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碥》~ 卷之二·雜症 (4)
卷之二·雜症 (4)
1. 瘟病備用諸方
天行大頭,發熱頭項腫,或喉痹腫痛,芩連消毒湯:柴胡、甘草、桔梗、川芎、黃芩,、荊芥、黃連、防風、羌活、枳殼、連翹、射干、白芷。上方先入大黃,利去一二次後去之,加人參、當歸、牛蒡,姜煎服。
白話文:
流行病導致頭部腫脹,發燒頭頸疼痛,或喉嚨阻塞疼痛,可用芩連消毒湯治療:柴胡、甘草、桔梗、川芎、黃芩、荊芥、黃連、防風、羌活、枳殼、連翹、射干、白芷。先放入大黃,通便一至二次後去掉,再加入人參、當歸、牛蒡,用薑煎煮服用。
時行風瘟,寒熱,身頭痛,咳嗽,神朮散:藁本、羌活、甘草、白芷、細辛、蒼朮、川芎,薑、蔥煎。感冒聲啞,(是浪子瘟。)敗毒散:羌活、獨活、前胡、柴胡、枳殼、茯苓、川芎、乾葛、甘草、桔梗。
一鄉人皆感冒咳嗽,(亦是瘟。)用敗毒散。
一鄉人多發熱內熱,逐瘟湯:黃連(戊癸年倍)、黃芩(乙庚年倍)、黃柏(丙辛年倍)、甘草(甲己年倍)、山梔(丁壬年倍)、香附、紫蘇、(等分。)大黃,(三倍。)加硃砂、雄黃為丸。亦可湯,則冷服。
白話文:
流行性感冒,寒熱交加,頭疼、咳嗽,可用神朮散:藁本、羌活、甘草、白芷、細辛、蒼朮、川芎、薑、蔥煎服。感冒失聲,可用敗毒散:羌活、獨活、前胡、柴胡、枳殼、茯苓、川芎、乾葛、甘草、桔梗。
若一鄉人皆感冒咳嗽,也可用敗毒散。
若一鄉人多發熱內熱,可用逐瘟湯:黃連(戊癸年加倍)、黃芩(乙庚年加倍)、黃柏(丙辛年加倍)、甘草(甲己年加倍)、山梔(丁壬年加倍)、香附、紫蘇(等分),大黃(三倍),加硃砂、雄黃製成丸劑服用,也可煎湯服用,但要冷服。
嵐瘴溪毒中人,病發則迷困躁狂,或聲啞,此敗血毒涎乘脾也。玄妙散:人參、枳殼、大黃、柴胡、黃芩、半夏、甘草。
腫頭傷寒,玄黃闢瘟丹:玄參、大黃、連翹、牛蒡(各一錢。),酒黃芩、酒黃連、(各二錢五分。)羌活、荊芥、防風(各五分)。石膏、桔梗、(各錢半。)甘草(一錢)食後,作二十次頻服。
蝦蟆瘟,類傷寒,身生濃泡疹子,防風通聖散:防風、當歸、川芎、白芍、連翹、薄荷、麻黃、(各四分。)石膏、桔梗、黃芩、(各八分。)白朮、梔子、荊芥、(各三分。)滑石、(二錢半。)大黃、芒硝、(各四分。)甘草。(一錢。)
白話文:
如果人受到瘴氣溪水毒氣侵襲,發病就會神志不清、躁動狂妄,甚至聲音嘶啞,這是因為敗血毒涎侵犯脾臟所致。玄妙散可以用來治療,成分包含人參、枳殼、大黃、柴胡、黃芩、半夏、甘草。
腫頭傷寒可以用玄黃闢瘟丹來治療,藥材包括玄參、大黃、連翹、牛蒡各一錢,酒黃芩、酒黃連各二錢五分,羌活、荊芥、防風各五分,石膏、桔梗各錢半,甘草一錢,飯後服用,一天服用二十次。
蝦蟆瘟和傷寒類似,患者身上會長出濃密的疹子,可用防風通聖散來治療,藥材包括防風、當歸、川芎、白芍、連翹、薄荷、麻黃各四分,石膏、桔梗、黃芩各八分,白朮、梔子、荊芥各三分,滑石二錢半,大黃、芒硝各四分,甘草一錢。
2. 汗論
不得汗,雖被覆火灼亦無,邪初發,定在半表半裡。至於傳變,有出表者,有入里者,有表裡分傳者。凡見有表復有里之病,必先攻裡,里邪去而後得汗。若裡氣壅滯,陽氣不舒,四肢且厥,安能氣液蒸蒸以達,長此,如水注閉其後竅,不能涓滴。凡見表裡分傳之證,務宜承氣,裡氣一通,不待發散,多有自能汗解。
不然者,雖大劑麻黃湯連進,非惟一毫無汗,且加煩躁矣。
戰汗,邪先表后里,忽得戰汗,經氣舒泄,當即脈靜身涼,煩渴頓除。若應下失下,氣消血耗,欲作戰汗,但戰而不汗者危,以中氣虧敝,但能陷降,不能升發也。次日當期復戰,厥回汗出者生,厥不回汗不出者死,以正氣脫,不勝邪也。戰而厥回無汗者,真陽尚在,表氣枯涸也,可使漸愈。
白話文:
若病人不流汗,即使被火燒灼也無汗,表示病邪剛開始發作,停留在半表半裡。病邪發展下去,有的會往表層發展,有的會往裡層發展,也有的會表裡同時發展。遇到表裡兼有的病症,一定要先攻裡,裡面的邪氣消除了,才能出汗。如果裡面的氣機壅塞,陽氣不能舒展,四肢發冷,怎麼可能讓氣血蒸騰而出呢?這樣下去,就像水注堵住後竅,無法滴落一樣。遇到表裡分傳的症狀,務必使用承氣湯,裡面的氣機一通,不用刻意發散,往往能自然出汗而解。
如果不用承氣湯,即使大量服用麻黃湯,不僅一點汗也不出,反而更加煩躁。
戰汗指的是病邪先在表層,後在裡層,突然出現戰汗,經氣舒展泄出,脈象會平穩,身體會涼爽,煩渴也會消失。如果應該瀉下卻沒有瀉下,導致氣血耗損,想要發汗,卻只有戰栗而不出汗,情況就危險了,這是因為中氣虧損,只能下降,不能上升。第二天應該再次出現戰汗,如果战栗后出汗就活,战栗后不出汗就死,這是因為正氣耗損,無法抵抗邪氣。戰栗后沒有出汗,但仍有战栗,说明真阳还在,只是表气枯竭,仍然可以逐渐治愈。
戰而不復,忽痙者必死。凡戰不可擾動,但可溫覆,擾動則戰而中止,次日當期復戰。(凡戰而汗不出,宜大劑歸、地加參內托。)
自汗,不因發散,自然汗出,邪欲去也。若身熱大渴,脈長洪而數,宜白虎湯,得戰汗方解。若下後得自汗,數日不止,熱甚汗甚,熱微汗微,此表有留邪,實病也,邪盡汗止。如不止者,柴胡湯佐之,表解汗當自止。設有三陽經證,當照前用本經藥加減法。若誤以認表虛自汗,用實表止汗之劑則誤矣。
有里證,時當盛暑,宜白虎湯。若面無神,唇刮白,表裡無陽證,喜飲熱,畏冷,脈微,忽自汗為虛脫。夜發晝死,晝發夜死,急當峻補,補不及者死。大病愈後數日,每飲食及驚動即汗,此表裡虛怯,宜人參養榮湯:人參、麥冬、五味子、地黃、歸身、白芍、知母、陳皮、甘草,黃耆倍加。
白話文:
發燒不退,突然抽搐的人必定死亡。打寒戰時不要亂動,只要溫暖覆蓋即可,亂動的話寒戰就會停止,隔天就會繼續發作。如果打寒戰時不流汗,可以用大量地黃、生地配上人參來幫助出汗。
自汗是指不因發散而自然流汗,是邪氣想要離開身體的表現。如果伴隨發燒口渴、脈搏又快又強,應該服用白虎湯,等到打寒戰出汗後就會緩解。如果大便後出現自汗,持續好幾天,而且熱度和汗量都很明顯,或是熱度和汗量都比較微弱,這表示體表有殘留的邪氣,屬於實證,等到邪氣完全消失,汗就會停止。如果汗一直不停,可以服用柴胡湯來幫助解表,自汗就會停止。如果出現三陽經證,就應該根據前文所述的本經藥加減方法來治療。如果誤認為是表虛自汗,而使用固表止汗的藥物,就會造成錯誤。
如果出現裡證,正值盛夏,應該服用白虎湯。如果臉色蒼白無神、嘴唇乾裂、表裡沒有陽證、喜歡喝熱水、怕冷、脈搏微弱,突然出現自汗,這是虛脫的表現。晚上發作白天就會死亡,白天發作晚上就會死亡,必須馬上用峻補之法來補救,補救不及就會死亡。大病痊癒後幾天,只要吃飯或受到驚嚇就會流汗,這是表裡虛弱的表現,應該服用人參養榮湯,裡面的人參要加倍。
盜汗,里證下後得盜汗者,內有微邪也。凡人目瞑,衛氣行於陰,今內有伏熱,兩陽相搏,則腠理開而盜汗出。若伏熱一盡,盜汗自止。如不止,柴胡湯佐之。柴胡(三錢)、黃芩(一錢)、陳皮(一錢)、甘草(一錢)、生薑(一錢)、大棗(二個),煎服。
愈後脈靜身涼,數日後反得盜汗及自汗,屬表虛,宜黃耆湯:,黃耆(三錢)、五味(三錢)、當歸、白朮、(各一錢。)甘草(五分。)仍不止,加麻黃根(一錢五分)。如有熱者屬實,不宜用此。
白話文:
盜汗,在內臟疾病痊癒後出現盜汗的人,體內可能還有輕微的病邪。一般人睡覺時,眼睛閉上,衛氣運行於陰經,現在體內有潛伏的熱氣,兩股陽氣互相衝擊,導致毛孔張開,汗水外溢。如果潛伏的熱氣完全消失,盜汗自然會停止。如果盜汗沒有停止,可以服用柴胡湯來輔助治療。柴胡三錢、黃芩一錢、陳皮一錢、甘草一錢、生薑一錢、大棗兩個,煎服。
痊癒後脈象平穩,身體感到涼爽,但幾天後又出現盜汗和自汗,屬於表虛,應該服用黃耆湯:黃耆三錢、五味子三錢、當歸一錢、白朮一錢、甘草五分。如果還沒有停止,可以加入麻黃根一錢五分。如果伴有發熱的症狀,屬於實證,就不適合使用黃耆湯。
狂汗,邪將去而欲汗解,因其人稟素壯,陽氣盛,不能頓開,(三句當改云:陽浮盛於表,躁擾不寧。)忽然坐臥不安,發狂躁,少傾大汗而躁止,脈靜身涼,霍然而愈。
發斑,邪留血分,裡氣壅閉,則伏邪不得外透為斑。若下之,內壅一通,則衛氣疏暢,透表為斑,而邪外解矣。若下後斑漸出,不可更大下,設有宜下證,少與承氣湯緩緩下之。若復大下,中氣不振,斑毒內陷則危,宜托裡舉斑湯:白芍、當歸、(各一錢。)升麻(五分)、白芷、柴胡、(各七分。
白話文:
病人大量出汗,病邪將要退去,但由於他體質強壯,陽氣旺盛,不能馬上完全退去,反而浮在表面,躁動不安。病人突然坐立不安,發狂躁動,不久後大量出汗,躁動停止,脈象平靜,身體涼爽,很快就恢復正常。
發疹子是病邪留在了血液,內氣阻塞,導致病邪不能透出表面形成疹子。如果瀉下,內部阻塞通暢,衛氣流通,病邪就可以透出表面形成疹子,病邪也就解除。如果瀉下後疹子逐漸出現,就不能再加大瀉下力度,如果需要瀉下,就少用承氣湯緩緩瀉下。如果再次加大瀉下力度,中氣就會衰弱,疹毒就會內陷,危及生命,需要用舉斑湯托裡,藥物包括白芍、當歸、升麻、白芷、柴胡。
)穿山甲(炙黃二錢。)水、姜煎服。如下後斑漸出復大下,斑毒復隱,反加循衣摸床,撮空理線,脈漸微者危,本方加人參一錢,補不及者死。若未下而先發斑者,設有下證,少與承氣湯,須從緩下。
熱結旁流,久痢清水,奪液不得汗。疫證失下,或挾熱下利,脈沉,久不下之,致津液枯竭,後雖下,里證去矣。脈雖浮,宜汗而不得汗,此為奪液無汗。然里邪既去,但得飲食少進,十數日後,中氣利下。當作戰汗而解。(可滋其陰,陰液內充外溢,自然得汗。)
白話文:
穿山甲炙黃後研磨成粉,取二錢,用水和薑煎服。如果服藥後斑點逐漸出現並擴大,然後又消失,同時患者出現循衣摸床、撮空理線、脈搏逐漸微弱的症狀,則病情危急,需在此方基礎上加入人參一錢,若補救不及則會死亡。如果服藥後沒有出現排泄,但卻先出現斑點,並且有下痢的症狀,應少量服用承氣湯,緩解排泄。
熱邪結聚於體內,導致體液外流,出現長期水樣腹瀉,導致體液流失,無法出汗。瘟疫病症得不到排泄,或者伴隨著熱邪引起的腹瀉,脈象沉細,長期不排泄,導致體液枯竭,即使之後排泄了,腹瀉的症狀也消失了,但脈象仍然浮而無力,應該出汗卻出不了汗,這就是體液流失而無法出汗的表現。然而,體內的病邪已經清除,只要飲食稍微進食,十幾天後,脾胃功能就會恢復正常,自然會出汗解熱。此時可以用滋陰的藥物,補充陰液,陰液充盈後就會自然出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