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夢瑤

《醫碥》~ 卷之三·雜症 (17)

回本書目錄

卷之三·雜症 (17)

1. 眩暈

眩,惑亂也,從目從玄。玄,黑暗也,謂眼見黑暗也。(虛人久蹲陡起,眼多黑暗是也。)暈與運同,旋轉也,所見之物皆旋轉如飛,世謂之頭旋是也。此風火上衝使然。經以掉眩屬風木,風即火氣之飄忽者,風從火生,火藉風煽,觀焰得風而旋轉,可見矣。(外風、內風、熱風、冷風,皆能煽火。

)經言五臟六腑之精氣,皆上注於目,然則目之能視者,乃臟腑之精氣靈明為之也。此上注之精氣。必安靜不搖,而後蠋物有定,若為風火所煽而旋轉,則所見之物亦旋轉矣。此乃目之精氣為病,非目睛之轉動也。然經謂目系屬於腦,出項中,邪(邪指風邪言)中項入深,隨目系入腦則腦轉,腦轉則引目系急,目系急則目轉眩。趙以德謂順靜寧謐者水之化,動擾撓亂者火之用。

白話文:

眩暈,指的是頭昏眼花,感到迷惑和混亂。字形上,從「目」從「玄」,「玄」代表黑暗,指的是眼睛看到一片黑暗。像虛弱的人長時間蹲下,突然站起來,就會感到眼前發黑,就是這個道理。

暈和運同音,指的是旋轉。眼前所看到的事物,都像在快速旋轉,這就是俗稱的頭旋。造成這種現象的原因,是因為風火上衝。

醫書中將眩暈歸屬於風木,風指的是火氣飄忽不定。風生於火,火藉風助長,火焰遇到風會旋轉,這點很明顯。外風、內風、熱風、冷風,都能煽動火氣。

醫書說五臟六腑的精氣,都會向上匯聚到眼睛,所以眼睛能看到東西,是因為臟腑的精氣靈明。這些向上匯聚的精氣,必須安靜穩定,才能讓視物清晰。如果被風火煽動,開始旋轉,那麼看到的東西也會旋轉。這指的是眼睛的精氣生病了,而不是眼球本身在轉動。

醫書上說眼睛與腦部相連,從頸部出來。如果邪氣(指風邪)從頸部進入,深入到腦部,就會隨著眼睛與腦部的連接,影響到腦部,導致腦部轉動。腦部轉動就會牽引眼睛的連接部分,使它收縮,眼睛連接部分收縮就會導致眼花眩暈。

趙以德認為,順靜安寧是水的特性,而動搖擾亂是火的特性。

頭以腦為主,腦者髓之海,目之瞳子亦腎之精,二者皆屬腎水,喜寧靜而惡動擾。寧靜則清明內持,動擾則散亂昏惑,故目眩腦轉云云。則風火煽動,固有腦轉系急,而目轉眩者乎。六淫七情,飲食痰水諸邪,皆能動火生風,風火盛極即然,雖壯實人亦有之,不必虛弱也,但虛者多耳。昧者定歸之虛,試觀醉人眼花,與虛何涉哉。

劉宗厚以為上實,經以為上虛,非相悖也。蓋虛者血與氣也,實者風火與痰涎也,正自虛而邪自實也。痰涎隨風火上壅,濁陰乾於清陽也,故頭風眩暈者多痰涎。丹溪謂無痰不作眩,必搐去而後愈。

白話文:

頭部以腦為主要器官,腦就像髓液的海洋,眼睛的瞳孔也是腎精的所在,兩者都屬於腎水,喜歡安靜,厭惡擾動。安靜則心神清明,內心安穩;擾動則心神渙散,昏昏沉沉,所以會出現頭昏眼花。風火上擾,自然會導致頭昏眼轉,眼睛也跟著眩暈。六淫七情、飲食不節、痰水積聚等邪氣,都能導致火熱生風,風火盛極便會出現這種症狀,即使體質強壯的人也會遇到,不一定是虛弱所致,只是虛弱的人更容易發生。不明就裡的人總把原因歸結於虛弱,試想一下醉酒的人眼睛模糊,跟虛弱有什麼關係呢?

劉宗厚認為是頭部實證,經書認為是頭部虛證,兩者並不矛盾。因為虛者指血氣不足,實者指風火和痰涎積聚,實際上是身體虛弱,導致外邪入侵而出現實證。痰涎隨著風火上涌,濁陰遮蔽清陽,所以頭風眩暈的人大多伴有痰涎積聚。丹溪認為沒有痰就不會產生眩暈,必須清除痰涎才能痊癒。

2. 治法

氣虛者,補中益氣湯(見氣)。血虛者,補肝養榮湯,或四物湯(見血)加荊芥穗。腎陽虛,八味丸(見虛損)或黑錫丹(見呃逆)。腎陰虛,六味丸。(見虛損。)中脘伏痰嘔逆,旋覆花湯。痰閉不出者吐之,獨聖散。(見傷飲食。)吐訖,可用清上辛涼之藥,防風通聖散(見中風)加半夏等。

白話文:

氣虛的人,可以用補中益氣湯。血虛的人,可以用補肝養榮湯或四物湯加荊芥穗。腎陽虛的人,可以用八味丸或黑錫丹。腎陰虛的人,可以用六味丸。中脘有痰導致嘔逆,可以用旋覆花湯。痰閉塞無法吐出,可以用獨聖散。吐完之後,可以用清上辛涼的藥物,例如防風通聖散加半夏等。

青黛散,搐鼻取涎,神效。痰涎盛,而大小便結,利下之。但見有吐涎者,知其有痰,半夏、橘紅、旋覆等。風痰,南星、殭蠶。因停水眩暈者,詳水腫門。因濕者,頭重不起,虛人更甚,五苓散(見傷濕)、除濕湯(見中濕)。因熱者,煩渴,梔子、黃連、甘菊。實者,大黃酒炒三次,為末,茶調,每一二錢。

白話文:

青黛散可以治搐鼻取涎,效果很好。如果痰涎很多,又大小便不通,可以用它來通便。只要看到有人吐涎,就知道有痰,可以用半夏、橘紅、旋覆等藥物。如果是風痰,可以用南星、殭蠶。如果因停水導致頭昏眼花,可以參考水腫篇。如果是因為濕氣導致頭重難起,虛弱的人更嚴重,可以用五苓散(見傷濕篇)、除濕湯(見中濕篇)。如果是因為熱氣導致煩渴,可以用梔子、黃連、甘菊。如果是實證,可以用大黃酒炒三次,研成粉末,用茶水調服,每次服用一兩錢。

因氣鬱者,則志氣不舒,逍遙散(見郁)加薄荷、菊花。虛寒者,宜三五七散,或芎附湯(見血)。生料正元飲加鹿茸一錢,下靈砂丹(見嘔吐)。或正元飲加炒川椒十五粒,下茸珠丸。不效,則獨用鹿茸一味,每服五錢,無灰酒煎,入麝香少許服。(緣鹿茸生於頭,故治頭眩也。

白話文:

如果是因为心情郁闷,导致精神不振,可以服用逍遥散并加入薄荷、菊花。若是体质虚寒,适合服用三五七散或芎附汤。如果吃生冷食物,可以服用正元饮并加入鹿茸一钱,再服用灵砂丹。也可以在正元饮中加入炒川椒十五粒,再服用茸珠丸。如果以上方法都不奏效,就单独服用鹿茸五钱,用无灰酒煎服,并加入少许麝香。因为鹿茸生长在头部,所以能治疗头晕。

)瀉多脫陰,虛陽上浮,時時眩暈,或視物不見者危。眩暈非天麻不治,不可缺。

白話文:

瀉多導致陰液過度流失,虛弱的陽氣上浮,經常出現眩暈,或者視覺模糊,這種情況非常危險。治療眩暈非使用天麻不可,絕對不能缺少它。

3. 項強痛

多由風寒邪客三陽,亦有痰滯濕停,血虛閃挫,久坐失枕所致。感冒風寒者,驅邪湯。痰盛者,消風豁痰湯。濕盛者,加味勝濕湯。血虛火盛筋燥者,(項強急,動則微痛,左為甚,脈弦而澀。)疏風滋血湯。閃挫,久坐,失枕,而致項強,不可轉移,多由腎虛不能生肝,肝血虛,無以養筋,六味丸(見虛損)常服。

白話文:

頸項僵硬通常是由風寒入侵三陽經、痰濕停滯、血虛、閃挫、久坐或失枕等原因引起。如果是感冒風寒引起的,可以用驅邪湯。如果是痰盛引起的,可以用消風豁痰湯。如果是濕盛引起的,可以用加味勝濕湯。如果是血虛火盛筋燥引起的,可以用疏風滋血湯。如果是閃挫、久坐、失枕引起的,可以用六味丸。

4. 胸痛

(缺盆下曰胸。當與痹滿門胸痹條參看。)

五臟及膽、心包絡七經,筋脈俱至胸,是諸經之邪,皆得為胸痛。而胸者,肺之部分,則其痛尤多屬肺可知。乃醫書多以肝病為言,此舉隅之論耳,勿泥。須知胸為清陽之分,其病也,氣滯為多。(實亦滯,虛亦滯。)氣滯則痰飲亦停,宜行氣除飲,此治在肺分。肺主氣,宜下降,不宜上壅者也。

(至氣有餘為火而屬心,痰本於濕而屬脾,其義可兼舉矣。)若乃肝氣實而上衝,因載血以上,或肝虛而清陽不升,濁陰不降,此則病在肝膽,痛必連脅矣。(至肝火之上炎。由腎水之竭,肝氣之虛寒,由腎火之衰,亦可推。)治法於上下篇參之。經云:春脈如弦,其氣不實而微,此謂不及,令人胸痛引背,兩脅脹滿,此肝虛也,補肝湯。(見脅痛。

白話文:

胸部位於缺盆下方,是五臟、膽、心包絡和七經筋脈匯聚之處,所以各種經絡的邪氣都能導致胸痛。而胸部是肺的一部分,因此胸痛多半與肺有關。雖然醫書中常以肝病來說明胸痛,但這只是其中一部分,不要死板地拘泥於此。要明白,胸部是清陽之氣聚集的地方,胸痛大多是因為氣滯,不管是實證還是虛證都會導致氣滯。氣滯會導致痰飲停滯,所以治療應該以行氣除飲為主,這屬於肺部的治療方法。肺主氣,氣應該下降,不應該向上壅塞。

氣過盛會化為火,屬於心臟的範疇;痰源於濕,屬於脾臟的範疇,這些道理可以互相參照。如果肝氣實而上衝,因為帶血向上,或者肝虛而清陽不升,濁陰不降,這就屬於肝膽疾病,疼痛會蔓延到脅肋部位。治療方法可以參考上下篇相關內容。經書記載,春天脈象如弦,氣虛而微弱,這是氣虛不足的表现,会导致胸痛牵引背部,两肋胀满,這是肝虛所致,可以服用补肝汤。

)《金匱》肝中寒者,(此下有兩臂不舉,舌本燥七字,《醫宗金鑑》謂是衍文,刪之。)善太息,胸中痛,不得轉側,(則脅亦痛可知。)食則吐,(肝性條達,為寒所郁不得伸,故太息以舒之。食則吐者,氣上逆也。)而汗出也。又云肝著,(氣著滯不行也。)常欲蹈其胸,(蹈者,按摩之意。

)先未苦時,但欲飲熱,(寒則凝滯,熱則流通,故喜飲熱。)旋覆花湯主之。(方用旋覆花三兩,蔥十四莖,新絳少許,水三升,煮一升,頓服。《金鑑》謂與證不合,疑誤。愚謂此乃停飲,而陽氣不宣,故用此逐飲通陽,加絳以和血也。)此肝實也。《素問》曰:陽明所謂胸痛短氣者,水氣在臟腑也。

白話文:

肝臟寒凉的人,经常叹气,胸口疼痛,无法翻身,吃东西就吐,还会出汗。另外,肝气郁滞不通畅,经常想要按压胸口,在还没感到难受之前,只想喝热饮,用旋覆花汤治疗。这是肝实证,古书中说胸痛气短是水气停滞于脏腑的表现。

輕者五苓散(見傷濕),重者用張子和法取之。木香、鬱金二味,氣鬱痛者倍木香,血鬱痛者倍鬱金,為末,每服二錢,老酒下,虛者加人參。痰飲痛,輕者小陷胸湯,重者大陷胸丸治之。若痰唾稠黏者,則用控涎丹(見痰飲。)

白話文:

輕微的症狀可以用五苓散治療(參考傷濕篇),嚴重的症狀則用張子和法治療。木香、鬱金各取二味,氣鬱導致疼痛者,木香的用量加倍,血鬱導致疼痛者,鬱金的用量加倍,研磨成粉末,每次服用二錢,用老酒送服,體虛者可以加入人參。痰飲導致疼痛,輕微的症狀用小陷胸湯治療,嚴重的症狀用大陷胸丸治療。如果痰液濃稠粘稠,則用控涎丹治療(參考痰飲篇)。