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夢瑤

《醫碥》~ 卷之一·雜症 (5)

回本書目錄

卷之一·雜症 (5)

1. 虛實寒熱說

虛者,正虛也,謂其人氣血虛衰也。實者,邪實也,(一切內外寒熱諸邪,不論有形無形,但著滯為患,亟宜消散者,皆為實邪。)非謂其人氣血壯實也。故曰虛中有實,實中有虛。(所謂正自虛,而邪自實也。)虛而不實者,只用補。虛而實者,必攻補兼施。若實而不虛,則直攻之而已。

如虛人傷食,輕則於補劑中加消導之品,重則加下利之藥,頃刻收功矣。庸醫乃謂須與純補,俟其氣旺,則食自運。遷延時日,坐失事機,往往變生他證。即幸而奏效,病者受苦久矣,未有久苦於病,而元氣不傷者也。名曰補之,實以傷之,亦何為哉?有虛寒,有實寒,(如多食生冷,及寒痰停滯之類。

)有虛熱,有實熱,知實熱而不知虛熱,與知虛寒而不知實寒,皆庸醫也。

白話文:

所謂「虛」,指的是人體正氣虛弱,氣血不足;而「實」,指的是外邪入侵,滯留在體內,無論是有形的病菌還是無形的邪氣,只要阻礙身體機能運作,都需要消散。所以說「虛中有實,實中有虛」,因為正氣虛弱,就容易招致外邪入侵,而外邪入侵,又會進一步消耗人體正氣。

因此,對於虛弱的人,如果只是單純虛弱,可以用補益的方法;如果虛弱又同時有外邪入侵,就必須同時使用攻邪和補益的方法。而對於沒有虛弱,只有外邪入侵的情況,則只需要攻邪治療即可。

例如,虛弱的人如果傷食,輕則在補益藥物中加入消食導滯的藥物,重則加上瀉下的藥物,就能迅速見效。但有些庸醫卻認為應該先補益身體,等到氣血旺盛了,食物自然就能消化。這種方法拖延時間,錯失治療良機,往往會導致病情加重,出現其他症狀。即使最終治癒,患者也飽受折磨,而且久病必傷元氣。這種看似在補益,實則傷害身體的做法,實在不可取。

同樣的,寒症也有虛寒和實寒之分,虛寒多是因為體內陽氣不足,而實寒則多是因為過食生冷、寒痰停滯等原因。熱症也是如此,有虛熱和實熱之分。如果只知道實熱,而不知道虛熱,或者只知道虛寒,而不知道實寒,都是庸醫的表現。

2. 補瀉論

瀉此即補彼,(如瀉火即是補水。)補此即瀉彼,(如補火即是驅寒。)故瀉即補也,補即瀉也。寒以補陰,故夏月飲水,熱以補陽,故冬日飲湯。必以溫熱為補,寒涼為瀉者,謬也。張子和謂:良工治病,先治其實,後治其虛,亦有不治其虛時。庸工治病,純補其虛,不敢治其實。

以為先固其氣,元氣實,邪自去。不知邪之中人,輕則傳久而自盡,頗甚則傳久而難已,更甚則暴死。補之,真氣未勝,邪已交馳橫騖,而不可制矣。惟脈虛下脫,無邪無積之人,方可議補。其餘有邪積之人,必以吐、汗、下三法,先攻其邪,邪去而元氣自復也。又曰:汗、吐、下,以藥石草木治病者也,猶君之刑罰。

白話文:

中醫認為,瀉掉某一方面,就等於補了另一方面的不足,例如瀉火就等於補水。反之,補了某一方面,就等於瀉掉了另一方面的過剩,例如補火就等於驅散寒氣。所以瀉就是補,補就是瀉。寒性補陰,因此夏天要多喝水;熱性補陽,因此冬天要多喝湯。但一味認為溫熱是補,寒涼是瀉,就是錯誤的觀點了。張子和認為,優秀的醫生治病,會先治好病症的本源,再補益虛損,甚至有些時候並不急於補益虛損。而庸醫治病,只懂得補益虛損,不敢治療病症的本源,以為先固本培元,元氣充足了,邪氣自然就會消失。他們不知道,邪氣入侵人體,輕微的會隨著時間推移自行消失,稍微嚴重一些的會持續一段時間,難以痊癒,更嚴重的可能會直接導致死亡。如果一味補益,真氣還沒能战胜邪氣,邪氣就已經橫行霸道,無法控制了。只有脉搏虛弱,沒有邪气積累的人,才可以考虑补益。其他有邪气积累的人,必須用吐、汗、下三法,先攻克邪氣,邪氣消除了,元氣自然就會恢復。張子和还说,汗、吐、下,是用藥物、石頭、草木治病的方法,就如同君王用刑罰一樣。

補者,以穀肉果菜養口體者也,猶君之德教。故曰:德教興平之粱肉,刑罰治亂之藥石。若人無病,粱肉而已,及其有病,當先誅伐,病之去也,粱肉補之。如世已治矣,刑措而不用,豈可以藥石為補哉。又曰:胸以上大滿大實,病如膠粥,微丸微散,皆兒戲也,非吐,病安能出。

又曰:風寒暑濕之氣,入於皮膚之間而未深,欲亟去之,莫如發汗。又曰:人知下之為瀉,而不知下之為補,陳莝去而腸胃潔,癥瘕盡而榮衛昌,不補之中有真補者存焉。又曰:人之食飲,酸鹹甘苦,百味皆聚於胃,壅而不行,蕩其舊而新之,亦脾胃之所望也。其言可謂名通。

白話文:

補充身體,靠的是穀物、肉類、水果、蔬菜來滋養口腹和身體,就像君王用德教來治理國家一樣。所以說:「德教是太平盛世中的糧食肉類,刑罰是治亂時期的藥石。」如果人沒有生病,只需要日常飲食即可,但一旦生病,就必須先採取治病手段,疾病去除後,再用飲食來補充身體。就像天下已經太平了,刑罰就不用再施加,怎麼可以用藥石來補充呢?

還有人說:「胸部以上感到飽滿充實,病症像膠粥一樣粘稠,吃一些微丸散劑,無濟於事,病氣無法排出,只有用吐的方法才能治癒。」

還有人說:「風寒暑濕之氣侵入皮膚但還未深入,想要快速去除它,最好的方法就是發汗。」還有人說:「人們都知道瀉藥可以排泄,卻不知道瀉藥也可以補充身體,清除宿便讓腸胃乾淨,消散積聚的病氣,使氣血恢復旺盛,看似不補,卻包含著真正的補益。」

又有人說:「人吃東西喝水,酸甜苦辣各種味道都匯集在胃裡,積聚不去,就應該清除舊的,補充新的,這也是脾胃所需要的。這些說法真是名副其實,通達事理。」

按子和治病,不論何證,皆以吐、汗、下三法取效,此有至理存焉。蓋萬病非熱則寒,寒者氣不運而滯,熱者氣亦壅而不運,氣不運則熱鬱痰生,血停食積,種種阻塞於中矣。人身氣血,貴通而不貴塞,非三法何由通乎?又去邪即所以補正,邪去則正復,但以平淡之飲食調之,不數日而精神勃發矣。故婦人不孕者,此法行後即孕,陰陽和暢也。

男子亦陽道驟興,(子和云:病久否閉,忽得湧泄,血氣衝和,心腎交媾,陽事必舉,宜切戒房室。)非其明驗乎?丹溪倒倉法,實於此得悟。後人不明其理,而不敢用,但以溫補為穩,殺人如麻,可嘆也。

白話文:

孫思邈在治療疾病時,無論病症如何,都使用吐、汗、下的方法來獲得療效,這中有著深刻的道理存在。因為萬病不是熱就是寒,寒會導致氣流動不暢而停滯,熱則會使氣流受阻而不流通。氣流不暢則熱氣鬱結,痰生成,血液停滯,食物積聚,各種阻塞在身體中。人的氣血,重要的是流通而不是堵塞,如果不使用吐、汗、下的方法,怎麼能流通呢?又排除邪氣就是為了補益正氣,邪氣排除後,正氣就能恢復,只需要用清淡的食物調養,不出幾天就會精神飽滿。所以對於不孕的婦女,使用這種方法後就能懷孕,這是陰陽和諧的結果。

男性也會出現性功能突然強烈的現象,(孫思邈說:病已久閉,忽然得到排泄,血氣衝擊和諧,心與腎交合,性能力必然提高,應該嚴格控制房事。)這不正是明確的證據嗎?劉完素的倒倉法,就是在這裡得到了啟示。後人不懂其中的道理,因此不敢使用,只是以溫和補益的方法為安全,卻害死了許多人,真是令人嘆息。

3. 反治論

以熱治寒,以寒治熱,謂之正治,又謂之逆治。(逆其性也。)以熱治熱,以寒治寒,謂之反治,又謂之從治。(從其性也。)而有真反假反之分。假反者,如熱邪內陷,陽氣不達於外,故身冷肢厥,戰慄惡寒,以大承氣湯下之而愈。不識者,見其外證似寒,用寒訝其相反。

識者謂其內證真熱,用寒實為正治,乃假反而非真反也。真反者,如風火暴盛,痰涎上湧,閉塞咽喉,非辛熱之品不能開散,不得已,暫用星、半、烏、附、巴豆等熱藥,是則真反也。又有寒熱並用者,因其人寒熱之邪夾雜於內,不得不用寒熱夾雜之劑。古人每多如此。昧者訾為雜亂,乃無識也。

白話文:

用熱來治療寒症,用寒來治療熱症,稱為正治,也稱為逆治,因為這與病症的性質相反。用熱來治療熱症,用寒來治療寒症,稱為反治,也稱為從治,因為這順應了病症的性質。但反治又分為真反和假反。假反是指像熱邪入侵內部,陽氣不能到達體表,導致身體冰冷、手腳冰冷、發抖怕冷,用大承氣湯瀉下治療而痊癒。不了解的人看到表面的症狀像是寒症,就用寒藥來治療,認為這是相反的治療方法。

真正懂的人知道內在的病症是真熱,用寒藥來治療才是正治,這是假反,不是真正的反治。真反是指像風火暴盛,痰涎上湧,堵塞咽喉,只有辛熱的藥物才能開散,不得已,暫時使用星、半、烏、附、巴豆等熱藥,這才是真正的反治。還有一些情況需要同時使用寒熱藥物,因為病人體內混合著寒熱邪氣,不得不使用寒熱兼具的藥方。古代醫生經常這樣做。不了解的人批評這種方法雜亂無章,其實他們才是無知。

然亦有純寒而於熱劑中少加寒品,純熱而於寒劑中少加熱藥者,此則名為反佐。以純熱證雖宜用純寒,然慮火因寒鬱,則不得不於寒劑中少佐辛熱之品,以行散之,庶免凝閉郁遏之患。(寒藥熱服,亦此意也。)純寒證雖宜用純熱,然慮熱性上升,不肯下降,則不得不於熱劑中少佐沉寒之品,以引熱藥下行,(如加膽汁、童便入熱藥中,引入肝腎之類。又熱藥寒服,亦此意也。

)此反佐之義也。知此諸義,則上病取下,(如心火上炎,由腎水下虛,滋陰則火自降。)下病取上,(如小便不攝,由肺氣虛者,則益肺氣。)左病取右,右病取左,(如左半身痰凝不遂,由右半身火氣逼注使然,則瀉右之火氣,而左自寬。)欲升先降,(濁降而後清可得而升,如水停氣不化津而渴,用五苓去水升清,則津生渴止是也。)欲降先升,(如小便不通用吐法。

白話文:

有些時候,面對純寒體質,雖然需要用純熱藥,但為了避免寒氣鬱結,會在寒藥中少加一些辛熱藥來散寒,避免寒氣凝滯阻塞。同樣的,面對純熱體質,雖然需要用純寒藥,但為了避免熱氣上衝,會在熱藥中少加一些沉寒藥來引導熱氣下降。這就是中醫所謂的「反佐」概念。了解了這個概念,就可以運用「上病取下」、「下病取上」、「左病取右」、「右病取左」、「欲升先降」、「欲降先升」等治療原則,針對病症進行有效治療。

)欲行先止,(如氣虛散漫,不能運行,須先收斂其氣,凝聚不散,盛則自運,所謂塞因塞用也。)欲止先行,(如食積,瀉用承氣去積則已,所謂通因通用也。)等法,皆觸類貫通矣。

白話文:

想要使身體活動,就要先讓它靜止下來,比如氣虛散漫、氣血運行不暢,就要先收斂氣息,使它凝聚不散,氣盛自然就會運作起來,這就是所謂的“塞因塞用”;想要使身體停止活動,就要先讓它動起來,比如食物積滯,就要用承氣湯瀉下驅除積食,這就是所謂的“通因通用”。這些方法都具有觸類旁通的道理。

4. 標本說

標本中氣之說,出於《內經》。有謂天之六氣為本,人之六經為標,經之相為表裡者為中氣。所謂少陽之上,火氣治之,中見厥陰。(天在人上,故曰上。言少陽感天之火氣而病,少陽與厥陰為表裡,病每相連,故其中兼見厥陰證也。余仿此。)陽明之上,燥氣治之,中見太陰。

太陽之上,寒氣治之,中見少陰。厥陰之上,風氣治之,中見少陽。少陰之上,熱氣治之,中見太陽。太陰之上,濕氣治之,中見陽明。是也。有謂人之臟腑為本,六經為標,臟腑之相為表裡者為中氣。如胃為本,足陽明經為標,脾為中氣。脾為本,足太陰經為標,胃為中氣是也。

白話文:

《內經》提出標本中氣的概念,認為天上的六氣為本,人體的六經為標,經絡之間表裡相連的關係則為中氣。例如,少陽經受天上的火氣影響而生病,少陽與厥陰為表裡關係,所以病症中常會同時出現厥陰的症狀。同理,陽明經受燥氣影響,病症中會出現太陰的症狀;太陽經受寒氣影響,病症中會出現少陰的症狀;厥陰經受風氣影響,病症中會出現少陽的症狀;少陰經受熱氣影響,病症中會出現太陽的症狀;太陰經受濕氣影響,病症中會出現陽明症狀。此外,人體的臟腑為本,六經為標,臟腑之間表裡相連的關係也為中氣,例如胃為本,足陽明經為標,脾為中氣;脾為本,足太陰經為標,胃為中氣。

有謂病之先受者為本,病之後變者為標。如病本於傷食,因而證見吐瀉是也。又此臟此經先病,後乃轉屬他臟他經是也。《經》謂病有生於本者,有生於標者,有生於中氣者。有在標而求之於標,在本而求之於本。有在本而求之於標,在標而求之於本。先病而後逆者,(因病而致氣血之逆。

)先逆而後病者,先寒或熱而後病者,先病而後寒或熱者,先病而後泄者,先泄而後病者,皆治其本。惟先熱而後生中滿,先病而後生中滿,及大、小便不利者,皆治其標。(中滿指脹極,肚腹欲裂者言。大、小便不利,指點滴不通者言。並屬危急之候,故先治標。按中風,痰涎壅盛不通則死,急用三生飲、稀涎、通關等散去其痰。

白話文:

有人說,疾病最初的病因是根本,疾病發展後的變化是表象。例如,因傷食而導致的嘔吐腹瀉,傷食就是根本,嘔吐腹瀉就是表象。又比如,某個臟腑或經絡先病,之後病變才轉移到其他臟腑或經絡,也是同樣道理。《經》書中提到,病有源於根本的,有源於表象的,也有源於中氣的。 有時候在表象上尋找病因,就應該著眼於表象,在根本上尋找病因,就應該著眼於根本。 有時候在根本上尋找病因,就應該著眼於表象,在表象上尋找病因,就應該著眼於根本。 疾病先發生,然後出現逆轉的,(這是因為疾病導致氣血逆流。) 疾病先出現逆轉,然後才發病的,先出現寒症或熱症,然後才發病的,先發病,然後才出現寒症或熱症的,先發病,然後才出現泄瀉的,先出現泄瀉,然後才發病的,這些情況都要治療根本。 只有先出現熱症,然後才出現腹脹,先發病,然後才出現腹脹,以及大小便不通的情況,都要治療表象。(腹脹指的是脹到極點,肚子快要裂開的感覺。大小便不通指的是點滴不出的情況。這些都是危急的情況,所以要先治表。例如中風,痰涎阻塞不通就會死亡,就要緊急使用三生飲、稀涎、通關等藥物來散去痰涎。)

又吐衄,余血停瘀,不得不去瘀導滯,亦急則治標之義也。)又謂病發而有餘,(邪盛也。)本而標之,(邪盛則侮及他臟,而因本以傳標。)先治其本,後治其標。病發而不足,(正虛也。)標而本之,(不足則他臟來侮,為標病傳本。)先治其標,後治其本。謹察間、(間,即《論語》病間曰之間。

)甚,以意調之,間者並行,(標本兼治也。)甚者獨行。又謂少陽太陰從本,少陰太陽從本從標,陽明厥陰不從標本從乎中。從前解者,殊欠明白。愚謂少陽,經之屬陽者也。少陽之上,火氣治之,火亦陽也,故少陽從本,為以陽從陽。不言從中者,中為厥陰,木從火化,彼反從我,故不言也。

白話文:

病人又吐血流鼻血,這是血瘀積聚,必須要疏通血瘀,去除阻滯,這也是急症治標的道理。有時候病人發病時,表現出邪氣盛的現象,這是因為邪氣過盛而侵犯其他臟腑,從本傳到標,因此要先治本,後治標。也有時候病人發病時,表現出正氣虛弱的現象,這是因為正氣不足,其他臟腑來侵犯,從標傳到本,因此要先治標,後治本。要仔細觀察病情的輕重程度,根據病情的輕重來調整治療方案,病情輕微的同時兼顧本標,病情嚴重的則專注於一個方面。還有人說少陽太陰從本,少陰太陽從本從標,陽明厥陰不從標本從乎中。以前的解釋都不夠明白,我認為少陽是經脈中屬陽的,少陽之上是火氣,火也是陽,所以少陽從本,是用陽來治陽。不說從中是因為中間是厥陰,木從火化,木氣反過來被火氣所化,所以不用說。

太陰,經之屬陰者也,濕亦陰氣也,故太陰從本,為以陰從陰。不言從中者,中為陽明,燥從濕化,亦彼反從我,故不言也。少陰,經之屬陰者也,熱氣則為陽矣。太陽,經之屬陽者也,寒氣則屬陰矣。標本異氣,各能生病,故或從本,或從標也。亦俱不言從中者,少陰之中為太陽,言從本之陽,足以該之。

太陽之中為少陰,言從本之陰,亦足以該之。至若陽明,亦經之陽者也,燥亦氣之屬陽者也,寧非以陽從陽。而不言從本者,以從本一義,已於少陽太陰發之,而有燥從濕化者,其理不可不明,故特舉從中言也。厥陰,亦經之陰者也,風亦氣之屬陽者,寧非標本異氣,而不言或從標或從本者,以從標一義,已於少陰太陽發之,而從本之風,則又從乎火化,故不從本而從乎中也。然風從火化,木火同氣,其理無疑。

白話文:

太陰經屬於陰,濕氣也是陰氣,所以太陰從本,以陰從陰。不說從中,是因為中為陽明,燥氣從濕氣化生,也是陽明從太陰,所以不提。少陰經屬於陰,熱氣屬於陽。太陽經屬於陽,寒氣屬於陰。標本有不同的氣性,都能致病,所以有時從本,有時從標。同樣不提從中,是因為少陰的中間是太陽,從本的陽氣足以涵蓋。

太陽的中間是少陰,從本的陰氣足以涵蓋。至於陽明,也是陽經,燥氣也是陽氣,理應以陽從陽。但沒有說從本,是因為從本的道理,已經在少陽太陰中說過,而燥氣從濕氣化生,這個道理不可不明,所以特別提到從中。厥陰,也是陰經,風氣屬於陽氣,理應標本異氣,不說從標或從本。因為從標的道理,已經在少陰太陽中說過,而從本的風氣,又從火氣化生,所以不從本而從中。然而風氣從火氣化生,木火同氣,道理顯而易見。

若燥濕相反,其從化理似難說。然觀仲景治傷寒燥渴,反用五苓去濕,其理可推。蓋脾土之濕,壅滯不行,則氣化不布,津液不流,而胃與大腸均失其潤,反成燥結,固有之矣。按從中之說,不過於常理之外,另立一義,以示木能生火,濕鬱成熱之例。非謂厥陰病必有陽無陰,陽明病必有濕而無燥也。

若執泥便說不去。張子和標本歌云:少陽從本為相火,太陰從本濕土坐,厥陰從中風是家,陽明從中濕是我,太陽少陰標本從,陰陽二氣相包裹,風從火斷汗之宜,燥與濕兼下之可。其意蓋謂燥證當以溫潤之藥治之耳。觀其治燥諸條,只用硝、黃,不用去濕之藥,不泥《經》語可見矣。

白話文:

燥濕看似矛盾,但實際上可以互相影響。仲景治療傷寒燥渴,反用五苓散去濕,說明濕氣過盛會阻礙脾土運化,導致津液不流通,胃腸乾燥,形成燥結。這就如同木生火,濕氣鬱結會化為熱,但並不意味著厥陰病一定有陽氣而無陰氣,陽明病一定有濕氣而無燥氣。

張子和在《標本歌》中說,少陽從本屬相火,太陰從本屬濕土,厥陰從中屬風,陽明從中屬濕,太陽和少陰標本相依,陰陽二氣互相包裹。風火導致汗出過多,燥濕並存時可以用瀉下藥治療。由此可見,燥證應該用溫潤的藥物治療。張子和治療燥證,只用硝石、硫磺,並沒有使用去濕藥,說明他不拘泥於經書上的說法。

再按少陽太陰從本,此純熱無寒,純寒無熱,標本合一者之治例也。少陰太陽從本從標,此寒中有熱,熱中有寒,陰陽夾雜者之治例也。陽明厥陰不從標本,從乎中治,此陽證根陰,陰證根陽,表裡互求者之治例也。如此看較活。

白話文:

再根據少陽和太陰的病機,這是純熱無寒、純寒無熱,標本合一病症的治療原則。而少陰和太陽的病機,則是寒中有熱、熱中有寒,陰陽夾雜的病症治療原則。至於陽明和厥陰,則不從標本治療,而是從中治,這是陽證根源在陰,陰證根源在陽,表裡互求的病症治療原則。這樣理解起來就更通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