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夢瑤

《醫碥》~ 卷之七·諸方(下) (30)

回本書目錄

卷之七·諸方(下) (30)

1. 益智木律散

草豆蔻(二錢二分),益智仁,當歸身,熟地黃,羊脛骨灰(各五分),木律(二分),升麻(一錢半),黃連(四分),上為細末,擦之。如寒牙痛,去木律。

白話文:

將草豆蔻(2.2錢)、益智仁、當歸身、熟地黃、羊脛骨灰(各5分)、木律(2分)、升麻(1.5錢)、黃連(4分)研磨成細粉,外用塗擦。如果患有寒性牙痛,則可以去除木律。

2. 草豆蔻散

草豆蔻(一錢二分),黃連,升麻(各二錢半),細辛葉,防風(各二分),熟地黃,羊脛骨灰(各五分),當歸身(六分),為細末,痛處擦之。

白話文:

將草豆蔻一錢二分、黃連、升麻各二錢半、細辛葉、防風各二分、熟地黃、羊脛骨灰各五分、當歸身六分,磨成細末,塗抹在疼痛處。

3. 麝香散

麝香(少許),升麻(一錢),黃連,草豆蔻(各二錢半),熟地黃,麻黃(各一分),益智仁(二分半),羊脛骨灰(二錢),人參,生地黃,當歸,漢防己(酒製,各三分),為細末,每用少許擦牙疼處,噙良久,有涎吐去。

白話文:

將麝香少許、升麻一錢、黃連、草豆蔻各二錢半、熟地黃、麻黃各一分、益智仁二分半、羊脛骨灰二錢、人參、生地黃、當歸、漢防己(酒製)各三分,研磨成細末。每次取少許塗抹於牙痛處,含住一段時間,待有唾液產生後吐出。

4. 升麻散

細辛(焙),黃柏,知母,防己,黃連,升麻,白芷,蔓荊子,牛蒡子,薄荷,上薄荷湯調服及擦牙根,或煎服亦可。

白話文:

將細辛(焙)、黃柏、知母、防己、黃連、升麻、白芷、蔓荊子、牛蒡子、薄荷,以上藥材用薄荷湯調和服用,並用此湯擦拭牙根,或煎服亦可。

5. 牢牙散

升麻,生地黃,石膏(各一錢),白茯苓,玄參(各二分),羊脛骨灰,梧桐律(各三分),黃連(一錢三分),麝香(少許,另研),上為細末,研勻,每用少許,臨臥擦牙,復以溫水漱去。

又方

槐枝,柳枝(各長四寸,四十九枝),皂角(不蛀者,七莖),鹽(四十文重),上同入瓷瓶內,黃泥固濟,糠火燒一夜,候冷取出,研細,用如常法。

白話文:

將升麻、生地黃、石膏各一錢,白茯苓、玄參各二分,羊脛骨灰、梧桐律各三分,黃連一錢三分,麝香少許(另研磨),研磨成細粉,每次取少許,睡前用來擦牙,再用溫水漱口。

另外,將槐枝、柳枝各長四寸,共四十九枝,不蛀的皂角七莖,以及四十文重的鹽,一起放入瓷瓶內,用黃泥封好,用糠火燒一夜,待冷卻後取出,研磨成細粉,用於日常清潔。

6. 白牙散

升麻(一錢),羊脛骨灰(二錢),白芷(七分),石膏(一錢半),麝香(少許),上為細末,先用溫水漱口,擦之妙。

白話文:

將升麻一錢、羊脛骨灰二錢、白芷七分、石膏一錢半、麝香少許,研磨成細末。使用前先用溫水漱口,然後將藥粉塗抹在患處,效果顯著。

7. 羊脛散

地骨(五錢),羊脛(燒灰,五錢),石膏,(五錢),升麻(五錢),為末,擦牙。

白話文:

【地骨(五錢),羊脛(燒灰,五錢),石膏(五錢),升麻(五錢),研磨成粉末,用來擦牙。】

8. 還少丹

熟地(二兩),山藥,牛膝(酒浸),枸杞(酒浸,各兩半),萸肉,茯苓,杜仲(薑汁炒),遠志(去心),五味子(炒),楮實(酒炒),小茴香(炒),巴戟(酒浸),肉蓯蓉(酒浸,各一兩),石菖蒲(五錢),加棗肉,蜜丸,鹽湯或酒下。

白話文:

熟地(兩錢)、山藥、牛膝(用酒浸泡)、枸杞(用酒浸泡,各取一半)、萸肉、茯苓、杜仲(用薑汁炒)、遠志(去掉心)、五味子(炒)、楮實(用酒炒)、小茴香(炒)、巴戟(用酒浸泡)、肉蓯蓉(用酒浸泡,各取一錢)、石菖蒲(五錢),再加上棗肉,做成蜜丸,用鹽湯或酒送服。

9. 甘露飲

枇杷葉(刷去毛),熟地黃,天門冬(去心,焙),枳殼(去穰,麩炒),山茵陳(去梗),生地黃,麥門冬(去心,焙),石斛(去蘆),炙甘草,黃芩,上等分,為末,每服二錢,水一盞,煎七分,去滓,食後臨臥。小兒量減與之。

白話文:

將枇杷葉(去除毛)、熟地黃、天門冬(去除心,烘烤)、枳殼(去除種子,麩炒)、山茵陳(去除梗)、生地黃、麥門冬(去除心,烘烤)、石斛(去除蘆頭)、炙甘草、黃芩,以上藥材各取等量,研磨成粉末。每次服用二錢,用一盞水煎煮至七分,去除藥渣,飯後和睡前服用。小兒需根據年齡酌量減少用量。

10. 露蜂房散

露蜂房(炙),荊芥,川椒(去目及合口者,炒出汗),地骨皮,松節,青鹽,白礬(枯,各一兩),為細末,每用半錢,綿裹於患處咬之,有涎吐之。

白話文:

取露蜂房(用火炙烤),荊芥,川椒(去除眼睛和嘴巴部位,炒至出汗),地骨皮,松節,青鹽,白礬(研磨至乾燥,每種各一兩),研磨成細末。每次取用半錢,用棉花包好,敷於患處,讓病人咬住,直到有唾液吐出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