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夢瑤

《醫碥》~ 卷之六·諸方(上) (2)

回本書目錄

卷之六·諸方(上) (2)

1. 木香調氣散

白豆蔻仁,丁香,檀香,木香(各二兩),藿香葉,炙甘草(各八兩),縮砂仁(四兩),上為細末,每服二錢,入鹽少許,沸湯不拘時點服。

白話文:

【木香調氣散】

成分包括:白豆蔻籽、丁香、檀香、木香(每種各60克)、藿香葉、炙甘草(每種各240克)、縮砂仁(120克)。將以上藥材研磨成細粉,每次服用約6克,可加入少量鹽,用熱水沖泡,不限時間服用。

2. 四磨湯

人參,檳榔,沉香,天台烏藥,上四味,各濃磨,水煎三五沸,放溫,空心服,或下養正丹尤佳。本方去人參,加木香、枳實,名五磨飲子,白酒磨服。

白話文:

[四磨湯] 內容:人參、檳榔、沉香、天台烏藥,以上四種藥材,各自濃度適當地研磨,用水煎煮至水滾三到五次後,放置溫度適宜時,空腹服用,或者搭配服用養正丹效果更佳。此處的配方若去掉人參,再加入木香和枳實,則稱為五磨飲子,用白酒一起研磨後服用。

3. 養正丹

水銀,黑錫(去滓,淨秤,與水銀結砂子),硫黃(研),硃砂(研細,各一兩),上用黑盞一隻,火上溶黑鉛成汁,次下水銀,以柳條攪,次下硃砂攪,令不見星子,放下少時,方入硫黃末急攪成汁,和勻。如有焰,以醋灑之。候冷取出,研極細,煮糯米糊丸,綠豆大,每三十丸,鹽湯、棗湯下。

白話文:

【養正丹】

所需材料為:水銀,經過淨化處理的黑錫(去除雜質,精確稱量,並與水銀結合製成砂粒狀),硫磺(需研磨),硃砂(需研磨至細,各取一兩)。

具體製作過程如下:首先使用一個黑色的器皿,將黑鉛在火上熔化成液態,接著加入水銀,並用柳樹枝條進行攪拌,然後再加入硃砂繼續攪拌,直到混合物呈現均勻無顆粒的狀態。稍作放置後,再快速地加入硫磺粉末並急速攪拌使其成為液態,確保所有成分混合均勻。若過程中產生火焰,可以適量的醋澆上去熄滅。待混合物冷卻後取出,研磨至極細,再用煮熟的糯米製成的糊狀物搓成綠豆大小的藥丸。每次服用30粒,可以用鹽水或棗湯送服。

4. 沉香降氣散

沉香(二錢八分),縮砂仁(七錢半),甘草(炙,五錢五分),香附子(鹽水炒,去毛,六兩二錢五分),上為極細末,每服二錢,入鹽少許,沸湯調服,不拘時。淡薑湯下亦得。

白話文:

【沉香降氣散】

成分如下:沉香2.8公克、縮砂仁7.5公克、甘草(經火烤過)5.5公克、香附子(用鹽水炒過,並將其毛去除)62.5公克。

以上藥材研磨成極細粉末。每次服用時取2公克,加入少量鹽,再以熱水調和後飲用,服用時間不受限制。也可用淡薑湯送服。

5. 青木香丸

黑牽牛(二百四十兩,炒香取末,一百二十兩),補骨脂(炒香),華澄茄(各四十兩),木香(二十兩),檳榔(用酸粟米飯裹,濕紙包,火中煨令紙焦,去飯,四十兩),上為細末,清水滴為丸,如綠豆大,每服三十丸,菜湯、熟水任下。

白話文:

【青木香丸】

成分如下:黑牽牛二百四十兩,先炒至香再磨成粉,使用時取一百二十兩;補骨脂與華澄茄各四十兩,也需炒至香;木香二十兩;檳榔四十兩,先用酸粟米飯包裹,再用濕紙包好,在火中煨烤至紙張燒焦,然後去掉飯粒。

以上所有材料研磨成細末,用清水調和成丸,丸子大小如綠豆。每次服用三十丸,可用菜湯或熱水送服。

6. 七氣湯

人參(去蘆),肉桂(去皮),甘草(炙,各一兩),半夏(湯泡七次,焙乾,五兩),上㕮咀,每服三錢,水一盞,姜三片,煎至八分,食遠服。

白話文:

這份古方名為[七氣湯],內容如下:人參要去除蘆部、肉桂要去除外皮、甘草要經過炙烤,這三種材料各使用一兩;半夏需先用熱水浸泡七次再烘乾,用量為五兩。以上藥材切碎備用。每次服用時取三錢的藥材,加入一碗水,再加上三片薑,煎煮至只剩下約八成水量時即可服用,應在離餐後一段時間再服用。

7. 人參黃耆散

人參,桔梗(各一兩),秦艽,鱉甲(炙),茯苓(各二兩),知母(三錢五分),半夏(湯洗),桑白皮(各一兩五錢),紫菀,柴胡(各二兩五錢),黃耆(三兩),上為粗末,每服五錢,水煎服。

白話文:

【人參黃耆散】

這帖藥方包含了以下成分:人參、桔梗,它們的用量都是各約37.5公克;秦艽、經過炙烤的鱉甲、茯苓,這三種藥材的用量則是各約75公克;知母的用量為10.5公克;半夏需要先用熱水清洗過;桑白皮的用量也是約56.25公克;紫菀和柴胡的用量則是各約87.5公克;最後,黃耆的用量為約90公克。

所有藥材磨成粗粉後混合均勻,每次服用時取約15公克,用水煎煮後飲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