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夢瑤

《醫碥》~ 卷之六·諸方(上) (2)

回本書目錄

卷之六·諸方(上) (2)

1. 實脾飲

厚朴(去皮,薑製),白朮,木瓜(去穰),大腹皮,附子(炮),木香(不見火),草果仁,白茯苓(去皮),乾薑(炮,各一兩),甘草(炙,半兩),每服四錢,姜五片,棗一枚煎,無時溫服。

白話文:

【實脾飲】

藥材成分包括:厚朴(去除外皮,用薑汁處理過)、白朮、木瓜(去掉籽瓤)、大腹皮、炮製過的附子、不經過火烤的木香、草果仁、去皮的白茯苓、炮製過的乾薑(以上各種成分各一兩)、以及炙過的甘草(半兩)。每次服用時,取四錢的藥材,加上五片薑和一枚棗一同煎煮,隨時都可溫熱服用。

2. 復元丹

附子(炮,二兩),南木香(煨),茴香(炒),川椒(炒出汗),厚朴(去粗皮,薑製),獨活,白朮(炒),陳皮(去白),吳茱萸(炒),桂心(各一兩),澤瀉(一兩半),肉豆蔻(煨),檳榔(各半兩),糊丸,梧子大,每服五十丸,紫蘇湯下。

白話文:

【復元丹】

藥材成分如下:製過的附子,用量為二兩;經過煨製的南木香;炒過的茴香;炒至出汗的川椒;去除了粗皮並用薑處理過的厚朴;獨活;炒過的白朮;去掉了白色部分的陳皮;炒過的吳茱萸;桂心,以上各種藥材各用一兩;澤瀉用一兩半;煨製過的肉豆蔻;檳榔,這兩種藥材各用半兩。

製作方法:將上述所有藥材研磨成粉,再加入適當的糊狀物混合製成丸子,丸子大小約為梧桐子大小。每次服用時,取五十粒藥丸,用紫蘇湯送服。

3. 防己黃耆湯

防己(一兩),黃耆(一兩二錢半),白朮(七錢半),甘草(炙,半兩),每服五錢匕,生薑四片,棗一枚煎,去滓溫服,良久再服。

白話文:

【防己黃耆湯】

成分包括:防己(約37.5公克),黃耆(約41.25公克),白朮(約29.25公克),甘草(炒過,約18.75公克)。每次服用時,取藥材共約15公克,加入生薑四片,大棗一顆一同煎煮,煮好後濾掉藥渣,趁溫熱時飲用,一段時間後可再服用一次。

4. 越婢湯

麻黃(六兩),石膏(半斤),生薑(三兩),棗(十五枚),甘草(二兩),以水六升,先煮麻黃,去上沫,內諸藥,煮取三升,分溫二服。

白話文:

【越婢湯】

所需藥材如下:麻黃六兩、石膏半斤、生薑三兩、大棗十五枚、甘草二兩。首先將六兩的麻黃放入六升水中煮沸,然後去掉上面的泡沫。接著,再將其餘的藥材全部加入鍋中,繼續熬煮至剩三升的藥汁。最後,將藥汁分成兩次溫熱服用。

5. 防己茯苓湯

防己,黃耆,桂枝(各三兩),茯苓(六兩),甘草(二兩),水六升,煮取二升,分溫服。

白話文:

【防己茯苓湯】

所需藥材為:防己、黃耆、桂枝(這三種藥材各需三兩),茯苓(需六兩),甘草(需二兩)。將這些藥材用水六升煎煮,最後熬煮至剩二升藥汁,然後分次溫熱服用。

6. 越婢加朮湯

(即越婢湯加白朮四兩。)

白話文:

「這是越婢湯的配方,只是額外添加了四兩的白朮。」

7. 甘草麻黃湯

甘草(二兩),麻黃(四兩),水五升,先煮麻黃,去上沫,內甘草,煮取三升,溫服一升,重覆汗出,不汗再服,慎風寒。

白話文:

【甘草麻黃湯】

所需材料為:甘草兩錢(約60克),麻黃四錢(約120克)。先將五碗水與麻黃一同煮沸,煮到表面出現泡沫時,將泡沫撇去,然後再加入甘草一起煮,煮至剩下三大碗的藥汁。每次服用一小碗,溫熱飲用,喝完後應保暖讓身體發汗。如果喝了之後未有汗出,可再服用一次。在治療期間,要特別注意防風避寒。

8. 五皮飲

(一方去陳皮、桑白,入五加皮、地骨皮。腳腫加五加皮、木瓜、防己,名加味五皮飲。)

陳皮,茯苓皮,姜皮,桑白皮(炒),大腹皮(各等分),水煎服。

白話文:

(有個變更版的配方是不使用陳皮和桑白皮,改用五加皮和地骨皮。如果腿部有浮腫的情況,則在此基礎上再加入五加皮、木瓜和防己,這個配方被稱為加味五皮飲。)

所需材料及其比例均等:陳皮、茯苓皮、薑皮、桑白皮(需先炒過)、大腹皮。將這些材料用水煎煮後服用。

希望這能幫到你!如果你還有其他問題,歡迎隨時問我。

9. 十棗湯

蕪花(熬),甘遂,大戟(各等分),上三味,搗篩,以水一升五合,先煮肥大棗十枚,取八合,去滓,內藥末,強人服一錢匕,羸人服半錢,平旦溫服之。不下者,明日更服半錢,得快利後,糜粥自養。

白話文:

【十棗湯】

成分為:熬製的蕪花、甘遂、大戟,這三種藥材份量相同。將上述三味藥研磨並過篩,然後用一升五合的水先煮十顆大的棗子,煮至剩餘八合水量時,去掉渣滓,再加入藥粉。身體壯實的人服用一錢的藥末,體質較弱的人則服用半錢。在清晨時趁熱服用。如果服用後沒有反應,隔天可以再服用半錢的劑量。當排泄順暢後,應以稀飯滋養身體。

10. 濬川散

大黃(煨),牽牛(取頭末),郁李仁(各一兩),木香(三錢),芒硝(三錢),甘遂(半錢)

白話文:

【浚川散】

這帖藥方包含了以下成分:熟大黃、取頭末的牽牛子、郁李仁,這三種藥材各用了約37.5公克;另外,木香和芒硝各用了約9公克,最後,甘遂則用了約1.5公克。

11. 神祐丸

甘遂(以麵包,不令透水,煮百餘沸取出,用冷水浸過,去面焙乾),大戟(醋浸煮,焙乾用),芫花(醋浸煮,各半兩),黑牽牛(二兩),大黃(一兩),上為細末,滴水為丸,小豆大,每服五七十丸,臨臥溫水下。

白話文:

【神祐丸】

所需藥材如下:甘遂(先用麵包裹,確保無水滲入,然後煮至超過一百次沸騰後取出,再用冷水浸泡,去掉麵後烘烤至乾燥)、大戟(需先以醋浸泡再煮,最後烘乾使用)、芫花(同樣以醋浸泡後煮,用量各半兩)、黑牽牛(用量為二兩)、大黃(用量為一兩)。將這些藥材全部研磨成細粉,以水滴製成丸狀,大小如小豆,每次服用約五到七十粒,於睡前用溫水送服。

12. 三花神祐丸

即神祐丸加輕粉五分。

白話文:

這是指「三花神祐丸」這種藥物,是在原本的「神祐丸」基礎上,再添加五分的輕粉製成的。在這裡,「五分」是傳統的藥材度量單位,並非現代常見的重量或體積單位。

13. 禹功散

黑牽牛(四兩),茴香(炒,一兩),或加木香(一兩),上為末,薑汁調一二錢服。

白話文:

【禹功散】

內容:取黑牽牛四兩,茴香一兩並炒過,有時會再添加木香一兩。將這些材料磨成粉末,服用時用薑汁調和一至二錢的藥粉服用。

14. 舟車丸

即三花神祐丸加青皮(五錢),陳皮(五錢),木香(二錢半),檳榔(二錢半)

白話文:

「舟車丸」的配方就是在「三花神祐丸」的基礎上,添加了青皮(份量為五錢),陳皮(份量為五錢),木香(份量為二錢半),以及檳榔(份量為二錢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