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碥》~ 卷之一·雜症 (36)
卷之一·雜症 (36)
1. 內傷兼外風證
中腑多兼中臟,如左關脈浮弦,面目青,左脅偏痛,(兩脅皆肝部位,而左脅尤肝所居。)筋脈拘急,(肝主筋。)目瞤,(肝竅於目。)頭目眩,(肝火上衝。)手足不收,坐㩉不得,(皆筋病也,)此中膽兼中心,犀角散之類。如左寸脈浮洪,面赤汗多,(汗為心液。)心神顛倒,舌強,言語謇澀,(心脈上榮舌本。
)忪悸恍惚,此中小腸兼中心,加味牛黃散之類。如右關脈緩或浮大,面唇黃,汗多,(脾濕盛也。)身重怠惰,嗜臥,肌肉瞤動不仁,(脾主肌肉。)腹脹不食,(脾氣不運。)此中胃兼中脾也,防風散之類。如右寸脈浮澀而短,鼻流清涕,多喘,(肺氣上壅。)胸中冒悶,(胸中,肺之部分也。
)氣短聲嘶,(肺主聲音。)四肢痿弱,(肺熱則痿。)此中大腸兼中肺也,五味子湯之類。如左尺脈浮滑,面目黧黑,腰脊痛引小腹,不能俯仰,兩耳虛鳴,骨節疼痛,足痿,善恐,此中膀胱兼中腎,獨活散之類。(按中臟必有痰涎、昏冒、卒倒等危證,非只此等,此等特用以分別其為何腑、臟耳。
)
治風之法,初得之當順氣,(順氣則可,破氣、瀉氣則不可。)及其久也,當活血。(四物湯吞活絡丹即此義。)若不順氣,徒用烏附,又不活血,徒用防風、天麻、羌活輩,未見其能治也。按中風必由於真氣虛,則宜補氣以順之。(黃耆、人參必用之藥。)氣虛而逆沖,則宜降氣以順之。
(沉香之屬。)氣虛而滯,則宜宣導以順之。(木香、陳皮之屬。)皆所謂順也。(氣熱則涼之,氣寒則溫之,亦為順。)熱則血枯澀,寒則血凝滯,或滋潤以活之,或溫行以活之,皆所謂活也。此證未有不因真氣不周而病者,故黃耆為必用之君藥,防風為必用之臣藥,黃耆助真氣者也,防風載黃耆助真氣以周於身者也,亦能發散風邪。
許胤宗治王太后中風口噤,煎二藥熏之而愈,況服之乎?多怒則加羚羊角;渴加葛根汁、秦艽;口噤口喎,亦加秦艽;恍惚錯語,加茯神、遠志;不得睡,加酸棗仁;內熱加梨汁、人乳、生地黃汁;痰多加竹瀝、荊瀝,少佐以薑汁。治此證用諸汁最妙,以其行經絡,滲分肉,捷於諸藥也。
以上所論,乃內傷而兼外風者也。蓋內傷氣血虧敗,日久有所觸,則隨觸而發,故一遇外感風寒而卒然倒僕,顯出如許危證,知非一朝一夕之故矣。
白話文:
內傷兼外風證
內傷的病症,通常會同時影響到臟腑。例如,左手關脈呈現浮弦的脈象,臉色發青,左邊脅肋部位疼痛(兩邊脅肋都是肝臟的所在位置,但左邊更是肝臟主要的位置),筋脈緊繃,眼睛肌肉跳動(因為肝臟的竅道在眼睛),頭暈眼花(因為肝火往上衝),手腳不聽使喚,無法坐立(這些都是筋脈的病症),這種情況是膽出了問題,同時也影響到心臟,可以服用犀角散之類的藥物。
如果左手寸脈呈現浮洪的脈象,臉色潮紅,汗出很多(汗是心臟的津液),精神錯亂,舌頭僵硬,說話不清楚(心臟的脈絡連到舌根),心悸,精神恍惚,這是小腸出了問題,同時也影響到心臟,可以服用加味牛黃散之類的藥物。
如果右手關脈呈現緩慢或浮大的脈象,臉色和嘴唇發黃,汗多(這是脾臟濕氣太重),身體沉重乏力,喜歡躺著,肌肉跳動麻木(因為脾臟主肌肉),肚子脹滿不想吃飯(因為脾臟的運化功能不好),這是胃出了問題,同時也影響到脾臟,可以服用防風散之類的藥物。
如果右手寸脈呈現浮澀而短的脈象,流清鼻涕,容易喘氣(這是肺氣往上壅塞),胸悶不適(胸是肺臟的部位),呼吸短促,聲音嘶啞(因為肺主聲音),四肢無力(肺熱就會導致肢體痿軟),這是大腸出了問題,同時也影響到肺臟,可以服用五味子湯之類的藥物。
如果左手尺脈呈現浮滑的脈象,臉色發黑,腰背疼痛牽引到小腹,不能彎腰或後仰,耳朵裡有虛鳴聲,關節疼痛,腳無力,容易恐懼,這是膀胱出了問題,同時也影響到腎臟,可以服用獨活散之類的藥物。(要注意,影響到臟腑通常會有痰涎、昏迷、突然倒地等危急症狀,不只有上述這些,這些描述只是用來區分是哪個腑、哪個臟的問題。)
治療外風的方法,剛開始發病時要順氣(順氣是可以的,但破氣、瀉氣則不行),等到病久了,要活血(用四物湯搭配活絡丹就是這個道理)。如果不順氣,只是用烏頭、附子,又不活血,只是用防風、天麻、羌活之類的藥,是無法治好病的。
要知道,中風一定是真氣虛弱造成的,所以應該補氣來順氣(黃耆、人參是必用的藥)。如果氣虛而氣往上衝,就要用降氣的方法來順氣(例如沉香)。如果氣虛而氣滯,就要用宣導的方法來順氣(例如木香、陳皮)。這些都是所謂的「順」。(氣熱要用涼性的藥,氣寒要用溫性的藥,也是順應氣的表現。)
熱則血會乾澀,寒則血會凝滯,所以要用滋潤的方法來活血,或是用溫熱的方法來活血,這些都是所謂的「活」。這個病一定是真氣不足造成的,所以黃耆是必用的君藥,防風是必用的臣藥。黃耆可以幫助補益真氣,防風可以協助黃耆的藥效運行全身,也能夠驅散風邪。
許胤宗治療王太后中風口不能張開的病症,用兩種藥煎湯熏蒸就治好了,更何況是用服用的呢?如果容易發怒,要加羚羊角;如果口渴,要加葛根汁、秦艽;如果口不能張開,或嘴歪了,也要加秦艽;如果精神恍惚,說話顛三倒四,要加茯神、遠志;如果睡不著,要加酸棗仁;如果身體內熱,要加梨汁、人乳、生地黃汁;如果痰多,要加竹瀝、荊瀝,少加一點薑汁。治療這種病用各種汁液效果最好,因為汁液能快速到達經絡,滲透到肌肉,比其他藥物來得更快。
以上所說的,是內傷同時又感染外風的情況。內傷是氣血虛弱造成的,時間久了受到刺激,就會隨之發作,所以一旦遇到風寒等外感就會突然倒地,出現許多危急症狀,這不是一朝一夕造成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