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夢瑤
《醫碥》~ 卷之二·雜症 (10)
卷之二·雜症 (10)
1. 汗論
)穿山甲(炙黃二錢。)水、姜煎服。如下後斑漸出復大下,斑毒復隱,反加循衣摸床,撮空理線,脈漸微者危,本方加人參一錢,補不及者死。若未下而先發斑者,設有下證,少與承氣湯,須從緩下。
熱結旁流,久痢清水,奪液不得汗。疫證失下,或挾熱下利,脈沉,久不下之,致津液枯竭,後雖下,里證去矣。脈雖浮,宜汗而不得汗,此為奪液無汗。然里邪既去,但得飲食少進,十數日後,中氣利下。當作戰汗而解。(可滋其陰,陰液內充外溢,自然得汗。)
白話文:
將炙黃的穿山甲二錢,用水和薑煎煮後服用。如果服用後腹瀉,身上的斑點會漸漸顯現出來,接著又會再次腹瀉,斑毒反而隱藏起來,並且出現胡言亂語、在床上摸索、抓空或整理衣線等症狀,如果脈搏變得微弱就危險了,這個時候原本的藥方要加入人參一錢,如果補救不及就會死亡。如果還沒腹瀉就先出現斑點,但同時又有腹瀉的症狀,可以少量使用承氣湯,但必須慢慢地瀉下。
體內熱邪鬱結,造成腹瀉時水瀉不斷,是因為津液被奪走而無法出汗。傳染病沒有瀉下,或是夾雜熱邪而導致腹瀉,脈搏沉在下面,如果腹瀉持續很久都沒有停止,會導致津液枯竭,之後即使腹瀉停止,體內的病邪也已經深入了。脈搏雖然浮在表面,應該發汗卻發不出來,這是因為津液被奪走而無法出汗的緣故。但是,當體內的邪氣已經去除,只要能稍微吃得下東西,十幾天後,中氣自然會運行順暢。這時應該用「戰汗」的方法,讓身體流汗來解決問題。(可以滋養陰液,當陰液充足時就會自然向外發散,這樣就能夠出汗了。)
注意:以上所有資訊僅供學術研究使用,任何醫療行為必須在專業醫師指導下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