。
如果怕冷喜歡溫暖,是胃氣受損,可以用補中益氣湯(參考虛損章節)。
牙癰,俗稱牙蜞,剛開始的時候,牙齦會腫脹變硬,可能在上面、下面、裡面、外面,形成條狀,這時可以用口瘡藥吹藥。牙咬,是牙齒盡頭的地方腫起來。剛開始的時候病情很嚴重,晚上特別痛,可以用清陽散火湯,外用金丹、碧丹來吹藥。(可以參考咽喉章節。)如果牙關緊閉,可以用黃熟香削成釘狀,慢慢撬開牙關,牙關開了後,就可以吹藥了。如果牙肉腫得像豆子一樣大,位置不固定,可能在裡面也可能在外面,先用金丹,後用口瘡藥。
穿牙疔,剛開始會牙痛兩天,然後發冷發熱,接著疼痛加劇,牙齦上會出現一塊紫色的腫塊,牙齦也會變成紫黑色。可以用金丹加上碧丹吹藥,內服涼血、清火、解毒的藥。如果破了,可以用口瘡藥加入牛黃。小孩子的馬牙,是牙齦上長出白色的像脆骨一樣的東西,快要發這種毒的時候會打噴嚏,每天用針把它挑破。牙楚,是因為吃了酸的東西引起的,可以用胡桃來解。
滿嘴牙齒都出血,可以用枸杞磨成粉末,煎湯漱口,然後吞下去,馬上就能止血。也可以把馬糞燒成灰,然後擦在牙齒上,馬上就能止血。
如果想拔牙,可以用鳳仙花的種子磨成粉末,撒在牙根上,牙齒就會自己脫落。乾的玉簪花根也有相同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