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夢瑤

《醫碥》~ 卷之五·四診 (2)

回本書目錄

卷之五·四診 (2)

1. 察面

又有久病虛人,兩顴至午後帶赤者,此則陰虛火動之常證,雖未至如上證之烈,亦內傷也。(以上二證皆虛熱。)赤色出於兩顴,(狀若裝朱。)大如拇指者,病雖愈必死。(又熱病無汗顴赤死,蓋顴以骨為主,骨屬腎,水惡反克也。)

黃色屬脾,主濕熱,食積。黃而明如橘子者,濕少熱多也。黃如煙燻,暗濁不明,濕多熱少也。(濕土瘀濁。)黃而黯淡者,則為寒濕。黃而枯癯者,胃中有火。黃而色淡,胃氣虛。黃而青黑者,為木剋土,(肝陽不升,脾為寒滯。)水無制。(脾不運則水停。)

白色屬肺,主氣血虛寒,縱有虛火,斷無實熱。白而無神者,為肝泄脫血。白而青者,氣寒血凝。白而淖澤,肺胃之充也。白而肥,有痰。白而瘦,爪甲鮮赤,氣虛有火也。

黑色屬腎,主寒,主痛。青黑為陰寒,焦黑齒槁,為腎熱。黑而枯夭,見於耳目口鼻,不論何處,俱不吉。若見於天庭,大如拇指,必不病而卒死。(陰晦之色,加於陽之高位,故死。)

面慘不光者,陰寒也。面光不慘者,陽熱也。面如錦紋者,陽毒也。面垢如油,喘促者,暑病也。

凡暴感客邪之色,不妨昏濁壅滯,病久氣虛,只宜瘦削清癯。若病邪方銳,而青白少神,氣羸久困,而嫵媚鮮澤,咸非正色,五色之中,青黑黯慘,無論病之新久,總屬陽氣不振。惟黃色見於面目,而明潤者,向愈之候也。此經所以謂面黃,目青或赤,或白或黑,皆不死。(以黃色在也。

)面青,目赤或黑;面赤,目白或青;面黑,目白,皆死。(以無黃色也。按面目色同,為順,色異為逆,說本華佗。則此所謂不死者,但不死耳,非順也。)

白話文:

察面

還有久病身體虛弱的人,如果兩邊顴骨在午後出現微微的紅色,這通常是陰虛火旺的表現,雖然沒有像前面說的那麼嚴重,但也代表身體內部已經受損(以上兩種情況都屬於虛熱)。如果顴骨出現紅色,像塗了胭脂一樣,而且範圍像拇指那麼大,即使病好了也會死亡。(又說,熱病時沒有出汗,顴骨發紅也會死,因為顴骨主要對應骨頭,骨頭屬於腎,而腎屬水,水會反過來剋制火。)

黃色對應脾,主要表示體內有濕熱、消化不良。如果黃色像橘子一樣明亮,表示濕氣少、熱氣多;如果黃色像煙燻一樣,暗淡不明亮,表示濕氣多、熱氣少(這是濕氣與濁氣淤積);如果黃色暗沉,表示體內有寒濕;如果黃色枯槁消瘦,表示胃裡有火;如果黃色淺淡,表示胃氣虛弱;如果黃色帶有青黑色,表示肝木剋制脾土(肝陽沒有上升,脾胃受寒而停滯),水液無法正常運行(脾胃功能差,水液就會停滯)。

白色對應肺,主要表示氣血虛寒,即使有虛火,也不會有實熱。如果臉色蒼白且沒有精神,表示肝氣外泄導致失血;如果臉色蒼白且帶青色,表示氣血寒冷凝滯;如果臉色蒼白且濕潤有光澤,表示肺和胃的功能充足;如果臉色蒼白且肥胖,表示體內有痰;如果臉色蒼白且消瘦,指甲鮮紅,表示氣虛但有虛火。

黑色對應腎,主要表示寒冷和疼痛。青黑色表示陰寒,如果臉色焦黑,牙齒乾枯,表示腎有熱;如果黑色枯槁,出現在耳朵、眼睛、嘴巴、鼻子等部位,無論哪裡都不吉利。如果黑色出現在額頭,範圍像拇指一樣大,一定會在沒有生病的情況下突然死亡(陰暗的顏色出現在陽氣匯聚的高處,所以會死亡)。

臉色慘白沒有光澤,表示陰寒;臉色有光澤但不慘白,表示陽熱;臉色出現像錦緞一樣的紋路,表示體內有陽毒;臉色油膩,呼吸急促,表示得了暑病。

一般來說,突然感染外邪,臉色可能會昏暗、混濁、阻塞;但如果生病很久導致氣虛,臉色就應該是消瘦清秀。如果病邪正盛,臉色卻蒼白且沒有精神;或身體虛弱很久,卻反而容光煥發,都不是好的現象。五色之中,青黑暗沉,無論是新病還是舊病,都表示陽氣不足。只有黃色出現在臉上,而且明亮潤澤,才是病情好轉的跡象。所以經典中說,臉色發黃,眼睛發青、發紅、發白、發黑,都不會死(因為有黃色)。

臉色發青,眼睛發紅或發黑;臉色發紅,眼睛發白或發青;臉色發黑,眼睛發白,都會死亡(因為沒有黃色)。按照華佗的說法,臉色和眼睛的顏色相同,是順應自然的現象;如果顏色不同,就是不順應自然的現象。這裡所說的“不死”,只是不會立刻死亡而已,並不代表是順利的現象。

2. 察目

凡目明能識見者,可治。昏不識人,或反目上視,或瞪目直視,或目睛正圓,或戴眼,反折,或眼胞陷下者,皆不治也。凡開目而欲嚮明,欲見人,多言好動者,陽證也。(陽盛,欲以動而散其熱也。又有病熱而惡日與火者,惡其助熱也。)目閉惡明,不欲見人,懶言惡動者,陰證也。

(陰盛則陽衰,故惡動散。又有陽虛而喜見日光者,樂其助正也。)目痛為陽明表證,目赤為經絡熱盛。

目黃,頭汗,欲發黃。白睛黃,欲發疸。目睛不了了,(不了了,猶不瞭瞭,火熏而朦朧也。)為胃府實。睛不和,(黑白不分明也,似即俗所謂半朧眼。)為內熱甚。目眩為痰火。眼胞微腫,為有水。目下灰色,為寒飲。眼胞上下如煙煤者,寒痰。眼黑頰赤,為熱痰。眼黑,而行走艱難呻吟者,痰飲入骨也。

眼黑,而面赤土色,四肢痿痹,屈伸不便者,風痰也。

目眥黃者,為病欲愈。

目痛,赤脈從上而下者,太陽病。(足太陽經,為目之上綱。)從下而上者,陽明病。(足陽明經,為目之下綱。)從外眥走內者,少陽病。(足少陽經,行銳眥之後。)

瘰癧發寒熱,赤脈上下至瞳子,見一脈,一歲死;(邪銳而專也。)見一脈半,一歲半死;見二脈,二歲死;二脈半,二歲半死;三脈,三歲死。(邪散而緩也。)

白話文:

【觀察眼睛】

只要是視力清晰、能夠辨識事物的人,其病情可以治療。但如果視線模糊,無法辨認他人,或是眼球向上翻轉,或是眼神呆滯直視前方,或是瞳孔呈現正常圓形,或是眼球突出,或是眼皮深陷,這些情況都是無法治癒的病症。

通常,如果病人睜開眼睛尋求光明,渴望見到人,且多話好動,這代表是陽性症狀。(這表示陽氣過剩,試圖通過活動來散發熱量。然而,也有因發燒而避開日光和火光的情況,這是因為怕火光會增加體內的熱度。)如果病人閉上眼睛,不願面對光亮,不想見人,懶得說話,厭惡活動,這代表是陰性症狀。

(陰氣過盛,導致陽氣衰弱,所以病人避免活動以免消耗體力。然而,也有因陽氣虛弱而喜歡日光的情況,這是因為他們希望日光能幫助他們恢復健康。)眼睛疼痛是陽明經表證的表現,眼睛紅腫表示經絡中的熱度過高。

眼睛泛黃,額頭出汗,可能出現黃疸。眼白變黃,可能發展成膽道阻塞。視力模糊,表示胃部有實熱。眼睛黑白不明,表示內熱嚴重。眼睛眩暈,可能是痰火所致。眼皮輕微腫脹,表示體內有水分積聚。眼睛下方呈現灰色,表示有寒濕。上下眼皮像煙煤一樣,表示有寒痰。眼眶黑色,臉頰泛紅,表示有熱痰。眼眶黑色,走路困難並呻吟,表示痰飲進入骨髓。

眼眶黑色,臉色泛紅且帶土色,四肢無力,行動不便,表示有風痰。

眼角落泛黃,表示疾病將要痊癒。

眼睛疼痛,紅色脈絡由上而下,表示太陽經的病變。(足太陽經是控制眼睛上方的經絡。)紅色脈絡由下而上,表示陽明經的病變。(足陽明經是控制眼睛下方的經絡。)紅色脈絡由外眼角延伸至內眼角,表示少陽經的病變。(足少陽經在眼睛後方運行。)

若患有淋巴結核,伴隨發冷發燒,且紅色脈絡延伸至瞳孔,看到一條脈絡,一年內會死亡;(表示病情急劇且專注。)看到一條半脈絡,一年半內會死亡;看到兩條脈絡,兩年內會死亡;看到兩條半脈絡,兩年半內會死亡;看到三條脈絡,三年內會死亡。(表示病情擴散且緩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