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夢瑤

《醫碥》~ 卷之七·諸方(下) (1)

回本書目錄

卷之七·諸方(下) (1)

1. 防風湯

防風(半兩),梔子(七枚),升麻(一兩),石膏(研,三兩),桂(去皮,半兩),麻黃(去節,七錢半),木通(一兩二錢半),上㕮咀,每服三錢,水煎,空心溫服,日再。

白話文:

【防風湯】

所需藥材如下:防風(約15克)、梔子(7個)、升麻(30克)、石膏(研磨後,約90克)、桂枝(去皮,約15克)、麻黃(去除節部,約22.5克)、木通(約37.5克)。

以上藥材切碎混和。每次服用時取約9克,用水煎煮,於空腹時溫熱服用,每日服用兩次。

2. 清肺飲

辛夷(六分),黃芩,山梔,麥冬,百合,石膏,知母(各一錢),甘草(五分),枇杷葉(三片),升麻(三分)

白話文:

這則古方「清肺飲」的現代白話文描述為:所需藥材包含辛夷六分、黃芩一錢、山梔一錢、麥冬一錢、百合一錢、石膏一錢、知母一錢、甘草五分、枇杷葉三片以及升麻三分。這些藥材按比例混合,用於調理和清潔肺部。

3. 辛夷膏

辛夷葉(二兩),細辛,木通,木香,白芷,杏仁(湯浸,去皮尖,研,各半兩),上用羊髓豬脂二兩和藥,於石器內慢火熬成膏,取赤黃色,放冷,入龍腦、麝香各一錢,為丸,綿裹塞鼻中,數日內脫落即愈。

白話文:

【辛夷膏】

所需材料為:辛夷葉二兩,細辛、木通、木香、白芷、杏仁(先以熱水浸泡,去除外皮及尖端,再研磨,各半兩)。以上藥材加入二兩的羊髓與豬油,於石製容器中以小火慢慢熬煮至膏狀,待膏體呈現赤黃色後,放置冷卻。再加入龍腦與麝香各一錢,混合均勻後搓成丸狀,以棉布包裹塞入鼻孔中,數日後若藥丸脫落即表示病情已痊癒。

4. 烏犀丸

烏犀(鎊),羚羊角(鎊),牛黃(研),柴胡(淨,各一兩),丹砂(研),天門冬(去心),貝母(去心,炒),胡黃連,人參(各半兩),麥門冬(去心,焙),知母(各七錢),黃芩,炙甘草(各二錢半),為細末,研勻,煉蜜丸,如梧子大,每服二十丸,空心,溫酒送下。

白話文:

【烏犀丸】

所需藥材如下:烏犀和羚羊角各需一兩,需經過鎊製處理;牛黃一兩,需研磨細碎;柴胡一兩,需選用淨品;丹砂一兩,需研磨細碎;天門冬一兩,需去除心部;貝母一兩,需去除心部並炒製;胡黃連半兩;人參半兩;麥門冬七錢,需去除心部並烘焙;知母七錢;黃芩二錢半;炙甘草二錢半。

將以上所有藥材研磨成細末,混合均勻後,使用煉製過的蜂蜜製成丸狀,大小約與梧桐子相仿。每次服用時,取二十粒藥丸,在空腹時,用溫熱的酒送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