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夢瑤
《醫碥》~ 卷之五·四診 (16)
卷之五·四診 (16)
1. 脈之行動
遲數得於稟賦,則性急躁者脈多數,性寬緩者脈多遲。變於時令,則晴燠而脈躁,陰寒而脈靜也。至其應病,則亦如之矣。仲景以遲為臟寒,數為腑熱,可不泥。以腑亦有寒,臟亦有熱也。
滑澀亦有得之稟賦者乎?曰:富貴之子,神氣通暢,則脈亦流暢;貧賤之子,神氣沮抑,則脈亦蹇滯,此即《太素》以脈之滑澀論窮通之意也。若夫時令,則肝脈屬春而微滑,肺脈屬秋而微澀矣。至其應病,則本乎氣血之通塞耳。
白話文:
脈搏的快慢與人的體質有關,個性急躁的人脈搏通常比較快,個性寬緩的人脈搏通常比較慢。脈搏的變化也會受到季節的影響,天氣晴朗炎熱時脈搏會比較躁動,天氣陰冷寒冷時脈搏會比較平靜。至於脈搏反映疾病的狀況,也是一樣的道理。張仲景認為脈搏遲緩是臟腑虛寒的表現,脈搏快速是腑臟有熱的表現,但我們不能完全拘泥於這個觀點,因為腑臟也可能出現寒症,臟腑也可能出現熱症。
那麼,脈搏的滑利和澀滯也會受到體質的影響嗎?可以這樣說,富貴人家的小孩,因為精神氣血通暢,所以脈搏也比較流暢;貧賤人家的小孩,因為精神氣血受到阻礙,所以脈搏也會比較不流暢,這就是《太素》這本書藉由脈搏的滑利和澀滯來推論人是窮困還是通達的原因。如果從季節來看,肝脈對應春天,脈象會稍微滑利一些;肺脈對應秋天,脈象會稍微澀滯一些。至於脈象反映疾病的狀況,則主要是由於氣血是否通暢所造成的。
注意:以上所有資訊僅供學術研究使用,任何醫療行為必須在專業醫師指導下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